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七下大單元教學案】明清大單元學習2——日月重開漢家天:第14課明朝的統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七下大單元教學案】明清大單元學習2——日月重開漢家天:第14課明朝的統治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下大單元教案】明清大單元學習2
日月重開漢家天:第14課明朝的統治
【單元分析與大單元設計建議】
明清時期的時代主題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主題和內容都很明確,就是明朝和清朝在政治上強化皇權,通過多種措施對邊疆實行有效管轄,鞏固發展大一統,同時也涉及了明清時期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文學藝術的繁榮和中外交流;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封建王朝末期潛藏的社會危機,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上的人地矛盾日漸突出,因為思想的鉗制,創新能力逐漸降低,因為閉關鎖國,曾經領先世界的中國開始逐漸落后于世界發展潮流……
對于明清時期,如果以單元主題來統攝的話,對于學生來說,內容與主題的結合不夠明確,所以不如以時期統攝教學內容,即把本單元的8課內容按照“明朝”與“清朝”兩個時期進行劃分,與明朝相關的4節課,與清朝相關的4節課,銜接二者的正是17課中的“滿洲興起和清兵入關”。
在進行大單元整合學習時,建議按照先政治、后經濟、接著科技文化、最后對外關系等大概念,對教材內容進行再次整合,緊扣時代特征,完成明清時期的大單元學習,并為八年級上冊中國近代史的學習做好鋪墊與銜接。
簡單規劃如下:明朝時期:14課-政治,14+16課-經濟+建筑,16課-科技文藝,15課-對外關系,17課-滅亡;清朝時期:17+18+20課-政治(集權統治篇),18課-政治(邊疆管轄篇),19課-經濟,21課-文藝,19+20課-危機。
【課時目標與單元目標】
【課時教學目標】
2022新課標要求:通過了解明朝加強皇權的舉措,初步認識君主專制帶來的社會弊端。
素養目標:時空觀念:知道明朝建立的時間、建立者及都城;通過觀察《明朝形勢圖(1433年)》,獲取明朝疆域信息。
史料實證:通過《明史》等史料了解元朝末年統治的腐朽和明朝的建立。
歷史解釋:掌握明朝強化皇權的措施和影響,通過學習明朝科舉考試的變化,理解八股取士的危害。
【大單元教學目標】
2022新課標要求如下:通過了解明清時期加強皇權的舉措,初步認識君主專制帶來的社會弊端;通過了解明清時期的經濟改革和全球性經濟互動,初步認識這一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因和外因;通過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對外關系;通過了解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在臺灣的建制、冊封達賴和班禪以及設置駐藏大臣等中央政權在邊疆地區的各種舉措,認識西藏地區、新疆地區、南海諸島、臺灣及其包括釣魚島在內的附屬島嶼是中國的領土,理解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通過了解《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認識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通過了解小說、戲曲的繁榮,知道明清時期文學藝術的特色;通過明末李自成起義,清中葉以來的政治腐敗、故步自封和19世紀的國際局勢,認識當時中國社會面臨的嚴重危機。
在進行大單元學習時,建議在時期劃分為“明朝”和“清朝”的大前提下,按照政治(中央集權+邊疆管轄)、經濟、科技文藝、中外交流、滅亡(危機)等模塊,重新分解整合內容。
在學習明清政治時著重展現明清時期加強皇權的舉措,引導學生了解君主專制的強化措施,探究專制帶來的社會弊端;在完成政治模塊的中央集權篇后,著重帶領學生學習政治中的邊疆管轄篇,通過溫故知新的方式,整合中國古代對新疆、西藏、臺灣等地的交流管轄史,引導學生掌握清朝對邊疆的有效管轄,重點理解清朝在鞏固和發展多民族統一國家方面的貢獻。
在學習明清經濟時,引導學生了解明清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表現,探究經濟發展的內因與外因;在學習明清科技文藝時,引導學生了解明清時期的文藝科技成就,知道這一時期出現的科技著作、四大名著等代表性作品,掌握中華文明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學習中外交流時,通過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展示中外交流中的和平交往,通過戚繼光抗倭展示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者的英勇,通過葡萄牙攫取澳門這一歷史管中窺豹,引導學生了解當時的世界變化,理解后面清朝閉關鎖國孕育出了危機,進而導致了中國近代的百年屈辱,為八年級下冊的學習做好銜接鋪墊。
【大單元學習規劃】
計劃用12個課時完成本單元的大單元學習,具體安排如下:
其中第1課時為大單元學習導言,不建議跳過,我認為大單元教學的前提,就是要在開始學習前,嘗試培養學生對大單元大概念的認知,為后續的學習做好鋪墊。
