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豐富多樣的世界文化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 自主學習一、古代西亞文化1.楔形文字:(1)創造:兩河流域南部的 創造,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2)特征:用削尖的蘆葦稈或木桿在泥板上壓出一道道筆畫,每道筆畫看起來都像楔子,由這些筆畫組成的文字被稱為“楔形文字”。2.文學作品:(1)代表:《 》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2)內容:敘述了烏魯克國王吉爾伽美什的活動,中間穿插大量神話故事,生動反映兩河流域居民對生活和生命的態度。3.建筑藝術(1)雕像:蘇美爾人的 生動有趣,壁畫主題多樣,別出心裁。(2)王宮:①亞述帝國王宮大門上的標志性雕刻是 。②波斯王宮的多幅雕刻體現了專制帝國統治者的威嚴。4.編撰法典——古巴比倫王國的《 》(1)內容:①宣揚君權神授,炫耀國王的功德。②法典的正文共282條,詳細規定了臣民的義務以及違背法律后具體的懲罰措施,涉及個人道德,兵役和勞役,租賃、借貸、債務,以及奴隸地位等方面。③法典的結語要求所有人必須遵守法典,違反者將遭到嚴厲懲罰。(2)地位:法典反映了 王國政治、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情況,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重要資料。如圖為《漢謨拉比法典》石柱,上部刻有漢謨拉比(左側站立者)從太陽神手中接受權標的浮雕。思考:“從太陽神手中接受權標”說明了什么 觀察教材“人首飛牛石雕”圖思考:石雕體現了當時西亞政治統治的特點是什么 二、古代埃及文化1.象形文字:(1)特征:由表音符號、表意符號和限定符號組成。(2)使用:約形成于公元前 千紀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紀。2.文學作品包括世界誕生和人類起源等內容大多是宗教詩,也有愛情詩哲理故事 傳達著埃及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散文故事 包含寓言和傳記等3.建筑藝術:受到 較大影響,有豪華的陵墓和眾多神廟。4.科學技術(1)歷法: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 ,這是古代世界最精確的歷法之一,古羅馬的凱撒在制定儒略歷時,吸收了埃及歷法的成就。(2)其他:在數學、醫學等方面,埃及人也頗有建樹。 閱讀教材“歷史縱橫”——“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文化”思考:據史料概括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文化有何特點。三、阿拉伯文化1.產生(1)前提:7世紀,阿拉伯帝國開始興起,到8世紀已征服從伊比利亞半島到印度北部的廣大地區。(2)特征:阿拉伯人繼承和融合古代埃及、西亞、 、 以及印度的文化,結合阿拉伯人的風俗、語言和傳統,創造了阿拉伯文化。2.成就(1)文學詩歌 舉行詩歌比賽,獲勝的詩歌會用金水書寫在布上,懸掛在克爾白神廟的墻壁上,名為“ ”故事 故事集《 》中的很多故事來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亞等地的民間傳說,在中國廣泛流傳。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終成眷屬》等都受到其影響(2)科學數學 伊本·穆薩的《 》把代數學發展為獨立學科天文 ① 修正了計算太陽和部分行星軌道的方法,證明了發生日環食的可能性。②他的《 》對歐洲天文學產生很大影響,曾經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醫學 伊本·西那的《 》是一部醫學百科全書,傳入歐洲后被翻譯成拉丁語,長期用作醫學的標準教科書3.地位:阿拉伯帝國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公元前3世紀,古印度人完成了數字符號1到9的發明創造,印度笈多王朝時期“0”出現。由于是阿拉伯人將印度數字傳入歐洲的,所以歐洲人一直稱其為“阿拉伯數字”。思考:阿拉伯人在東西文化交流中有何地位 正確認識阿拉伯文化的突出特點(1)先進性:在數學、天文學和醫學等科學方面,阿拉伯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2)包容性、多民族性和融合創新精神: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的形成促進了伊斯蘭文化的傳播,也推動了帝國范圍內各個不同地區文化的融合。它是在吸收、消化古代埃及、西亞、希臘、羅馬以及印度的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既有鮮明的特點,又有很強的包容性。合作探究主題一 古代西亞和埃及的文化1.從歷史解釋的角度,認識古代西亞文明的特點史料 蘇美爾文明時期,盛行多神教自由信仰,王權對各種宗教信仰都不加以干涉,巴比倫人主導兩河流域地區后,也繼承了蘇美爾人的宗教寬容傳統,并不排斥異族的神。思維交互:據史料,概括西亞文明的特征。2.從史料實證的角度,認識古代埃及文化的特點史料 古埃及的文學包括了神話、傳記、教諭、散文、詩歌、戲劇等豐富多樣的體裁,幾乎都充斥著宗教的意識或內容。古埃及的知名建筑,無論是吉薩的金字塔,或者卡爾納克神廟、哈特謝普蘇特的葬祭廟,都附屬于宗教活動,具有雄偉、宏大、壯麗、神秘的特點。