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4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試題匯編——我們傳承的文明一、選擇題(2014麗水衢州)1.漢唐時期各族人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屬于這一時期的它化成就有 ①《老子》 ②《孫子兵法》 ③《史記》 ④《大唐西域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14麗水衢州)2.運用所學知識,判斷下列歷史影視劇、主人公及其功績相符的一組是A.《秦始皇》——贏政——統一文字,把隸書作為全國的標準文字B.《漢武大帝》——漢武帝——加強邊疆治理,設立“西域都護府”C.《貞觀長歌》——唐玄宗——加強中央集權,創立三省六部制D.《康熙王朝》——康熙帝——抗擊沙俄侵略,維護領土完整(2014麗水衢州)3.“如果中國禁止英國人貿易或給他們造成損失,那么只需幾艘三桅戰船就能摧毀其海岸艦隊”。最能證明馬夏爾尼這一推論的歷史事件是www.21-cn-jy.comA.斯大林格勒戰役 B.北伐戰爭 C.鴉片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014麗水衢州)4.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國旗的演變見證著國家歷史的變遷。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21*cnjy*com 圖三 圖四華盛頓親歷了圖3的誕生 ②圖3是羅斯福新政時期的國旗③圖4引領著美國人民走向獨立 ④國旗的演變見證了美國領土的擴張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14嘉興舟山)6.我國歷史上曾出現“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它們的共同特征有①社會比較安定 ②民族關系融洽 ③經濟得到發展 ④科舉制度完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14嘉興舟山)7.“這支衣衫襤褸、面帶饑色的軍隊從南中國出發時有8.6萬人,到陜北時只剩下不到6000人……”。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版權所有:21教育】A.北伐戰爭 B.遵義會議 C.西安事變 D.紅軍長征(2014嘉興舟山)8.讀圖2,比較甲、乙兩次遠洋航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航海時間相差了一個多世紀B.甲的航海規模小于乙的規模C.都促進了不同區域文明交流D.都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2014嘉興舟山)9.百年前的一場世界戰爭,“令全歐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這是歐洲一場野蠻兄弟的殺戮,歐洲沒有哪個國家是這場戰爭真正的勝利者”。材料描述的戰爭是A.英法戰爭 B.第一次世界大戰C.蘇德戰爭 D.第二次世界大戰(2014嘉興舟山)11.嘉興有一所百年名校——嘉興一中。上世紀三十年代末烽火連天,她輾轉多地來到天目山成立“浙西一中”,直到四十年代中期才遷回嘉興,恢復省立嘉中。依據材料推測,該校經歷了A.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2014湖州)8.“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見(現)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魏書?咸陽王禧傳》)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內容是A.改穿漢服 B.改用漢姓 C.學說漢話 D.學習漢禮(2014湖州)9.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在1932年、1934年和1941年三次獲選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云人物。結合圖2,推斷他1941年獲選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來源:21·世紀·教育·網】A.帶領美國人民走出經濟危機 B.倡導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聯盟C.領導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 D.創立了主要國際組織聯合國(2014湖州)17.《萍州可談》一書記錄了北宋航船上使用指南針的情況。這是世界上航海使用指南針的最早記載。據此判斷,以下歷史活動可能被史料記載使用到指南針的有 ①麥哲倫環球航行 ②鄭和七下西洋 ③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④鑒真東渡日本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14湖州)18.宋元時期農牧文化的交融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發展。下列能反映這一時代特征的有 ①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 ②契丹族改進制度,吸收中原文明 ③玄奘西游天竺,傳播佛教文化 ④黨項族仿照漢字,創制西夏文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2014湖州)19.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會對歷史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以下搭配正確的有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②北伐戰爭——中國工人階級從此登上政治舞臺③遵義會議——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④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14紹興)7.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表中推論符合史實的是選項史實結論A戰國時期商鞅變法齊國成為強國B西漢開通絲綢之路促進了中非文化交流C清朝確立了金瓶掣簽制度加強了對新疆的治理D第一次世界大戰死傷人數達3000多萬人類文明遭受浩劫(2014紹興)8.小奇同學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搜集了“焚書坑儒”、“推恩令”、“文字獄”等相關資料,由此推測他研究的課題最有可能是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中華文明的起源 B.對外文化的交流C.封建專制統治的加強D.民族政策的演變(2014紹興)19.右圖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與漢字很相似,有許多漢字的筆畫,是仿照漢字創造的。這反映的歷史現象是2-1-c-n-j-yA.禮樂文明的確立 B.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C.漢唐盛世文化的出現 D.農牧文化的交融(2014金華)201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全國各地紛紛舉行紀念活動,緬懷他的豐功偉績。