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12.1 杠桿導學目標:1.物理觀念:(1)能識別出杠桿,并能準確找出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2)知道杠桿的平衡條件,并能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進行相關的計算。(3)能對杠桿進行分類,并能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杠桿。2.科學思維:通過對杠桿的研究,讓學生逐步學會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和學習物理的興趣。3.科學探究: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4.科學態度與責任:(1)通過從生活中的實例,建立杠桿模型的過程,了解物理學中研究問題的方法。(2)通過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使學生勇于并樂于參與科學探究,增進交流與合作的意識,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精神。(3)通過杠桿分類及應用的學習,感受物理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領會物理知識的應用價值。導學重點: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導學難點:杠桿示意圖中動力臂和阻力臂的畫法。導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課 時: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1.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是 ,杠桿有五要素, 點, 力, 力,動 ,阻 。2.杠桿平衡條件:動力 動力臂=阻力 阻力臂。公式表示為 。3.動力臂>阻力臂, 杠桿, 距離;動力臂<阻力臂, 杠桿, 距離;動力臂 阻力臂,是 臂杠桿,天平不 力也不 距離。課堂導學(一)杠桿1. 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是 ,杠桿有五要素, 點, 力, 力,動 ,阻 。(二)杠桿的平衡條件2.調接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 位置靜止,如果杠桿的左端偏高,兩端的螺母應向 端調。當杠桿在 位置平衡時,作用在杠桿上的力的力臂與杠桿部分 。3.杠桿平衡條件:動力 動力臂=阻力 阻力臂。公式表示為 。(三)生活中的杠桿4. 作力臂的方法:第一步驟是定 點;第二步驟是作出 所在的直線;第三步驟是通過支點向力所在直線作 線;第四步驟是標出 。5.動力臂>阻力臂, 杠桿, 距離;動力臂<阻力臂, 杠桿, 距離;動力臂 阻力臂,是 臂杠桿,天平不 力也不 距離。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課堂練習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杠桿是最簡單的機械之一B. 用筷子夾菜時就在使用杠桿C. 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是杠桿的五要素D. 當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靜止時,杠桿沒有平衡2.下列杠桿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3.下列杠桿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4.下列物件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A.托盤天平B.開啟啤酒瓶蓋的起子C.掃地的掃把D.賽艇的船槳5.用一根長1.2m的棍棒挑起一袋20kg的大米和一壺10kg的油,人肩膀扛在離大米的一端的距離接近( )時杠桿平衡A. 0.8mB. 0.6mC. 0.4mD. 0.2m課后反思參考答案:課前導學:1.杠桿,支,動,阻,力臂,力臂。2.×,×,F1l1=F2l2。3. 省力,費,費力,省,=,等臂,省,省。課堂導學1.杠桿,支,動,阻,力臂,力臂。2.水平,左,水平,重合。3.×,×,F1l1=F2l2。4.支,力,垂,力臂。5. 省力,費,費力,省,=,等臂,省,省。課堂練習:1.D;2.C;3.D;4.B;5.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