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一、從“兩彈一星”到漫步太空1.原子彈: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__原子彈__爆炸成功。2.導彈:1966年,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試驗成功,我國有了可用于實戰的導彈。3.氫彈:1967年, 我國第一顆__氫彈__爆炸成功。4.人造地球衛星:1970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5.“兩彈一星”研制成功的意義: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振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__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6.1999年11月,我國第一顆無人飛船_神舟一號飛行試驗成功,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7.2003年,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8.2008年,航天員翟志剛乘坐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了太空行走。2021年6月,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二、雜交水稻與青蒿素1.20世紀70年代,袁隆平首次在世界上培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為解決我國人口__吃飯問題__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以及__世界性饑餓問題__作出了巨大貢獻。2.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數億人受益, 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 進入新時代,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三、文化事業的發展1.1956年,毛澤東提出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此后,文化領域出現了繁榮景象。2.2012年,中國作家__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越來越大。3. 進入新時代,我國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第19課 社會生活的變遷一、日常生活的變化1.衣的變化:改革開放前憑布票供應,色彩和樣式單調,千篇一律的中山裝或藍色解放裝。 改革開放后衣著日益豐富多彩,服飾成為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2.食的變化:改革開放前憑糧票供應,食物匱乏、單調,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甚至沒有解決最基本的溫飽問題。 改革開放后不但能“吃飽”,還要講“吃好”,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3.住的變化:改革開放前人們住房__比較擁擠__,室內設施__也很簡單__。 改革開放后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僅人均居住面積擴大,而且室內裝修和居住環境也有了明顯改善。4.生活方式的變化:改革開放前人們生活方式單調, 改革開放后,休閑娛樂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開始注重和享受_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種休閑方式,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二、交通、通信的不斷發展1.新中國成立前,我國交通條件很落后,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投入巨額資金改善交通條件,并取得巨大成就。2.到2010年底,中國的鐵路營運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公路運輸發展很快,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中國已成為世界__民航__大國。3.鐵路、公路、__民用航空__、水運和__地下軌道交通__建設飛速發展,已形成__綜合交通運輸網__。4.人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除了自行車、公交車、出租車、還有方便快捷的地鐵、私家汽車,而且長途旅行火車、汽車、飛機、輪船任人選擇。5.改革開放后,我國電信產業快速發展,電信網絡規模和用戶數均居全球第一,發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6.中國的互聯網雖然起步晚,但發展迅速。中國網民規模不斷擴大,互聯網普及率越來越高。單元小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一、從“兩彈一星”到漫步太空1.原子彈: 年10月,我國第一顆_ __爆炸成功。2.導彈: 年,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 飛行試驗成功,我國有了可用于 的導彈。3.氫彈:1967年, 我國第一顆__ __爆炸成功。4.人造地球衛星: 年,我國用長征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5.“兩彈一星”研制成功的意義: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振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 ,增強了我國的__ ,大大提高了我國的 。6.1999年11月,我國第一顆無人飛船_ 飛行試驗成功,開啟了我國的飛天之旅。7.2003年,航天員 乘坐的 載人飛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8.2008年,航天員 乘坐的 載人飛船升入太空,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了太空行走。2021年6月,神州 載人飛船發射升空,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中國人 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二、雜交水稻與青蒿素1.20世紀70年代, 首次在世界上培育成 ,為解決我國人口__吃飯問題__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以及_ _作出了巨大貢獻。2.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藥學家 發現了 。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數億人受益, 屠呦呦獲得 生理學或醫學獎。3. 進入新時代,我國進入 行列。三、文化事業的發展1.1956年,毛澤東提出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 ”“ ”的方針,此后,文化領域出現了繁榮景象。2.2012年,中國作家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越來越大。3. 進入新時代,我國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第19課 社會生活的變遷一、日常生活的變化1.衣的變化:改革開放前憑 供應,色彩和樣式單調,千篇一律的 或藍色解放裝。 改革開放后衣著日益 ,服飾成為人們顯示 ,展示 的方式。2.食的變化:改革開放前憑 供應,食物匱乏、單調,人們營養不足,有些農村甚至沒有解決最基本的 問題。 改革開放后不但能“吃飽”,還要講“吃好”,講究 ,粗細搭配。3.住的變化:改革開放前人們住房__比較 ,室內設施也很 _。 改革開放后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僅人均居住面積 ,而且室內裝修和 也有了明顯改善。4.生活方式的變化:改革開放前人們生活方式單調, 改革開放后,休閑娛樂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開始注重和享受_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種休閑方式, 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二、交通、通信的不斷發展1.新中國成立前,我國交通條件很落后,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投入巨額資金改善交通條件,并取得巨大成就。2.到2010年底,中國的鐵路營運里程已居世界 ,公路運輸發展很快,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中國已成為世界 _大國。3.鐵路、公路、__民用航空__、水運和__地下軌道交通__建設飛速發展,已形成__ _。4.人們的出行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除了自行車、公交車、出租車、還有方便快捷的地鐵、私家汽車,而且長途旅行火車、汽車、飛機、輪船任人選擇。5.改革開放后,我國 快速發展,電信網絡規模和用戶數均居全球 ,發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6.中國的互聯網雖然起步晚,但發展迅速。中國網民規模不斷擴大,互聯網普及率 。單元小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下歷史第六單元基礎知識默寫填空(學生版).doc 八下歷史第六單元基礎知識默寫填空(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