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 正確運用判斷核心考點一 正確運用簡單判斷1.判斷含義 判斷就是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的思維形式基本特征 ①對認識對象有所斷定,是判斷的一個基本特征。斷定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②判斷的另一個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個判斷的斷定符合認識對象的實際情況,它就是真的;否則,它就是假的表達 判斷是通過語句表達的。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類型 ①簡單判斷:直接由概念構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包括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 ②復合判斷: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包括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提醒 判斷的劃分依據是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2.正確運用性質判斷(1)含義:性質判斷就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性質判斷又稱為直言判斷。(2)結構:性質判斷一般由量項、主項、聯項和謂項組成。(3)種類(4)準確地運用性質判斷要求 錯誤舉例不能缺少主項和謂項 通過學習,進步很快避免主項與謂項配合不當 中學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準確地使用量項和聯項 ①所有的錯誤都是不可避免的 ②你的這個辦法很好,我想沒有誰不會不同意的3.正確運用關系判斷(1)含義: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2)關系判斷一般由關系者項、關系項和量項三部分組成。表示關系承擔者的叫作關系者項。表示關系者之間關系的叫作關系項。表示關系者項范圍的叫作量項。這種判斷的邏輯結構圖示如下:(3)關系的性質對稱性關系 對稱關系 小明與小華是同學反對稱關系 小明比小華大非對稱關系 小明信任小華傳遞性關系 傳遞關系 濟南在上海以北,上海在福州以北反傳遞關系 甲是乙的父親,乙是丙的父親,甲與丙之間是反傳遞關系非傳遞關系 甲是乙的同學,乙是丙的同學,甲與丙之間是非傳遞關系提醒 使用關系判斷常見的邏輯錯誤:混淆關系的不同性質,把非對稱關系當作對稱關系,把非傳遞關系當作傳遞關系。1.性質判斷就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糾正:性質判斷就是斷定認識對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種性質的簡單判斷。2.依據判斷本身的真假性質,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糾正:依據判斷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斷,判斷分為簡單判斷和復合判斷。3.判斷分為性質判斷、關系判斷和聯言判斷。糾正:簡單判斷分為性質判斷和關系判斷,復合判斷分為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4.斷定認識對象之間有無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糾正:斷定認識對象之間關系的判斷叫作關系判斷。考向一 性質判斷典例1 以下判斷對應正確的是( )序號 內容 類型① 所有歷史人物都是受歷史規律制約的 全稱肯定判斷② 美國不是“民主樣板” 特稱肯定判斷③ 劉老師對李老師說,這堂課要么我上,要么你上 相容選言判斷④ 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必要條件假言判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①正確,“所有歷史人物都是受歷史規律制約的”是全稱肯定判斷;②錯誤,“美國不是‘民主樣板’”是單稱否定判斷;③錯誤,“劉老師對李老師說,這堂課要么我上,要么你上”屬于不相容選言判斷;④正確,“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屬于必要條件假言判斷。易錯提醒:混淆全稱、特稱和單稱判斷。全稱判斷斷定的對象是某類事物的全部,特稱判斷斷定的對象是某類事物的部分,單稱判斷的判斷主項反映的是單個對象。運用性質判斷常見的錯誤我們強調運用性質判斷“質”“量”要準確,凡“質”“量”不準確的性質判斷都是錯誤的。常見的錯誤有以下幾種:(1)缺少主項和謂項。(2)主謂失合(也叫主謂配合不當)。(3)斷定過量。(4)誤用多重否定。最簡單的肯定或否定一般不會用錯。有時,為了表達強烈的語氣,往往用雙重否定,或者為了特殊的表達意圖,使用三重否定,這時候就應當格外小心。變式1 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反映事物的性質判斷也應該是“質”與“量”的統一。下列關于性質判斷的“質”與性質判斷的“量”認識正確的是( )①性質判斷的“質”是指判斷所用的斷定方式是肯定還是否定②性質判斷的“量”是指判斷所斷定對象的性質③性質判斷的“量”通過性質判斷的量項體現,有全稱、特稱和單稱④“質”與“量”相互制約,“質”和“量”是一樣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②錯誤,性質判斷的“量”是指對判斷所斷定的對象的范圍;④錯誤,“質”和“量”并不是一樣的。