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7張PPT)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第1講目標要求1.理解慣性的本質和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2.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及公式.3.了解單位制,并知道七個基本單位.會用國際單位制檢查結果表達式是否正確.內容索引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考點二 牛頓第二定律考點三 單位制課時精練考點一牛頓第一定律一、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 或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2.理想實驗:它是在經驗事實基礎上采用科學的抽象思維來展開的實驗,是人們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過程.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理想斜面實驗得出的,它不能由實際的實驗來驗證.梳理必備知識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靜止狀態3.物理意義(1)揭示了物體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的運動規律.(2)提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 ,即物體維持其 的特性.(3)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說明力不是 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強調:運動狀態的改變指速度的改變,速度改變則必有加速度,故力是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慣性原有運動狀態維持物體運動狀態二、慣性1.定義:物體保持原來 或 的性質叫作慣性.2.慣性大小的量度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 ;物體的質量越小,慣性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靜止狀態質量越大越小1.牛頓第一定律是實驗定律.( )2.運動的物體慣性大,靜止的物體慣性小.( )3.物體不受力時,將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1.對慣性的理解(1)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2)物體的慣性總是以“保持原狀”“反抗改變”兩種形式表現出來.(3)物體慣性的大小取決于質量,質量越大,慣性越大.(4)慣性與物體的受力情況、運動狀態及所處的位置無關.提升關鍵能力2.慣性的表現形式(1)物體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2)物體受到外力且合外力不為零時,慣性表現為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慣性越大,物體的運動狀態越難改變.例1 (多選)科學家關于物體運動的研究對樹立正確的自然觀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中符合歷史事實的是A.亞里士多德認為,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的運動狀態才會改變B.伽利略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結論:如果物體不受力,它將以這一速度永遠運動下去C.笛卡兒指出,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既不會停下來,也不會偏離原來的方向D.牛頓認為,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亞里士多德認為,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故A錯誤;伽利略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結論:力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如果物體不受力,它將以這一速度永遠運動下去,故B正確;笛卡兒指出,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既不會停下來,也不會偏離原來的方向,故C正確;牛頓認為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故D正確.例2 如圖所示,一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個小車上,在容器中分別用細繩懸掛和拴住一個鐵球和一個乒乓球,容器中水和鐵球、乒乓球都處于靜止狀態,當容器隨小車突然向右運動時,兩球的運動狀況是(以小車為參考系)A.鐵球向左,乒乓球向右B.鐵球向右,乒乓球向左C.鐵球和乒乓球都向左D.鐵球和乒乓球都向右√當容器突然向右運動時,同等體積的鐵球和水比較,鐵球的質量大,鐵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相對于水向左偏移,相對于小車向左運動,同等體積的乒乓球和水比較,水的質量大,水相對于乒乓球向左偏移,因此乒乓球相對于水向右偏移,相對于小車向右運動,故選A.考點二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 ,跟它的質量成______,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 .2.表達式: .梳理必備知識正比反比相同F=ma1.物體加速度的方向一定與合外力方向相同.( )2.由m= 可知,物體的質量與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與其運動的加速度成反比.( )3.可以利用牛頓第二定律確定高速電子的運動情況.( )√××1.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提升關鍵能力2.力和運動之間的關系(1)不管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只要合力不為零,物體就有加速度.