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41講 近代西方的法律教化、文官制度 學案(含解析)2024屆高考一輪復習歷史(新教材浙江專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41講 近代西方的法律教化、文官制度 學案(含解析)2024屆高考一輪復習歷史(新教材浙江專用)

資源簡介

第41講 近代西方的法律教化、文官制度
主題概覽
1.法律教化: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強調依法統治、法律自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張司法獨立,強調形式公正或程序公正,維護個人自由,主張法律的穩定性。
2.文官制度:19世紀中后期,英國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后來,西方各國紛紛效仿。西方文官管理以功績為導向,公開競爭考試、擇優錄用,嚴格考核、獎優罰劣,有效激勵了在職公務員,有利于人事管理的科學化。
一、近代西方的法律、教化與文教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及發展
進程 內容
淵源 羅馬法 (1)內容:《十二銅表法》《羅馬民法大全》等。 (2)地位: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
發展 “日耳曼法” 中古時期,各日耳曼王國在習慣法的基礎上編纂了一批成文法,稱為“日耳曼法”,作為莊園法庭審判的依據
教會法 教會根據基督教神學,制定和頒布了教會法
普通法系 (1)12世紀前后,建立在習慣法基礎上、全國普遍適用的法律在英國逐漸形成,這就是普通法。 (2)美國等很多國家在學習英國法律的基礎上制定了本國法律,它們構成了普通法系,也稱“英美法系”
民法系(“大陸法系”) 《法國民法典》繼承了羅馬法傳統,融入了啟蒙思想和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形成了民法系,又稱“大陸法系”
圖解歷史 英美法系的形成
思維點撥 《法國民法典》第一次確認了民事權利平等、財產所有權的契約自由等資產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用法律形式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打擊了封建勢力,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因其是為適應資產階級需要而制定的,所以深深地打上了資產階級的烙印。
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
方面 特點 表現
權力結構 堅持權力制衡、三權分立 ①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法律由議會制定。 ②行政機構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行使行政權,法院根據法律獨立掌握司法權
法律內容 注重保護個人權利 注重保護個人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等
司法實踐 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 ①建立了律師制度和陪審團制度。 ②無罪推定原則指的是所有被審判者在判決之前都被視為無罪
       無罪推定原則
無罪推定原則的核心意義在于保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主要強調了三層意思:對任何人有罪決定的宣告,只能由法院決定,其他任何機關和組織都無權決定;強調證據裁判主義精神,法院應當用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不能推定或假設;在判決生效之前,被告人是無罪的,不能因為其被逮捕、被起訴、被審判而認為其有罪。
(2)局限
①確認了私有財產制度,每個人財產的多少決定著法律地位的高低。
②對個人權利的認定也有逐漸改進的過程。
材料 13世紀,英國通過《大憲章》,確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權有限的原則。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法律體系更加完善。美國等很多國家在學習英國法律基礎上制定了本國法律,構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侖簽署法令,頒布了《法國民法典》。《法國民法典》繼承了羅馬法傳統,很快推廣到歐洲各地,形成了“大陸法系”。
“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權利的議會制定,行政機構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行使行政權,法院根據法律獨立掌握司法權,司法實踐中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摘編自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卷》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歐洲近代法律體系的基本特征。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國家權力結構層面上,堅持權力制衡;在法律內容上,注重保護個人權利;在司法實踐中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原則;歐洲近代法律體系注重強調法律至上。
3.宗教倫理與教化
(1)基督教的影響
文化上 搜集和抄錄經典,保存了古典文化,宣講了基督教教義
教育上 ①開辦學校,有宗教學校和世俗學校。 ②主要講授宗教內容,學習內容以宗教為目的。 ③教授算術、幾何、天文、音樂、文法、修辭和邏輯
日常生活 介入人們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幾乎所有節日都與基督教有關
社會倫理道德 告誡人們必須孝敬父母,不許偷盜、奸淫、殺人、貪戀別人財物等,要求人們逆來順受
       宗教倫理
宗教倫理是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道德修養體系。集中體現為人與超越性對象、人自身靈與肉或精神與肉體、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諸關系的處理原則,其中人與超越性對象的關系是基礎和核心。其社會作用主要體現為通過道德的感化而影響信眾。
(2)宗教改革后的新教
主張 ①反對教皇權威,主張信徒自己閱讀《圣經》理解教義。 ②提倡節儉和積極入世的態度。 ③鼓勵人們發財致富
影響 ①仍堅持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束縛人們的行為,麻醉人們的思想。 ②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沖突,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材料 宗教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和文化現象,在全世界范圍內對法律產生過重要影響。法律在文化上的獨立性,可以說是宗教文化長期培養的結果。法律最初的絕大多數禁條幾乎都反映著宗教倫理方面的禁忌;最初的執法活動幾乎全部被祭司所壟斷,而法律觀念則純粹是一種宗教意識形態。“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被廣泛傳播,后來影響法律制度,產生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則。而《圣經》中誠實、公正的觀念對形成西方衡平法‘誠實信用’原則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宗教方面的共識深刻地決定著法律的面貌,甚至法律的通用語言、慣常程式以及匯集而成的傳統都是在宗教文化的氛圍中發育成長的。
