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部編人教版 七年級歷史/下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簡約課堂視頻導入《西游記》作者是誰?他生活在哪個朝代?板書課題2022年課標:通過了解《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認識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響;通過了解小說、戲曲的繁榮,知道明朝文學藝術的特色。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1)通過學習明朝科技文化成就與時代背景之間的聯系,明白一定時期的文化是一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唯物史觀)(2)運用相關圖文史料,分析明朝科技名著的特點。(史料實證、歷史解釋)(3)通過識讀《明長城示意圖》《明朝北京城平面圖》,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認識明長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點。(時空觀念)(4)學習科學家對科學不懈追求的進取精神;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家國情懷)培養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目標核心素養明代著名的科技著作有哪些?第一篇章: 大家風范——科技名著新知講解讀教材,完成下列表格。作品 作者 內容 地位《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李時珍徐光啟宋應星覆蓋了當時中國農業和手工業的所有生產、加工部門分為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等大類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 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全書190多萬字,共記載了藥物1800多種;收錄藥方一萬一千多個;還附有1 100多幅藥物形態圖自主學習《本草綱目》內容?歷史地位?李時珍先后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歷代醫藥書籍,記錄上千萬字札記,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于明(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內容:記載藥物1800種,收錄藥方11000多個,附有1100多幅藥物形態圖。地位: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天工開物》內容?歷史地位?宋應星自幼聰明強記,并考中舉人。后來連續6次會試不第。45歲后轉而探求科學工藝之術。清朝建立后,他過起隱居生活,雖貧困但拒不出仕。宋應星一生致力于對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科學考察和研究,編寫了《天工開物》一書。內容:全書18卷,幾乎涵蓋了人們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地位: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2.宋應星與《天工開物》《農政全書》內容?歷史地位?徐光啟畢生致力于數學、天文、歷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尤精曉農學。他還是一位溝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與意大利人利瑪竇合作翻譯了《幾何原本》,對中國數學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內容:全書60卷,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等大類。地位: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的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農學創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3.徐光啟與《農政全書》明代代表性的建筑有哪些?第二篇章: 佳作天成——明長城和北京城明長城北京城明代修筑長城的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布局更合理,技術更先進,設施更為完善,工程質量更為堅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長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最為雄偉壯麗的是紫禁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長城像巨龍盤旋在群山之中,起伏在峻嶺之巔。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明朝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外城。宮城就是紫禁城,今稱故宮。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貴族南擾西起嘉峪關,東至鴨綠江明長城是明朝在北方山區修筑的軍事防御工程,亦稱邊墻,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明長城關城就是中國的城堡。關城是出入長城的通道,也是長城防守的重要防線,建磚砌拱門,上筑城樓和箭樓。關城與長城是一體的,著名的有山海關、居庸關、平型關、雁門關、嘉峪關等。山海關——“天下第一關”嘉峪關—“天下雄關”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布局更合理技術更先進設施更完善工程質量更優異長城是由墻體、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臺等多種防御工事所組成的完整的軍事防御工程體系。