下列有關他的敘述正確的有( )【來源:21cnj*y.co*m】①1921年7月參加中共“一大” ②1945年8月參加重慶談判 ③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 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2014金華)7.甲乙兩位人物(右圖)都在歷史上極具影響力。下列表述正確的有①甲派遣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非洲東海岸②甲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③乙在一戰期間,率領軍隊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④乙領導了北美獨立戰爭取得勝利,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014金華)8.歐洲從14世紀開始經歷了一次思想文化領域的大變革,它與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共同點有( )21*cnjy*com①都提倡白話文 ②都宣稱要打倒“孔家店”③都是思想解放運動 ④都反映了當時進步知識分子的愿望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 ②③(2014金華)9.新文化運動期間,一位金華籍歷史名人在北京先后創辦了新聞編譯社和《京報》,他以通訊社和報紙為武器,宣傳真理,抨擊邪惡,被譽為“一代報人,”他就是A. 陳獨秀 B.錢兆鵬 C.金佛莊 D.邵飄萍(2014寧波)下列選項歷史事件與影響對應正確的是A.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的開通B.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發現了新大陸C.隋大運河的開鑿——促進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D.美國獨立戰爭勝利——確立了君主立憲制(2014寧波)6. 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下列學派受到秦國統治者青睞的是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2014寧波)7.“皇帝倒了,辮子割了”。下列直接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事件是A. 戊戌變法 B. 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新中國成立(2014年溫州)15.“1894年9月17日,雙方在黃海發生激戰……致遠艦彈藥將盡時,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猛沖敵艦,不幸被敵人魚雷擊中,全體將士壯烈殉國。”這一戰斗場面出現在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一代偉人毛澤東一生留下不少詩詞,每一首詩詞背后往往有一件或數件深刻影響中國歷史的大事。回答16~17題.(2014年溫州)16.1935年2月,毛澤東在《憶秦娥·婁山關》(婁山關位于貴州遵義城北)中感慨:“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與此詩創作相關的歷史背景是A.國民革命軍徹底擊潰北洋軍閥 B.紅軍開始逐步改變被動局面C.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大旗 D.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2014年溫州)17.1945年10月,毛澤東在《憶重慶談判》中感嘆:“遍地哀鴻遍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這表明他赴重慶談判是為了21·世紀*教育網A.合作創辦黃埔軍校 B.實現全民族共同抗日C.爭取國內民主和平 D.商討新中國成立事宜(2014臺州)14.民族融合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以下史實符合這一主流的是①北魏孝文帝實行漢化政策 ②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③西夏模仿漢字結構創制文字 ④康熙率軍取得雅克薩大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5.18世紀,有一位偉人領導了反對英國“奴役壓迫’’的革命,爭取了民族獨立,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總統。他是A.克倫威爾 B.華盛頓 C.羅斯福 D.羅伯斯庇爾(2014杭州)1.某同學在聽課筆記中有如圖記錄,這段文字反映的史實是A. 秦孝公打出“尊王攘夷”旗號 B. 秦孝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C. 商鞅宣布承認土地私有 D. 商鞅最早提出使用牛耕(2014杭州)2.揭示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聯系,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措配,不正確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民族融合的步伐B.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交漉C. 啟蒙運動——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D. 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的出現——形成了東西方對峙格局(2014杭州)3.有學者在評價某不平等條約時說:“這完全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王朝為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而向帝國主義列強立下的一紙賣身契.”從此,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目的工具。這一條約指的是A. 《南京條約》 B. 《北京條約》 C. 《馬差條約》 D.《辛丑條約》(2014杭州)4.“如果世界結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經濟史的主體就會是東亞,只有結尾的簡短一章可能提到遙遠的大西洋沿岸。”這里的“簡短一章”主要是指A. 文藝復興 B. 新航路開辟 C. 宗教改革 D. 工業革命二、非選擇題(2014麗水衢州)1.(10分)中華文明的發展,既經歷過璀璨輝煌、引領世界的時代,也有過停滯落后、奮起直追的歲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出處:21教育名師】圖8 圖9【璀璨輝煌 引領世界】 (1)以上兩幅圖分別反映歷史上哪兩次不同地區間的交往事件?列舉兩項我國古代對四方又明發展越巳大促進作用的科技成果。(4分)【停滯落后 奮起直追】 歷史學家費正清認為:一部中國近現代史,就是一部中西文明相碰撞的歷史,正是在西方文明的撞擊下,中國近代盛開了進步之花。(2)近代中國“進步之花”的盛開,離不開向西方文明學習。請舉兩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3)為促進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我們可以從以上材料中得到哪些啟示?(2分)(2014嘉興舟山)2.