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7講 現代中國的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設 學案(含解析)2024屆高考一輪復習歷史(新教材浙江專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7講 現代中國的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設 學案(含解析)2024屆高考一輪復習歷史(新教材浙江專用)

資源簡介

第27講 現代中國的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設
時空重點
主題概覽
新中國成立后,逐步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重視法治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選必1,第10課子目1)
階段 時間 成就
奠基 20世紀50年代 (1)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 (2)20世紀50年代,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3)1954年,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確立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
發展 改革開放后至20世紀80年代 (1)改革開放后,中共中央強調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982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國法治建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形成 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 (1)中共十五大報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將以往的“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改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1999年和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先后將“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 (3)到2010年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
完善 中共十八大以來 (1)黨領導人民全面依法治國,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維護憲法權威。 (2)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 (3)做到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4)深化司法改革,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5)2018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 (6)2020年5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思維點撥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特點
與改革開放進程相適應;循序漸進,曲折中不斷發展;采取先制定單行法,再制定民法典的計劃;民法典內容不斷完善,與時俱進。
2.法制和法治比較
法制 法治
社會基礎 產生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 產生和發展不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只有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
范疇 法律制度的簡稱,屬于制度的范疇 法律統治的簡稱,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相對的是“人治”
本質 一個國家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監督等方面,都有比較完備的法律和制度 一個國家的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嚴格遵守法律和依法辦事
基本要求 各項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嚴格依法辦事,法律在各種社會調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權威性和強制性
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法律文件
時期 文件 意義
20世紀50年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 確立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
20世紀七八十年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中國法治建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20世紀90年代以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中國的法治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到2010年中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從材料中提取有關信息,圍繞時代變遷與法治建設的關系擬定一個主題,并予以簡要說明。(要求:主題明確,史實充分,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題:時代變遷推動法治建設。
說明:新中國成立后,為徹底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鞏固人民政權,促進國民經濟恢復發展,1950年頒布《土地改革法》。隨著三大改造順利進行,為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確立社會主義制度,1954年頒布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黨和國家的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為適應改革開放新局面,推動社會主義新時期建設,相繼頒布《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經濟合同法》《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等法律。
綜上所述,法治建設體現了所處時代的需要,而法律制度不斷調整和完善也推動時代發展與進步。
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選必1,第10課子目2)
時間 概況
改革開放前 英雄模范 全國勞動模范孟泰、時傳祥,“鐵人”王進喜,黨的好干部焦裕祿,解放軍好戰士雷鋒,科學家李四光、華羅庚、錢學森、鄧稼先等杰出代表
勞模精神 崇尚勞動、敬業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創新
道德風尚 健康向上
政治氛圍 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
行動準則 關心集體、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為人民服務
人際關系 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20世紀80年代 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
20世紀90年代 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活動,促進了社會風氣的好轉
1994年 中共中央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加以推進
2001年 中共中央頒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從以德治國的高度進一步規劃思想道德建設
2006年10月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任務
中共十八大 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思維點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1)靈魂: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
(2)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
(3)精髓: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4)基礎:社會主義榮辱觀。
1.新中國的法制建設成就
(1)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2)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能力顯著增強。
(3)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
(4)人權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
(5)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法治環境不斷改善。
