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上述圖片表達了人們對什么的無限追求?自由和平等導入新課播講人:小覓知202X年XX月XX日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7.1自由平等的真諦第七課 第一框教學目標1.知道自由和平等的含義,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2.結合具體案例理解法治與自由的關系,在生活中能做到平 等處事、待人。3.樹立正確的自由觀和平等觀。1、自由對個人和社會有什么意義?2、為什么說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3、自由的含義及法律上的體現是什么?4、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怎樣?5、平等在法律意義上的含義是什么?6、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有哪些?認真閱讀課本P98-103找出答案,圈注關鍵詞,并在疑難問題上做標記。學習導航:無法治不自由0 1你向往哪些自由?社會需要哪些自由?自由帶給我們哪些美好?自由地想象自由地創作自由地討論自由地娛樂自由地貿易人們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動;渴望擺脫不合理的束縛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的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的生活。你渴望自由嗎?擁有自由對你有什么積極意義?暢談自由擁有自由,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個人)。自由對個人和社會的意義:擁有自由,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社會)。自由對個人和社會的價值擁有自由,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個人)擁有自由,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社會)。課堂筆記: 1.自由的意義?熱點聚焦: #按鍵傷人的網暴何時休#2023年2月19日,曾因粉色頭發而遭遇大規模網暴的杭州女孩鄭靈華走了;2月14日,開著拖拉機到西藏自駕的網紅“管管”遭遇黑粉的網暴、辱罵,最終受不了喝農藥自盡;劉學州尋親、河南教師直播間被“爆破”“糖水爺爺”等類似事件無一例外都在警醒著我們“按鍵傷人”。“按鍵傷人”頻頻發生,這引發你的哪些思考?(1)內涵: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2)體現: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法律由紀律自道德(即:法律的邊界即是自由的邊界)(即:公民享有的正當權利即是公民的自由)課堂筆記: 2.自由的法律含義及在法律上的體現 ? P100掙脫了束縛的風箏為什么“無力回天” 如何正確認識自由?白云飄飄,一只風箏在天上飛。風箏許了一個愿,乞求天空能讓自已掙脫那根線,讓自己不再被束縛。突然,一陣狂風襲來,風箏被吹得搖搖晃晃,它一心想掙脫線的約束,昂頭借風拼命掙扎。線終于斷了,風箏如愿以償,滿心歡喜的它來不及擁抱藍天,就一頭栽了下來,再也無法飛了。探究與分享: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②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③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課堂筆記: 3.如何正確認識自由?自由不是為所欲為,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無論是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 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明星名譽侵權案七成被告為青少年#據北京互聯網法院發布的《“粉絲文化“與青少年網絡言論失范問題研究報告》,在其審理的涉侵害公眾人物名譽權案件中,很多被告都是在校大學生,還有10%的侵權人年齡在20歲以下,呈現明顯的低齡化特點。深思自由結合視頻:談談你對自由和法治關系的認識?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4.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怎樣?法眼看平等0 2視頻:人大代表的構成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理想.主題①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基本原則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1.平等的意義同工同酬教育公平男女平等選舉平等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同等情況同等對待平等在法律上的含義:八年級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法眼看平等二同工同酬教育公平男女平等選舉平等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2、平等在法律上的含義: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法眼看平等二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給予生活補助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不同情況差別對待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①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例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②不同情況差別對待。例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1.平等在法律上的含義:八年級部編版道德與法治機會上的平等結果上的平等公平是相對的。法眼看平等二教育法規定,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兵役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義務依照本法的規定服兵役。有嚴重生理缺陷或者嚴重殘疾不適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不得服兵役。任何公民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3.你是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課堂筆記: 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予以追究,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2022年打虎簡報# 2023年1月1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2022年紀檢監察機關共處分59.2萬人,其中處分省部級干部53人,廳局級干部2450人,縣處級干部2.1萬人,鄉科級干部7.4萬人,一般干部8.3萬人,農村、企業等其他人員41.3萬人。自由平等的真諦法眼看平等無法治不自由板書設計平等的重要意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平等在法律意義上的含義擁有自由的重要意義自由的含義及其在法律上的表現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法治與自由的關系自由平等的真諦1.(2022年山東煙臺)為引導養犬人依法養犬、規范養犬、文明養犬,煙臺市出臺了《煙臺市養犬管理條例》,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小麗爸爸對于條例中諸多條款很不理解,認為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如果你是小麗,應該這樣勸說爸爸( )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②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③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④法不責眾,不必在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解析】本題考查對自由的正確認識。①②③: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①②③說法正確;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2.(2022年遼寧省營口)“兩個奧運同樣精彩。”北京冬殘奧會與冬奧會堅持“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全方位,打造場館的無障礙環境,將深摯的關愛給予社會中的特殊群體。上述材料體現了()A.自由是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B.平等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不同情況差別對待C.在我國,允許特定人群有特權的存在D.正義是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B【解析】本題考查平等的相關知識。B:平等是人類追求的目標。打造場館的無障礙環境,將深摯的關愛給予社會中的特殊群體,這屬于不同情況差別對待,體現了平等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故B正確;A:自由不是按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故排除A;C:我國不允許有特權的存在,故排除C;D:公平是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故排除D;故本題選B。3.(2022年四川成都)2021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施行30周年。30年來,我國在出行、升學、就業、醫療等方面出臺多種專門措施,為殘疾人的生存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上述舉措()①表明我國允許特殊人群享有一定的特權②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③堅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④說明尊重自由平等應不同情況差別對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解析】本題考查對平等的正確認識。①④:殘疾人和其他人是平等的,沒有特權,只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①說法錯誤,④說法正確;②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的實施,堅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②③說法正確;故本題選D。感謝您的關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2023學年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7.1自由平等的真諦5.pptx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構成.mp4 按鍵傷人的網暴何時休.mp4 蠟筆小球侵犯烈士名譽權.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