——據劉文鵬、令狐若明《論古埃及文明的特性》等整理思維交互:據史料,概括古埃及文明的特點。 一、古代西亞文化的主要特征特點 闡釋歷史 悠久 (1)古代西亞是世界上最早進入文明的地區之一;(2)蘇美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絢麗 多彩 古代西亞文明絢麗多彩,體現在文學、建筑、藝術、法典、宗教、數學、醫學和天文學等多個方面,成就輝煌教育 為本 早在古代巴比倫時期,就存在各類學校,如書吏學校、天文學校等兼收 并蓄 (1)由于地理位置因素,西亞文明受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臘文明等的影響。(2)絲綢之路形成后,進一步促進了中國與西亞的物質、技術和文化交流重視 法制 頒布《漢謨拉比法典》,法典內容除保護平民的私有財產外,還力求在公平和正義的原則下保護弱小者利益 二、古代埃及文化的特點特點 闡釋融合東、西方君主制典型的專制主義 (1)法老作為古埃及專制主義統治的君主,具有法律、行政和財政等方面的無限權力,實行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一人的絕對統治。(2)金字塔體現了專制主義統治的絕對權力濃厚的宗教意識具有廣泛、深刻的社會影響 (1)古代埃及是古代世界中宗教意識最強烈、最濃厚的文明國家。(2)宗教不僅干預國家政治和經濟生活,而且影響了文化的發展,甚至滲透每個人的現實生活中固有文化傳統與兼收并蓄的文明 (1)在近3 000年的法老時代,古埃及人始終保持著其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2)象形文字使埃及的文明插上了翅膀,向近東地區和非洲以及地中海沿岸傳播。(3)埃及的莎草紙也在埃及文明向外傳播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主題二 阿拉伯文化1.從歷史解釋的角度,認識阿拉伯文化的發展史料 一方面積極網羅各種人才為帝國服務,一方面組織力量大力翻譯和研究古代希臘、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與著作。經過長期的努力,帝國境內的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傳統文化被整合起來,形成一種嶄新的阿拉伯文化。——摘編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思維交互:據史料,概括阿拉伯統治者在文化領域采取的主要措施。2.從史料實證的角度,認識阿拉伯文化的特點史料 阿拉伯帝國在政治上經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卻建立了一個非常廣闊的阿拉伯文化區。這個文化區,既有古代東方文化的韻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氣質,阿拉伯文化是東西方文化的綜合和創新。埃及、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希臘諸地的文化,都在阿拉伯帝國時代得到了廣泛的接觸和交流。——摘編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思維交互:根據史料,談談阿拉伯帝國文化的特點及其繁榮的原因。阿拉伯文化的主要特征特點 闡釋承上啟下和繼承發展 (1)阿拉伯人繼承并融合古代埃及、西亞、希臘、羅馬、印度等多個地區的文化成就。(2)結合自己的風俗、語言和傳統,創造了阿拉伯文化,并保存這些古代文明的文化成就續表特點 闡釋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媒介 (1)阿拉伯人足跡遍及亞、歐、非三大洲,成為東西方文化溝通的媒介。(2)他們把古代印度、古代中國文化成就介紹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文明成就傳播到東方科技文化成就領先 (1)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其他地區文化,而且還在鉆研的基礎上加以發展。(2)在數學、天文學、醫學、物理學、化學、建筑學、文學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多民族性和宗教影響巨大 (1)阿拉伯帝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的集合體,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阿拉伯文化。(2)伊斯蘭教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而傳播開來課堂檢測1.當你漫步法國盧浮宮時,解說員指著一根黑色的石柱說:“這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痹摲ǖ湔Q生在 ( )A.尼羅河流域 B.兩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 D.黃河流域2.《漢謨拉比法典》由某種文字書寫而成并雕刻在黑色玄武巖石柱上流傳至今。這種文字是 ( )3.(2022·衢州高二檢測)電視節目《世界歷史》是一部跨越國度、跨越時空、跨越民族,以人類社會發展史為題材的大型紀錄片。其中第6、7集《古代埃及文明》以豐富的視聽手段再現埃及歷史。