(6)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7)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得到加強。
2.我國依法治國的背景、特點、意義
(1)背景
①歷史教訓:依法治國是對新中國歷史經驗進行深刻總結的結果。
②發展需要: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國家民主法治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特點
①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前提條件、本質要求和核心內容。
②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經濟根基、目的追求和根本任務。
③無產階級政黨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領導力量、必要條件和成敗關鍵。
④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思想和道德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精神支柱。
(3)意義
①實行依法治國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措施。
②實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③實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④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系特征
主導性 其集中反映了當代社會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具有明確的主導性
現實性 在當代各種思潮、各種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背景下提出,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包容性 其多樣性為充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了豐富資源
超越性 其體系包含著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等,體現出對現實生活的超越
開放性 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也為馬克思主義隨著實踐和時代發展而不斷與時俱進提供源泉和動力
1.(2021·湖北卷)1981年,中國女排經過頑強拼搏勇奪第三屆世界杯冠軍。億萬人民通過電視機、收音機收看、收聽了這一盛況。女排奪冠后,很快收到數萬件海內外的賀信、賀電。全國各地群眾紛紛表示,要以女排為榜樣,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由此可見(  )
A.電視機在家庭普及 B.女排精神激勵國人
C.排球運動推廣全國 D.體育強國夢想實現
答案 B
解析 根據“全國各地群眾紛紛表示,要以女排為榜樣,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可知女排精神起到了激勵國人的作用,B項正確;根據“通過……收音機……收聽”并不能說明電視機在家庭普及,排除A項;僅根據女排奪冠和人民群眾的反應并不能說明排球運動推廣全國和體育強國的夢想實現,排除C、D項。
2.(2020·北京卷)下表說明,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中國在應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突發事件時,著力于(  )
通過年份 文件名稱
1989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1997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200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2005 《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
2005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A.加強政治制度建設 B.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C.探索民主管理機制 D.完善相關法制體系
答案 D
解析 根據表格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信息可知,中國在應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突發事件時頒布相應的法律和條例,著力于完善相關法制體系,故選D項。
課時精練
一、選擇題Ⅰ(每小題2分,共20分)
1.(2022·泰安高三月考)下表是“五四憲法”與“八二憲法”的章節順序比較簡表。兩者章節順序的變化說明我國(  )
章節順序 “五四憲法” “八二憲法”
第一章 總綱 總綱
第二章 國家機構 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國家機構
第四章 國旗、國徽、首都 國旗、國徽、首都
A.已經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B.建成了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C.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
D.充分保障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
答案 D
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與1952年憲法相比,1982年憲法將“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由第三章前移到第二章,結合所學可知,改革開放后,中共中央強調保障人民民主、保障公民權利,保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與材料相符,故選D項;材料主要體現憲法的發展,與法律體系無關,排除A項;“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仍在建設中,排除B項;“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的是1954年憲法、《國務院組織法》等,排除C項。
2.(2022·南京質檢)隨著改革開放日益深入,民事活動與糾紛越來越頻繁,客觀上迫切需要一部調整各種民事關系的法律。2014年,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把編纂《民法典》作為重要的立法任務,2020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正式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的出臺(  )
A.標志著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全建立
B.標志著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依法治國
C.發展了我國新時期的基本政治制度
D.適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需要
答案 D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民法典》出臺的背景是改革開放日益深入導致民事活動與糾紛越來越頻繁,《民法典》的出臺有利于解決改革開放后出現的一些糾紛,從而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D項正確;2010年底,我國形成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排除A項;《民法典》不是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依法治國的標志,排除B項;《民法典》主要解決民事糾紛和經濟糾紛,與“發展了我國新時期的基本政治制度”無關,排除C項。
3.(2022·金華十校聯考)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先后頒布了《對外貿易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等法律。這表明我國(  )
A.確立了經濟體制改革目標
B.逐步建立起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
C.加強了對國民經濟的調控
D.為對外開放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頒布的法律是對國內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規范,體現了法律為建立市場經濟護航,故選B項;1992年中共十四大確立了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排除A項;材料體現法律規范市場經濟,沒有體現加強行政干預和調控,排除C項;材料中的法律也涉及規范國內經濟貿易,不僅僅是為對外開放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排除D項。
4.(2022·臺州高三選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中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國的歷史任務,同時也(  )
A.確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明確規定以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行動指南