考向二 關系判斷典例2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的書籍能夠讓人們坐在桌子前,靜靜閱讀一天,全身心地沉入其中。書籍也能帶領人們進入到書中的世界,暢游其中。下面對“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認識正確的是( )A.屬于關系判斷 B.關系者項是書籍C.關系項是人類 D.量項是進步答案 A變式2 在某校籃球對抗賽中,高一年級戰勝了高二年級,高二年級又戰勝了高三年級。小明高興地說:“高一年級必然會戰勝高三年級。”小新搖搖頭說:“不一定。”下列對兩人的對話分析正確的是( )A.小明說的對,因為這里的“戰勝”關系是傳遞關系B.小明說的不對,因為這里的“戰勝”關系是反傳遞關系C.小新說的對,因為這里的“戰勝”關系是非傳遞關系D.小新說的不對,因為這里的“戰勝”關系是傳遞關系答案 C解析 非傳遞關系是指a與b有某種關系且b與c也有這種關系時,a與c可能有也可能沒有這種關系,因此這里的“戰勝”關系是非傳遞關系,小新說的對,C正確。核心考點二 正確運用復合判斷1.復合判斷及其種類含義 復合判斷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斷的判斷構成 由聯結詞和支判斷兩部分組成類型 根據斷定情況的不同,復合判斷分為聯言判斷、選言判斷和假言判斷等多個種類2.正確運用聯言判斷(1)含義: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2)構成:組成聯言判斷的支判斷叫作聯言支。用來聯結聯言支的詞項,叫作聯言判斷的聯結項。聯言判斷由至少兩個聯言支和聯結項組成。提醒 聯言判斷的聯結項主要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等。(3)真假: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p q p并且q真 真 真真 假 假假 真 假假 假 假3.正確運用選言判斷(1)含義: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2)構成:由選言支和聯結項組成。聯結項主要有“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3)類型相容選言判斷 不相容選言判斷判斷依據 選言支所斷定的對象情況可以同時并存(相容的選言支) 選言支所斷定的對象情況只能有一種存在,不能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情況并存(不相容的選言支)聯結項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真假 選言支中有一個是真的或都是真的,則為真;選言支都是假的,則為假 有且只有一個選言支為真時,該選言判斷為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言支為真,或都是假的,則為假pqp或者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pq要么p,要么q真真假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4.正確運用假言判斷(1)含義:假言判斷是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假言判斷又叫條件判斷。(2)結構:前件、后件、聯結項。(3)種類充分條件假言判斷 必要條件假言判斷 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邏輯要義 如果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必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充分條件 如果沒有前一種事物情況就一定沒有后一種事物情況,前一種情況就是后一種情況的必要條件 有了這種情況,必將產生某種情況;沒有這種情況,必不產生該種情況聯結項 “如果……那么……”“只要……就……”等 “只有……才……”“除非……才……”等 “當且僅當……”等真假判斷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 前件假,后件必假。沒有前件,就一定沒有后件 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pq如果p, 那么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真假假真pq只有p,才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真pq當且僅當p,則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真提醒 三種復合判斷的側重點不同:聯言判斷強調幾種情況同時存在,選言判斷強調不確定的幾種可能的情況,假言判斷強調事物情況之間的條件關系。1.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糾正: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2.聯言判斷中多數聯言支是真,聯言判斷就一定真。糾正: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在聯言判斷中, 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也就是說,它要求各個聯言支的斷定都要與實際相符合。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3.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這樣的判斷就是假的。糾正: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況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條件關系,這樣的判斷仍然可以是真的。