——摘編自王景斌、周偉科《從關聯性視角看宗教與法律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宗教對近代西方法律的影響。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培育了法律文化的獨立性;有利于樹立法律的權威性;引導了西方法律價值觀;推動了法律的基本原則的確立;促進了法律語言、程式的形成。
4.近代歐美大學教育和圖書館
(1)大學教育的發展(選必3,第14課子目1)
法國 拿破侖建立的“大學區”制度,確立了保留至今的國民教育制度
德國 洪堡秉持“研究教學合一”的精神創辦的柏林大學,促成大學職能的轉變,將教學與研究結合在一起
美國 大學則逐漸傾向于世俗化與商業化,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
(2)圖書館的成長(選必3,第14課子目3)
①在西方,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學圖書館,在保存古典時期文化遺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私人圖書館也隨之興起。
②19世紀下半葉,英、美等國出現近代公共圖書館。
二、西方的文官制度的建立與認識
1.西方文官制度出現的背景
(1)歷史背景
①中古時期:西歐社會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領主;官員只為國王和權貴服務,類似于仆從。
②17-18世紀
概況 歐美國家逐漸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但官員的選拔仍存在許多問題
表現 少數人或集團掌握著官員任免權,導致營私舞弊、賣官鬻爵等政治亂象頻發。 內閣制和政黨政治形成后,出現了“政黨分肥制”
影響 腐敗泛濫,嚴重影響政府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政黨分肥制
政黨分肥制亦稱政黨分贓制,內閣制和政黨政治形成后出現,是西方國家政黨發展史上一種普遍的歷史現象。執政黨一般會把官職分給黨內同僚,平民也可以進入政府任職,但是一旦內閣重組或執政黨更換,就要更換大批政府官員。政黨分肥制在剛出現時曾起到過否定以門第和私親任官的貴族制、恩賜制和徇私制的進步作用,但發展到后來,也成了一種任人唯派、任人唯親的制度。
(2)推動因素
①工業革命后,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亟須建立能迅速處理日常事務的職業官僚體系。
②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們要求平等參與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強烈。
圖解歷史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確立的原因
2.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英國文官制度的確立
①18世紀初:規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員不得當選為下院議員。
②19世紀初:開始設立常務次官的職位,官員至此分為兩類。
政務官:包括大臣和政務次官或政務秘書,隨內閣共進退。
事務官:即文官,包括常務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員,負責具體事務,不受黨派影響,可長期任職。
③1855年:英國建立了不受黨派干涉的文官委員會,對被推薦的候選人進行考試。
④1870年:規定多數重要文官職位必須通過公開競爭考試擇優錄用;
文官委員會有權獨立決定文官的基本錄用條件,文官制度最終確立。
(2)西方文官制度的擴展
①1883年,美國國會通過《美國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
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德國和日本等國的文官制度也最終建立起來。
思維點撥 西方文官制度與科舉制
西方文官制度與中國古代科舉制有一定的淵源,二者具有相似性,比如它們都是選拔官員的制度,也逐漸建立了一整套的程序;它們都是工具性制度,具備考試的形式。但二者又大相徑庭,如科舉制度從屬于中國古代封建統治階級,從屬于皇權,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從屬性;而文官制度從屬于資產階級,具有一定的政治中立性。此外,科舉制與西方文官制度在管理方面也有不同的傾向,二者最終的結局也大不相同。
3.西方文官制度的特點和影響
(1)特點
擇優錄用 凡是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公民,都可以參加文官考試,成績優異者得到錄用
政治中立 文官要在各政黨之間嚴格保持中立;不得公開參與政治活動;必須忠實執行政府的各項政策
職務常任 文官無嚴重過錯,便可任職到退休;文官根據工作成績得到晉升或懲罰
(2)影響
積極 ①規范了西方國家政府行政部門事務官的選用和管理,實現了政治和管理的分離。 ②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促進了國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局限 ①容易滋生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 ②文官人數急劇膨脹,大大增加了國家財政負擔。 ③文官的層次越來越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材料 5—18世紀西歐官員任用制度的演變
根據材料,闡述5—18世紀西歐官員任用制度的演變趨勢。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趨勢:從忠于個人到忠于政黨;由貴族化漸趨平民化。
1.以日耳曼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習慣法在西歐封建社會中始終是一種普遍適用的重要法律。
2.《法國民法典》第一次確認了民事權利平等、財產所有權的契約自由等資產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
3.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區別:大陸法系是制定法,依照法典的具體規定判案,英美法系是判例法,依照以往的案例判案。在庭審中,英美法系一般是當事人主義,雙方當事人有很大的自主權,大陸法系一般是法官主義,法官享有比較多的職權。
4.官員的選拔與管理在任何國家都是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治理的必要前提。
5.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則,對于削弱國王的政治權力,保證資產階級政策的連續性,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特點
(1)強調依法治理,把法治作為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主要方法。
(2)強調法律自治,即法律與道德和宗教等相分離。
(3)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形式的平等,反對旨在追求結果平等或限制實際不平等的措施。
