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11.4 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導學目標:1.物理觀念:(1)知道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2)能通過實驗或?qū)嵗J識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zhuǎn)化。能解釋與機械能轉(zhuǎn)化有關的現(xiàn)象。(3)通過實例認識能量可以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轉(zhuǎn)化。2.科學思維:認識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3.科學探究: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的過程。4.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1)通過水能和風能的利用,知道人類如何利用機械能的轉(zhuǎn)化與守恒解決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機械能轉(zhuǎn)化與守恒觀點分析力學問題的意識。(2)查閱資料,了解我國古代水磨、水碓等機械。導學重點: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導學難點:能量轉(zhuǎn)化與守恒的應用。導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課 時: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1. 能、 勢能和 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空中飛行的籃球動能為10J,重力勢能為5J,機械能為 J。2. 物體下落, 能轉(zhuǎn)化為 能;物體上升, 能轉(zhuǎn)化為 能。只有 能和 能相互轉(zhuǎn)化時,機械能是 的。3. 流動的水和風是具有大量 能的天然資源。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利用 能和 能了。修筑攔河壩,提高上游 ,增加水的 勢能。課堂導學(一)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1. 能、 勢能和 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空中飛行的籃球動能為10J,重力勢能為5J,機械能為 J。2. 滾擺上升降時,它的重力勢能越來越 ,動能越來越 , 能轉(zhuǎn)化為 能。滾擺下降時,它的動能越來越 ,重力勢能越來越 , 能轉(zhuǎn)化為 能。3. 物體下落, 能轉(zhuǎn)化為 能;物體上升, 能轉(zhuǎn)化為 能。只有 能和 能相互轉(zhuǎn)化時,機械能是 的。4. 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遠地點時, 能最大,當它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 能減小、動能 ,速度也 。當衛(wèi)星在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時,它的勢能 ,動能 ,速度也 。(二)水能和風能的利用5. 流動的水和風是具有大量 能的天然資源。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利用 能和 能了。修筑攔河壩,提高上游 ,增加水的 勢能。6.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利用水能了。水碓利用流水的 能轉(zhuǎn)化為水輪的 能,傳給水碓做功。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jié)課堂練習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tǒng)稱為機械能B. 一個物體可以既有動能,又有勢能C. 飛行的飛機既有動能,又有勢能D. 流水只具有動能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滾擺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大B. 滾擺在最高點的動能為零C. 滾蛋在最低點的動能為零D. 滾擺下降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3.小明蕩秋千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上升過程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B.在最高點重力勢能為零C.在最低點動能為零D.在蕩秋千的整個過程中機械能守恒4.小明蕩秋千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上升過程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B.在最高點重力勢能為零C.在最低點動能為零D.在蕩秋千的整個過程中機械能守恒5.騎自行車下坡時,人不蹬車,車速也會加快,這是因為( )A.人與車的動能保持不變B.人與車的重力勢能不斷增大C.人與車的機械能不斷增大D.人與車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課后反思參考答案:課前導學:1.動,重力,彈性,15。2.重力勢,動,動,重力勢,動,勢,守恒。3. 機械能,水,風,水位,重力。課堂導學1.動,重力,彈性,15。2.大,小,動,重力勢,大,小,重力勢,動。3.重力勢,動,動,重力勢,動,勢,守恒。4.勢,勢,增大,增大,增大,減小,減小。5. 機械能,水,風,水位,重力。6.動,動。課堂練習:1.D;2.C;3.A;4.D;5.D。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