考向一 聯言判斷典例1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步伐加快,被稱為銀發經濟的老年產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銀發經濟既有衣食住行也有詩和遠方,蘊含著巨大的消費潛力。“銀發經濟既有衣食住行也有詩和遠方”,該判斷( )①只有組成它的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判斷才是真的②是復合判斷中的聯言判斷,斷定幾種情況同時存在③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因此可以斷定屬于真判斷④屬于簡單判斷中的性質判斷,斷定認識對象的性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③錯誤,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的判斷不一定屬于真判斷;④錯誤,“銀發經濟既有衣食住行也有詩和遠方”,該判斷屬于復合判斷中的聯言判斷,斷定幾種情況同時存在,只有組成它的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判斷才是真的。故選A。易錯提醒:誤認為在聯言判斷中,可以存在個別聯言支是假的。在聯言判斷中,當且僅當,組成它的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這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如果有一個聯言支是假的,這個聯言判斷就是假的。變式1 相傳,曾國藩帶兵鎮壓太平軍時,曾一度連吃敗仗,萬般無奈下,只好從實呈報,向皇上請罪,奏本寫道:“臣屢戰屢敗。”其幕僚建議曾國藩將奏本改成“臣屢敗屢戰”,曾國藩看了連聲叫好。從思維方法角度來看曾國藩叫好的原因是( )A.恰當運用聯言判斷,轉換了聯言支的側重,由強調“屢敗”轉換為強調“屢戰”B.恰當運用選言判斷,轉換了選言支的側重,由強調“屢敗”轉換為強調“屢戰”C.恰當運用假言判斷,轉換了后件的側重,由強調“屢敗”轉換為強調“屢戰”D.恰當運用直言判斷,轉換了謂項的側重,由強調“屢敗”轉換為強調“屢戰”答案 A解析 “屢戰屢敗”與“屢敗屢戰”都是省略了聯結項的聯言判斷。“屢戰屢敗”,重在“屢敗”,反映了“節節敗退,潰不成軍”的場景;“屢敗屢戰”,重在“屢戰”,反映了“忠心耿耿,頑強作戰”的場景,故A正確,B、C、D錯誤。考向二 選言判斷典例2 有個人拿著一根細而長的竹竿要進城去。他來到城門口,立起竹竿,城門太矮,進不去;橫著竹竿,城門太窄,還是進不去。沒有辦法,他只好放下竹竿。城里的縣官聽說了這事,感到十分驚詫,他賣弄地說:“真是笨蛋!把竹竿截成幾段不就可以拿進城來了嗎?”上述材料體現的判斷屬于( )A.全稱判斷 B.直言判斷C.假言判斷 D.選言判斷答案 D解析 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材料中關于帶竹竿進城有多個選言支,一是立起竹竿,二是橫著竹竿,三是把竹竿截成幾段,符合選言判斷的結構,D正確。變式2 選言判斷根據對選言支之間關系的斷定情況,可分為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兩種。相容選言判斷是斷定幾個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為真的選言判斷。相容選言判斷的邏輯形式是:p或者q。據此判斷,如果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它的選言支( )①至少有一個是真的②可以都是真的③沒有一個是真的④有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①②正確,如果一個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中至少有一個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③錯誤,如果一個相容選言判斷的選言支沒有一個是真的,那么這個相容選言判斷一定為假;④錯誤,一個不相容選言判斷是真的,要求它的選言支有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易錯提醒:混淆相容選言判斷和不相容選言判斷的真假。相容選言判斷的選言支所斷定的對象情況可以同時并存,不相容選言判斷的選言支所斷定的對象情況只能有一種存在,不能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的情況并存。考向三 假言判斷典例3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下列語句屬于充分條件假言判斷的是( )①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②每個黨、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只有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分析和總結,才有好處③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④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正確的選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①符合題意,通過“如果……便……”可以明確,這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②不符合題意,通過“只有……才……”可以明確,這是必要條件假言判斷;③符合題意,通過“……就能……”可以明確,這是充分條件假言判斷;④不符合題意,“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正確的選擇”是聯言判斷,不是假言判斷。