(4)堅持法律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反對特別法律,認為無論是維護特權的立法還是給予某些特殊社會群體如弱勢群體特別關照或救助,都是對法治的破壞。
(5)主張司法獨立,強調形式公正或程序公正,反對摻入具有價值意向的道義原則等。
(6)維護個人自由,堅持市民社會與國家的區分,維護作為私域的空間,以使個人不受政府、團體或他人的非法干預。
(7)主張法律的穩定性,反對朝令夕改。堅持法律的公開性和明確性,反對以秘密法律不教而誅,反對制定模棱兩可的法律并隨意解釋。
2.基督教在中古時期的歐洲發揮的作用
(1)基督教的產生,為封建主階級提供了現實的統治思想,成為歐洲中世紀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2)基督教教會在客觀上起到了一定的保留文化、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作用。
(3)基督教教義為司法實踐提供了依據。
3.英國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中國科舉制度的影響 近代以來,關于中國選官制度的書籍大量傳入歐洲,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大力推崇科舉制,這些為英國創立文官制度提供了借鑒
工業革命的完成 工業革命后,資產階級從功利主義原則出發,要求政府的管理像工業生產一樣,盡可能地提高效率,削減不必要的行政開支,這成為推動文官制度改革的巨大原動力
政府管理職能擴大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政府管理職能日益擴大,機構設置不斷增加,文官隊伍迅速膨脹,要求更多的優秀的、專業的人才進入政府,從而推動了政府改革文官選拔的范圍和形式
政黨政治的弊端 政黨的輪換造成了政局的混亂,“政黨分肥制”容易引發黨內矛盾,引發社會的不滿
社會組織的改革經驗 1702年,英國劍橋大學首次使用試卷對學生進行考試。185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職員任用方面也采用書面考試錄用的方法
1.(2021·全國乙卷)18世紀90年代初,法國國民議會取消監禁專制授權令,否定了家長或家族可不經審訊就將孩子投進監獄的做法;國民議會還規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評議庭專司聽審父母和20歲以下子女的爭訟,21歲的家庭成員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權的管轄控制。上述內容體現了(  )
A.個人意志即個人權利
B.個人與國家間的契約關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
D.家族利益凌駕于國家利益
答案 B
解析 題干中國民議會的相關禁令和規定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子女的個人權利,體現了國家肩負起保護個人權利的責任,符合社會契約精神,故選B;材料強調的是國家對個人權利的保護,排除A;材料主旨并未涉及男女政治地位的內容,排除C;材料中政府強制干預家庭和家族內部事務,顯然是國家利益高于家族利益,排除D。
2.(2022·衡水期中)1764年7月,意大利人貝卡利亞在《論犯罪與刑罰》一書中提出:“法官判決之前,一個人是不能被稱為罪犯的。只要還不能斷定他已經侵犯了給予他公共保護的契約,社會就不能取消對他的公共保護。”此材料反映了西方近代法律制度(  )
A.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
B.堅持權力制衡、三權分立的原則
C.注重保護個人權利
D.體現了“天賦人權”和人人平等思想
答案 A
解析 材料“法官判決之前,一個人是不能被稱為罪犯的”體現的是無罪推定原則;材料“只要還不能斷定他已經侵犯了給予他公共保護的契約,社會就不能取消對他的公共保護”體現的是程序公正,A項正確;材料與三權分立無關,排除B項;注重保護個人權利的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強調的是無罪推定,排除C項;材料與人人平等思想無關,排除D項。
3.近代歐洲存在著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陸法系以成文的法典為表現形式,以民法為典型,以演繹為思維特點;英美法系以判例法為主要表現形式,以普通法為基礎,以歸納為思維特點。據此可推知(  )
A.歐洲法律體系都是羅馬法的延續
B.歐洲法律體系并非都源于羅馬法
C.地理環境決定了法律體系的特點
D.羅馬法具有超越時空的重要意義
答案 B
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馬法發展為成文法,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為主要形式,因此得出歐洲法律體系并非都源于羅馬法,答案選B項,排除A項;地理環境只是起了重要的作用,C項說法有誤,排除;材料講的是羅馬法的影響,并沒有體現羅馬法具有超越時空的重要意義,排除D項。
4.(2022·杭州高三模擬)英國責任制內閣確立后的很長一段時期,勝選黨派組閣,政府官職就由該黨成員擔任。1850 年進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規定負責具體行政事務的官員不得參選議員,不能介入黨派活動。這種變化說明(  )
A.政府被議會操控阻礙民主政治發展
B.文官制度是英國政治民主的根本動力
C.改革目的是保證政府施政的獨立性
D.責任內閣制并不具備分權制衡的特征
答案 C
解析 根據材料英國文官制度改革“負責具體行政事務的官員不得參選議員”說明英國的民主政治制度在進一步的完善,更好地保證政府施政的獨立性,故選C項;這種變化更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發展,而不是阻礙,排除A項;政治民主的根本動力應該是生產力的發展,排除B項;材料主要體現政府官員和議會之間的關系,體現了政府內閣和議會的分權,排除D項。
5.自16世紀以來,歐洲國家的藏書逐漸從修道院圖書館的狹小空間里解放出來,閱讀開始走向大眾,各類經營性質的圖書館興起并繁榮。1850年,歐洲第一部公共圖書館法案在英國誕生。此后,公共圖書館逐步消除了對讀者階層、經濟狀況、身份等諸多限制。據此可知,近代歐洲圖書館(  )
A.滿足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B.推動了社會教育不斷發展
C.體現了工業革命的興起
D.服務公眾的職能逐漸強化
答案 D
解析 材料“閱讀開始走向大眾……公共圖書館逐步消除了對讀者階層、經濟狀況、身份等諸多限制”說明圖書館逐漸服務于公眾,D項正確;宗教改革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材料體現不出社會教育不斷發展,排除B項;工業革命的興起時間是18世紀60年代,排除C項。
課時精練
一、選擇題Ⅰ(每小題2分,共20分)
1.(2023·臺州高三一模)中古前期,法國國王權力只限于王室領地,法國還沒有統一的法律;13世紀后,法國統一法律步伐加快;16世紀后,國王的法令已經在全國各地具有普遍效力,法國也成為羅馬法復興運動的中心。據此判斷,這一時期法國法律的發展主要是因為(  )
A.羅馬法的傳播 B.王權的加強
C.工商業的繁榮 D.啟蒙運動的影響
答案 B
2.大陸法系也被稱為羅馬法系、歐陸法系、民法法系等,它與英美法系并列為當今世界兩大重要法系之一,中國大陸的法律體系屬于大陸法系。這反映了羅馬法(  )
A.受到大陸法系的眾多影響
B.對建立社會主義法制有借鑒作用
C.對英美法系的建立缺乏影響
D.對所有大陸國家法制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答案 B
解析 大陸法系又稱為羅馬法系,故A項錯誤;中國大陸的法律屬于大陸法系,吸收借鑒了羅馬法的精神與原則,故B項正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相互影響,故C項錯誤;對“所有大陸國家”說法過于絕對,故D項錯誤。