1.明長城秦長城 明長城目的起止建筑作用 象征意義 抵御匈奴南下防范蒙古騎兵的侵擾西起臨洮,東到遼東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土筑東段用條石和青磚,位置靠南軍事上抵御了少數民族的侵擾;經濟上促進了北疆經濟開發的生命線;政治上連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艱苦勤奮,堅韌剛毅和充滿向心凝聚力。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比較明長城和秦長城知識拓展北京城是什么時候營建的?結合圖片分析北京城的布局有何特點?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朱棣通過“ 靖難之役 ”成為明朝第三個皇帝后,選定北京作為都城,從1406年至1420年基本建成,1421年明成祖正式遷都北京。2.北京城北京城的布局皇城在宮城外面,周長9000多米,設有6個門。宮城即紫禁城,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是北京城的核心。內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周長約23千米,設有9個城門。外城在內城南面,設有7個城門。知識拓展明朝北京城平面圖特點①整個北京城平面呈“凸”字 形,由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根據中軸線對稱展開,均衡布局②以宮殿為重點,并建有壇廟、宮苑、王府、橋梁、大街小巷以及其他各種民生設施;③城中心的紫禁城最為雄偉壯麗,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體現皇權至上原則北京城的布局知識拓展名稱 成書 時間 作者 主要內容 地位《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我國最為流行的長篇歷史小說之一元末明初羅貫中元末明初施耐庵明朝吳承恩我國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一部浪漫主義的神話小說魏、蜀、吳三國時期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漢反抗官府壓迫的武裝斗爭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艱難歷程明代小說代表性的成就有哪些?第三篇章: 不朽名篇——小說和藝術自主學習讀教材,完成下列表格。1.小說結合小說中的插畫,講述這幾部小說的精彩故事?思考三部小說有哪些共同點?三部作品產生咋樣影響?三部小說都塑造了個性鮮明的英雄人物都表達了人們現實生活中的強烈愿望《三國演義》表達了人們渴望統一的強烈愿望《水滸傳》表達了人們反抗官府壓迫的強烈愿望《西游記》表達了人們鏟除邪惡的強烈愿望知識拓展這三部小說都規模宏大,結構嚴整,情節曲折,想象豐富,語言生動,問世后在社會上廣泛流傳,深受廣大民眾喜愛,對以后的小說、戲劇等文學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明朝中葉以后,工商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市民階層日益壯大。與正統詩歌相比,小說具有更多的趣味性,而且更加的貼近于現實生活,滿足了市民階層對文化的需求。明統治階級對當時的知識分子采取了許多高壓政策,許多文人在詩歌創作中不敢觸及政治現狀,只能在政府不重視的小說中表達對現實和生活壓迫的不滿。明代印刷術的進步,刻書業的發展,使小說有了更快捷的傳播條件。明朝小說發達的原因知識拓展商品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發展和市民階層的擴大,需要一種相對于“雅文化”更大眾的“俗文化”。秦散文、漢賦、唐代的傳奇、宋代的話本提供了、元代戲曲的劇本都為小說的成熟文學素材和文學形式。印刷術的成熟和版業出的發展。明朝時期,書畫藝術繼續發展徐渭墨葡萄圖董其昌 秋興八景圖2.書畫明朝時,戲劇成為城鄉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動(1)湯顯祖:明朝后期最負盛名的戲劇家(2)《牡丹亭》藝術特點:曲文流利,人物內心描寫細致主要內容:描寫了杜麗娘和柳夢海神奇的愛情故事思想主旨: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3.戲劇《徐霞客游記》明末的徐霞客長年旅行,游歷名山大川,走遍大半個中國。他堅持寫日記30多年,留下了60余萬字的游記資料。后人將這些日記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一書。這部書詳細記錄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以及經濟、交通、城鎮聚落、風土文物等,其中對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記錄,居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作者寫景寫物具體形象,情景交融,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性。《徐霞客游記》既是地理學巨著,也是文學名著。知識拓展在三位科學家身上體現了中華民族刻苦學習,善于思考,腳踏實地和開拓進取的精神。長城和北京城的修建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偉大的智慧和創造力。文學是時代的反映,是與時俱進的產物……家國情懷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科技名著工藝:農業:《天工開物》《農政全書》建筑明長城:北京城:目的、規模、結構、地位修建者及時間、布局及特點文學小說:書法:繪畫:戲劇:《三國演義》《水滸傳》董其昌徐渭湯顯祖《牡丹亭》《西游記》知道《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與影響。通過明長城和北京城的建筑,體會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醫藥學:《本草綱目》板書設計課堂檢測1.