【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展示大單元學習規劃和課件標題,展示本課時的學習內容;溫故知新,通過回顧元朝的“四等人制”及其影響,承上啟下地從上單元的宋元時期過渡到本單元的明清時期,以14課序言為載體,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開始本節的學習。
在宋元時期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實現了大一統,加快了宋元時期的民族融合,一個新的民族——(回)族開始形成。但是,元朝也有自己的嚴重問題,其中在民族政策上,他們實行了(人分四等【四等人制】)的民族歧視政策,這引發了社會動蕩,成為元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今天就讓我們正式開始明清時期的學習,首先了解元朝的滅亡和明朝的建立與統治……
二、新課講授
知新學習一:明朝的建立(日月重開漢家天)
師:設置任務,引導學生閱讀教材66頁,了解元朝的滅亡與明朝的建立。
生:閱讀教材,自學元朝的滅亡與明朝的建立,完成導學案的【任務一】。
師:從元朝的統治腐朽入手,帶領學生一步步梳理元朝的滅亡與明朝的建立。
生:學習了解元朝的滅亡和明朝的建立,對比導學案中的表格。
師:通過《明朝那些事兒》的動畫和《明史—太祖紀》中的記載,展示元朝末年的政治腐敗。
生:通過動畫和史料,真切了解元朝末年統治的腐朽。
師:通過《明史—太祖紀》和課本中的明朝形勢圖(1433),引導學生簡單了解明朝統一天下的過程和疆域特點。
生:了解明朝的疆域。
知新學習二:朱元璋強化皇權
師:關于此段內容的學習,采取沉浸式歷史劇的形式,通過采訪大明太祖朱元璋的形式,在雙方對話中,把明太祖朱元璋強化皇權的舉措一一展現。
生:閱讀教材和導學案,通過在導學案中補全采訪對話的形式,學習明太祖強化皇權的措施。(具體對話見導學案,不再插入)
師:完成強化皇權的學習后,通過列思維導圖(導學案展現形式為表格)的形式,引導學生總結鞏固明太祖強化皇權的措施。
生:總結鞏固明太祖強化皇權的措施,填寫導學案中的表格。
師:展示課本中的思考題,引導學生思考總結明太祖強化皇權的特點影響。
生:分組討論,分析總結明太祖強化皇權的特點,思考這些措施的影響。
師:通過教材正文、材料研讀和相關史事,向學生展示明太祖強化皇權的后續,了解歷史發展的過程,引導學生思考感悟發展變革的道理。
生:通過史料了解明朝政治的后續發展,引以為戒,明白發展變革的道理。
知新學習三:科舉制的變遷和明朝科舉的變化
師:首先通過設問溫故,引導學生回顧科舉制的變遷。
(1)是誰初步創立了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
隋文帝楊堅
(2)誰在位時期正式確立了科舉制?
隋煬帝楊廣
(3)科舉制確立的標志是什么?
進士科的創立
(4)回顧科舉制的影響,完成下列表格。
科舉制的特點 科舉制的影響
選拔看才能,通過考試選拔,不限制參加考試者的門第 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擴大了官吏選拔范圍,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
應試者為參加科舉而好好學習 使有才學的人能夠參政;推動了教育的發展。
參加了科舉考試,那就是朝廷選拔的人,自然要為政府服務 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
后世:科舉制真太好用,我們也要考試選拔人才。 科舉制成為歷代選官的主要制度,延續1300年
(5)唐朝對科舉制改革貢獻比較大的兩個皇帝分別是誰,各有什么貢獻?
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和一代女皇武則天。
貢獻: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進士科逐漸最重要;武則天創立了殿試制度。
(6)宋代改革發展科舉制與什么政策有關?
重文輕武
(7)宋代改革發展科舉制的表現?
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
(8)宋代發展科舉制的影響是什么?
創讀書氛圍濃厚,社會文化素養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
生:通過設問與回答的形式,溫習科舉制的變遷,完成導學案的【任務三】。
師:完成溫習后,結合明朝的文化特點與政治特點,引導學生學習明朝科舉制的變化。
生:從明朝的政治特點和思想文化方面入手,了解明朝科舉制的變化和影響。
背景——明朝的思想文化特點:
尊孔崇儒,尤其尊崇朱熹
變化——明朝政治文化對科舉的影響:
(1)考試題目必須出自四書五經——限制了考題的內容來源
(2)標準答案必須以朱熹的為準——限制了考查的思考方向
(3)不能自己隨意發揮——限制了考生的理解與創新
變化——明朝科舉制的特點與缺點:
明朝科舉的顯著特點是八股取士。八股文內容空疏,形式呆板,脫離實際,禁錮了思想,扼殺了創新。讓應試的人只知道死讀四書五經,成為皇帝旨意的順從者,從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皇權。
三、總結與練習
總結挖空回顧
師:補全明太祖強化皇權的最后一個拼圖——科舉鉗制思想。
生:通過思維導圖建立起結構化認知,從地方、中央、軍事、監察、科舉等方面了解明太祖強化皇權的措施,完成【任務二】強化皇權中的總結表格。
本節課的學習到此便告一段落了,在這節課中,我們了解了元朝的滅亡原因是(政治腐?。懒嗣鞒⒂冢?368)年,建立者是(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元朝滅亡的原因是(地方)分權和(朝臣)的權力過大。因此,為了加強皇權,他在地方上設(三司)以分散行省權力,還分封諸子為藩王鎮守各地。在中央,他廢除了自秦朝以來的(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