3.馬克斯·韋伯認為,新教倫理的核心就是:“上帝所能接受的唯一的生存方式,不是要人們以苦修的禁欲主義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們完成其在塵世所處的位置所賦予他的義務,這就是他的天職。”這樣的觀念是基于(  )
A.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B.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
C.民族國家的逐漸形成
D.天主教會的禁欲主義
答案 A
解析 據材料可知,馬克斯·韋伯反對禁欲主義,主張現世享樂,追求財富,實現人的價值和尊嚴,這體現出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故選A項;材料的觀念主要是基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而不僅只是單方面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信念,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民族國家的逐漸形成,排除C項;“天主教會的禁欲主義”與“不是要人們以苦修的禁欲主義超越世俗道德”相矛盾,排除D項。
4.(2022·丹東二模)拿破侖采納羅馬法的體系、概念,按照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博愛”口號,遵循私有財產不可侵犯和自由競爭的原則,指導制定了《法國民法典》,于1804年頒布實施。據此可知,該法典(  )
A.具有普通法系特征
B.順應了資本主義發展
C.旨在強調法制統一
D.推動了歐洲民主建設
答案 B
解析 根據題干內容可知,《法國民法典》受資產階級倡導的民主思想影響,該法典順應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故選B項;《法國民法典》采納了羅馬法的體系、概念,而羅馬法屬于大陸法系,不是“普通法系”,排除A項;拿破侖制定《法國民法典》的目的在于維護其統治,而不是“強調法制的統一”,排除C項;《法國民法典》并沒有推動歐洲民主政治建設,期間經歷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復,排除D項。
5.(2022·天津河東區模考)19世紀以來,英國政府的官員分為兩類:一類是政務官,包括大臣和政務次官或政務秘書,他們隨內閣共進退;另一類是事務官,即文官,包括常務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員,負責具體事務,不受黨派影響,可以長期任職。這一做法(  )
A.保障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B.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成熟
C.防止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滋生
D.完善了代議制民主政治
答案 A
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英國的文官制度下,事務官不參與政黨政治,不受黨派的影響,這能夠保證政府機構運轉的連續性,保持政局的穩定,促進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故選A項;責任內閣制的形成和發展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成熟,排除B項;這一做法主要是為了保障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排除C項;英國文官制度與代議制民主政治并沒有直接關聯,排除D項。
6.(2022·保定一模)1854年英國公布的《關于建立英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要求成立文官事務委員會,確立公開競爭考試制度。其中高級文官考試內容,具體如下:
必考科目 作文、英語、現代或基礎經濟、普通科學、輔助文字
選考科目 (任選6門)文學、歷史、哲學、經濟、法律、經典、梵語、外文、政治、數學和自然科學
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考試內容借鑒了中國科舉制
B.凸顯了政務官的專業化要求
C.推動了英國政黨政治的形成
D.高級文官側重綜合知識考查
答案 D
解析 由高級文官考試內容看,必考科目多是綜合性知識的體現,而選考科目則是某些專業性知識的選擇,所以英國高級文官的選拔側重于綜合知識的考查,故選D項;中國科舉制與英國高級文官考試內容不同,所以不能說借鑒了中國科舉制,排除A項;選考科目考查專業化知識,而必考科目凸顯的是對綜合知識的考查,B項說法不符合題意,排除;1854年才出臺英國常任文官的考試制度,而政黨政治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就開始形成了,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
7.(2023·浙江十校聯考)《論西方文官的職業化》中認為西方文官制度要求文官對政黨必須是公正超然的,不得公開參加黨派之爭和政治活動,對政治問題保持緘默,忠誠地為政府服務。這一規定有利于(  )
A.實現政治與管理的結合
B.杜絕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
C.避免爭權奪利現象出現
D.提高政府工作穩定性和持續性
答案 D
8.(2023·臺州八校聯考)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在《唐寧街歲月》中寫道:“英國文官制度的這種純粹的職業性還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實行不同制度的國家妒忌的——它能讓政府在交替過程中產生的脫節減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據此可知,文官制度(  )
A.完全解決了政黨分肥制弊端
B.容易滋生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
C.促進了國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D.出現推諉扯皮、爭權奪利現象
答案 C
9.(2023·臨沂月考)“文官職務常任原則”是職業文官任職終身的一種制度性安排。最初,美國大多數人是反對這一原則的;1883年《彭德爾頓法》最終保留了這一原則。文官制度建立之初,常任職業文官只占美國聯邦政府官員的10%-15%,后逐漸增加到85%-90%。這些變化(  )
A.導致官僚機構的臃腫
B.出于政府穩定的需要
C.加劇社會階層的固化
D.沖擊民主平等的原則
答案 B
解析 材料體現了文官常任原則,有利于政府和政策的穩定,故選B項;材料僅強調文官占據政府官員的比重,沒有明確官員的數量變化,故文官常任原則和官僚機構臃腫沒有必然關系,排除A項;文官通過考試上任,相較于之前的“政黨分肥制”,文官制度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排除C項;文官通過公平考試和競爭上任,沒有沖擊民主平等原則,排除D項。
10.(2023·杭州高三模擬)1851年,英國常任文官人數為4萬人,1901年達11.6萬。而到1968年,文官人數已高達76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在戰后的增長更為迅速,在環境事務部等部門已占全部文官的52%—60%。這種變化表明英國(  )
A.文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B.冗官的問題日益突出