長城以北的草原文化騎馬、射箭、音樂、歌舞等通過長城沿線的經貿互市傳到了長城南面的許多城市,傳到帝都北京以及全國許多城市,長城以南的文學作品、詩歌、戲劇、文化等也通過長城沿線的開放市場傳到了長城以北。材料表明長城是A.單純的軍事防御工程 B.區域間經濟交往的障礙C.連貫東西的重要商路 D.文化交流的橋梁與見證2.明清時期某典籍記載:“甘薯,即俗名紅山藥也……枝葉附地,隨節作根,風雨不能侵損,可當米谷,兇歲不能災,可充籩實,可以釀酒,用地少而利多”。該典籍是A.《齊民要術》 B.《大明歷》 C.《農書》 D.《農政全書》DD3.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的是( )A.李時珍《本草綱目》 B.徐光啟《農政全書》C.司馬遷《史記》 D.宋應星《天工開物》D科技 之光 材料一 《本草綱目》,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工開物》,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 《農政全書》,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 (1)分別寫出材料一中三本科技名著的作者。根據材料一,概括這一時期中國科技名著的特點。 作者:李時珍;宋應星;徐光啟。特點:具有實用性和總結性。4.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獨具特色。某校七年級(1)班同學準備以“明朝的科技文化成就”為主題創作一份歷史手抄報。下面是他們設置的部分欄目和整理的圖文材料,請你一起參與完成。課堂檢測建筑 之美 材料二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區修筑的軍事防御工程,亦稱邊墻。 北京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長城的東西起止點及其修筑的目的,并概括北京城的布局特點。 起止點: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目的:防御北方蒙古貴族南擾。特點: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對稱展開,均衡布局。課堂檢測文學 之韻 材料三 (3)你最喜歡材料三中哪一部文學作品?請為它寫一則推薦語。(可從作者、內容等方面回答)(全國視野) 【示例】作品:《西游記》。推薦語:《西游記》是一部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作者是明朝文學家吳承恩,描寫了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艱難歷程,情節曲折,想象豐富,語言生動,值得閱讀。課堂檢測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背記與檢測一、學習目標:1.識記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宋應星和《天工開物》、徐光啟和《農政全書》的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主要特點及其地位;2.知道明長城的東西起止點和北京城的布局特點,體會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3.了解明代文學領域的主要成就,識記《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牡丹亭》的作者、主要內容、藝術特點和地位。二、學習重難點教學重點: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北京城和明長城、明朝小說的文學成就和時代特點。教學難點: 明代的科技發展和文學藝術。三、思維導學:四、背記要點:1.科技名著《本草綱目》 李時珍 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天工開物 》 宋應星 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農政全書》 徐光啟 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2.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3.北京城: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經過大規模的擴建和改造發展起來的,其中紫禁城 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4.小說《三國演義》(《三國志通俗演義》) 作者 元末明初羅貫中編寫了《三國志通俗演義》俗稱《三國演義》內容 小說以三國的史實為基礎,描寫了魏、蜀、吳三國之間政治、軍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種矛盾沖突,也反映了人們群眾統一的強烈愿望。特點 是我國章回體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我國最為流行的長篇歷史小說之一。《水滸傳》 作者 元末明初施耐庵完成了長篇小說《水滸傳》內容 書中以官逼民反為主題,揭示了從皇帝到各級貪官污吏的丑惡嘴臉,描寫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漢反抗官府壓迫的武裝斗爭。特點 運用白話描寫故事進程和人物性格,洗練明快,生動傳神。《西游記》 作者 明代中期吳承恩內容 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描寫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艱難歷程。特點 小說的語言生動流暢,故事引人入勝。藝術:書法名家董其昌、繪畫名家徐渭、最負盛名的戲劇家湯顯祖 和他的代表作《 牡丹亭》。通過杜麗娘和柳梅神奇的愛情故事,批評了吃人的封建禮教。【歷史解釋】1.《本草綱目》《農政全書》《天工開物》三部巨著有何共同點?①多為總結性巨著,對傳統科技典籍、成就進行整理,作出經驗性總結。②處于世界領先地位。③體現出西方文化的傳入,如《農政全書》。④對自然科學的探究較少。2.長城有什么作用?長城有何寓意?軍事上,抵御了少數民族的南擾;經濟上,促進了北疆經濟的開發;政治上,是連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促進民族交融。