在軍事上,明太祖朱元璋與宋太祖趙匡胤的方式類似,分離了(調兵權)和(統兵權),把原來負責(統兵)的大都督府一分為五,讓兵部掌管(調兵)和武官任命,使得(皇帝)直接掌握了軍事大權。
在監察上,明太祖設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揮的(錦衣衛),明成祖時期又設立了(東廠),成為皇帝監控百官和百姓的耳目爪牙,加強了皇權。
在科舉上,明朝科舉的突出特點是(八股取士),即考試內容固定,答題形式固定。考試內容出自(四書五經),考生不得自由發揮,必須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準,以(八股文)的形式作答。這樣的科舉考試形式(扼殺)創新,(牽制)思想,使應試者成為皇帝旨意的順從者,(強化)了皇權。
通過在政治、軍事、監察、科舉上的一系列措施,君主專制大為加強,使皇權高度集中。
練習鞏固:
1.(2022·廣西百色·3)“廢中書,罷丞相”“廢行省,設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八股取士”。上述歷史事件均發生在
A.漢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2022·山東日照·5)明太祖朱元璋對中央、地方機構進行改革。下列機構在改革后得以保留的是
A.行中書省 B.廠衛 C.六部 D.丞相
3-1.(2022·甘肅金昌·8)《皇明祖訓》中載:“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顏頑(抗衡),不敢相壓?!痹摮傲T示相”的目的是
A.精簡官僚機構 B.擴大統治基礎 C.加強思想控制 D.強化君主專制
3-2.(2021·湖北黃岡孝感咸寧·3)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說:“漢代丞相一人掌握全國行政大權,而唐代則把相權分別操掌于幾個部門,由許多人來共同負責?!泵鞒瘎t廢除了長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上述變化實質是
A.集思廣益,減少失誤 B.分工協作,提高效率
C.相互制約,杜絕貪腐 D.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4.(2021·山東濟南·6)為加強皇權,朱元璋設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揮的機構,掌管侍衛、緝捕、刑獄諸事,保護皇帝,鎮壓官民;后來,明成祖又成立了同類機構。上文反映的史實是
A.廢丞相,權分六部 B.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
C.文字獄的迭興 D.軍機處的設立
5.(2022·天津·6)隨著科舉考試變化而出現的八股文產生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2021·山東菏澤·6)為維護統治,我國古代諸多王朝,都注重加強思想文化控制。下圖“?”處的內容應是
A.設立三司 B.設立廠衛
C.八股取士 D.廢除丞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下大單元導學案】明清大單元學習2
日月重開漢家天:第14課明朝的統治
【任務零】溫故知新:回顧元朝的相關知識,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宋元時期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 )族建立的元朝實現了大一統,加快了宋元時期的民族融合,一個新的民族——( )族開始形成。但是,元朝也有自己的嚴重問題,其中在民族政策上,他們實行了( )的民族歧視政策,這引發了社會動蕩,成為元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任務一】明朝建立:閱讀課本66頁,完成下列表格。
元末的政治
明朝的建立 時間 人物 都城
建立過程
【任務二】強化皇權:閱讀課本67-68頁,補全下列對話。
沉浸式歷史?。翰稍L大明太祖朱元璋
一、元亡教訓篇
采訪:朱先生,對于元朝的滅亡,你怎么看呢?
老朱:朕自然是坐著看啊,敗者都退走草原了,我還能怎么看……
采訪:額……
老朱:哈哈,開玩笑的啦。朕認為,元朝滅亡的原因有二:
(幫助明太祖找出元朝滅亡的原因)
采訪:不對吧,這不都是元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嗎?
老朱:有利必有弊啊……
采訪:所以呢?
老朱:所以,朕要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的同時強化皇權。
采訪:能展開講一下嗎?
2.地方分權篇
老朱:朕剛才說的元朝滅亡的原因是啥?
采訪:第一個是( )……
老朱:對,所以呢!
采訪:所以呢?
老朱:所以行省制要改!
采訪:怎么改?
老朱:一個行省管軍政司法還是太集中了,所以,你明白朕的意思了嗎?
采訪:懂了懂了,就是( )唄,設( )分管軍政司法,分散行省權力。
老朱:孺子可教也……
采訪:當年宋太祖就是用( )的辦法削弱相權,你用分化事權的辦法削( )權力。你們真不愧都是太祖,想一塊去了。
老朱:朕還有一個辦法,分封( )為藩王鎮守各地,監控地方,這不就鞏固皇室了!
采訪:你忘了漢朝的七國之亂和西晉的( )之亂了,分封藩王這個危險啊……
3.中央集權篇
老朱:朕剛才說的元朝滅亡的另一個原因是啥?
采訪:第二個是朝中有權臣,也就是( )權力過大……
老朱:對,主要是丞相權力大!