(3)合力與速度同向時,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合力與速度反向時,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例3 (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對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施加一個水平力,當力剛作用瞬間,物體立即獲得加速度B.物體由于做加速運動,所以才受合外力作用C.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與F的方向相同,與速度方向無關D.物體所受合外力減小,加速度一定減小,而速度不一定減小√考向1 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由于物體的加速度和合外力是瞬時對應關系,由此可知當力作用瞬間,物體會立即產生加速度,選項A正確;根據因果關系,合外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即物體由于受合外力作用,才會產生加速度,選項B錯誤;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與F的方向相同,與速度方向無關,選項C正確;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物體所受合外力減小,加速度一定減小,如果物體做加速運動,其速度會增大,如果物體做減速運動,速度會減小,選項D正確.例4 某型號戰斗機在某次起飛中,由靜止開始加速,當加速度a不斷減小至零時,飛機剛好起飛.關于起飛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飛機所受合力不變,速度增加得越來越慢B.飛機所受合力減小,速度增加得越來越快C.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來越快D.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來越慢√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當合力逐漸減小至零時加速度a不斷減小到零;飛機做加速運動,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減小,即速度增加得越來越慢,故A、B、C項錯誤,D項正確.例5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順利將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并進駐空間站.在空間站中,如需測量一個物體的質量,需要運用一些特殊方法:如圖所示,先對質量為m1=1.0 kg的標準物體P施加一水平恒力F,測得其在1 s內的速度變化量大小是10 m/s,然后將標準物體與待測物體Q緊靠在一起,施加同一水平恒力F,測得它們1 s內速度變化量大小是2 m/s.則待測物體Q的質量m2為A.3.0 kg B.4.0 kgC.5.0 kg D.6.0 kg√考向2 牛頓第二定律的簡單應用例6 (2022·全國乙卷·15)如圖,一不可伸長輕繩兩端各連接一質量為m的小球,初始時整個系統靜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兩球間的距離等于繩長L.一大小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輕繩的中點,方向與兩球連線垂直.當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 時,它們加速度的大小均為√(1)選取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2)應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正交分解法求合力;(3)根據F合=ma求物體的加速度a.利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思路方法點撥例7 (多選)某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兩個恒定的水平共點力的作用,以10 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其中F1與加速度方向的夾角為37°,某時刻撤去F1,此后該物體(sin 37°=0.6)A.加速度可能為5 m/s2B.速度的變化率可能為6 m/s2C.1秒內速度變化大小可能為20 m/sD.加速度大小一定不為10 m/s2√√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合=ma=10m,F1與加速度方向的夾角為37°,根據幾何知識可知,F2有最小值,最小值為F2min=F合sin 37°=6m.所以當F1撤去后,合力的最小值為Fmin=6m,合力的取值范圍為6m≤F合,所以加速度的最小值為amin= =6 m/s2.故B、C正確.考點三單位制1.單位制: 單位和 單位一起組成了單位制.2.基本單位:基本量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基本量共七個,其中力學有三個,是 、 、 ,單位分別是 、 、 .3.導出單位:由基本量根據 推導出來的其他物理量的單位.梳理必備知識基本導出長度質量時間米千克秒物理關系4.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物理量名稱 物理量符號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長度 l 米 m質量 m 千克(公斤) kg時間 t 秒 s電流 I 安[培] A熱力學溫度 T 開[爾文] K物質的量 n,(ν) 摩[爾] mol發光強度 I,(Iv) 坎[德拉] cd例8 (2023·浙江1月選考·1)下列屬于國際單位制中基本單位符號的是A.J B.K C.W D.Wb√國際單位制中的七個基本單位分別是千克、米、秒、安培、開爾文、坎德拉、摩爾,符號分別是kg、m、s、A、K、cd、mol,其余單位都屬于導出單位,故選B.√四課時精練1.伽利略曾用如圖所示的“理想實驗”來研究力與運動的關系,則下列選項符合實驗事實的是A.小球由靜止開始釋放,“沖”上對接的斜面B.沒有摩擦,小球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C.減小斜面的傾角θ,小球仍然到達原來的高度D.