寓意:長城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紐帶。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智慧、堅韌剛毅、充滿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3.北京城建筑布局有什么特點?(1)整個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條中軸線縱貫南北,從宮城到外城都以這條中軸線對稱展開,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諧的巨大建筑群。(2)以宮殿為重點,并建有壇廟、宮苑、王府、橋梁、街巷,以及其他各種民生設施。(3)宮城即紫禁城,今稱故宮,是北京城的核心。紫禁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五、課堂檢測:第15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參考答案在題后)一、選擇題1.(2023·湖南長沙·統考一模)宋應星在《天工開物》序言中強調“貴五谷而賤金玉”;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強調“是編總括農家諸書,裒為一集。凡農本三卷,皆經史百家有關民事之言,而終以明代重農之典”。這些記錄主要反映了我國古代( )A.重視制度革新B.農業科技發達C.重農抑商思想 D.農商并重思想2.(2023·北京房山·統考一模)歷代本草記載“名稱多雜”,錯漏很多。李時珍搜書籍800余種,博采細勤,刪繁補缺,辨疑正誤,用了27年完成的著作( )A.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 B.創編的“五禽戲”幫助人民強身健體C.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D.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3.(2023春·北京海淀·九年級統考期中)北京鐘鼓樓位于中軸線北端,是元明清時期北京的報時中心,象征著中國古代統治者向天下萬民授時的最高權力。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頒歷授時是國家權力的象征 B.鐘鼓樓是明清北京城的中心C.鐘鼓樓是北京軍事防御工程 D.明清時期商品經濟迅速發展4.(2023·福建泉州·統考二模)提取圖片信息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面圖片反映的共同信息是( )A.農業耕作工具的革新 B.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C.農業科技著作的豐富 D.中外農業技術的交流5.(2023·山東濰坊·統考一模)18世紀的歐洲曾興起一股“中國風”,在建筑、園林、繪畫和各種日用品的裝飾造型中都競相采用中國題材和模仿中國風格。這反映了當時中國( )A.文化影響深遠 B.對外貿易活躍 C.建筑技術發達 D.推行閉關鎖國6.(2023·四川成都·統考二模)中國古代不同時期,文學形式異彩紛呈。明清時期涌現出著名的四大小說,其中一部“以詭異的想象,突破時空,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創造了一個光怪陸離、神異奇幻的世界”。它是( )A.《西游記》 B.《紅樓夢》 C.《水滸傳》 D.《三國演義》7.(2023·河南·統考模擬預測)明朝,長城沿線(蒙古)“布帛鍋釜及針線梳篦米鹽糖果之類,應從賈人互易”,更有“九邊生齒日繁……商賈日通,邊民始知有生之樂”的景象。這說明( )A.明長城以防御功能為主 B.明長城加強了蒙漢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C.明代修筑長城的規模最大 D.明長城的修建是為了鞏固明朝的統治8.(2023春·廣東·九年級專題練習)明清時期某典籍記載:“甘薯,即俗名紅山藥也……枝葉附地,隨節作根,風雨不能侵損,可當米谷,兇歲不能災,可充籩實,可以釀酒,用地少而利多”。該典籍是( )A.《氾勝之書》 B.《齊民要術》 C.《農書》 D.《農政全書》9.(2023·河南洛陽·統考二模)這部書的藝術成就,最突出地顯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書巨大的歷史主題,主要是通過對起義英雄的歌頌和對他們斗爭的描繪中具體表現出來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輝藝術生命的重要因素。材料評價的是(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 C.《西游記》 D.《紅樓夢》10.(2023·廣東東莞·校聯考一模)紫禁城始建于永樂四年,城內有不下百所院落,每所院落中建筑都有主有從,以配殿襯托主殿。……整座宮城正是以其建筑形象體現古代社會中的君臣、父子、夫婦的倫常關系和這種關系最頂端的君權、皇權的至高無上的地位。由此可知紫禁城( )A.是研究唐宋建筑的重要實物 B.能夠抵御北方少數民族南侵C.融合了中外建筑藝術的風格 D.設計受儒家倫理道德的影響二、綜合題11.(2023春·山東·九年級專題練習)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文明坐標中,中國多元素的文化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堅定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文字之根】(1)據圖1寫出我國目前已知最早、體系最完整的文字的名稱。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于什么朝代?圖2反映了秦朝統一后頒行全國的文字,寫出它的名稱。【思想之源】(2)材料中提到的春秋戰國時期思想領域出現的“熠熠生輝”的局面叫什么?圖中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張是什么?【科技之光】材料一 古代中國人所創造的科學技術包含農、醫、天、算四大學科……歷代統治者在他們的上升時期都比較重視科技的發展……除此之外,中國古代雖然存在著對外科技交流,存在著對外來科技的接納和吸收,但我國的科技體系卻是獨立形成的,內容豐富多彩,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比較注重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實用性特點在中國古代許多科技領域中都有所體現。