易錯提醒:對假言判斷的真假認識不清。假言判斷分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和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假言判斷的邏輯性質取決于判斷所揭示的事物之間的條件關系能否成立。有時,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況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條件關系,這樣的判斷仍然可以是真的。變式3 沒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從邏輯思維角度看( )①如果該判斷的前件真,那么它的后件就一定是真②該判斷的真假只是取決于前件和后件本身的真假③該判斷是源于實踐并經其檢驗符合實際的真判斷④該判斷是斷定對象間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真判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從邏輯思維角度看,充分條件假言判斷是反映事物情況之間充分條件關系的判斷。由此可知,該判斷為充分條件假言判斷,前件真,則后件也真,①應選。該判斷來源于社會實踐并經過社會實踐的檢驗,是正確的判斷,故為真判斷,③應選。一定情況下,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況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條件關系,這樣的判斷仍然可以是真的,②不選。該判斷沒有斷定對象幾種情況同時存在,④不選。故本題選C。課時精練一、選擇題1.人們認識了一類事物的特有屬性,就會形成反映該類事物的概念。但是一個孤立的概念還不是一個完整的思想,這就需要人們應用概念去斷定,即判斷。下列表達正確的是( )①符合認識對象實際情況的是肯定判斷②依據社會實踐作出的判斷都是真判斷③一個判斷要么是真判斷,要么是假判斷④判斷必須對認識對象作出肯定或否定斷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 D解析 符合認識對象實際情況的是真判斷,但不一定是肯定判斷,①錯誤。依據社會實踐作出的判斷也可能是假判斷,只有根據社會實踐作出,并如實地反映實際情況的判斷才是真的判斷,②錯誤。2.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是一個( )①單稱判斷 ②全稱判斷③肯定判斷 ④否定判斷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答案 C解析 “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是一個全稱否定判斷,②④正確。3.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之際,西方媒體悄悄改變“口風”的背景是:中國再次成為美國最大貿易伙伴,2020年4月貿易額環比增長超40%。對此,《華爾街日報》坦言:與中國恢復關系帶來了經濟利益。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中國再次成為美國最大貿易伙伴”屬于性質判斷B.“與中國恢復關系帶來了經濟利益”屬于關系判斷C.“中國再次成為美國最大貿易伙伴”是全稱肯定判斷D.“與中國恢復關系帶來了經濟利益”是特稱肯定判斷答案 B解析 “中國再次成為美國最大貿易伙伴”強調中美之間的關系,屬于關系判斷,而不是性質判斷,A錯誤;全稱肯定判斷或者特稱肯定判斷是相對于性質判斷而言的,但材料中的判斷屬于關系判斷,C、D錯誤。4.某君請客,見三位主客只來了一位,五位陪客只來了三位,便著急地說:“唉,該來的沒來!”陪客一聽,有的坐不住,走了。見主客未到齊,又有陪客走了,他更著急,脫口而出:“不該走的走了!”話音剛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君傻了:“我錯在哪兒?”此君請客失敗啟示我們運用性質判斷要注意( )A.不能缺少主項和謂項B.要準確地使用量項C.要準確地使用聯項D.避免主項與謂項配合不當答案 B5.2022年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強調,面對動蕩變革的世界,中國始終代表著穩定性和正能量,始終站在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上。我們將繼續胸懷天下、擔當盡責,堅定不移地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一道,合力謀發展,一起向未來。這個判斷是( )A.簡單判斷中的關系判斷B.簡單判斷中的假言判斷C.復合判斷中的聯言判斷D.復合判斷中的選言判斷答案 C解析 材料強調的是復合判斷中的聯言判斷,而未涉及簡單判斷中的關系判斷,也未體現復合判斷中的選言判斷、假言判斷,A、B、D不符合題意。6.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下列語句屬于聯言判斷的是( )①不是魚死,就是網破②時已近黃昏,夕陽無限好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④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選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可能情況的判斷,“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是常常用來聯結選言支的詞項。“不是魚死,就是網破”屬于選言判斷,①不符合題意。