繼續減小斜面的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遠運動下去12345678910111213√基礎落實練小球由靜止開始釋放,“沖”上對接的斜面,這是事實,故A正確;因為生活中沒有無摩擦的軌道,所以小球12345678910111213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為推理,故B錯誤;減小斜面的傾角θ,小球仍然到達原來的高度是在B項的基礎上進一步推理,故C錯誤;繼續減小斜面的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遠運動下去,這是在C項的基礎上繼續推理得出的結論,故D錯誤.2.(2020·浙江7月選考·7)如圖所示,底部均有4個輪子的行李箱a豎立、b平臥放置在公交車上,箱子四周有一定空間.當公交車A.緩慢啟動時,兩只行李箱一定相對車子向后運動B.急剎車時,行李箱a一定相對車子向前運動C.緩慢轉彎時,兩只行李箱一定相對車子向外側運動D.急轉彎時,行李箱b一定相對車子向內側運動√12345678910111213a行李箱與車廂底面接觸的為4個輪子,而b行李箱與車廂底面接觸的為箱體平面.緩慢啟動時,加速度較小,兩只行李箱所受靜摩擦力可能小于最大靜摩擦力,故兩只行李箱可能相對公交車靜止,不會向后運動,故A錯誤;12345678910111213急剎車時,a、b行李箱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但a行李箱與車廂底面的摩擦力比較小,故a行李箱會向前運動,b行李箱可能靜止不動,也可能向前運動,故B正確;緩慢轉彎時,向心加速度較小,兩只行李箱特別是b行李箱所受靜摩擦力可能足以提供向心力,則b行李箱可能相對公交車靜止,不一定相對車子向外側運動,故C錯誤;12345678910111213急轉彎時,若行李箱b所受靜摩擦力不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時會發生離心運動,可能會向外側運動,故D錯誤.3.(2022·江蘇卷·1)高鐵車廂里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本書,書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若書不滑動,則高鐵的最大加速度不超過A.2.0 m/s2 B.4.0 m/s2C.6.0 m/s2 D.8.0 m/s2√12345678910111213書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書相對于桌面不滑動,則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加速度,即有Ffm=μmg=mam,解得am=μg=4 m/s2,書相對高鐵靜止,故若書不滑動,高鐵的最大加速度為4 m/s2,B正確,A、C、D錯誤.123456789101112134.如圖,某飛行器在月球表面起飛后,一段時間內沿與月面夾角為θ的直線做加速運動.此段時間飛行器發動機的噴氣方向可能沿A.方向①B.方向②C.方向③D.方向④12345678910111213√飛行器在起飛后的某段時間內的飛行方向與水平面成θ角,且速度在不斷增大,說明飛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與速度同向,飛行器受重力和12345678910111213噴氣推力的作用,即重力與推力的合力與速度方向相同,飛行器所受噴氣的反沖力與噴氣方向相反,由題圖可知,只有推力在③的反方向時,合力才可能與速度同向,故C正確,A、B、D錯誤.5.(2023·河北衡水市冀州區第一中學高三檢測)某人想測量地鐵啟動過程中的加速度,他把一根細繩的下端綁著一支圓珠筆,細繩的上端用電工膠布臨時固定在地鐵的豎直扶手上.在地鐵啟動后的某段加速過程中,細繩偏離了豎直方向,他用手機拍攝了當時情景的照片,拍攝方向跟地鐵前進方向垂直.細繩偏離豎直方向約為30°角,此時地鐵的加速度約為A.6 m/s2 B.7.5 m/s2C.10 m/s2 D.5 m/s2√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6.如圖所示,輕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長到O點并系住質量為m的物體,現將彈簧壓縮到A點,然后釋放,物體可以一直運動到B點.如果物體受到的阻力恒定,則A.物體從A到O先加速后減速B.物體從A到O做加速運動,從O到B做減速運動C.物體運動到O點時,所受合力為零D.物體從A到O的過程中,加速度逐漸減小√12345678910111213物體從A到O,初始階段受到的向右的彈力大于阻力,合力向右.隨著物體向右運動,彈力逐漸減小,合力逐漸減小,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向右且逐12345678910111213漸減小,由于加速度與速度同向,物體的速度逐漸增大.當物體向右運動至AO間某點(設為點O′)時,彈力減小到與阻力相等,物體所受合力為零,加速度為零,速度達到最大.此后,隨著物體繼續向右運動,彈力繼續減小,阻力大于彈力,合力方向變為向左.至O點時彈力減為零.所以物體越過O′點后,合力(加速度)方向向左且逐漸增大,由于加速度與速度反向,故物體做加速度逐漸增大的減速運動,綜上所述A正確.123456789101112137.(2023·江蘇省南師附中模擬)橡皮筋也像彈簧一樣,在彈性限度內,伸長量x與彈力F的大小成正比,即F=kx,k的值與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時的長度L、橫截面積S有關,理論與實踐都表明k= 其中Y是一個由材料決定的常數,材料學上稱之為楊氏模量.在國際單位制中,楊氏模量Y的單位應該是A.N B.m C.N/m D.Pa√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8.(2023·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月考)某同學使用輕彈簧、直尺、鋼球等制作了一個“豎直加速度測量儀”.如圖所示,彈簧上端固定,在彈簧旁沿彈簧長度方向固定一直尺.不掛鋼球時,彈簧下端指針位于直尺20 cm刻度處;下端懸掛鋼球,靜止時指針位于直尺40 cm刻度處.將直尺不同刻度對應的加速度標在直尺上,就可用此裝置直接測量豎直方向的加速度.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30 cm刻度對應的加速度為-0.5gB.40 cm刻度對應的加速度為gC.50 cm刻度對應的加速度為2gD.各刻度對應加速度的值是不均勻的√12345678910111213能力綜合練12345678910111213在40 cm刻度處,有mg=F彈,則40 cm刻度對應的加速度為0,B錯誤;由分析可知,在30 cm刻度處,有F彈-mg=ma,有a=-0.5g,A正確;由分析可知,在50 cm刻度處,有F彈-mg=ma,代入數據有a=0.5g,C錯誤;123456789101112139.