C.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重新撥回到正確軌道
D.將“依法治國”寫進憲法,成為治國方略
答案 B
解析 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任務,并確立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故選B項;1992年中共十四大確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排除A項;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及時果斷地把全黨和全國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排除C項;1999年,正式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一治國方略寫進憲法,排除D項。
5.(2023·臺州高三一模)我國通過的一部法律,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以最大誠意和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一貫立場,表現了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分裂國家、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這部法律是(  )
A.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自治法》
C.《反分裂國家法》
D.201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答案 C
6.(2023·浙江省A9協作體高三聯考)201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2020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這些成就表明(  )
A.我國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的普及度
B.民法典取代憲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益完善
D.表明法治建設是經濟建設的有力補充
答案 C
解析 材料強調的是法律體系的完善,而非法律意識的提升,排除A項;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民法典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不能取代憲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排除B項;材料未指出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不能得出“法治建設是經濟建設的有力補充”的結論,排除D項。
7.(2022·長沙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如圖為20世紀50年代創作的反映學生生活的年畫。該作品(  )
《勞動的收獲》
A.源于人民公社化運動
B.旨在倡導社會新風尚
C.反映女性地位的提高
D.體現農業技術的變化
答案 B
解析 圖片展示了學生生活,展現了勞動后收獲的喜悅心情,倡導勞動光榮的社會新風尚,故選B項;人民公社化運動追求公有化程度,圖片展示的是學生勞動收獲帶來的喜悅,排除A項;材料強調勞動的重要性,未體現女性地位的提高,排除C項;材料未體現農業技術的變化,排除D項。
8.“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是中國先人對當時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在當代中國,我們應該積極培育和踐行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列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理解正確的是(  )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
②它體現了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凝聚著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它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承載著我們每個人的美好愿景
④它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前提和基礎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由此可見,①③符合題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價值追求,凝聚著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愿望,故②表述錯誤;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堅實的物質基礎為前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屬于思想意識范疇,故④表述錯誤。故選A。
9.下表反映了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任務的變化。這一變化(  )
1986年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1996年 形成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義利觀
2012年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A.促進了社會科學的發展
B.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要求
C.適應了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D.推動了工作重心的轉移
答案 C
解析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利于塑造價值觀,而非促進社會科學的發展,排除A項;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符合馬克思主義要求的,排除B項;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以經濟建設為工作重心,排除D項。
10.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要求堅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賀信中強調,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為中華文化傳承作出新貢獻。由此可知文化自信應該(  )
A.實施全民文化創新運動
B.以甲骨文研究為根本
C.重新確立“雙百”方針
D.堅持民族性與時代性
答案 D
解析 從材料中“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為中華文化傳承作出新貢獻”等信息可知,堅定文化自信應該堅持民族性與時代性,D項正確。A項對文化自信的理解過于片面,B項夸大了甲骨文研究的地位,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均排除。
二、選擇題Ⅱ(每小題3分,共15分)
11.(2022·丹東二模)在鄧小平推動下,197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首次將保護生態環境列入其中,1979年頒布了第一部環境保護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1983年環境保護正式被確立為基本國策,隨后一大批法律法規陸續頒行。這說明我國(  )
A.開始有效發揮政治手段作用
B.走法治化生態文明建設道路
C.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D.貫徹落實了科學發展觀思想
答案 B
解析 題干材料充分說明我國沿著法治化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不斷前進,故選B項;題干內容僅是述及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有效地發揮了政治手段作用,“開始”說法不準確,排除A項;“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出現在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上,與題干時間不一致,排除C項;科學發展觀思想提出于2003年,與題干時間不一致,排除D項。
12.(2023·浙江省A9協作體高三模擬)改革開放后,我國的法治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下列屬于20世紀80年代法治建設成就的有(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202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1981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1987年頒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198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故①不符合題意,②③④符合題意,故A項正確,排除B、C、D項。