C.君主立憲存在嚴重弊端
D.政府社會干預職能擴張
答案 D
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英國文官即公務員數量有了明顯的增加,特別是二戰后專業技術人員增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政府對社會的干預程度在增強,D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英國文官制度的成熟完善,排除A項;文官數量增多是政府職能擴展的體現,并非冗官問題,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文官數量的增加和官員比例的變化,與君主立憲制無關,排除C項。
二、選擇題Ⅱ(每小題3分,共15分)
11.(2022·濟寧期中)《法國民法典》的立法參與機構有參政院、保民院、立法院、元老院,各機構職責不同,參政院討論法律草案,保民院討論參政院和政府的法律議案,形成對法律議案整體形成認可與否的決議。這反映了法國大革命后法律建設的特點是(  )
A.堅定貫徹啟蒙思想
B.注重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C.立法機構相互制約
D.民主共和政體得以確立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參政院討論法律草案,保民院討論參政院和政府的法律議案,形成對法律議案整體形成認可與否的決議”體現的是立法機構參議院與保民院形成制衡的特征,C項正確;材料與貫徹啟蒙思想的說法無關,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對資產階級利益的維護,排除B項;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頒布,標志著法國民主共和政體得以確立,排除D項。
12.(2023·浙江省“山水聯盟”高三聯考)在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中,學校教育、書籍出版、圖書館及博物館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下表中①②③④依次對應的載體為(  )
序號 功能
① 保存文化典籍和文化遺產、服務公眾
② 國民教育、文物保護、文化傳承與傳播
③ 文化傳承、科學研究、培養人才
④ 文化大眾化、提高文化修養、促進各民族發展
A.博物館、圖書館、印刷書、學校教育
B.圖書館、博物館、學校教育、印刷書
C.圖書館、學校教育、印刷書、博物館
D.學校教育、圖書館、博物館、印刷書
答案 B
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書館的作用不僅局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遺產,而且逐漸發展出服務公眾的職能,據此可知,①是圖書館;近代以來建立的博物館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主要場所,同時,博物館也是進行國民教育的重要場所,全方位向公眾提供關于自然、文化各領域的知識,以一種特有的方式擔負著文化傳承和傳播的使命,據此可知,②是博物館;學校教育在文化傳承、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據此可知,③是學校教育;印刷書的誕生,使得掌握書籍的不再是少數人,這大大有助于文化的大眾化,對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促進各民族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此可知,④是印刷書;選擇B項符合題意。
13.(2023·寧波月考)“西方文官制度是在多黨競爭條件下進行正常管理活動的需要,也是資產階級宣傳國家超階級性的產物。”這反映了西方文官制度(  )
A.促進了國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B.強調廉潔奉公和群眾監督
C.與中國科舉制度有淵源關系
D.實現了政治與管理的結合
答案 A
解析 據材料可知,西方文官制度具有超階級性,有利于提高國家治理水平,故選A項;材料強調西方文官制度的產生方式,而廉潔奉公和群眾監督指的是文官制度的行為規范和約束,排除B項;材料強調文官制度來源于西方政治,并未涉及中國科舉制的影響,排除C項;文官制度超越了政治,更強調管理,排除D項。
14.1883年美國《彭德爾頓法》規定:文官必須通過競爭考試,擇優錄用;文官不得因為政黨關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職,也不得強迫文官參加政治活動或提供政治捐款;文官在政治上要保持“中立”。《彭德爾頓法》的頒布(  )
A.確保了美國官員的政治中立
B.實現了美國用人制度的公平
C.根除了美國社會的政治腐敗
D.提升了美國的國家治理能力
答案 D
解析 從材料信息可知,美國《彭德爾頓法》確立文官競爭擇優與保持中立原則,首次確認了聯邦政府的人事管理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政府的腐敗,改進了文官的素質,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文官的專業化和行政管理的職業化,有利于提升美國的國家治理能力,故選D。文官中立不等同于官員中立,故A錯誤;原則上有利于公平,不等同于事實上的公平,故B錯誤;根除腐敗說法過于絕對,故C錯誤。
15.(2022·南通模考)美國政府還把分類法應用于幾乎所有文官職位,文官“無過失不受免職處分”。國家通過立法明確規定:文官必須忠于國家;嚴守國家機密;文官一律不準從事任何與本部業務有關的盈利事業;文官不得參加政黨活動,不得公開發表政見,或對政府施政任意批評,使政府感到為難。這(  )
A.彰顯官員選拔公正和社會公平
B.杜絕了官員權力濫用和腐敗
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延續和穩定
D.提高了文官系統的辦事效率
答案 C
解析 據材料“‘無過失不受免職處分’……不得參加政黨活動”可知文官的穩定性,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延續和穩定,故選C項;材料未提及官員選拔方式,無法說明選拔公正,排除A項;“杜絕了”表述絕對,排除B項;材料強調對文官的限制,未提及辦事流程簡化或文官素質提升,無法說明辦事效率提高,排除D項。
三、非選擇題(共20分)
16.(10分)19世紀中后期,英國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后來,西方各國紛紛效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世紀中葉,不列顛傲然成為“世界工廠”。工業資產階級及其代言人從當時最有影響的功利主義觀點出發,要求建立一個廉潔、高效的政府。兩黨制度形成后,某黨一旦掌權,極力安排本黨骨干分子,占據要害職位,編織關系網絡,而另一政黨上臺后如法炮制。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持政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成為統治階級中的有識之士備加關注的問題。恰巧,19世紀前期印度殖民政府和牛津、劍橋兩所大學先后進行改革,它們的一些有效措施,如實行公開競爭考試選拔人才、獎優汰劣等,為全面實行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一場多國戰爭成了文官制改革的催化劑。——摘編自閻照祥《英國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關于檢驗公務人員申請人合格與否的公開競爭性考試問題。這種考試必須切實可行,考試內容盡可能合理,并與考生執行他們要求就任的職位所需要的能力及適應性有關。