——《中西方古代科學對比》(3)據材料歸納中國古代科技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中國古代農學和醫學方面的成就各舉一例。【文史之萃】材料二 歷經幾千年的風雨,中國人的文化風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摘編自《影響中國歷史的三十本書》(4)據所學知識把材料中①②兩處的信息補充完整。在《史記》和②處著作中都能查到的歷史內容是從何時到何時?材料三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習近平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5)綜合以上探究,我們作為新時代少年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談談你的看法。第15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參考答案)1.【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貴五谷而賤金玉”,表明對農業的重視,根據題干“是編總括農家諸書,裒為一集。凡農本三卷,皆經史百家有關民事之言,而終以明代重農之典”,也表明對農業的重視,因此這些記錄主要反映了我國古代重農抑商思想,C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對農業的重視,與制度無關,排除A項;材料體現對農業的記載重視,不能體現農業的科技發達,排除B項;“貴五谷而賤金玉”表明商業沒有受到重視,排除D項。故選C項。2.【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李時珍編寫的《本草綱目》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項正確;張仲景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收集了許多民間藥方,寫成了《傷寒雜病論》,排除A項;華佗是東漢著名醫學家,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禽獸的活動姿態,編了一套醫學體操,這套體操叫做“五禽戲”,用以鍛煉身體,排除B項;明朝杰出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排除C項。故選D項。3.【答案】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明朝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基本上修建,又稱紫禁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根據材料“鐘鼓樓……象征著中國古代統治者向天下萬民授時的最高權力”分析可知頒歷授時是國家權力的象征,A項正確;北京城有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宮城是明清北京城的中心,排除B項;鐘鼓樓不是北京軍事防御工程,排除C項;明清時期商品經濟迅速發展,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4.【答案】B【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鐵農具”、“曲轅犁”和“《農政全書》”都與農業生產的技術有關,所以反映的共同信息是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B項正確;《農政全書》是農書,和耕作工具不符,排除A項;“鐵農具”和“曲轅犁”都不屬于農業科技著作,排除C項;圖片沒有反映外國農業技術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B項。5.【答案】A【詳解】根據題干材料“在建筑、園林、繪畫和各種日用品的裝飾造型中都競相采用中國題材和模仿中國風格”,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吸引力。因此材料反映了當時中國文化影響深遠,A項正確;對外貿易、閉關鎖國,在題干內容中都沒有涉及,因為題干內容體現的是“在建筑、園林、繪畫和各種日用品的裝飾造型中都競相采用中國題材和模仿中國風格”,BD項都不符合題意,排除BD項;建筑技術,在題干內容中涉及的只是一個方面,因為題干內容還涉及到園林、繪畫和各種日用品的裝飾造型等,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A項。6.【答案】A【詳解】根據所學,可知“以詭異的想象,突破時空,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創造了一個光怪陸離、神異奇幻的世界”涉及神、人、物,與《西游記》的內容符合,A項正確;《紅樓夢》以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故事為主線,通過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變化,排除B項;《水滸傳》以農民起義為題材,排除C項;《三國演義》講述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排除D項。故選A項。7.【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長城抵御了北方蒙古貴族的南擾,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為邊疆地區的開發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環境,有利于民族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促進了民族交融,材料“長城沿線(蒙古)‘布帛鍋釜及針線梳篦米鹽糖果之類,應從賈人互易’,更有‘九邊生齒日繁……商賈日通,邊民始知有生之樂’”表明明長城加強了蒙漢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B項正確;明長城是明朝在北方山區修筑的對蒙古的防御的軍事防御工程,材料沒有體現明長城的防御功能,排除A項;明朝修筑長城的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布局也更為合理,材料沒有涉及長城的規模,排除C項;修筑明長城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御北方蒙古游牧民族統治者的騷擾,鞏固明朝的統治,材料沒有涉及明長城的修建的目的,排除D項。