假言判斷是斷定事物某情況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況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的判斷,假言判斷又叫條件判斷,一個假言判斷由表示條件關系的兩個判斷組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屬于假言判斷,③不符合題意。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這意味著幾種事物情況可以并存。“時已近黃昏,夕陽無限好”“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均屬于聯言判斷,②④符合題意。7.小剛讀了一篇散文后,評論道:“這篇散文不但文筆生動,而且富有哲理。”小武讀后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說它文筆生動我不反對,但說它富有哲理實在談不上。”小剛反駁說:“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觀點,卻又承認它文筆生動,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對上述材料分析正確的是( )①小剛的評論是一個聯言判斷②小剛的評論是一個簡單判斷③上述對話中小武的話合乎邏輯,聯言判斷當且僅當各個聯言支都是真的,整個聯言判斷才是真的④上述對話中小剛的話合乎邏輯,只承認其中一個聯言支是真的,依然可以認為整個聯言判斷是真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由小剛的評論“這篇散文不但文筆生動,而且富有哲理”可知,聯結項是“不但……而且……”,屬于聯言判斷,不屬于簡單判斷,①正確,②錯誤。聯言推理的前提分別斷定了各個聯言支是真的,它的結論就能夠斷定由這些聯言支所構成的聯言判斷是真的,故小武的說法合乎邏輯,小剛的話不合邏輯,③正確,④錯誤。8.培育一批領軍企業,打造一批數字產業集群,不僅可以提高我國數字產業和數字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而且可以為數字經濟帶動世界經濟復蘇與繁榮作出貢獻。下列選項中,與上述材料中復合判斷的類型一致的是( )①許多地方要么不公開高考滿分作文,要么公開高考滿分作文②中國共產黨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③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④只有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老百姓的日子才會越過越紅火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題干中“不僅……而且……”屬于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要么……要么……”屬于不相容選言判斷,①排除。“只有……才……”屬于必要條件假言判斷,④排除。9.甲:請黨放心,強國有我!乙:周末我們去動植物園,要么小張開車去,要么小李開車去。丙:臺風過去了,航班才能恢復正常。丁:當且僅當小明邀請你去看電影,你才去。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A.甲的話是聯言判斷,表達了中國青年的擔當和決心B.依據乙的話推斷:周末我們去動植物園,小張是開車去的,小李也是開車去的C.依據丙的話推斷:航班恢復正常,臺風一定過去了D.依據丁的話推斷:你可以去看電影,即使小明沒有邀請你答案 C解析 聯言判斷是斷定對象的幾種情況同時存在的判斷,一個聯言判斷至少包含兩個聯言支。甲的話并不是聯言判斷,A錯誤。 “周末我們去動植物園,要么小張開車去,要么小李開車去”屬于不相容選言判斷,選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個是真的。據此,“小張是開車去的,小李也是開車去的”為假,B錯誤。 “當且僅當小明邀請你去看電影,你才去”是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充分必要條件關系是有了這種情況,必將產生某種情況;沒有這種情況,必不產生該種情況。故“你可以去看電影,即使小明沒有邀請你”錯誤,D排除。二、非選擇題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2年3月,湖南省長沙市的小甲(未成年人)與其朋友們一同前往“愛寵貓咖”(化名)“擼貓”。然而,當小甲摸了身旁的貓后,貓咪突然將小甲的手抓傷,工作人員發現后,立即對小甲進行了沖洗處理。次日,小甲在父母的陪同下到醫院就診,并注射了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以及破傷風疫苗。之后,小甲的父母找到貓咖索賠,“愛寵貓咖”拒絕了小甲父母的要求,小甲的父母遂訴至雨花區人民法院。“愛寵貓咖”負責人辯稱:店內的寵物貓性情溫順,可能是小甲行為不當導致貓產生應激反應;店內還貼有“發生貓咪傷人,概不負責”的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規定: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所以對于小甲受傷,貓咖不存在過錯,不應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就這一法律規定來說,從邏輯與思維的角度看屬于哪種假言判斷?它有何特點?答案 (1)屬于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2)其特點是:有了前面這種情況,必將產生后面某種情況;沒有前面這種情況,必不產生后面某種情況。只有證據證明小甲有故意或重大過失,貓咖才可以免責或減責;如果有證據證明小甲有故意或重大過失,貓咖就可以免責或減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