采訪:所以呢?
老朱:所以自然要( )??!
采訪:啊,那怎么理政呢?
老朱:相權太大必然影響皇權,所以,也別想著削弱相權了,直接廢除( )制度吧,中書省也不必存在了,讓六部直接對( )負責就好了!
采訪:好家伙啊好家伙,俺只能說好家伙了,秦始皇創立的丞相制度說沒就沒了。
老朱:軍權方面也需要再想想辦法……
采訪:這個俺知道,( )權與( )權分離嘛,宋太祖故智耳……
老朱:對就這么辦,一個大都督府統兵還是太集中了,分為5個,就叫五軍都督府…
采訪:調兵權歸( ),一個只能統兵,一個只能調兵,軍權自然歸( )了……
4.特務監察篇
老朱:朕感覺還缺點什么……
采訪:啊,都集權到這個地步了,還缺啥……
老朱:還缺特務,啊不,天子耳目和爪牙!
采訪:所以你就設立了( )?
老朱:你怎么知道朕心中所想!
采訪:拜電視劇電影小說所賜,錦衣衛大名鼎鼎。
老朱:其實這也不是朕的原創,漢朝的繡衣侯吏,宋代的皇城司都差不多嘛!
采訪:都是負責監聽臣下,鎮壓官民,保護皇帝嗎?
老朱:加強( )的需要嘛?。瘷嗦?,不寒磣……)
采訪:那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兒子明成祖朱棣另外設置了( )……
老朱:老四朱棣怎么成了皇帝了?……
采訪: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下次(課時)再揭秘吧。好,感謝明太祖朱元璋先生接受本次采訪,本次節目到此就要說再見了,拜拜!
總結:完成下列表格,總結明太祖朱元璋強化皇權的舉措
明太祖強化皇權 元朝滅亡的原因
明朝避免的方法
地方上如何分權
中央上如何集權
軍事上如何掌控
科舉的思想鉗制 (稍后完成)
思考:明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有什么特點,會產生什么影響?
特點:
影響:
【任務三】科舉變遷:
1.溫故,回顧科舉制的發展歷程:
(1)是誰初步創立了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
(2)誰在位時期正式確立了科舉制?
(3)科舉制確立的標志是什么?
(4)回顧科舉制的影響,完成下列表格。
科舉制的特點 科舉制的影響
選拔看才能,通過考試選拔,不限制參加考試者的門第
應試者為參加科舉而好好學習
參加了科舉考試,那就是朝廷選拔的人,自然要為政府服務
后世:科舉制真太好用,我們也要考試選拔人才。
(5)唐朝對科舉制改革貢獻比較大的兩個皇帝分別是誰,各有什么貢獻?
人物:
貢獻:
(6)宋代改革發展科舉制與什么政策有關?
(7)宋代改革發展科舉制的表現?
(8)宋代發展科舉制的影響是什么?
2.知新,了解明朝科舉制的變化:
背景——明朝的思想文化特點:
變化——明朝政治文化對科舉的影響:
變化——明朝科舉制的特點與缺點:
【課堂總結】
本節課的學習到此便告一段落了,在這節課中,我們了解了元朝的滅亡原因是( ),知道了明朝建立于( )年,建立者是( )。
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元朝滅亡的原因是( )分權和( )的權力過大。因此,為了加強皇權,他在地方上設( )以分散行省權力,還分封諸子為藩王鎮守各地。在中央,他廢除了自秦朝以來的( )制度,使六部直接向( )負責。
在軍事上,明太祖朱元璋與宋太祖趙匡胤的方式類似,分離了( )和( ),把原來負責( )的大都督府一分為五,讓兵部掌管( )和武官任命,使得( )直接掌握了軍事大權。
在監察上,明太祖設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揮的( ),明成祖時期又設立了( ),成為皇帝監控百官和百姓的耳目爪牙,加強了皇權。
在科舉上,明朝科舉的突出特點是( ),即考試內容固定,答題形式固定??荚噧热莩鲎裕? ),考生不得自由發揮,必須以( )的《四書集注》為標準,以( )的形式作答。這樣的科舉考試形式( )創新,( )思想,使應試者成為皇帝旨意的順從者,( )了皇權。
通過在政治、軍事、監察、科舉上的一系列措施,君主專制大為加強,使皇權高度集中。
【練習鞏固】
1.(2022·廣西百色·3)“廢中書,罷丞相”“廢行省,設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八股取士”。上述歷史事件均發生在
A.漢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2022·山東日照·5)明太祖朱元璋對中央、地方機構進行改革。下列機構在改革后得以保留的是
A.行中書省 B.廠衛 C.六部 D.丞相
3-1.(2022·甘肅金昌·8)《皇明祖訓》中載:“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顏頑(抗衡),不敢相壓。”該朝“罷示相”的目的是
A.精簡官僚機構 B.擴大統治基礎 C.加強思想控制 D.強化君主專制
3-2.(2021·湖北黃岡孝感咸寧·3)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說:“漢代丞相一人掌握全國行政大權,而唐代則把相權分別操掌于幾個部門,由許多人來共同負責?!泵鞒瘎t廢除了長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上述變化實質是
