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世界是永恒發展的 導學案[課標要求] 描述世界是永恒運動的,領會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意義。[素養目標] 1.政治認同:認同事物是運動變化發展的,反對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2.科學精神:堅定新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準備走曲折的路。【新知導學】一、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1.發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總是處在由 到高級、由 到復雜的發展過程中。(2)人類社會是 的。(3)每個人的認識都經歷著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認識沒有終點,科學沒有頂峰。2.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 ,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3.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1)新事物克服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腐朽的東西,汲取了其中 、 因素,并增添了為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因而具有舊事物所不可比擬的 。(2)在社會歷史領域中,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 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二、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1.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辯證否定的實質是 ,通過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其中 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2)辯證的否定是 和發展的環節。2.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 、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2)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著 和不完善的地方,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也有一個 。(3)舊事物在開始時往往比較強大,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 。3.方法論要求(1)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2)我們要對未來 ,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3)要做好充分的 ,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面對 。三、量變和質變含義1.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是一種 的變化。2.質變是事物 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是一種 變化。四、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1.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變達到 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2.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 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3.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 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五、方法論要求1.要重視 ,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 ,實現事物的飛躍。2.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只承認質變,否認量變,否認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的“ ”。另一種是否認質變,否認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認為事物的發展只有量的漸進,沒有質的飛躍的“ ”。【易錯提醒】1.任何的運動變化都是發展。2.事物的發展是周而復始的循環。3.新出現的事物就是新事物。4.垃圾分類工作艱巨復雜,體現了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5.事物發展的各個具體階段的方向都是前進的。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辯證否定觀的表現。7.質變就是事物的發展。8.事物發展的狀態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9.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因此,量變比質變更重要。10.只有事物數量的不斷增加才能引起質變。11.事物的發展是由質變到量變,又在新的量變基礎上開始新的質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合作探究一從1921年到2021年,百年以來的中國無疑就一直處于大變局之中,發生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滄桑巨變。當年,中國革命的航船從南湖起航時,我們黨只有50多名黨員。歷經百年,我們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如今已發展成為擁有9 000多萬黨員的執政大黨,成為領導我們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力量。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第一天起,她就注定要在風雨中發展壯大,因為她要推翻的是一個反動力量十分強大的社會制度,她要建立的是中國自古未有的社會制度。因此,風風雨雨在所難免,但因為她代表的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民的利益,黨旗總能歷風雨而彌艷。(1)中國共產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反映了什么哲理?(2)歷經百年的中國共產黨是新事物嗎?合作探究二在火車出現前,馬車一直是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1814年,英國人斯蒂芬森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機車。試驗的那一天,有好事者駕著一輛馬車與它賽跑。新生的火車丑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馬車驕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車沒裝彈簧,把路基都震得七零八落,一路上嘲笑起哄聲此起彼伏。然而斯蒂芬森并沒有就此灰心喪氣,他不斷改進機車,堅信火車一定具有馬車根本無法比擬的前途,終于造出了更先進的蒸汽機車,隨即在英國和美國掀起了一個修筑鐵路、建造機車的熱潮。(1)從蒸汽火車到現在高速動車,火車是如何實現自身發展的?(2)從火車取代馬車的案例,你能獲得哪些哲理啟示?合作探究三關于量變質變,黑格爾曾經舉過一個例子:有一個農夫看到他的驢馱著東西輕松愉快地行走感到不滿足,他一兩一兩地加重驢的負擔,這頭驢終于因為重負而倒下了。這位農夫就是不懂得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看不到質變中滲透著量變,量變中也滲透著質變,結果令人哀嘆。當然,受傷的終是那頭無辜的驢。例子中的量變和質變分別體現在什么地方?這說明量變和質變各有什么特點?合作探究四美國科研人員做過這樣的實驗:將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觸電般立即跳了出去;又將青蛙放入涼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熱,青蛙雖然可以感覺到溫度的變化,卻沒有立即跳出去,并逐漸喪失了逃生的能力。這種現象被稱為“青蛙效應”。(1)“青蛙效應”體現了事物發展的什么哲理?(2)“青蛙效應”對我們的事業、生活有哪些啟示?【鞏固提升】1.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習近平在談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環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時強調,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以上論述蘊含的辯證法道理是( )①新事物代替舊事物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②新事物總是在不斷克服困難與挫折中發展進步的③困難越多、挫折越大,越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長④新事物與舊事物的界限是由矛盾的同一性確定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人類歷史告訴我們,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堅定信心。任何艱難曲折都不能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面對重重挑戰,我們決不能喪失信心、猶疑退縮,而是要堅定信心、激流勇進。這表明( )①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敢于超越事物發展的規律②面對挫折與考驗,我們要懂得冷靜思考、量力而行③設想世界歷史會一帆風順,是不辯證的、不科學的④我們要樹牢底線思維,勇敢面對前進道路上的挑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某市濱江5.5公里的江岸線是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曾經工廠林立,機器轟鳴。隨著城市功能的調整,傳統工業被逐步淘汰,昔日的工業輝煌變成了斑斑遺跡。如今,經過對工業遺存的創新改造,原先的工業帶轉變為生活帶、生態帶和景觀帶。