下面說法可能出現在該紀錄片中的是 ( )①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實現了統一②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③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④留下了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4.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亞都有輝煌的文化成就。古代埃及文化和古代西亞文化的相似之處有 ( )①創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③留下了輝煌的建筑和藝術④依據河水漲落制定歷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5.(2022·嘉興高二檢測)20世紀初,《天方夜譚》傳入中國,該書構思奇妙,情節曲折,語言優美,引起了轟動。該書來自 ( )A.古希臘 B.古代阿拉伯C.古代印度 D.古代奧斯曼帝國拓展延伸:阿拉伯文化繁榮的原因(1)阿拉伯征服的地區都是有數千年文明的地區,文化已經有深厚沉淀;(2)統治者的提倡和重視;(3)阿拉伯人熱愛學習;(4)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具有開放性,吸取其他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創造形成新文化。6.(2022·金華高二檢測)文字是一個文明的重要標志,下圖是字母文字起源與演化表(缺失)。下列項中,對該表補充完全正確的是 ( )A.①拉丁字母②腓尼基字母③阿拉馬字母B.①腓尼基字母②阿拉馬字母③拉丁字母C.①阿拉馬字母②拉丁字母③腓尼基字母D.①腓尼基字母②拉丁字母③阿拉馬字母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建筑師以精確的算術設計,建造了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達625萬噸的石塊建筑物。這座陵墓總共用了200多萬塊石頭,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數則從更遠的尼羅河上游地區獲取,趁洪水季節搬運到吉薩來。——[美]馬修斯等《西方人文讀本》材料二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學者在胡夫金字塔東2.4千米處發現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數百米和大獅身人面像的東南,發現了金字塔建設者的墓?!?994年,美國籌備了一個基金會,恢復發掘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國學者萊赫奈爾說,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經居住過至少5萬人,或許多至10萬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師和普通勞動者。——劉文鵬《埃及考古學》(1)據材料一,歸納與金字塔建造技術水平相關的信息。(2)據材料二,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發現,并說明其價值。第二單元 豐富多樣的世界文化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 自主學習一、古代西亞文化1.楔形文字:(1)創造:兩河流域南部的蘇美爾人創造,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2)特征:用削尖的蘆葦稈或木桿在泥板上壓出一道道筆畫,每道筆畫看起來都像楔子,由這些筆畫組成的文字被稱為“楔形文字”。2.文學作品:(1)代表:《吉爾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2)內容:敘述了烏魯克國王吉爾伽美什的活動,中間穿插大量神話故事,生動反映兩河流域居民對生活和生命的態度。3.建筑藝術(1)雕像:蘇美爾人的泥偶雕像生動有趣,壁畫主題多樣,別出心裁。(2)王宮:①亞述帝國王宮大門上的標志性雕刻是人首飛牛。②波斯王宮的多幅雕刻體現了專制帝國統治者的威嚴。4.編撰法典——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1)內容:①宣揚君權神授,炫耀國王的功德。②法典的正文共282條,詳細規定了臣民的義務以及違背法律后具體的懲罰措施,涉及個人道德,兵役和勞役,租賃、借貸、債務,以及奴隸地位等方面。③法典的結語要求所有人必須遵守法典,違反者將遭到嚴厲懲罰。(2)地位:法典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政治、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情況,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重要資料。如圖為《漢謨拉比法典》石柱,上部刻有漢謨拉比(左側站立者)從太陽神手中接受權標的浮雕。思考:“從太陽神手中接受權標”說明了什么 提示:說明其宣揚君權神授,維護奴隸主的利益和權威。觀察教材“人首飛牛石雕”圖思考:石雕體現了當時西亞政治統治的特點是什么 提示:實行專制統治。二、古代埃及文化1.象形文字:(1)特征:由表音符號、表意符號和限定符號組成。