(5)任何公務人員不因此而承擔向政治基金會捐款的義務,也不因此承擔提供政治服務的義務。他們不因拒絕上述捐獻和服務而受到歧視。
(6)任何公務人員都沒有權利利用職權或個人影響去強迫別人或別的團體采取政治行動。
(9)在考試、任用、重新任用、恢復原職……等問題上,任何人絕不因為有生理缺陷而受到歧視……——摘自《美國文官法》(1883年1月)
(1)根據材料一,概括19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英國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結合所學,指出奠定英國文官制度基礎的文件名稱。(5分)
(2)根據材料二,以美國為例,概括西方文官制度的特點。對于文官制度對西方政府管理的影響,有人認為是積極的,有人認為是消極的,您贊同哪種觀點,請結合所學予以分析。(5分)
答案 (1)背景:工業革命的推動;政黨政治的發展;原先官吏制度存在缺陷;印度殖民政府和牛津、劍橋大學的改革;克里米亞戰爭。
文件:《關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
(2)特點:考試錄用、中立、平等(開放、公平均可)。
影響:
積極:①規范了行政部門事務官的選用和管理;②實現了政治和管理的分離,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③促進國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消極:①容易滋生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②文官人數膨脹,增加國家財政負擔;③文官層次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17.(10分)古代中、西方法律文化
古代中、西方法律文化差異很大,但其中仍存在著共性。
材料一 獬豸(傳說中的獨角獸)是公平正義的重要象征。它怒目圓睜,透著威嚴,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當人們發生沖突或糾紛的時候,獬豸能用角指向無理的一方,令犯法的人不寒而栗。漢代司法官員頭上戴的法冠就叫“獬豸冠”,清朝監察御史和按察使所穿的補服前后皆繡有獬豸圖樣。
中世紀以來,在西方法院的大門外,人們常常會看到蒙目女神的雕塑。她神情肅穆,一只手拿著寶劍,另一只手持著天平。她的雙眼被布緊緊蒙住,這樣就可以靠理性而不是情感和直覺來明辨是非。這位女神的造型實際是混合了希臘、羅馬神話中諸位正義女神的形象,成為西方法律文化的象征。——摘編自彭麗《蒙目女神與獨角獸——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較》
材料二 中華法系以中國古代倫理法為其基礎,特色鮮明。從李悝著《法經》起,直到最后一部封建法典《大清律例》,都以刑法為主,兼有行政和訴訟等諸方面的內容,諸法合體混合編纂形式貫穿整個封建時代。立法權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皇帝手中。保護與管理農業生產一直是古代法律的重要內容。——摘編自劉藝工《試論中華法系的基本特征》
(1)依據材料一,指出古代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共性。(4分)
(2)依據材料二,分析中華法系的基本特征。(6分)
答案 (1)都借助神話追求公平、正義;都強調法律的威懾作用。
(2)從立法角度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皇帝始終是立法的核心;從法律編纂形式看,受戰國以來的法律編纂傳統的影響,諸法混合;從法律內容看,受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的影響,禮法結合;小農經濟和重農抑商政策的長期存在,法律保護農業生產。第41講 近代西方的法律教化、文官制度
主題概覽
1.法律教化: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強調依法統治、法律自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張司法獨立,強調形式公正或程序公正,維護個人自由,主張法律的穩定性。
2.文官制度:19世紀中后期,英國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后來,西方各國紛紛效仿。西方文官管理以功績為導向,公開競爭考試、擇優錄用,嚴格考核、獎優罰劣,有效激勵了在職公務員,有利于人事管理的科學化。
一、近代西方的法律、教化與文教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及發展
進程 內容
淵源 羅馬法 (1)內容:《_______》《羅馬民法大全》等。 (2)地位: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淵源
發展 “日耳曼法” 中古時期,各日耳曼王國在習慣法的基礎上編纂了一批成文法,稱為“日耳曼法”,作為莊園法庭審判的依據
教會法 教會根據_______,制定和頒布了教會法
普通法系 (1)12世紀前后,建立在習慣法基礎上、全國普遍適用的法律在英國逐漸形成,這就是普通法。 (2)美國等很多國家在學習英國法律的基礎上制定了本國法律,它們構成了普通法系,也稱“_______”
民法系(“大陸法系”) 《_______》繼承了羅馬法傳統,融入了啟蒙思想和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形成了民法系,又稱“大陸法系”
圖解歷史 英美法系的形成
思維點撥 《法國民法典》第一次確認了民事權利平等、財產所有權的契約自由等資產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用法律形式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打擊了封建勢力,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因其是為適應資產階級需要而制定的,所以深深地打上了資產階級的烙印。
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
方面 特點 表現
權力結構 堅持權力制衡、_____ ①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法律由議會制定。 ②行政機構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行使行政權,法院根據法律獨立掌握_______
法律內容 注重保護個人權利 注重保護個人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等
司法實踐 堅持_______和無罪推定 ①建立了律師制度和陪審團制度。 ②無罪推定原則指的是所有被審判者在判決之前都被視為無罪
       無罪推定原則
無罪推定原則的核心意義在于保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主要強調了三層意思:對任何人有罪決定的宣告,只能由法院決定,其他任何機關和組織都無權決定;強調證據裁判主義精神,法院應當用證據證明被告人有罪,不能推定或假設;在判決生效之前,被告人是無罪的,不能因為其被逮捕、被起訴、被審判而認為其有罪。
(2)局限
①確認了私有財產制度,每個人財產的多少決定著法律地位的高低。
②對個人權利的認定也有逐漸改進的過程。
材料 13世紀,英國通過《大憲章》,確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權有限的原則。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法律體系更加完善。美國等很多國家在學習英國法律基礎上制定了本國法律,構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侖簽署法令,頒布了《法國民法典》。《法國民法典》繼承了羅馬法傳統,很快推廣到歐洲各地,形成了“大陸法系”。