13.(2022·濟寧期中)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規定,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國家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勛的杰出人士“共和國勛章”。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國家主席簽發證書并頒授,是國家最高榮譽。這一措施(  )
A.加快推進依法治國進程
B.對精神文明建設起推動作用
C.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
D.全面提升了公民的基本素養
答案 B
解析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共和國勛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勛章,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國家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勛的杰出人士,這一措施對于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揮巨大作用,B項正確;材料與推進依法治國無關,排除A項;“共和國勛章”本身不會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排除C項;“共和國勛章”與提高公民的基本素養無直接關系,排除D項。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第二十四條第二款中“國家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修改為“國家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這一變化體現了(  )
A.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
B.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中心環節
C.只有依靠憲法才能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D.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相融合
答案 D
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在第二十四條第二款中加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內容,這一變化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的融合,故D項正確。
15.(2022·杭州高三一模)杭州國家版本館建筑設計圍繞“宋代園林神韻的當代藏書建筑”展開,設計團隊透露,他們甚至改過三次圖紙,只是為了給三棵幾乎和宋畫上的一模一樣的松樹讓道。目前,四大主題展覽和數字展館已正式對外開放。這一現象說明(  )
①文化遺產須借助現代科技才能煥發活力
②“為松樹讓道”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③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④該館有助于賡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根據材料可得出“為松樹讓道”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該館有助于賡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②③④正確;“文化遺產須借助現代科技才能煥發活力”的表述過于絕對,①錯誤。故選B項。
三、非選擇題(共15分)
16.(15分)有學者在研究上海市黨政干部教育時使用了如下材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央蘇區干部教育三級系統
比較項 黨員干部教育 蘇維埃干部教育 各種職業教育 師范教育
初級 黨員訓練班 蘇維埃干部訓練班 短期職業學校 小學教員訓練班
短期師范學校
中級 黨員干部訓練班 政治學校 職業學校 初級師范學校
中央農業學校
高爾基戲劇學校
高級 馬克思共產主義大學 蘇維埃大學 - 中央列寧師范學校
——摘編自《中國教育年鑒》
材料二 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上海市委市政府為了全面提高各級黨政干部的理論水平,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對黨政干部的理論教育。干部學校教育方法中引進了蘇聯的“習明納爾”教學法,即課堂討論制。具體地講,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有計劃、有重點、有領導的課堂討論。這與不經過準備且無領導的小組討論是大有不同的。1953-1956年,上海市黨委先后開辦了11所高級黨校、中級黨校和初級黨校,分別輪訓中共上海區委委員以上的各級黨政干部。與此同時,各級政府機關還分別抽調相應的干部到各類專業干校中去參加學習。僅1953年到1955年底,從各級黨校畢業的干部就有25 300多人。
——摘編自《上海黨建文獻選編》
材料三
上海組織機關干部下廠、下鄉參加勞動,轉變作風。如圖為1963年6月,南匯縣300多名機關干部下鄉參加三夏勞動。
(1)說明材料一對研究“上海市黨政干部教育”的史料價值。(6分)
(2)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撰寫一篇以“上海市黨政干部教育”為主題的歷史短文。(要求:主題明確,史實清晰,敘述準確。)(9分)
答案 (1)史料價值:材料一選自《中國教育年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組織編纂的資料性工具書,可信度高。采用歷史比較研究法,中央蘇區的黨政干部教育為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上海市黨政干部的教育提供了研究基礎。關注到了黨政干部教育的延續性。
(2)示例:上海市黨政干部教育成效顯著。
為適應建成社會主義制度和發展經濟的需要,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對黨政干部的理論教育。干部學校教育采取了蘇聯的課堂討論方法,增強了學員的培訓效果;抽調黨員干部到各類專業干校學習,提高了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和專業能力;20世紀60年代后,干部學校教育關注理論學習和實踐生產結合,有利于轉變工作作風。經過培訓,優秀干部隊伍壯大,理論水平提高,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第27講 現代中國的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設
時空重點
主題概覽
新中國成立后,逐步形成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重視法治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形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新中國的法治建設進程(選必1,第10課子目1)
階段 時間 成就
奠基 20世紀50年代 (1)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 (2)20世紀50年代,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3)1954年,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確立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
發展 改革開放后至20世紀80年代 (1)改革開放后,中共中央強調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982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國法治建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形成 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 (1)中共十五大報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________,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將以往的“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改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2)1999年和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先后將“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 (3)到2010年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
完善 中共十八大以來 (1)黨領導人民全面依法治國,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維護憲法權威。 (2)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 (3)做到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4)深化司法改革,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5)2018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 (6)2020年5月通過的《________》,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思維點撥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特點
