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年中考物理三輪復習滿分答題技巧——實驗題中考物理實驗題題型分析及解析方法,物理實驗題總是給人一種不疼不癢的感覺,因為從難度上來看并沒有最后兩道大題那么難,綜合性也不是特別強,計算量不大,學生們每次考試都能把所有的空填上,總覺得掌握的還算可以,但是說簡單也不是很簡單。剛開始的幾道讀數和測量題很容易,但是越往后做,覺得越陌生,很多實驗題書本上從來沒見過,所以現在很多考生對物理實驗題很糾結不知道是否應該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這部分上,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出合理的復習策略。測量型實驗題這種實驗題是比較簡單的,主要包括直接測量型實驗和間接測量型實驗,只要同學們不馬虎,得滿分是沒問題的。例:請同學們應用所學物理知識正確使用下列測量工具:(1)如圖甲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某物體的長度,結果應該記為 cm。(2)如圖乙所示的秒表記錄了小紅測試800m跑所用時間,應記為 s。【解析】(1)由圖可知刻度尺1cm之間有10個小格,其分度值為0.1cm=1mm,此時物體左側與零刻度線對齊,右側與1.65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1.65cm;(2)停表小盤的分度值是0.5min,指針在3min和4min之間,偏向4min一側,讀數3min;大盤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盤指針在42s,因此秒表讀數為t=3min+42s=222s。【答案】(1)1.65;(2)222。探究型實驗題新課標的特點就是探究,探究型實驗題也是中考物理實驗題的主角。教材上除了幾個測量類實驗和演示實驗以外,都可以以探究的形式出現,課本上的實驗是出題的一個重點。解法分析:解探究題要深入了解課本上實驗的原理和方法,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對探究實驗題做到萬無一失,是掌握探究的方法,要熟練運用“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類比法”等方法。例:在“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同學利用了多個完全相同的鐵塊和海綿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實驗中通過觀察海綿的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2)由 兩圖可以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3)對比乙、丙兩圖可以得出:當壓力一定時, 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4)對比甲、丙兩圖,該同學認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他的觀點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解析】(1)根據轉換法可知,實驗中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2)圖甲、乙中,受力面積相同,乙圖的壓力大,海綿凹陷程度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因此由甲、乙兩圖可以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3)對比乙、丙兩圖可知,壓力相同,乙的受力面積小,壓力的作用效果明顯,故可得出結論: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4)根據控制變量法,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對比甲、丙兩圖可知,實驗中在改變壓力的同時,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故不能得出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無關的結論,因此該同學的觀點是錯誤的。【答案】(1)凹陷程度;(2)甲、乙;(3)受力面積;(4)錯誤;比較時沒有控制受力面積相同。開放型實驗題有許多物理實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做,用不同的實驗方法、不同的驗儀器能得出相同的實驗結果,也就是說物理實驗具有開放性。開放型實驗題是近年考題中的一個新亮點,特點是題設條件不確定、解題方法多樣化、答案不惟一 ;在考查大家實驗能力的同時還考查大家的創新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因為一題多解,考題的難度并不大。解法分析:求解開放性實驗,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個有心人,多思考、多做實驗,試著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相同的問題,了解事物的內涵,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發散思維能力。例:小軍在游泳池學習游泳,他向水深處走時,感覺身體變輕了。由此他推斷:潛水員在潛水過程中,下潛的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同去的小張認為小軍的推理是錯誤的。他到實驗室找來如下器材:天平和砝碼、彈簧測力計、量筒、相同的大燒杯兩個、刻度尺、正方體小鋁塊、正方體小木塊、溢水杯,水和細線,他選用其中的一些器材設計了一個實驗,并根據實驗現象說明小軍的推理是錯誤的。請你寫出實驗所需要的器材、實驗步驟以及分析論證小軍推理是錯誤的。要求設計的實驗具有可行性,且符合安全原則:(1)實驗器材:(2)實驗步驟:(3)分析與論證:【答案】(1)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正方體小鋁塊、兩個大燒杯、水和細線;(2)實驗步驟:①在兩個燒杯中分別裝入深度不同的適量的水;②用細線拴上小鋁塊系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測出并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③將小鋁塊浸沒在淺水中,測出并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將小鋁塊浸沒在深水中,測出并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2;(3)分析與論證:若F-F1=F-F2,則小鋁塊在深水和淺水中受到的浮力相同。就說明小軍的解釋是錯誤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