(多選)如圖,圓柱形玻璃容器內裝滿液體靜置于水平面上,容器中有a、b、c三個不同材質的物塊,物塊a、c均對容器壁有壓力,物塊b懸浮于容器內的液體中,忽略a、c與容器壁間的摩擦.現給容器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使容器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三個物塊將保持圖中位置不變,與容器一起 向右加速運動B.物塊a將相對于容器向左運動,最終與容器右 側壁相互擠壓C.物塊b將相對于容器保持靜止,與容器一起做勻加速運動D.物塊c將相對于容器向右運動,最終與容器右側壁相互擠壓123456789101112√13√由題意可知,c浮在上面對上壁有壓力,可知c排開水的質量大于c本身的質量,同理b排開水的質量等于b本身的質量,a排開水的質量小于a本身的質量;12345678910111213則當容器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時,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塊a將相對于容器向左運動,最終與容器左側壁相互擠壓;物塊b將相對于容器保持靜止,與容器一起做勻加速運動;物塊c因相等體積的水將向左運動,則導致c將相對于容器向右運動,最終與容器右側壁相互擠壓(可將c想象為一個小氣泡),故選C、D.10.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輕彈簧左端固定,右端通過小物塊壓縮0.4 m后鎖定,t=0時解除鎖定,釋放小物塊.計算機通過小物塊上的速度傳感器描繪出它的v-t圖線如圖乙所示,其中Oab段為曲線,bc段為直線,傾斜直線Od是t=0時圖線的切線,已知小物塊的質量為m=2 kg,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 B.小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C.彈簧的勁度系數為175 N/mD.彈簧的勁度系數為150 N/m√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11.(多選)如圖所示,一個小球O用1、2兩根細繩連接并分別系于箱子上的A點和B點,OA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OB水平,開始時箱子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使箱子水平向右加速運動,則繩1、2的張 力均增大B.若使箱子水平向右加速運動,則繩1的張力不變,繩2的張力增大C.若使箱子豎直向上加速運動,則繩1、2的張力均增大D.若使箱子豎直向上加速運動,則繩1的張力增大,繩2的張力不變√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箱子靜止時,對小球,根據平衡條件得FOAsin θ=mg,FOB=FOAcos θ,若使箱子水平向右加速運動,則在豎直方向上合力為零,有FOA′sin θ=mg,FOB′-FOA′cos θ=ma,所以繩1的張力不變,繩2的張力增大,選項A錯誤,B正確;若使箱子豎直向上加速運動,則FOA″sin θ-mg=ma′,FOB″=FOA″cos θ,所以繩1的張力增大,繩2的張力也增大,選項C正確,D錯誤.12.如圖為用索道運輸貨物的情景,已知傾斜的索道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質量為m的貨物與車廂地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當載重車廂沿索道向上加速運動時,貨物與車廂仍然保持相對靜止狀態,貨物對車廂水平地板的正壓力為其重力的1.15倍,連接索道與車廂的桿始終沿豎直方向,重力加速度為g,sin 37°=0.6,cos 37°=0.8,那么這時貨物對車廂地板的摩擦力大小為A.0.35mg B.0.3mgC.0.23mg D.0.2mg12345678910111213√素養提升練12345678910111213將a沿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分解,對貨物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水平方向:Ff=max,豎直方向:FN-mg=may,FN=1.15mg,13.如圖所示,小車上有一定滑輪,跨過定滑輪的繩上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系在彈簧測力計上,彈簧測力計固定在小車上.開始時小車處于靜止狀態,當小車勻加速向右運動時A.彈簧測力計讀數及小車對地面壓力均增大B.彈簧測力計讀數及小車對地面壓力均變小C.彈簧測力計讀數變大,小車對地面的壓力不變D.彈簧測力計讀數不變,小車對地面的壓力變大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小球的合力也水平向右,根據幾何關系得出:此時繩子的拉力F繩2>mg,所以繩中拉力變大,彈簧測力計讀數變大.對整體進行受力分析:開始時小車處于靜止狀態,整體所受地面的支持力等于其重力.開始時小車處于靜止狀態,小球受重力mg、繩的拉力F繩1,由于小球靜止,所以F繩1=mg,當小車勻加速向右運動穩定時,小球也向右勻加速運動.小球受力如圖,由于小球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所以小球的加速度水平向右,12345678910111213當小車勻加速向右運動穩定時,整體在豎直方向無加速度,所以整體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仍然等于其重力,由牛頓第三定律知,小車對地面的壓力不變.故選C.考情分析 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2022·江蘇卷·T1 2022·河北卷·T9 2021·北京卷·T13 2020·山東卷·T1 2020·海南卷·T12 2020·江蘇卷·T5牛頓第二定律與直線運動 2022·遼寧卷·T7 2022·浙江6月選考·T19 2021·遼寧卷·T13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2021·北京卷·T15 2021·湖南卷·T11 2020·浙江7月選考·T17(1)牛頓第二定律相關拓展創新實驗 2021·福建卷·T12(阻力與速度的關系) 2020·山東卷·T13(測重力加速度)試題情境 生活實踐類 跳水、蹦床、蹦極、火箭發射、無人機、跳傘運動、電梯內的超重及失重學習探究類 傳送帶模型,板塊模型,探究加速度與受力、質量的關系,測量動摩擦因數第1講 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目標要求 1.理解慣性的本質和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2.