“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權利的議會制定,行政機構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行使行政權,法院根據法律獨立掌握司法權,司法實踐中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摘編自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卷》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歐洲近代法律體系的基本特征。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宗教倫理與教化
(1)基督教的影響
文化上 搜集和抄錄經典,保存了________,宣講了基督教教義
教育上 ①開辦學校,有宗教學校和世俗學校。 ②主要講授宗教內容,學習內容以宗教為目的。 ③教授算術、幾何、天文、音樂、文法、修辭和邏輯
日常生活 介入人們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幾乎所有節日都與基督教有關
社會倫理道德 告誡人們必須孝敬父母,不許偷盜、奸淫、殺人、貪戀別人財物等,要求人們逆來順受
       宗教倫理
宗教倫理是以宗教信仰為基礎的道德修養體系。集中體現為人與超越性對象、人自身靈與肉或精神與肉體、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諸關系的處理原則,其中人與超越性對象的關系是基礎和核心。其社會作用主要體現為通過道德的感化而影響信眾。
(2)宗教改革后的新教
主張 ①反對教皇權威,主張信徒自己閱讀《圣經》理解教義。 ②提倡節儉和______的態度。 ③鼓勵人們發財致富
影響 ①仍堅持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束縛人們的行為,麻醉人們的思想。 ②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沖突,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材料 宗教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和文化現象,在全世界范圍內對法律產生過重要影響。法律在文化上的獨立性,可以說是宗教文化長期培養的結果。法律最初的絕大多數禁條幾乎都反映著宗教倫理方面的禁忌;最初的執法活動幾乎全部被祭司所壟斷,而法律觀念則純粹是一種宗教意識形態。“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被廣泛傳播,后來影響法律制度,產生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則。而《圣經》中誠實、公正的觀念對形成西方衡平法‘誠實信用’原則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宗教方面的共識深刻地決定著法律的面貌,甚至法律的通用語言、慣常程式以及匯集而成的傳統都是在宗教文化的氛圍中發育成長的。
——摘編自王景斌、周偉科《從關聯性視角看宗教與法律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宗教對近代西方法律的影響。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代歐美大學教育和圖書館
(1)大學教育的發展(選必3,第14課子目1)
法國 拿破侖建立的“大學區”制度,確立了保留至今的國民教育制度
德國 洪堡秉持“研究教學合一”的精神創辦的________________,促成大學職能的轉變,將教學與研究結合在一起
美國 大學則逐漸傾向于世俗化與________,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
(2)圖書館的成長(選必3,第14課子目3)
①在西方,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學圖書館,在保存古典時期文化遺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私人圖書館也隨之興起。
②19世紀下半葉,英、美等國出現近代公共圖書館。
二、西方的文官制度的建立與認識
1.西方文官制度出現的背景
(1)歷史背景
①中古時期:西歐社會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________________;官員只為國王和權貴服務,類似于仆從。
②17-18世紀
概況 歐美國家逐漸建立起資本主義制度,但官員的選拔仍存在許多問題
表現 少數人或集團掌握著官員任免權,導致營私舞弊、賣官鬻爵等政治亂象頻發。 內閣制和政黨政治形成后,出現了“政黨分肥制”
影響 腐敗泛濫,嚴重影響政府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政黨分肥制
政黨分肥制亦稱政黨分贓制,內閣制和政黨政治形成后出現,是西方國家政黨發展史上一種普遍的歷史現象。執政黨一般會把官職分給黨內同僚,平民也可以進入政府任職,但是一旦內閣重組或執政黨更換,就要更換大批政府官員。政黨分肥制在剛出現時曾起到過否定以門第和私親任官的貴族制、恩賜制和徇私制的進步作用,但發展到后來,也成了一種任人唯派、任人唯親的制度。
(2)推動因素
①工業革命后,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亟須建立能迅速處理日常事務的____________體系。
②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們要求平等參與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強烈。
圖解歷史 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確立的原因
2.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英國文官制度的確立
①18世紀初:規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員不得當選為下院議員。
②19世紀初:開始設立____________的職位,官員至此分為兩類。
政務官:包括大臣和政務次官或政務秘書,隨內閣共進退。
事務官:即文官,包括常務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員,負責具體事務,不受黨派影響,可長期任職。
③1855年:英國建立了不受黨派干涉的________________,對被推薦的候選人進行考試。
④1870年:規定多數重要文官職位必須通過公開競爭考試擇優錄用;
文官委員會有權獨立決定文官的基本錄用條件,文官制度最終確立。
(2)西方文官制度的擴展
①1883年,美國國會通過《______________》,建立了文官制度。
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德國和日本等國的文官制度也最終建立起來。
思維點撥 西方文官制度與科舉制
西方文官制度與中國古代科舉制有一定的淵源,二者具有相似性,比如它們都是選拔官員的制度,也逐漸建立了一整套的程序;它們都是工具性制度,具備考試的形式。但二者又大相徑庭,如科舉制度從屬于中國古代封建統治階級,從屬于皇權,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從屬性;而文官制度從屬于資產階級,具有一定的政治中立性。此外,科舉制與西方文官制度在管理方面也有不同的傾向,二者最終的結局也大不相同。
3.西方文官制度的特點和影響
(1)特點
擇優錄用 凡是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公民,都可以參加文官考試,成績優異者得到錄用