A.集思廣益,減少失誤 B.分工協作,提高效率
C.相互制約,杜絕貪腐 D.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4.(2021·山東濟南·6)為加強皇權,朱元璋設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揮的機構,掌管侍衛、緝捕、刑獄諸事,保護皇帝,鎮壓官民;后來,明成祖又成立了同類機構。上文反映的史實是
A.廢丞相,權分六部 B.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
C.文字獄的迭興 D.軍機處的設立
5.(2022·天津·6)隨著科舉考試變化而出現的八股文產生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2021·山東菏澤·6)為維護統治,我國古代諸多王朝,都注重加強思想文化控制。下圖“?”處的內容應是
A.設立三司 B.設立廠衛
C.八股取士 D.廢除丞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七下大單元導學案】明清大單元學習 2
日月重開漢家天:第 14 課明朝的統治
【任務零】溫故知新:回顧元朝的相關知識,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宋元時期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 )族建立的元朝實現了大一統,加快了
宋元時期的民族融合,一個新的民族——( )族開始形成。但是,元朝也有自己的嚴
重問題,其中在民族政策上,他們實行了( )的民族歧視政策,這引發
了社會動蕩,成為元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任務一】明朝建立:閱讀課本 66 頁,完成下列表格。
元末的政治
明朝的建立 時間 人物 都城
建立過程
【任務二】強化皇權:閱讀課本 67-68 頁,補全下列對話。
沉浸式歷史?。翰稍L大明太祖朱元璋
一、元亡教訓篇
采訪:朱先生,對于元朝的滅亡,你怎么看呢?
老朱:朕自然是坐著看啊,敗者都退走草原了,我還能怎么看……
采訪:額……
老朱:哈哈,開玩笑的啦。朕認為,元朝滅亡的原因有二:
(幫助明太祖找出元朝滅亡的原因)
采訪:不對吧,這不都是元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嗎?
老朱:有利必有弊啊……
采訪:所以呢?
老朱:所以,朕要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的同時強化皇權。
采訪:能展開講一下嗎?
2.地方分權篇
老朱:朕剛才說的元朝滅亡的原因是啥?
采訪:第一個是( )……
老朱:對,所以呢!
采訪:所以呢?
老朱:所以行省制要改!
采訪:怎么改?
老朱:一個行省管軍政司法還是太集中了,所以,你明白朕的意思了嗎?
采訪:懂了懂了,就是( )唄,設( )分管軍政司法,分散行省權力。
老朱:孺子可教也……
采訪:當年宋太祖就是用( )的辦法削弱相權,你用分化事權的辦法削( )
權力。你們真不愧都是太祖,想一塊去了。
老朱:朕還有一個辦法,分封( )為藩王鎮守各地,監控地方,這不就鞏固皇
室了!
采訪:你忘了漢朝的七國之亂和西晉的( )之亂了,分封藩王這個危險啊……
3.中央集權篇
老朱:朕剛才說的元朝滅亡的另一個原因是啥?
采訪:第二個是朝中有權臣,也就是( )權力過大……
1
老朱:對,主要是丞相權力大!
采訪:所以呢?
老朱:所以自然要( )?。?br/>采訪:啊,那怎么理政呢?
老朱:相權太大必然影響皇權,所以,也別想著削弱相權了,直接廢除( )制度
吧,中書省也不必存在了,讓六部直接對( )負責就好了!
采訪:好家伙啊好家伙,俺只能說好家伙了,秦始皇創立的丞相制度說沒就沒了。
老朱:軍權方面也需要再想想辦法……
采訪:這個俺知道,( )權與( )權分離嘛,宋太祖故智耳……
老朱:對就這么辦,一個大都督府統兵還是太集中了,分為 5個,就叫五軍都督府…
采訪:調兵權歸( ),一個只能統兵,一個只能調兵,軍權自然歸( )了……
4.特務監察篇
老朱:朕感覺還缺點什么……
采訪:啊,都集權到這個地步了,還缺啥……
老朱:還缺特務,啊不,天子耳目和爪牙!
采訪:所以你就設立了( )?
老朱:你怎么知道朕心中所想!
采訪:拜電視劇電影小說所賜,錦衣衛大名鼎鼎。
老朱:其實這也不是朕的原創,漢朝的繡衣侯吏,宋代的皇城司都差不多嘛!
采訪:都是負責監聽臣下,鎮壓官民,保護皇帝嗎?
老朱:加強( )的需要嘛?。瘷嗦?,不寒磣……)
采訪:那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兒子明成祖朱棣另外設置了( )……
老朱:老四朱棣怎么成了皇帝了?……
采訪: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下次(課時)再揭秘吧。好,感謝明太祖朱元璋先生接
受本次采訪,本次節目到此就要說再見了,拜拜!