(2)使用:約形成于公元前4千紀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紀。2.文學作品神話 包括世界誕生和人類起源等內容詩歌 大多是宗教詩,也有愛情詩哲理故事 傳達著埃及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散文故事 包含寓言和傳記等3.建筑藝術:受到宗教較大影響,有豪華的陵墓和眾多神廟。4.科學技術(1)歷法: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這是古代世界最精確的歷法之一,古羅馬的凱撒在制定儒略歷時,吸收了埃及歷法的成就。(2)其他:在數學、醫學等方面,埃及人也頗有建樹。 閱讀教材“歷史縱橫”——“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文化”思考:據史料概括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文化有何特點。提示:呈現明顯的地區性特征。三、阿拉伯文化1.產生(1)前提:7世紀,阿拉伯帝國開始興起,到8世紀已征服從伊比利亞半島到印度北部的廣大地區。(2)特征:阿拉伯人繼承和融合古代埃及、西亞、希臘、羅馬以及印度的文化,結合阿拉伯人的風俗、語言和傳統,創造了阿拉伯文化。2.成就(1)文學詩歌 舉行詩歌比賽,獲勝的詩歌會用金水書寫在布上,懸掛在克爾白神廟的墻壁上,名為“懸詩”故事 故事集《天方夜譚》中的很多故事來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亞等地的民間傳說,在中國廣泛流傳。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終成眷屬》等都受到其影響(2)科學數學 伊本·穆薩的《積分和方程計算法》把代數學發展為獨立學科天文 ①白塔尼修正了計算太陽和部分行星軌道的方法,證明了發生日環食的可能性。②他的《薩比天文歷表》對歐洲天文學產生很大影響,曾經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醫學 伊本·西那的《醫典》是一部醫學百科全書,傳入歐洲后被翻譯成拉丁語,長期用作醫學的標準教科書3.地位:阿拉伯帝國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公元前3世紀,古印度人完成了數字符號1到9的發明創造,印度笈多王朝時期“0”出現。由于是阿拉伯人將印度數字傳入歐洲的,所以歐洲人一直稱其為“阿拉伯數字”。思考:阿拉伯人在東西文化交流中有何地位 提示: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正確認識阿拉伯文化的突出特點(1)先進性:在數學、天文學和醫學等科學方面,阿拉伯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2)包容性、多民族性和融合創新精神: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的形成促進了伊斯蘭文化的傳播,也推動了帝國范圍內各個不同地區文化的融合。它是在吸收、消化古代埃及、西亞、希臘、羅馬以及印度的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既有鮮明的特點,又有很強的包容性。合作探究主題一 古代西亞和埃及的文化1.從歷史解釋的角度,認識古代西亞文明的特點史料 蘇美爾文明時期,盛行多神教自由信仰,王權對各種宗教信仰都不加以干涉,巴比倫人主導兩河流域地區后,也繼承了蘇美爾人的宗教寬容傳統,并不排斥異族的神。思維交互:據史料,概括西亞文明的特征。點撥:抓住關鍵信息:“多神教自由信仰”“宗教寬容傳統”提示:多神崇拜,開放包容。2.從史料實證的角度,認識古代埃及文化的特點史料 古埃及的文學包括了神話、傳記、教諭、散文、詩歌、戲劇等豐富多樣的體裁,幾乎都充斥著宗教的意識或內容。古埃及的知名建筑,無論是吉薩的金字塔,或者卡爾納克神廟、哈特謝普蘇特的葬祭廟,都附屬于宗教活動,具有雄偉、宏大、壯麗、神秘的特點。——據劉文鵬、令狐若明《論古埃及文明的特性》等整理思維交互:據史料,概括古埃及文明的特點。點撥:抓住關鍵信息:“充斥著宗教的意識或內容”“金字塔,或者卡爾納克神廟、哈特謝普蘇特的葬祭廟,都附屬于宗教活動”提示:宗教對古埃及社會影響非常大,導致了金字塔、木乃伊文化、宗教文學的產生,并影響了哲學、建筑、醫學、科技等的發展。 一、古代西亞文化的主要特征特點 闡釋歷史 悠久 (1)古代西亞是世界上最早進入文明的地區之一;(2)蘇美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絢麗 多彩 古代西亞文明絢麗多彩,體現在文學、建筑、藝術、法典、宗教、數學、醫學和天文學等多個方面,成就輝煌教育 為本 早在古代巴比倫時期,就存在各類學校,如書吏學校、天文學校等兼收 并蓄 (1)由于地理位置因素,西亞文明受中國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臘文明等的影響。(2)絲綢之路形成后,進一步促進了中國與西亞的物質、技術和文化交流重視 法制 頒布《漢謨拉比法典》,法典內容除保護平民的私有財產外,還力求在公平和正義的原則下保護弱小者利益深化點撥: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產生農業文明的地區之一,也是人類文明最早發端的地區之一。 二、古代埃及文化的特點特點 闡釋融合東、西方君主制典型的專制主義 (1)法老作為古埃及專制主義統治的君主,具有法律、行政和財政等方面的無限權力,實行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一人的絕對統治。