政治中立 文官要在各政黨之間嚴格保持_____;不得公開參與政治活動;必須忠實執行政府的各項政策
職務常任 文官無嚴重過錯,便可任職到退休;文官根據工作成績得到晉升或懲罰
(2)影響
積極 ①規范了西方國家政府行政部門______的選用和管理,實現了政治和管理的分離。 ②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穩定性和持續性,促進了國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局限 ①容易滋生官僚習氣和僵化現象。 ②文官人數急劇膨脹,大大增加了國家財政負擔。 ③文官的層次越來越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材料 5—18世紀西歐官員任用制度的演變
根據材料,闡述5—18世紀西歐官員任用制度的演變趨勢。
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以日耳曼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習慣法在西歐封建社會中始終是一種普遍適用的重要法律。
2.《法國民法典》第一次確認了民事權利平等、財產所有權的契約自由等資產階級民法的基本原則。
3.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區別:大陸法系是制定法,依照法典的具體規定判案,英美法系是判例法,依照以往的案例判案。在庭審中,英美法系一般是當事人主義,雙方當事人有很大的自主權,大陸法系一般是法官主義,法官享有比較多的職權。
4.官員的選拔與管理在任何國家都是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治理的必要前提。
5.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則,對于削弱國王的政治權力,保證資產階級政策的連續性,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特點
(1)強調依法治理,把法治作為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主要方法。
(2)強調法律自治,即法律與道德和宗教等相分離。
(3)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形式的平等,反對旨在追求結果平等或限制實際不平等的措施。
(4)堅持法律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反對特別法律,認為無論是維護特權的立法還是給予某些特殊社會群體如弱勢群體特別關照或救助,都是對法治的破壞。
(5)主張司法獨立,強調形式公正或程序公正,反對摻入具有價值意向的道義原則等。
(6)維護個人自由,堅持市民社會與國家的區分,維護作為私域的空間,以使個人不受政府、團體或他人的非法干預。
(7)主張法律的穩定性,反對朝令夕改。堅持法律的公開性和明確性,反對以秘密法律不教而誅,反對制定模棱兩可的法律并隨意解釋。
2.基督教在中古時期的歐洲發揮的作用
(1)基督教的產生,為封建主階級提供了現實的統治思想,成為歐洲中世紀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2)基督教教會在客觀上起到了一定的保留文化、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作用。
(3)基督教教義為司法實踐提供了依據。
3.英國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中國科舉制度的影響 近代以來,關于中國選官制度的書籍大量傳入歐洲,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大力推崇科舉制,這些為英國創立文官制度提供了借鑒
工業革命的完成 工業革命后,資產階級從功利主義原則出發,要求政府的管理像工業生產一樣,盡可能地提高效率,削減不必要的行政開支,這成為推動文官制度改革的巨大原動力
政府管理職能擴大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政府管理職能日益擴大,機構設置不斷增加,文官隊伍迅速膨脹,要求更多的優秀的、專業的人才進入政府,從而推動了政府改革文官選拔的范圍和形式
政黨政治的弊端 政黨的輪換造成了政局的混亂,“政黨分肥制”容易引發黨內矛盾,引發社會的不滿
社會組織的改革經驗 1702年,英國劍橋大學首次使用試卷對學生進行考試。185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職員任用方面也采用書面考試錄用的方法
1.(2021·全國乙卷)18世紀90年代初,法國國民議會取消監禁專制授權令,否定了家長或家族可不經審訊就將孩子投進監獄的做法;國民議會還規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評議庭專司聽審父母和20歲以下子女的爭訟,21歲的家庭成員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權的管轄控制。上述內容體現了(  )
A.個人意志即個人權利
B.個人與國家間的契約關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
D.家族利益凌駕于國家利益
2.(2022·衡水期中)1764年7月,意大利人貝卡利亞在《論犯罪與刑罰》一書中提出:“法官判決之前,一個人是不能被稱為罪犯的。只要還不能斷定他已經侵犯了給予他公共保護的契約,社會就不能取消對他的公共保護。”此材料反映了西方近代法律制度(  )
A.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
B.堅持權力制衡、三權分立的原則
C.注重保護個人權利
D.體現了“天賦人權”和人人平等思想
3.近代歐洲存在著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陸法系以成文的法典為表現形式,以民法為典型,以演繹為思維特點;英美法系以判例法為主要表現形式,以普通法為基礎,以歸納為思維特點。據此可推知(  )
A.歐洲法律體系都是羅馬法的延續
B.歐洲法律體系并非都源于羅馬法
C.地理環境決定了法律體系的特點
D.羅馬法具有超越時空的重要意義
4.(2022·杭州高三模擬)英國責任制內閣確立后的很長一段時期,勝選黨派組閣,政府官職就由該黨成員擔任。1850 年進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規定負責具體行政事務的官員不得參選議員,不能介入黨派活動。這種變化說明(  )
A.政府被議會操控阻礙民主政治發展
B.文官制度是英國政治民主的根本動力
C.改革目的是保證政府施政的獨立性
D.責任內閣制并不具備分權制衡的特征
5.自16世紀以來,歐洲國家的藏書逐漸從修道院圖書館的狹小空間里解放出來,閱讀開始走向大眾,各類經營性質的圖書館興起并繁榮。1850年,歐洲第一部公共圖書館法案在英國誕生。此后,公共圖書館逐步消除了對讀者階層、經濟狀況、身份等諸多限制。據此可知,近代歐洲圖書館(  )
A.滿足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B.推動了社會教育不斷發展
C.體現了工業革命的興起
D.服務公眾的職能逐漸強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州市| 万安县| 三穗县| 沛县| 晋江市| 兴业县| 孟津县| 正镶白旗| 正蓝旗| 太白县| 获嘉县| 和林格尔县| 沂水县| 根河市| 莱西市| 桂东县| 永德县| 台安县| 利津县| 七台河市| 淅川县| 威海市| 泰兴市| 阳山县| 汉源县| 文昌市| 濉溪县| 云霄县| 潞城市| 房产| SHOW| 青海省| 淄博市| 津南区| 鄢陵县| 民乐县| 洛扎县| 易门县| 华坪县| 姚安县|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