總結:完成下列表格,總結明太祖朱元璋強化皇權的舉措
元朝滅亡的原因
明太祖 明朝避免的方法
強化皇權 地方上如何分權
中央上如何集權
軍事上如何掌控
科舉的思想鉗制 (稍后完成)
思考:明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有什么特點,會產生什么影響?
特點:
影響:
【任務三】科舉變遷:
1.溫故,回顧科舉制的發展歷程:
(1)是誰初步創立了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
(2)誰在位時期正式確立了科舉制?
2
(3)科舉制確立的標志是什么?
(4)回顧科舉制的影響,完成下列表格。
科舉制的特點 科舉制的影響
選拔看才能,通過考試選拔,
不限制參加考試者的門第
應試者為參加科舉而好好學習
參加了科舉考試,那就是朝廷選拔
的人,自然要為政府服務
后世:科舉制真太好用,
我們也要考試選拔人才。
(5)唐朝對科舉制改革貢獻比較大的兩個皇帝分別是誰,各有什么貢獻?
人物:
貢獻:
(6)宋代改革發展科舉制與什么政策有關?
(7)宋代改革發展科舉制的表現?
(8)宋代發展科舉制的影響是什么?
2.知新,了解明朝科舉制的變化:
背景——明朝的思想文化特點:
變化——明朝政治文化對科舉的影響:
變化——明朝科舉制的特點與缺點:
【課堂總結】
本節課的學習到此便告一段落了,在這節課中,我們了解了元朝的滅亡原因是
( ),知道了明朝建立于( )年,建立者是( )。
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元朝滅亡的原因是( )分權和( )的權力過大。因此,
為了加強皇權,他在地方上設( )以分散行省權力,還分封諸子為藩王鎮守各地。在
中央,他廢除了自秦朝以來的( )制度,使六部直接向( )負責。
在軍事上,明太祖朱元璋與宋太祖趙匡胤的方式類似,分離了( )和
( ),把原來負責( )的大都督府一分為五,讓兵部掌管( )
和武官任命,使得( )直接掌握了軍事大權。
3
在監察上,明太祖設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揮的( ),明成祖時期又設立了( ),
成為皇帝監控百官和百姓的耳目爪牙,加強了皇權。
在科舉上,明朝科舉的突出特點是( ),即考試內容固定,答題形式固定。
考試內容出自( ),考生不得自由發揮,必須以( )的《四書集注》為
標準,以( )的形式作答。這樣的科舉考試形式( )創新,( )思想,
使應試者成為皇帝旨意的順從者,( )了皇權。
通過在政治、軍事、監察、科舉上的一系列措施,君主專制大為加強,使皇權高度集中。
【練習鞏固】
1.(2022·廣西百色·3)“廢中書,罷丞相”“廢行省,設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
司,都指揮使司)”“八股取士”。上述歷史事件均發生在
A.漢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2022·山東日照·5)明太祖朱元璋對中央、地方機構進行改革。下列機構在改革
后得以保留的是
A.行中書省 B.廠衛 C.六部 D.丞相
3-1.(2022·甘肅金昌·8)《皇明祖訓》中載:“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
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顏頑(抗衡),不敢相壓?!痹摮傲T
示相”的目的是
A.精簡官僚機構 B.擴大統治基礎 C.加強思想控制 D.強化君主專制
3-2.(2021·湖北黃岡孝感咸寧·3)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說:“漢代丞相
一人掌握全國行政大權,而唐代則把相權分別操掌于幾個部門,由許多人來共同負責?!泵?br/>朝則廢除了長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上述變化實質是
A.集思廣益,減少失誤 B.分工協作,提高效率
C.相互制約,杜絕貪腐 D.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4.(2021·山東濟南·6)為加強皇權,朱元璋設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揮的機構,掌管侍
衛、緝捕、刑獄諸事,保護皇帝,鎮壓官民;后來,明成祖又成立了同類機構。上文反映的
史實是
A.廢丞相,權分六部 B.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
C.文字獄的迭興 D.軍機處的設立
5.(2022·天津·6)隨著科舉考試變化而出現的八股文產生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2021·山東菏澤·6)為維護統治,我國古代諸多王朝,都注重加強思想文化控制。
下圖“?”處的內容應是
A.設立三司 B.設立廠衛
C.八股取士 D.廢除丞相
4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七下大單元導學案】明清大單元學習2
日月重開漢家天:第14課明朝的統治
【任務零】溫故知新:回顧元朝的相關知識,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宋元時期的學習中,我們了解到,(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實現了大一統,加快了宋元時期的民族融合,一個新的民族——(回)族開始形成。但是,元朝也有自己的嚴重問題,其中在民族政策上,他們實行了(人分四等【四等人制】)的民族歧視政策,這引發了社會動蕩,成為元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任務一】明朝建立:閱讀課本66頁,完成下列表格。
元末的政治 政治腐敗,官吏貪污,社會動蕩,民不聊生。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明朝的建立 時間 1368年 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 都城 應天府(今南京)
建立過程 采用“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逐步發展壯大;先掃平東南,再出兵北伐,攻占元大都,滅元統一北方。
【任務二】強化皇權:閱讀課本67-68頁,補全下列對話。
沉浸式歷史?。翰稍L大明太祖朱元璋
一、元亡教訓篇
采訪:朱先生,對于元朝的滅亡,你怎么看呢?
