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考點06: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通過了解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高度繁榮,認識隋唐時期的制度變化與創新、民族交融、區域開發領城的新成就。1、結合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不同的社會背景和面臨的主要問題,創設學習情境和綜合情境,考查這一時期制度變化的背景及其所要解決的問題,突出考查唯物史觀和歷史理解。2、結合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創設學習情境和復雜情境,考查這一時期經濟變化的表現,運用唯物史觀分析這一時期經濟變化的原因及作用。唐:(581年-907年)【階段特征】總:古代中華文明的鼎盛時期,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國家統一,疆域遼闊;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民族和睦;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化);對外交流頻繁。政治:封建社會第二個大一統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創新)完善時期。經濟:安史之亂后,經濟重心開始南移;封建經濟空前繁榮發展。民族:隋唐時期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重要發展階段,民族政策開明,民族關系空前融洽。對外;對外交通發達,海陸并舉;較為開放的對外政策;對日本、朝鮮政治制度影響深遠。文化:全面繁榮;兼收并蓄;世界領先;影響深遠。【知識梳理】 第一、政治部分一、隋朝興亡1、建立和統一(1)建立:時間:581年,方式:北周外戚楊堅代周稱帝,都城:定都長安(2)統一:589年,隋滅陳,結束了南北長期分裂的局面。2、各項建設(1)特點:各項建設較多,規模宏大。(2)概況:A.廣設倉庫:供應朝廷糧食和物資的倉庫;備水旱賑濟而遍置于鄉間的義倉B.營建洛陽:隋煬帝興建,宏偉壯麗,聞名于世。C.開通運河:大運河貫通南北,鞏固了國家統一;促進了南北經濟交流和運河沿岸城市的發展。【深化拓展】隋實現統一的原因:1)、歷史趨勢: 統一符臺歷史發展潮流、是大勢所趨2)、民心向背: 長期的分裂、戰亂,使人民渴望統一3)、經濟: 隨著北方農業的恢復與發展,江南經濟的發展,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分裂局面,加強經濟交流。4)、民族交融:民族交融加強。5)力量對比: 隋朝君主勵精圖治,國力強盛;陳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敗。2、大運河的開通(隋煬帝)1)、背景:江南經濟迅速開發,需加強南北經濟聯系,加強對南方的有效統治,鞏固統一。2)、目的:為加強南北交流,鞏固對全國的統治,巡游享樂。3)、概況:4)、作用: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成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鞏固國家統一,促進經濟發展計運河沿岸城市的發展,對當代及后世的水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加重了人民的賦役負擔,易激化階級矛盾。3、滅亡(1)原因:大興土木,窮奢極欲;三征高麗,窮兵黷武;生產破壞,民不聊生。(2)過程:隋末農民起義,沉重打擊隋朝統治,李淵趁機起兵。618年,隋煬帝在江都(揚州)被部將殺死,隋亡。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二、唐朝的繁榮與民族交融1、唐的建立與統一:618 李淵 唐高祖 長安2、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1)貞觀之治:背景:李世民繼帝位,吸取隋亡的教訓內容:經濟上,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戒奢從簡;政治上,知人善任,虛懷納諫地位:少有的開明政治局面(2)武周政權:背景:武則天(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廢唐稱帝,改國號為周特點:社會經濟持續發展(3)開元盛世:背景:武周政權結束,李隆基即位,是為唐玄宗,他選賢任能,改革吏治,發展生產,大興文治,改革兵制特點:經濟有很大發展,社會空前繁榮地位:將唐朝推向全盛時期3、民族關系(1)背景:周邊各族迅速發展。唐太宗統治時期,對周邊各族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2)與突厥關系:貞觀初年,唐軍擊敗并俘獲東突厥可汗,東突厥汗國滅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為“天可汗”。唐高宗聯合回紇滅西突厥。唐中央政府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統轄天山南北。(3)與吐蕃關系:7世紀,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A.唐蕃和親7世紀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促進了漢藏的友好關系和經濟文化交流。B.唐蕃會盟:9世紀中期,(患難相恤、暴掠不作)。此后,唐蕃間基本上停止了紛爭。(4)與靺鞨的關系:唐玄宗統治時期,東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強大起來。唐玄宗封其首領大祚榮為渤??ね?。(5)意義:唐朝周邊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對祖國邊疆地區的開發作出了積極貢獻。進一步促進了民族交融,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4.唐前期疆域:5.原因:唐制度先進,國力強盛;少數民族社會發展相對落后;統治者開明的民族政策。6.唐處理與少數民族關系的方式:三、唐朝的衰亡1、安史之亂(1)原因:唐玄宗統治后期,沉于享樂,怠于政事,任人唯親,朝廷趨于腐敗。唐玄宗在邊境重地增置軍鎮,加強邊防,國家出現外重內輕的局面。(2)經過: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歷經八年被唐平定。(3)影響:許多將領擁兵自重,中央集權被削弱。邊防空虛,吐蕃占領河西隴右地區,邊疆頻頻告急。唐朝由盛轉衰。2、藩鎮割據(1)背景:安史之亂期間和以后,唐朝陸續在內地增設藩鎮。藩鎮獨立性強,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2)影響:割據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續了100多年,嚴重削弱了唐朝的統治力量。3、唐朝覆亡(1)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加劇。(2)唐末爆發黃巢農民起義,沉重地打擊了唐朝的統治。(3)907年,朱溫廢唐稱帝,唐朝滅亡。四、五代十國1、形成五代:唐朝滅亡后50多年間,黃河流域先后經歷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5個短命王朝,稱為“五代”十國:與五代同時,南方各地先后出現吳越、南唐等9個割據政權,連同在山西建立北漢,稱為“十國”2、周世宗改革時間:五代十國后期內容:后周世宗柴榮順應當時形勢,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影響:后周實力逐漸增強,為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歸納總結: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的政權更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