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及公式.3.了解單位制,并知道七個基本單位.會用國際單位制檢查結果表達式是否正確.考點一 牛頓第一定律一、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2.理想實驗:它是在經驗事實基礎上采用科學的抽象思維來展開的實驗,是人們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過程.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理想斜面實驗得出的,它不能由實際的實驗來驗證.3.物理意義(1)揭示了物體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的運動規律.(2)提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即物體維持其原有運動狀態的特性.(3)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強調:運動狀態的改變指速度的改變,速度改變則必有加速度,故力是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二、慣性1.定義:物體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作慣性.2.慣性大小的量度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物體的質量越小,慣性越?。?br/>1.牛頓第一定律是實驗定律.( × )2.運動的物體慣性大,靜止的物體慣性?。? × )3.物體不受力時,將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 )1.對慣性的理解(1)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2)物體的慣性總是以“保持原狀”“反抗改變”兩種形式表現出來.(3)物體慣性的大小取決于質量,質量越大,慣性越大.(4)慣性與物體的受力情況、運動狀態及所處的位置無關.2.慣性的表現形式(1)物體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2)物體受到外力且合外力不為零時,慣性表現為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慣性越大,物體的運動狀態越難改變.例1 (多選)科學家關于物體運動的研究對樹立正確的自然觀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說法中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A.亞里士多德認為,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的運動狀態才會改變B.伽利略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結論:如果物體不受力,它將以這一速度永遠運動下去C.笛卡兒指出,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既不會停下來,也不會偏離原來的方向D.牛頓認為,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答案 BCD解析 亞里士多德認為,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故A錯誤;伽利略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結論:力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如果物體不受力,它將以這一速度永遠運動下去,故B正確;笛卡兒指出,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線運動,既不會停下來,也不會偏離原來的方向,故C正確;牛頓認為物體都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故D正確.例2 如圖所示,一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個小車上,在容器中分別用細繩懸掛和拴住一個鐵球和一個乒乓球,容器中水和鐵球、乒乓球都處于靜止狀態,當容器隨小車突然向右運動時,兩球的運動狀況是(以小車為參考系)( )A.鐵球向左,乒乓球向右B.鐵球向右,乒乓球向左C.鐵球和乒乓球都向左D.鐵球和乒乓球都向右答案 A解析 當容器突然向右運動時,同等體積的鐵球和水比較,鐵球的質量大,鐵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相對于水向左偏移,相對于小車向左運動,同等體積的乒乓球和水比較,水的質量大,水相對于乒乓球向左偏移,因此乒乓球相對于水向右偏移,相對于小車向右運動,故選A.考點二 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達式:F=ma.1.物體加速度的方向一定與合外力方向相同.( √ )2.由m=可知,物體的質量與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與其運動的加速度成反比.( × )3.可以利用牛頓第二定律確定高速電子的運動情況.( × )1.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2.力和運動之間的關系(1)不管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只要合力不為零,物體就有加速度.(2)a=是加速度的定義式,a與Δv、Δt無必然聯系;a=是加速度的決定式,a∝F,a∝.(3)合力與速度同向時,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合力與速度反向時,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考向1 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例3 (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對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施加一個水平力,當力剛作用瞬間,物體立即獲得加速度B.物體由于做加速運動,所以才受合外力作用C.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與F的方向相同,與速度方向無關D.