與改革開放進程相適應;循序漸進,曲折中不斷發展;采取先制定單行法,再制定民法典的計劃;民法典內容不斷完善,與時俱進。
2.法制和法治比較
法制 法治
社會 基礎 產生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 產生和發展不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只有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
范疇 法律制度的簡稱,屬于制度的范疇 法律統治的簡稱,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相對的是“人治”
本質 一個國家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監督等方面,都有比較完備的法律和制度 一個國家的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嚴格遵守法律和依法辦事
基本 要求 各項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嚴格依法辦事,法律在各種社會調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權威性和強制性
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法律文件
時期 文件 意義
20世紀50年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 確立了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國法治建設的基礎
20世紀七八十年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中國法治建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20世紀90年代以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中國的法治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到2010年中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從材料中提取有關信息,圍繞時代變遷與法治建設的關系擬定一個主題,并予以簡要說明。(要求:主題明確,史實充分,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選必1,第10課子目2)
時間 概況
改革開放前 英雄模范 全國勞動模范孟泰、時傳祥,“鐵人”王進喜,黨的好干部焦裕祿,解放軍好戰士雷鋒,科學家李四光、華羅庚、錢學森、鄧稼先等杰出代表
勞模精神 崇尚勞動、敬業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創新
道德風尚 健康向上
政治氛圍 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
行動準則 關心集體、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為人民服務
人際關系 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20世紀80年代 開展“________”活動
20世紀90年代 開展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活動,促進了社會風氣的好轉
1994年 中共中央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加以推進
2001年 中共中央頒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從以德治國的高度進一步規劃思想道德建設
2006年10月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提出建設________的戰略任務
中共十八大 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
思維點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1)靈魂: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
(2)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
(3)精髓: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4)基礎:社會主義榮辱觀。
1.新中國的法制建設成就
(1)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2)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能力顯著增強。
(3)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
(4)人權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
(5)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法治環境不斷改善。
(6)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7)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得到加強。
2.我國依法治國的背景、特點、意義
(1)背景
①歷史教訓:依法治國是對新中國歷史經驗進行深刻總結的結果。
②發展需要: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國家民主法治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特點
①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前提條件、本質要求和核心內容。
②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經濟根基、目的追求和根本任務。
③無產階級政黨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領導力量、必要條件和成敗關鍵。
④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思想和道德是社會主義法治的精神支柱。
(3)意義
①實行依法治國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措施。
②實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③實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④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系特征
主導性 其集中反映了當代社會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具有明確的主導性
現實性 在當代各種思潮、各種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背景下提出,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包容性 其多樣性為充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供了豐富資源
超越性 其體系包含著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等,體現出對現實生活的超越
開放性 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也為馬克思主義隨著實踐和時代發展而不斷與時俱進提供源泉和動力
1.(2021·湖北卷)1981年,中國女排經過頑強拼搏勇奪第三屆世界杯冠軍。億萬人民通過電視機、收音機收看、收聽了這一盛況。女排奪冠后,很快收到數萬件海內外的賀信、賀電。全國各地群眾紛紛表示,要以女排為榜樣,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由此可見(  )
A.電視機在家庭普及
B.女排精神激勵國人
C.排球運動推廣全國
D.體育強國夢想實現
2.(2020·北京卷)下表說明,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中國在應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突發事件時,著力于(  )
通過年份 文件名稱
1989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1997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2003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2005 《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
2005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2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A.加強政治制度建設
B.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C.探索民主管理機制
D.完善相關法制體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州市| 文安县| 沙河市| 山西省| 黄龙县| 永川市| 朝阳市| 苍山县| 南溪县| 会东县| 瑞丽市| 雷州市| 宁安市| 华亭县| 九龙县| 舒兰市| 彭山县| 晋城| 绥阳县| 无锡市| 陆丰市| 宜城市| 洮南市| 绥宁县| 正宁县| 互助| 汪清县| 桂林市| 富阳市| 大庆市| 时尚| 浦北县| 依兰县| 辛集市| 正安县| 扎兰屯市| 朝阳区| 岱山县| 潜江市| 清镇市| 渭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