(10分)近代化是世界歷史發展的重要階段,中國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年代農業稅收入工商雜稅收入其他收入總收入數額比重(%)數額比重(%)數額比重(%)數額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材料一:晚清政府財政收入結構表(單位:萬兩)——摘編自馮楊《低關稅與近代中國經濟發展研究》(1)依據材料一,指出與晚清政府財政收入結構變化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并說明該歷史事件對中國近代化起到的作用。(3分)21·cn·jy·com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緒皇帝與康有為對話節選(2)材料二反映出康有為的“變法”主張是什么?與材料一反映的歷史事件相比,該主張是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的?(4分)2·1·c·n·j·y材料三:民國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淪落、軍閥割據……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及人民。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子,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這場思想革命有時被描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徐中約《中國近代史》(3)運用史實說明在近代化進程中新知識分子是如何“喚醒國家及人民”的。(3分)(2014湖州)3.(10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874年,李鴻章在《籌議海防折》中認為,當時中國“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甚至進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強表面上打著和好的旗號,暗地里懷著吞并中國的野心,中國遇到“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他還認為,“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1)用19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的重大歷史事件說明中國所遇到的“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4分)(2)李鴻章認為造成這一“變局”的原因是什么?(2分)(3)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不同階層對產生“變局”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請列 舉兩項這一時期探索救國之路的實踐加以說明。(4分)(2014紹興)4.走進歷史深處,回應現實關切,傾聽未來呼喚。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有觀點認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時還是民族之幸。對此,你持怎樣的觀點?請聯系資料①、②,運用所學歷史知識加以說明。(4分)www-2-1-cnjy-com(2)結合相關史實,從國家安全重要性的角度回答資料③中抗日將士們發出上述誓言的理由。(6分)(3)不止于重溫,更需砥礪行。請仿照示例,依據課本知識,從不同角度談談下列事例帶給我們的啟示。 (4分) 事 例 啟 示 一名中學生瀏覽美國“雅虎”網站時,意外發現網頁所展示的中國地圖上,用橘黃色標示的中國領土不完整。他當即向“雅虎”網站發出電子郵件,嚴正指出其錯誤,并要求該網站立即修正錯誤。①自覺維護正義,為國家的正義而奮斗。②③(2014金華)5.金華火腿是金華市最負盛名的傳統名產,金華火腿行(化名)是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閱讀下面《金華火腿行發展史(片段)》年代尺,回答問題。(10分)(1)A階段火腿作坊開辦時,在中國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形式是什么?(2分)(2)結合年代尺信息和中國近代史背景,分析“金華火腿行”在B、C兩階段一“盛”一“衰”的原因。(3分)(3)從A階段到D階段,“金華火腿行”依次經歷了哪三個不同性質的政權?歷史是最好的老師,看了“金華火腿行”的發展史,你有哪些感悟?(5分)(2014溫州)6.(9分) 改革是歷史發展的鮮明主題。在人類歷史上,社會進步往往與改革相伴而生。改革會動一些人的“奶酪”。戰國時期,秦固的一次變法規定:廢除貴族世襲制,貴族沒有立軍功者,剝奪其爵位。此舉觸動了貴族的利益。(1)寫出這次變法的名稱。(2分) 改革要有大無畏的勇氣。1898年9月,維新派代表人物譚嗣同被殺害酋宣稱:“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2)你認為譚嗣同的血有沒有自流?請說明理由。(3分)改革往往由問題倒遁兩產生。20世紀30年代初,面對經濟危機,胡佛政府繼續奉行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理念,造成美國經濟持續惡化。為了讓美國走出困境,羅斯福就任總統后積極推行新政。(3)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表。(4分) 存在問題 新政措施 新政的特點企業大幅削減工人工資,延長工作時間;工人大量失業,有些地區失業率高速80%。▲▲城市里應得救濟的人只有25%獲得某種形式的救助。建立較為全面的社會保障制度(2014臺州)7.(11分)曾經輝煌,一度落伍;民族復興,中國之夢。流入中國的白銀數量的變化18世紀60年代300萬兩/年18世紀80年代1600萬兩/年【盛世與繁華】英國對中國茶葉需求量的變化1720181600千克1800年10442000千克(1)上表反映了當時中國怎樣的經濟現象?(2分)【屈辱與反思】及甲午敗于日本,各國租港灣之事,相逼而來,瓜分支那之說,騰沸于全球。于是國人大嘩,志士奮起,痛論變法之不可緩。帝亦知非實行變法,不能立國。——黃鴻壽《清史紀事本末》(2)“甲午敗于日,使中國又一次遭受割地賠款之痛,請舉史實說明。“甲午敗于日本”與 “各國租港灣之事”、“變法”之間分別有什么聯系?(4分)21教育網【團結與覺醒】 ①美國“飛虎隊”到中國對日作戰 ②國民革命第八路軍臂章 ③臺兒莊保衛戰(3)據圖分析抗日戰爭取得最后勝利的原因分別是什么?(3分)(4)“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上述史實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何借鑒?(2分)(2014杭州)8.(8分)閱讀下列材辯.回答問題.材料一;華盛頓被稱為“戰爭時期的第一人.和平時期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他的一生充滿智慧和奮斗,他拋家別業,投身爭取民族獨立的戰場.引領北美人民度過了艱苦創業的年代.譜寫出壯面的歷吏篇章.21cnjy.com材料二:中山陵平面呈“警鐘形”,意在“喚起民眾”。整個建筑樸實堅固,舍于中國傳統觀憊.又符合孫中山的氣概和精神.——摘編自《孫中山陵寢設計的背后秘密》(1)簡要回答華盛頓被視為“第一人”的原因.(3分)(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概括孫中山“喚起民眾”的主要表現.(3分)(3)綜合以上材料,指出華盛頓和孫中山的共同追求.(2分)2014年浙江省社會思品中考試題匯編——我們傳承的文明(參考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