老朱:朕自然是坐著看啊,敗者都退走草原了,我還能怎么看……
采訪:額……
老朱:哈哈,開玩笑的啦。朕認為,元朝滅亡的原因有二:
一個是行省制導致地方分權過大,一個是中書省等機構導致朝臣權力過大…… (幫助明太祖找出元朝滅亡的原因)
采訪:不對吧,這不都是元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嗎?
老朱:有利必有弊啊……
采訪:所以呢?
老朱:所以,朕要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的同時強化皇權。
采訪:能展開講一下嗎?
2.地方分權篇
老朱:朕剛才說的元朝滅亡的原因是啥?
采訪:第一個是(地方分權 )……
老朱:對,所以呢!
采訪:所以呢?
老朱:所以行省制要改!
采訪:怎么改?
老朱:一個行省管軍政司法還是太集中了,所以,你明白朕的意思了嗎?
采訪:懂了懂了,就是(分權)唄,設(三司)分管軍政司法,分散行省權力。
老朱:孺子可教也……
采訪:當年宋太祖就是用(分化事權)的辦法削弱相權,你用分化事權的辦法削(行?。嗔?。你們真不愧都是太祖,想一塊去了。
老朱:朕還有一個辦法,分封(諸子)為藩王鎮守各地,監控地方,這不就鞏固皇室了!
采訪:你忘了漢朝的七國之亂和西晉的(八王)之亂了,分封藩王這個危險啊……
3.中央集權篇
老朱:朕剛才說的元朝滅亡的另一個原因是啥?
采訪:第二個是朝中有權臣,也就是(朝臣)權力過大……
老朱:對,主要是丞相權力大!
采訪:所以呢?
老朱:所以自然要(廢丞相)??!
采訪:啊,那怎么理政呢?
老朱:相權太大必然影響皇權,所以,也別想著削弱相權了,直接廢除(丞相)制度吧,中書省也不必存在了,讓六部直接對(朕【皇帝】)負責就好了!
采訪:好家伙啊好家伙,俺只能說好家伙了,秦始皇創立的丞相制度說沒就沒了。
老朱:軍權方面也需要再想想辦法……
采訪:這個俺知道,(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嘛,宋太祖故智耳……
老朱:對就這么辦,一個大都督府統兵還是太集中了,分為5個,就叫五軍都督府…
采訪:調兵權歸(兵部),一個只能統兵,一個只能調兵,軍權自然歸(皇帝)了……
4.特務監察篇
老朱:朕感覺還缺點什么……
采訪:啊,都集權到這個地步了,還缺啥……
老朱:還缺特務,啊不,天子耳目和爪牙!
采訪:所以你就設立了(錦衣衛)?
老朱:你怎么知道朕心中所想!
采訪:拜電視劇電影小說所賜,錦衣衛大名鼎鼎。
老朱:其實這也不是朕的原創,漢朝的繡衣侯吏,宋代的皇城司都差不多嘛!
采訪:都是負責監聽臣下,鎮壓官民,保護皇帝嗎?
老朱:加強(皇權)的需要嘛!(集權嘛,不寒磣……)
采訪:那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兒子明成祖朱棣另外設置了(東廠)……
老朱:老四朱棣怎么成了皇帝了?……
采訪: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下次(課時)再揭秘吧。好,感謝明太祖朱元璋先生接受本次采訪,本次節目到此就要說再見了,拜拜!
總結:完成下列表格,總結明太祖朱元璋強化皇權的舉措
明太祖強化皇權 元朝滅亡的原因 地方分權,朝臣權力過大
明朝避免的方法
地方上如何分權 設三司分散行省權力,封諸子為藩王鎮守地方
中央上如何集權 廢丞相,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分兵權,統兵歸五軍都督府,調兵歸兵部。
監察上如何掌控 設錦衣衛,監察官民;明成祖朱棣又設東廠。
科舉的思想鉗制 八股取士
思考:明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有什么特點,會產生什么影響?
特點:地方上三司互不統屬,中央上六部互不統屬,軍事上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相互牽制,一切都要服務于皇帝。
影響:使得皇權高度集中,君主專制大為加強。
【任務三】科舉變遷:
1.溫故,回顧科舉制的發展歷程:
(1)是誰初步創立了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
隋文帝楊堅
(2)誰在位時期正式確立了科舉制?
隋煬帝楊廣
(3)科舉制確立的標志是什么?
