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12.1 《杠桿》學習目標:能識別出杠桿,并能準確找出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能通過實驗探究,能得出杠杠的平衡條件,并能利用杠杠的平衡條件進行相關計算。能對杠桿進行分類,并能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杠桿。自學活動:閱讀課本76-79內容后完成自學反饋內容自學檢測:1.杠桿:一根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O ,就是杠桿。2.杠桿的五要素:支點:杠桿可以繞其 的點O動力:使杠桿 的力F1阻力: 杠桿轉動的力F2動力臂:從支點O到 的距離l1阻力臂:從支點O到 的距離l23.杠桿的平衡狀態: 和 轉動。4.杠桿的平衡條件: 。5.生活中可以將杠桿分為: 杠桿、 杠桿和 杠桿。自學質疑:我的問題(困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聚焦問題1.到底什么是杠杠?杠杠要平衡得滿足什么條件?2.如何去畫杠桿的力臂?并根據力臂判斷是什么杠桿?研究分享觀看視頻并思考:關于撬棒、開瓶器、蹺蹺板、鑷子、剪刀等工具,在生產、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杠桿的概念:一根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 ,這根 就是杠桿。在我們生活中用到杠桿的地方很多,請同學們思考:(1)為什么杠桿必須是根“硬棒”?(2)杠桿必須是“直棒”嗎?你的回答: 。為了進一步了解杠桿,我們先來熟悉幾個與杠桿有關的名詞,并在下圖中標畫出來。1.杠桿的五要素:(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常用O表示。(2)動力:使杠桿繞支點轉動的力,常用F1表示。(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常用F2表示。(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常用l1表示。(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常用l2表示。2.力臂的作法: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即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的長。作力臂的一般方法為:(1)找出支點并用O標出來;(2)通過力的作用點畫出力的作用線(一般用虛線);(3)過支點O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用符號標出垂足;(4)用花括號或兩端帶箭頭的線段標出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寫上相應的符號(l1或l2),即為該力的力臂。3.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平衡的概念:杠桿處于 狀態或繞支點 的狀態都叫杠桿平衡。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小組討論提出問題,作出猜想;(2)討論并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3)進行實驗,收集數據;(4)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5)討論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設計表格(供參考)思考:那么在做實驗的過程中能否再去調節杠桿的平衡螺母呢?現在請同學們參照教材P77的實驗步驟開始做實驗。 同學們能否找出一個規律來?杠桿的平衡條件:4.杠桿的分類以下杠桿在使用時有什么特點?①用開瓶器開瓶蓋;②用指甲鉗剪指甲;③用羊角錘拔釘子;④用鑷子夾砝碼;⑤用筷子夾東西。請分析它們的動力臂與阻力臂的大小關系、動力和阻力的大小關系。一、鞏固知識1. 下列工具中:⑴鑷子;⑵羊角錘;⑶鍘刀;(4)理發剪刀;(5)裁衣剪刀;(6)天平;(7)大掃帚;(8)筷子;(9)剪鐵皮的剪刀;(10)道釘撬;(11)火鉗;(12)起重機的起重臂;(13)撬棒;(14)汽車的腳踏板。其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_________,屬于等臂杠桿的是_________,屬于費力杠桿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2. 筷子是我國和部分國家特有的用餐工具。在正常使用筷子用餐時,筷子屬于( )A.費力杠桿,但省距離 B.省力杠桿,且省距離C.省力杠桿,但費距離 D.等臂杠桿,即不省力也不費力3. 如圖1所示,O為杠桿的支點,請作出力F1和F2的力臂L1和L2。如圖2輕質杠桿OA可繞O點轉動,在B處吊一重物。請在圖中畫出杠桿所受的動力和阻力及動力臂和阻力臂。如圖杠桿能平衡嗎?為什么?如果兩邊各去掉一個鉤碼,杠桿能繼續平衡嗎?如果不能平衡將向哪邊偏?如圖是自行車手閘示意圖,手閘是一個簡單機械,相當于是一個 杠桿,當圖中手對車閘的作用力F=10 N時,剎車拉線受到力的大小為 N。(第7題圖)如圖所示,用鑷子夾取物體時,手壓在B處,則支點在 處,它是 (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 用一桿秤稱得物體的質量是2 kg,如圖所示。根據桿秤上秤鉤、提紐和秤砣三者的位置關系,估測出秤砣的質量大約是 kg。二、拓展提升9. 校園大掃除時,甲、乙兩同學用一根1.8米長的扁擔在兩端用力抬起一袋重120N的垃圾,若甲承受80N的壓力,問:⑴垃圾袋懸掛處離甲用力處有多遠?⑵若將垃圾袋向乙移近0.2米,則甲承受的壓力減小了多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