物體所受合外力減小,加速度一定減小,而速度不一定減小答案 ACD解析 由于物體的加速度和合外力是瞬時對應關系,由此可知當力作用瞬間,物體會立即產生加速度,選項A正確;根據因果關系,合外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即物體由于受合外力作用,才會產生加速度,選項B錯誤;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與F的方向相同,與速度方向無關,選項C正確;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物體所受合外力減小,加速度一定減小,如果物體做加速運動,其速度會增大,如果物體做減速運動,速度會減小,選項D正確.例4 某型號戰斗機在某次起飛中,由靜止開始加速,當加速度a不斷減小至零時,飛機剛好起飛.關于起飛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飛機所受合力不變,速度增加得越來越慢B.飛機所受合力減小,速度增加得越來越快C.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來越快D.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來越慢答案 D解析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當合力逐漸減小至零時加速度a不斷減小到零;飛機做加速運動,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減小,即速度增加得越來越慢,故A、B、C項錯誤,D項正確.考向2 牛頓第二定律的簡單應用例5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順利將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并進駐空間站.在空間站中,如需測量一個物體的質量,需要運用一些特殊方法:如圖所示,先對質量為m1=1.0 kg的標準物體P施加一水平恒力F,測得其在1 s內的速度變化量大小是10 m/s,然后將標準物體與待測物體Q緊靠在一起,施加同一水平恒力F,測得它們1 s內速度變化量大小是2 m/s.則待測物體Q的質量m2為( )A.3.0 kg B.4.0 kgC.5.0 kg D.6.0 kg答案 B解析 對P施加F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a1===10 m/s2,對P和Q整體施加F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a2===2 m/s2,聯立解得m2=4.0 kg,故選B.例6 (2022·全國乙卷·15)如圖,一不可伸長輕繩兩端各連接一質量為m的小球,初始時整個系統靜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兩球間的距離等于繩長L.一大小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輕繩的中點,方向與兩球連線垂直.當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L時,它們加速度的大小均為( )A. B. C. D.答案 A解析 當兩球運動至二者相距L時,如圖所示,由幾何關系可知sin θ==,設繩子拉力為FT,水平方向有2FTcos θ=F,解得FT=F,對任意小球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T=ma,解得a=,故A正確,B、C、D錯誤. 利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思路(1)選取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2)應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正交分解法求合力;(3)根據F合=ma求物體的加速度a.例7 (多選)某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兩個恒定的水平共點力的作用,以10 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其中F1與加速度方向的夾角為37°,某時刻撤去F1,此后該物體(sin 37°=0.6)( )A.加速度可能為5 m/s2B.速度的變化率可能為6 m/s2C.1秒內速度變化大小可能為20 m/sD.加速度大小一定不為10 m/s2答案 BC解析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合=ma=10m,F1與加速度方向的夾角為37°,根據幾何知識可知,F2有最小值,最小值為F2min=F合sin 37°=6m.所以當F1撤去后,合力的最小值為Fmin=6m,合力的取值范圍為6m≤F合,所以加速度的最小值為amin==6 m/s2.故B、C正確.考點三 單位制1.單位制:基本單位和導出單位一起組成了單位制.2.基本單位:基本量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基本量共七個,其中力學有三個,是長度、質量、時間,單位分別是米、千克、秒.3.導出單位:由基本量根據物理關系推導出來的其他物理量的單位.4.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物理量名稱 物理量符號 單位名稱 單位符號長度 l 米 m質量 m 千克(公斤) kg時間 t 秒 s電流 I 安[培] A熱力學溫度 T 開[爾文] K物質的量 n,(ν) 摩[爾] mol發光強度 I,(Iv) 坎[德拉] cd例8 (2023·浙江1月選考·1)下列屬于國際單位制中基本單位符號的是( )A.J B.K C.W D.Wb答案 B解析 國際單位制中的七個基本單位分別是千克、米、秒、安培、開爾文、坎德拉、摩爾,符號分別是kg、m、s、A、K、cd、mol,其余單位都屬于導出單位,故選B.例9 汽車在高速行駛時會受到空氣阻力的影響,已知空氣阻力f=cρSv2,其中c為空氣阻力系數,ρ為空氣密度,S為物體迎風面積,v為物體與空氣的相對運動速度.則空氣阻力系數c的國際單位是( )A.常數,沒有單位 B.C. D.答案 A解析 由f=cρSv2,可得c=,右邊式子代入單位可得=2,即c為常數,沒有單位,B、C、D錯誤,A正確.課時精練1.伽利略曾用如圖所示的“理想實驗”來研究力與運動的關系,則下列選項符合實驗事實的是( )A.小球由靜止開始釋放,“沖”上對接的斜面B.沒有摩擦,小球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C.減小斜面的傾角θ,小球仍然到達原來的高度D.