故選B項。8.【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可知,甘薯在明朝時傳入中國,對它的廣泛種植,《農政全書》有詳細記載,D項正確;《氾勝之書》是東周作品, 《齊民要術》是北魏作品, 《農書》是元朝作品,排除ABC三項。故選D項。9.【答案】B【詳解】據所學知,《水滸傳》的藝術成就,最突出地表現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書巨大的歷史主題,主要是通過對起義英雄的歌頌和對他們斗爭的描繪中具體表現出來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輝藝術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滸傳》中,至少出現了一二十個個性鮮明的典型形象,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躍然紙上。B項正確;材料主要是通過對起義英雄的歌頌和對他們斗爭的描繪與《三國演義》不符,排除A項;材料主要是通過對起義英雄的歌頌和對他們斗爭的描繪與《西游記》不符,排除C項;材料主要是通過對起義英雄的歌頌和對他們斗爭的描繪與《紅樓夢》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10.【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每所院落中建筑都有主有從,以配殿襯托主殿。……整座宮城正是以其建筑形象體現古代社會中的君臣、父子、夫婦的倫常關系和這種關系最頂端的君權、皇權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可知,紫禁城的設計體現了尊卑有序的封建倫理道德,這與儒家思想相契合,D項正確;是研究唐宋建筑的重要實物與題干“紫禁城始建于永樂四年”(明朝)不符,排除A項;能夠抵御北方少數民族南侵是長城,排除B項;紫禁城是典型的中式建筑,“融合了中外建筑藝術的風格”說法錯誤,排除C項。故選D項。11.【答案】(1)甲骨文;商朝;小篆。(2)百家爭鳴;仁;韓非。主張改革;以法治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3)特點:體系獨立;內容豐富;吸收外來科技;注重實用性等。農業:賈思勰《齊民要術》、王禎《農書》、徐光啟《農政全書》、宋應星《天工開物》。(任寫一個即可,不寫人名不扣分)醫學: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華佗發明麻沸散、李時珍《本草綱目》。(任寫一個即可,不寫人名不扣分)(4)①司馬遷;②《資治通鑒》。戰國至漢武帝時期的歷史。(5)我們要積極學習和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要加強國學經典教育;要大力宣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要樹立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軟實力;要同其他優秀文化交流互鑒,要保持民族文化的先進性等。【詳解】(1)根據所學和材料【文字之根】可知,我國目前已知最早、體系最完整的文字是甲骨文,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于商朝,圖2反映了秦朝統一后頒行全國的文字——小篆。(2)根據所學和材料【思想之源】“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觀園中,諸子百家熠熠生輝,儒道釋和諧共生”可知,春秋戰國時期思想領域出現的“熠熠生輝”的局面叫百家爭鳴,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分別是韓非和以法治國、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3)根據所學和材料一“古代中國人所創造的科學技術包含農、醫、天、算四大學科……歷代統治者在他們的上升時期都比較重視科技的發展——存在著對外來科技的接納和吸收,但我國的科技體系卻是獨立形成的,內容豐富多彩,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比較注重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實用性特點在中國古代許多科技領域中都有所體現”可知,這體現的特點是,體系獨立、內容豐富、吸收外來科技、注重實用性等。農業方面的成就有,賈思勰《齊民要術》、王禎《農書》、徐光啟《農政全書》、宋應星《天工開物》,醫學方面的成就有,張仲景《傷寒雜病論》、華佗發明麻沸散、李時珍《本草綱目》。(4)根據所學和材料二示意圖可知,司馬遷編寫了《史記》,司馬光主持編寫了《資治通鑒》,在兩部名著中都能查到的是戰國至漢武帝時期的歷史。(5)此問相對開放,回答符合下列要點即可,如,我們要積極學習和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要加強國學經典教育;要大力宣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要樹立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軟實力;要同其他優秀文化交流互鑒,要保持民族文化的先進性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敢問路在何方.mp4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 背記與檢測).doc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簡約課堂精品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