(2)金字塔體現了專制主義統治的絕對權力濃厚的宗教意識具有廣泛、深刻的社會影響 (1)古代埃及是古代世界中宗教意識最強烈、最濃厚的文明國家。(2)宗教不僅干預國家政治和經濟生活,而且影響了文化的發展,甚至滲透每個人的現實生活中固有文化傳統與兼收并蓄的文明 (1)在近3 000年的法老時代,古埃及人始終保持著其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2)象形文字使埃及的文明插上了翅膀,向近東地區和非洲以及地中海沿岸傳播。(3)埃及的莎草紙也在埃及文明向外傳播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主題二 阿拉伯文化1.從歷史解釋的角度,認識阿拉伯文化的發展史料 一方面積極網羅各種人才為帝國服務,一方面組織力量大力翻譯和研究古代希臘、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與著作。經過長期的努力,帝國境內的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傳統文化被整合起來,形成一種嶄新的阿拉伯文化。——摘編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思維交互:據史料,概括阿拉伯統治者在文化領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點撥:抓住關鍵信息:“網羅各種人才為帝國服務”“組織力量大力翻譯和研究古代希臘、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與著作”“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傳統文化被整合起來”提示:重視人才;翻譯、研究、攝取東西方文化;整合東西方文化。2.從史料實證的角度,認識阿拉伯文化的特點史料 阿拉伯帝國在政治上經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卻建立了一個非常廣闊的阿拉伯文化區。這個文化區,既有古代東方文化的韻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氣質,阿拉伯文化是東西方文化的綜合和創新。埃及、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希臘諸地的文化,都在阿拉伯帝國時代得到了廣泛的接觸和交流。——摘編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思維交互:根據史料,談談阿拉伯帝國文化的特點及其繁榮的原因。點撥: “特點”,根據史料中的“阿拉伯文化是東西方文化的綜合和創新”等信息,從兼容并包,創造出獨特的阿拉伯文化的角度來歸納?!霸颉?從史料中“建立了一個非常廣闊的阿拉伯文化區”可得出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及疆域的擴大;從史料中的“既有古代東方文化的韻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氣質”可得出地處東西方傳統商路的中心。提示:(1)特點:將東西方文化進行兼容并包,結合阿拉伯人的風俗、語言和宗教傳統,創造出獨特的阿拉伯文化。(2)原因:地處東西方的傳統商路的中心;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及疆域的擴大。阿拉伯文化的主要特征特點 闡釋承上啟下和繼承發展 (1)阿拉伯人繼承并融合古代埃及、西亞、希臘、羅馬、印度等多個地區的文化成就。(2)結合自己的風俗、語言和傳統,創造了阿拉伯文化,并保存這些古代文明的文化成就續表特點 闡釋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媒介 (1)阿拉伯人足跡遍及亞、歐、非三大洲,成為東西方文化溝通的媒介。(2)他們把古代印度、古代中國文化成就介紹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文明成就傳播到東方科技文化成就領先 (1)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其他地區文化,而且還在鉆研的基礎上加以發展。(2)在數學、天文學、醫學、物理學、化學、建筑學、文學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多民族性和宗教影響巨大 (1)阿拉伯帝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的集合體,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阿拉伯文化。(2)伊斯蘭教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而傳播開來課堂檢測1.當你漫步法國盧浮宮時,解說員指著一根黑色的石柱說:“這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痹摲ǖ湔Q生在 ( )A.尼羅河流域 B.兩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 D.黃河流域解析:選B。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故選B;A、C、D不符合題意,排除。