繼續減小斜面的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遠運動下去答案 A解析 小球由靜止開始釋放,“沖”上對接的斜面,這是事實,故A正確;因為生活中沒有無摩擦的軌道,所以小球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為推理,故B錯誤;減小斜面的傾角θ,小球仍然到達原來的高度是在B項的基礎上進一步推理,故C錯誤;繼續減小斜面的傾角θ,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永遠運動下去,這是在C項的基礎上繼續推理得出的結論,故D錯誤.2.(2020·浙江7月選考·7)如圖所示,底部均有4個輪子的行李箱a豎立、b平臥放置在公交車上,箱子四周有一定空間.當公交車( )A.緩慢啟動時,兩只行李箱一定相對車子向后運動B.急剎車時,行李箱a一定相對車子向前運動C.緩慢轉彎時,兩只行李箱一定相對車子向外側運動D.急轉彎時,行李箱b一定相對車子向內側運動答案 B解析 a行李箱與車廂底面接觸的為4個輪子,而b行李箱與車廂底面接觸的為箱體平面.緩慢啟動時,加速度較小,兩只行李箱所受靜摩擦力可能小于最大靜摩擦力,故兩只行李箱可能相對公交車靜止,不會向后運動,故A錯誤;急剎車時,a、b行李箱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但a行李箱與車廂底面的摩擦力比較小,故a行李箱會向前運動,b行李箱可能靜止不動,也可能向前運動,故B正確;緩慢轉彎時,向心加速度較小,兩只行李箱特別是b行李箱所受靜摩擦力可能足以提供向心力,則b行李箱可能相對公交車靜止,不一定相對車子向外側運動,故C錯誤;急轉彎時,若行李箱b所受靜摩擦力不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時會發生離心運動,可能會向外側運動,故D錯誤.3.(2022·江蘇卷·1)高鐵車廂里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本書,書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若書不滑動,則高鐵的最大加速度不超過( )A.2.0 m/s2 B.4.0 m/s2C.6.0 m/s2 D.8.0 m/s2答案 B解析 書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書相對于桌面不滑動,則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加速度,即有Ffm=μmg=mam,解得am=μg=4 m/s2,書相對高鐵靜止,故若書不滑動,高鐵的最大加速度為4 m/s2,B正確,A、C、D錯誤.4.如圖,某飛行器在月球表面起飛后,一段時間內沿與月面夾角為θ的直線做加速運動.此段時間飛行器發動機的噴氣方向可能沿( )A.方向① B.方向②C.方向③ D.方向④答案 C解析 飛行器在起飛后的某段時間內的飛行方向與水平面成θ角,且速度在不斷增大,說明飛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與速度同向,飛行器受重力和噴氣推力的作用,即重力與推力的合力與速度方向相同,飛行器所受噴氣的反沖力與噴氣方向相反,由題圖可知,只有推力在③的反方向時,合力才可能與速度同向,故C正確,A、B、D錯誤.5.(2023·河北衡水市冀州區第一中學高三檢測)某人想測量地鐵啟動過程中的加速度,他把一根細繩的下端綁著一支圓珠筆,細繩的上端用電工膠布臨時固定在地鐵的豎直扶手上.在地鐵啟動后的某段加速過程中,細繩偏離了豎直方向,他用手機拍攝了當時情景的照片,拍攝方向跟地鐵前進方向垂直.細繩偏離豎直方向約為30°角,此時地鐵的加速度約為( )A.6 m/s2 B.7.5 m/s2C.10 m/s2 D.5 m/s2答案 A解析 對圓珠筆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合=ma,由圖可分析出==tan 30°,解得a≈6 m/s2,故A正確,B、C、D錯誤.6.如圖所示,輕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長到O點并系住質量為m的物體,現將彈簧壓縮到A點,然后釋放,物體可以一直運動到B點.如果物體受到的阻力恒定,則( )A.物體從A到O先加速后減速B.物體從A到O做加速運動,從O到B做減速運動C.物體運動到O點時,所受合力為零D.物體從A到O的過程中,加速度逐漸減小答案 A解析 物體從A到O,初始階段受到的向右的彈力大于阻力,合力向右.隨著物體向右運動,彈力逐漸減小,合力逐漸減小,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向右且逐漸減小,由于加速度與速度同向,物體的速度逐漸增大.當物體向右運動至AO間某點(設為點O′)時,彈力減小到與阻力相等,物體所受合力為零,加速度為零,速度達到最大.此后,隨著物體繼續向右運動,彈力繼續減小,阻力大于彈力,合力方向變為向左.至O點時彈力減為零.所以物體越過O′點后,合力(加速度)方向向左且逐漸增大,由于加速度與速度反向,故物體做加速度逐漸增大的減速運動,綜上所述A正確.7.(2023·江蘇省南師附中模擬)橡皮筋也像彈簧一樣,在彈性限度內,伸長量x與彈力F的大小成正比,即F=kx,k的值與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時的長度L、橫截面積S有關,理論與實踐都表明k=Y,其中Y是一個由材料決定的常數,材料學上稱之為楊氏模量.在國際單位制中,楊氏模量Y的單位應該是( )A.N B.m C.N/m D.Pa答案 D解析 根據k=Y,可得Y=,則Y的單位是==Pa,故選D.8.(2023·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學月考)某同學使用輕彈簧、直尺、鋼球等制作了一個“豎直加速度測量儀”.如圖所示,彈簧上端固定,在彈簧旁沿彈簧長度方向固定一直尺.不掛鋼球時,彈簧下端指針位于直尺20 cm刻度處;下端懸掛鋼球,靜止時指針位于直尺40 cm刻度處.將直尺不同刻度對應的加速度標在直尺上,就可用此裝置直接測量豎直方向的加速度.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30 cm刻度對應的加速度為-0.5gB.40 cm刻度對應的加速度為gC.50 cm刻度對應的加速度為2gD.各刻度對應加速度的值是不均勻的答案 A解析 在40 cm刻度處,有mg=F彈,則40 cm刻度對應的加速度為0,B錯誤;由分析可知,在30 cm刻度處,有F彈-mg=ma,有a=-0.5g,A正確;由分析可知,在50 cm刻度處,有F彈-mg=ma,代入數據有a=0.5g,C錯誤;設某刻度對應值為x,結合分析可知=a,Δx=x-0.2 m(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經過計算有a=5gx-2g (m/s2)(x≥0.2 m)或a=-5gx (m/s2)(x<0.2 m),根據以上分析,加速度a與刻度對應值x成線性關系,則各刻度對應加速度的值是均勻的,D錯誤.9.