進士科的創立
(4)回顧科舉制的影響,完成下列表格。
科舉制的特點 科舉制的影響
選拔看才能,通過考試選拔,不限制參加考試者的門第 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擴大了官吏選拔范圍,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
應試者為參加科舉而好好學習 使有才學的人能夠參政;推動了教育的發展。
參加了科舉考試,那就是朝廷選拔的人,自然要為政府服務 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
后世:科舉制真太好用,我們也要考試選拔人才。 科舉制成為歷代選官的主要制度,延續1300年
(5)唐朝對科舉制改革貢獻比較大的兩個皇帝分別是誰,各有什么貢獻?
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和一代女皇武則天。
貢獻: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進士科逐漸最重要;武則天創立了殿試制度。
(6)宋代改革發展科舉制與什么政策有關?
重文輕武
(7)宋代改革發展科舉制的表現?
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
(8)宋代發展科舉制的影響是什么?
創讀書氛圍濃厚,社會文化素養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
2.知新,了解明朝科舉制的變化:
背景——明朝的思想文化特點:
尊孔崇儒,尤其尊崇朱熹
變化——明朝政治文化對科舉的影響:
(1)考試題目必須出自四書五經——限制了考題的內容來源
(2)標準答案必須以朱熹的為準——限制了考查的思考方向
(3)不能自己隨意發揮——限制了考生的理解與創新
變化——明朝科舉制的特點與缺點:
明朝科舉的顯著特點是八股取士。八股文內容空疏,形式呆板,脫離實際,禁錮了思想,扼殺了創新。讓應試的人只知道死讀四書五經,成為皇帝旨意的順從者,從一定程度上加強了皇權。
【課堂總結】
本節課的學習到此便告一段落了,在這節課中,我們了解了元朝的滅亡原因是(政治腐?。懒嗣鞒⒂冢?368)年,建立者是(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元朝滅亡的原因是(地方)分權和(朝臣)的權力過大。因此,為了加強皇權,他在地方上設(三司)以分散行省權力,還分封諸子為藩王鎮守各地。在中央,他廢除了自秦朝以來的(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
在軍事上,明太祖朱元璋與宋太祖趙匡胤的方式類似,分離了(調兵權)和(統兵權),把原來負責(統兵)的大都督府一分為五,讓兵部掌管(調兵)和武官任命,使得(皇帝)直接掌握了軍事大權。
在監察上,明太祖設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揮的(錦衣衛),明成祖時期又設立了(東廠),成為皇帝監控百官和百姓的耳目爪牙,加強了皇權。
在科舉上,明朝科舉的突出特點是(八股取士),即考試內容固定,答題形式固定??荚噧热莩鲎裕ㄋ臅褰洠?,考生不得自由發揮,必須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準,以(八股文)的形式作答。這樣的科舉考試形式(扼殺)創新,(牽制)思想,使應試者成為皇帝旨意的順從者,(強化)了皇權。
通過在政治、軍事、監察、科舉上的一系列措施,君主專制大為加強,使皇權高度集中。
【練習鞏固】
1.(2022·廣西百色·3)“廢中書,罷丞相”“廢行省,設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八股取士”。上述歷史事件均發生在
A.漢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2022·山東日照·5)明太祖朱元璋對中央、地方機構進行改革。下列機構在改革后得以保留的是
A.行中書省 B.廠衛 C.六部 D.丞相
3-1.(2022·甘肅金昌·8)《皇明祖訓》中載:“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顏頑(抗衡),不敢相壓?!痹摮傲T示相”的目的是
A.精簡官僚機構 B.擴大統治基礎 C.加強思想控制 D.強化君主專制
3-2.(2021·湖北黃岡孝感咸寧·3)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說:“漢代丞相一人掌握全國行政大權,而唐代則把相權分別操掌于幾個部門,由許多人來共同負責?!泵鞒瘎t廢除了長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上述變化實質是
A.集思廣益,減少失誤 B.分工協作,提高效率
C.相互制約,杜絕貪腐 D.削弱相權,加強皇權
4.(2021·山東濟南·6)為加強皇權,朱元璋設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揮的機構,掌管侍衛、緝捕、刑獄諸事,保護皇帝,鎮壓官民;后來,明成祖又成立了同類機構。上文反映的史實是
A.廢丞相,權分六部 B.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
C.文字獄的迭興 D.軍機處的設立
5.(2022·天津·6)隨著科舉考試變化而出現的八股文產生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2021·山東菏澤·6)為維護統治,我國古代諸多王朝,都注重加強思想文化控制。下圖“?”處的內容應是
A.設立三司 B.設立廠衛
C.八股取士 D.廢除丞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施市| 洛宁县| 慈溪市| 道孚县| 定兴县| 德安县| 武冈市| 柳河县| 醴陵市| 澄迈县| 八宿县| 汉中市| 河津市| 淳化县| 云浮市| 武夷山市| 南平市| 台中市| 台北市| 皋兰县| 大化| 确山县| 尚义县| 珲春市| 泰来县| 双鸭山市| 什邡市| 华容县| 尉氏县| 临高县| 德江县| 合江县| 玉林市| 湘潭市| 建宁县| 鹤庆县| 翼城县| 嘉鱼县| 万源市| 阿尔山市|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