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2023新規,讓生活更美好新課導入:國家為什么要出臺這些法律新規?它與我們的生活有何關系?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9.1 生活需要法律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1.政治認同:知道生活離不開法律,知道治理國家需要法律。2.法治觀念: 熟悉到生活中法律無處不在,生活離不開法律;樹立法制觀念,做自覺遵法、護法的好公民。3.責任意識:列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和分析有關案例,培育學生處置、運用社會信息的技術和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4.健全人格:通過對法治的學習和思考,增強法治觀念,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核心素養目標:教學重點:法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教學難點:法治的意義。學習目標:1.為什么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2.法律是如何產生的?3.法律的本質和功能是什么?4.法治的涵義、要求與意義是什么?5.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一、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教學目標賞圖片,答問題:1.我們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都離不開法律。你能再列舉一些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嗎 2.如果沒有這些法律,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這說明了什么?①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一、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網絡安全法》《知識產權法》《網絡版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價格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民法典》法律無處不在上網學習超市購物上學途中社區生活學校學習②法律已經深深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不僅服務于人們的當前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影響廣)一、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嬰兒期少年期《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成年期《勞動者權益保障法》《婚姻法》老年期《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繼承法》告別人世法律伴隨我們一生《戶口登記條例》《居民身份證法》《國籍法》③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行,相伴一生。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時間長)一、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出生后,父母要為我申報戶口,還可以為我申辦身份證。到了上學年齡,父母必須送我去上學。我未成年,父母有責任撫養和教育我。一般情況下,年滿16周歲,才能就業。年滿18周歲我才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18周歲,我必須接受祖國的挑選,依法服兵役。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取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等權利。父母年紀大了,我們必須贍養和扶助父母。A、勞動法B、憲法、選舉法C、婚姻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D、戶口登記條例E、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F、未成年人保護法、勞動法G、憲法、兵役法H、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探究與分享P86人身權利把下列內容與對應的法律連接起來受教育權、受教育的義務撫養權勞動就業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依法服兵役的義務勞動報酬權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一、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1.為什么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①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②法律已經深深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不僅服務于人們的當前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③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行,相伴一生。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關系密)(影響廣)(時間長)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二、法治的腳步①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類用習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些習慣靠人們自覺自愿遵守。二、法治的腳步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類用習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靠人們自覺自愿來遵守。原始社會的秩序維護主要依靠氏族組織和原始習慣。原始社會的習慣多種多樣,如禁忌、圖騰崇拜等。這些原始習慣使得原始社會處于一種“有秩序的無政府狀態”。公元前21世紀,我國產生了古代第一個王朝——夏,以及維護夏朝統治的法律制度。根據文獻記載,夏朝的法律稱為“禹刑”。在古巴比倫,公元前18世紀制定的《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原始社會階級社會②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國家產生之后,統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創制法律。2.法律是如何產生的?本質:法律是統治階級共同意志的體現;功能: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 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我國法律的本質:黨的主張和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在我國,人民是統治階級)3.法律的本質和功能是什么?二、法治的腳步思考:上述新聞體現我國靠什么治理國家?有沒有任何人或者組織可以凌駕法律之上?2023年3月10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迎來莊嚴而神圣的時刻。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的習近平,左手撫按憲法,右手舉拳,面向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宣讀誓詞。我國堅持依法治國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探究分享:法律產生之后,人類就走上依法治國的道路了嗎?沒有。 幾千年的封建專制歷史,有法律而無法治,重權力而輕權利,實際上還是“人治”,個人意志可以高于法律。戰國時期,某諸侯國國王在早朝時,聽大臣們說民間有許多私自販鹽買鹽的事使國家稅收減少。國王厲聲說道:“從今以后,若查明私自販鹽買鹽者,立斬無赦!這就作為國家的一條法令,任何人不得違抗!”當天傍晚,國舅因私自販鹽被查處,眼看著要治殺頭之罪,可國君卻免其一死。大臣們不解的問:“國君為什么早上說定死罪,而到了晚上又說沒有罪了呢?”國君說:“早上我說死罪是法令,晚上我說無罪也是法令,因為我是國君!”人治:人高于法,權大于法法治:法高于人,法大于權發展4.法治的含義、要求與意義是什么 (1)含義:(2)要求:(3)意義:二、法治的腳步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管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1982年12月4日審議通過了我國現行憲法。1999年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0年底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14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1954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2018年修訂的憲法規定,完善依法治國和憲法實施舉措。15423憲法6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72017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確定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觀:我國法治進程,悟:法治助推中國夢89102021年中共中央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2050年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由之路中國夢的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依法治國5.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二、法治的腳步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課堂小結生活需要法律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治的腳步法律在我們身邊,生活需要法律調整。(關系密)法律嵌入我們的生活,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影響廣)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響隨形,相伴一生。(時間長)法律的產生、本質法治的內涵、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地位)1.夜間施工、廣場音響、鄰里裝修等噪聲污染是社會各界近年來關注的熱點問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回應熱點問題的解決,以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和諧安寧。該法的修訂與施行表明 ( )①噪聲污染防治只能依靠法律②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制定和修改的③國家禁止夜間施工、室內裝修等活動④法律保護我們的生活,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課堂練習2.每晚7時許,廣場舞愛好者在各個小區空地上揮汗起舞。這邊是《小蘋果》,那邊是《最炫民族風》,各種音樂競賽高音、舞隊噪聲,讓周圍居民苦不堪言。律師認為,在增強居民社會公德意識的同時,還需執法部門嚴格執法。這說明了( )①法律能解決生活中的一切問題 ②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還需要法律來調整 ③法律調節社會關系,為人們生活服務 ④法律離我們很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課堂練習3.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用法治保障改革,改革就會乘風破浪。下列屬于法治作用的是( )①法治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②法治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 ③法治不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④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B課堂練習4.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下列關于法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自人類社會產生,法律就存在了②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③法律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④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C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3新規讓生活更美好.mp4 【新課標】9.1 生活需要法律 課件(23張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