資源簡介 專題 1 生命科學領域第 3 講 生命的共同特征一、生物的基本結構(一)細胞概念 生物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 1、1665 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利用自制的光學顯微鏡觀察軟木塞的薄切片發現細胞。 2、洋蔥表皮上的一個個小房間似的結構是洋蔥的細胞,細胞上的“小黑點”為細胞核,泡狀的結構是大液泡。 提示:大多數細胞都非常小,要借助顯微鏡才能看清。但有些細胞卻很大,如動物的卵黃。(二)細胞構成 1、植物細胞由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構成。 2、動物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構成。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三)細胞學說 1、所有的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單位。 3、細胞是由細胞分裂產生的。二、生物的繁殖、遺傳和變異(一)植物的繁殖 大多數綠色開花植物都是靠種子繁殖的,有的植物也可以用根、莖、葉繁殖后代,這種繁殖方式叫營養繁殖。 (二)動物的繁殖 在自然條件下,大多數動物通過雌雄結合產生后代。動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產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復雜的行為,這些行為都是動物與生俱來的本領。 提示:雄蛙鳴叫、彈涂魚“跳舞”、孔雀開屏、角馬搏斗都是動物的求偶方式。 1、卵生:像魚和鳥那樣產卵的繁殖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鳥類的卵的組成及作用如下: (1)卵殼:堅硬而且具有小孔,對胚胎具有保護作用,保證胚胎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 (2)卵殼膜:防止營養物質流失 。 (3)卵白:供給養料和水分 。 (4)卵黃:提供營養 。 (5)胚:發育成新的生命。 2、胎生:像人,馬、貓等哺乳動物那樣直接生出胎兒的繁殖方式叫胎生。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動物叫胎生動物。 3、只有受精卵才能發育成新生命。 說明:有些動物產卵以后,卵會在適宜的環境里自然孵化。而有些動物產卵以后,要盡最大努力去保護卵、孵化卵。(三)遺傳和變異 1、生物的子代與親代之間總是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不僅指形態結構,還包括生理特點、行為方式等方面,這種現象稱為遺傳。 2、生物的子代與親代之間,子代的不同個體之間,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這種現象稱為變異。 3、生物變異分為兩種:一種是由遺傳物質的改變引起的,稱為可遺傳的變異;另一種是由環境條件的改變引起的,其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稱為不可遺傳的變異。采用添加化學 物質,或用放射性物質照射的方法,也可以使生物產生變異。科研人員利用人工變異培育出許 多優良品種。 提示:遺傳和變異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 4、遺傳和變異的秘密:20 世紀初,科學家認為,孟德爾所說的遺傳因子應該就在細胞核的染色體上,并把它命 名為“基因”。1944 年,美國細菌學家埃弗里證明了 DNA 是遺傳物質;1953 年,美國生物學家沃森和英國生物學家克里克構建了 DNA 的雙螺旋模型。(四)生物的進化與滅絕 1、生物的進化: (1)1859 年,達爾文出版了震驚學術界的巨著《物種起源》,創立了科學的進化理論。 (2)地球上的生命,從最原始的無細胞結構狀態進化為有細胞結構的原核生物,從原核 生物進化為真核單細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同方向發展,出現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 (3)生物進化的大致順序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水生到陸生。不同類別、 不同屬種生物的出現,有著一定的先后順序。如馬的進化:始祖馬(5000 萬年前)→漸新馬(3500 萬年前)→中新馬 (1500 萬年前)→現代馬(100 萬年前)。 2、生物滅絕: (1)生物滅絕泛指植物或動物的種類不可再生性的消失或破壞,有時也稱為物種滅絕。 (2)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或古生物活動所留下的遺跡,如骨骼、外殼、葉 子、腳印化石等。 (3)恐龍是出現于 2 億 4500 萬年前并繁榮至 6500 萬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恐龍家族 極為龐大且呈現多樣性。有研究表明,恐龍與鳥類有較近的親緣關系。 說明:化石的科學價值有:1、用化石證明烏類起源于恐龍;2、用化石證明大陸漂移說:3、用化石證明生物進化論。 三、生物體的共同特征(一)植物的共同特征 1、生長在一定的環境里。 2、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 3、都會生長發育。 4、都會繁殖后代。 5、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二)植物的生命周期 綠色開花植物一生中會經歷種子、發芽、幼苗、花蕾、開花、結果、果實成熟等過程,即種子發芽期→幼苗期→生長旺盛期→開花結果期。 (三)動物的共同特征 1、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 2、會運動; 3、需要食物維持生命; 4、會排泄廢物; 5、會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6、會生長發育; 7、會繁殖后代。(四)動物的生命周期 1、蠶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蛾四種形態。 2、有些動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樣子很不同,從一種形態變成了另一種形態,這種變化叫變態。 3、各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長發育、繁殖和死亡。不同動物的生命周期所經歷的階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長短也不一定相同。有的動物一生中要經歷變態,有的則 形態不變,只是大小發生了變化。 (五)生命體的共同特征 有生命的物體又稱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會生長,會繁殖,會對環境變化作出反應,幾乎都需要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