(多選)如圖,圓柱形玻璃容器內裝滿液體靜置于水平面上,容器中有a、b、c三個不同材質的物塊,物塊a、c均對容器壁有壓力,物塊b懸浮于容器內的液體中,忽略a、c與容器壁間的摩擦.現給容器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恒力,使容器向右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三個物塊將保持圖中位置不變,與容器一起向右加速運動B.物塊a將相對于容器向左運動,最終與容器右側壁相互擠壓C.物塊b將相對于容器保持靜止,與容器一起做勻加速運動D.物塊c將相對于容器向右運動,最終與容器右側壁相互擠壓答案 CD解析 由題意可知,c浮在上面對上壁有壓力,可知c排開水的質量大于c本身的質量,同理b排開水的質量等于b本身的質量,a排開水的質量小于a本身的質量;則當容器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時,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物塊a將相對于容器向左運動,最終與容器左側壁相互擠壓;物塊b將相對于容器保持靜止,與容器一起做勻加速運動;物塊c因相等體積的水將向左運動,則導致c將相對于容器向右運動,最終與容器右側壁相互擠壓(可將c想象為一個小氣泡),故選C、D.10.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輕彈簧左端固定,右端通過小物塊壓縮0.4 m后鎖定,t=0時解除鎖定,釋放小物塊.計算機通過小物塊上的速度傳感器描繪出它的v-t圖線如圖乙所示,其中Oab段為曲線,bc段為直線,傾斜直線Od是t=0時圖線的切線,已知小物塊的質量為m=2 kg,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B.小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C.彈簧的勁度系數為175 N/mD.彈簧的勁度系數為150 N/m答案 C解析 根據v-t圖線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加速度大小,由題圖乙知,物塊脫離彈簧后的加速度大小a== m/s2=5 m/s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μmg=ma,所以μ==0.5,A、B錯誤;剛釋放時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為a′== m/s2=30 m/s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kx-μmg=ma′,代入數據解得k=175 N/m,C正確,D錯誤.11.(多選)如圖所示,一個小球O用1、2兩根細繩連接并分別系于箱子上的A點和B點,OA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OB水平,開始時箱子處于靜止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使箱子水平向右加速運動,則繩1、2的張力均增大B.若使箱子水平向右加速運動,則繩1的張力不變,繩2的張力增大C.若使箱子豎直向上加速運動,則繩1、2的張力均增大D.若使箱子豎直向上加速運動,則繩1的張力增大,繩2的張力不變答案 BC解析 箱子靜止時,對小球,根據平衡條件得FOAsin θ=mg,FOB=FOAcos θ,若使箱子水平向右加速運動,則在豎直方向上合力為零,有FOA′sin θ=mg,FOB′-FOA′cos θ=ma,所以繩1的張力不變,繩2的張力增大,選項A錯誤,B正確;若使箱子豎直向上加速運動,則FOA″sin θ-mg=ma′,FOB″=FOA″cos θ,所以繩1的張力增大,繩2的張力也增大,選項C正確,D錯誤.12.如圖為用索道運輸貨物的情景,已知傾斜的索道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7°,質量為m的貨物與車廂地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當載重車廂沿索道向上加速運動時,貨物與車廂仍然保持相對靜止狀態,貨物對車廂水平地板的正壓力為其重力的1.15倍,連接索道與車廂的桿始終沿豎直方向,重力加速度為g,sin 37°=0.6,cos 37°=0.8,那么這時貨物對車廂地板的摩擦力大小為( )A.0.35mg B.0.3mgC.0.23mg D.0.2mg答案 D解析 將a沿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分解,對貨物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水平方向:Ff=max,豎直方向:FN-mg=may,FN=1.15mg,又=,聯立解得Ff=0.2mg,故D正確.13.如圖所示,小車上有一定滑輪,跨過定滑輪的繩上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系在彈簧測力計上,彈簧測力計固定在小車上.開始時小車處于靜止狀態,當小車勻加速向右運動時( )A.彈簧測力計讀數及小車對地面壓力均增大B.彈簧測力計讀數及小車對地面壓力均變小C.彈簧測力計讀數變大,小車對地面的壓力不變D.彈簧測力計讀數不變,小車對地面的壓力變大答案 C解析 開始時小車處于靜止狀態,小球受重力mg、繩的拉力F繩1,由于小球靜止,所以F繩1=mg,當小車勻加速向右運動穩定時,小球也向右勻加速運動.小球受力如圖,由于小球向右做勻加速運動,所以小球的加速度水平向右,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小球的合力也水平向右,根據幾何關系得出:此時繩子的拉力F繩2>mg,所以繩中拉力變大,彈簧測力計讀數變大.對整體進行受力分析:開始時小車處于靜止狀態,整體所受地面的支持力等于其重力.當小車勻加速向右運動穩定時,整體在豎直方向無加速度,所以整體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仍然等于其重力,由牛頓第三定律知,小車對地面的壓力不變.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屆高考一輪復習物理(新人教版浙江專用)第三章 第1講 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 學案(含答案).docx 2024屆高考一輪復習物理(新人教版浙江專用)第三章 第1講 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 課件(67張).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