深化點撥:兩河流域是亞洲三大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另外兩個發祥地是黃河和長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2.《漢謨拉比法典》由某種文字書寫而成并雕刻在黑色玄武巖石柱上流傳至今。這種文字是 ( )解析:選B?!稘h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頒布的法典,使用的是楔形文字,故選B。象形文字不是古巴比倫的文字,排除A;腓尼基文字晚于楔形文字的出現,排除C;甲骨文是古代中國的文字,排除D。3.(2022·衢州高二檢測)電視節目《世界歷史》是一部跨越國度、跨越時空、跨越民族,以人類社會發展史為題材的大型紀錄片。其中第6、7集《古代埃及文明》以豐富的視聽手段再現埃及歷史。下面說法可能出現在該紀錄片中的是 ( )①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實現了統一②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③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歷④留下了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解析:選D。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是古代西亞的《吉爾伽美什》,④錯誤,故選D。4.古代埃及和古代西亞都有輝煌的文化成就。古代埃及文化和古代西亞文化的相似之處有 ( )①創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③留下了輝煌的建筑和藝術④依據河水漲落制定歷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解析:選A。古代埃及有象形文字,古代西亞的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①正確;古埃及有豪華的陵墓建筑和神廟,古代西亞有泥偶雕像和規模宏大的王宮,③正確;②只符合西亞,西亞的古巴比倫王國留下了《漢謨拉比法典》;④只符合古代埃及文化,故選A。5.(2022·嘉興高二檢測)20世紀初,《天方夜譚》傳入中國,該書構思奇妙,情節曲折,語言優美,引起了轟動。該書來自 ( )A.古希臘 B.古代阿拉伯C.古代印度 D.古代奧斯曼帝國解析:選B。《天方夜譚》是古代阿拉伯的文學作品,故選B。A、C、D不是《天方夜譚》的來源地,排除。拓展延伸:阿拉伯文化繁榮的原因(1)阿拉伯征服的地區都是有數千年文明的地區,文化已經有深厚沉淀;(2)統治者的提倡和重視;(3)阿拉伯人熱愛學習;(4)阿拉伯文化兼容并蓄,具有開放性,吸取其他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創造形成新文化。6.(2022·金華高二檢測)文字是一個文明的重要標志,下圖是字母文字起源與演化表(缺失)。下列項中,對該表補充完全正確的是 ( )A.①拉丁字母②腓尼基字母③阿拉馬字母B.①腓尼基字母②阿拉馬字母③拉丁字母C.①阿拉馬字母②拉丁字母③腓尼基字母D.①腓尼基字母②拉丁字母③阿拉馬字母解析:選B。根據所學可知,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亞地區的腓尼基,由22個字母組成,被稱為“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向東演化為阿拉馬字母,由阿拉馬字母發展出了古代西亞、埃及和印度等地的多種字母;腓尼基字母向西傳入希臘,形成希臘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所以①②③處分別是腓尼基字母、阿拉馬字母、拉丁字母,故選B。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建筑師以精確的算術設計,建造了這座世界上最大的、重達625萬噸的石塊建筑物。這座陵墓總共用了200多萬塊石頭,其中的一些在原地采集,但大多數則從更遠的尼羅河上游地區獲取,趁洪水季節搬運到吉薩來。——[美]馬修斯等《西方人文讀本》材料二 1991年,埃及古物局的學者在胡夫金字塔東2.4千米處發現了金字塔街,在其金字塔南數百米和大獅身人面像的東南,發現了金字塔建設者的墓?!?994年,美國籌備了一個基金會,恢復發掘這座消失了的城市。美國學者萊赫奈爾說,這座消失了的城市曾經居住過至少5萬人,或許多至10萬人,其中包括建筑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筑家、工匠、面包師和普通勞動者。——劉文鵬《埃及考古學》(1)據材料一,歸納與金字塔建造技術水平相關的信息。(2)據材料二,概括金字塔考古的新發現,并說明其價值。解析:第(1)題據材料一中的信息“精確的算術設計”“世界上最大”“重達625萬噸的石塊建筑物”“大多數……從更遠的……地區獲取”作答。第(2)題第一問,可根據材料二中的信息“發現了金字塔建設者的墓”“消失了的城市”作答;第二問可根據第一問的答案作答。答案:(1)信息:設計恢宏;計算精確;巨石采集;運輸科學。(2)新發現:金字塔修建者的墓地;修建者生活的城市遺址。價值:有助于了解修建者的社會分工和生活狀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單元 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 學案(學生版).docx 第二單元 第3課 古代西亞、非洲文化 學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