從“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蘊含的辯證法道理是( )①在事物發展中,肯定比否定更重要②否定不是徒然的,而是聯系和發展的環節③事物經過“揚棄”,才能推陳出新、吐故納新④發展本質上是后來事物對以前事物的辯證否定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4.2021年2月25日,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其主要任務是:保持現有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并逐項分類優化調整,合理把握節奏、力度和時限,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推動“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總體穩定”——促成質變,幫扶政策要保持穩定性、連續性②“分類優化”——立足實際,幫扶政策靈活精準,使客觀符合主觀③“把握力度”——尊重規律,幫扶政策不急轉彎,需避免過猶不及④“平穩過渡”——重視量的積累,幫扶政策要合理,處理好時度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長三角一體化是我國一項重要的長遠發展戰略,絕不是一日之功,因此,要有歷史耐心,要謀劃長遠。這里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質變以數量增減為必要前提②質變以統一物解體為呈現狀態③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發生質變④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發生質變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3.2世界是永恒發展的導學案答案【新知導學】一、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1.發展的普遍性(1)自然界總是處在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中。(2)人類社會是發展的。(3)每個人的認識都經歷著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認識沒有終點,科學沒有頂峰。2.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3.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1)新事物克服了舊事物中消極的、過時的、腐朽的東西,汲取了其中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為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因而具有舊事物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2)在社會歷史領域中,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二、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1.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通過克服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其中積極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2)辯證的否定是聯系和發展的環節。2.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2)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弱點和不完善的地方,人們對新事物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3)舊事物在開始時往往比較強大,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3.方法論要求(1)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2)我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促使其成長、壯大。(3)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勇敢地面對挫折與考驗。三、量變和質變含義1.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2.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四、量變、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1.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2.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3.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五、方法論要求1.要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2.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只承認質變,否認量變,否認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的“激變論”。另一種是否認質變,否認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認為事物的發展只有量的漸進,沒有質的飛躍的“庸俗進化論”。【易錯提醒】1.任何的運動變化都是發展。糾正:任何發展都是一種運動、變化,但運動、變化并不都是發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進的運動、變化才是發展,而那些下降的、倒退的運動、變化則不是發展。2.事物的發展是周而復始的循環。糾正: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3.新出現的事物就是新事物。糾正:判斷新舊事物的標準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有沒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不是以時間出現的先或后為標準的。4.垃圾分類工作艱巨復雜,體現了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糾正:垃圾分類工作艱巨復雜,體現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但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5.事物發展的各個具體階段的方向都是前進的。糾正: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但不能說事物每時每刻都在前進。6.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辯證否定觀的表現。糾正:辯證否定觀強調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肯定一切抹殺了新舊事物之間的界限,從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發展;否定一切割裂了新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實際上也否定了事物的發展。二者都是形而上學的表現。7.質變就是事物的發展。糾正:前進的、上升的質變是發展。8.事物發展的狀態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糾正:事物發展的形式或狀態是量變和質變,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是事物發展的途徑。9.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因此,量變比質變更重要。糾正: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因此,說量變比質變更重要是片面的。10.只有事物數量的不斷增加才能引起質變。糾正:構成事物的成分在結構和排列次序上發生了變化,也能夠引起質變。11.事物的發展是由質變到量變,又在新的量變基礎上開始新的質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糾正:事物的發展是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合作探究一答案 (1)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成為我國的執政黨,說明了中國共產黨是不斷發展著的,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2)中國共產黨代表著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代表的是絕大多數中國人民的利益,其領導地位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人民的選擇。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共產黨的產生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是新事物。合作探究二答案 (1)事物的發展經歷一個辯證否定的過程,即克服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積極合理的成分,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2)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成長。同時要準備走曲折的道路,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合作探究三答案 “一兩一兩地加重驢的負擔”體現了量變。“這頭驢終于因為重負而倒下了”體現了質變。這說明量變是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合作探究四答案 (1)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事物的質變是由漸進的量變引起的。(2)“青蛙效應”強調的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總愿意安于現狀,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變已有的生活。若一個人久久沉迷于這種無變化、安逸的生活時,就往往忽略了周圍環境的變化,當危機到來時就像那青蛙一樣只能坐以待斃。在生活和職業上都是如此,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鞏固提升】1.答案 A解析 適度的困難和挫折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長,但新事物產生之初往往力量微弱,過量的困難、過大的挫折會阻礙新事物的成長,③錯誤。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強調的是矛盾雙方的聯系。新事物與舊事物的界限強調的是新事物與舊事物的差別,應是由矛盾的斗爭性確定的,④錯誤。①②正確。2.答案 D解析 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能超越規律,故①錯誤。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我們要勇于挑戰,堅定信心,盡力而為,戰勝困難,而不是量力而行,故②錯誤。人類歷史告訴我們,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堅定信心,說明世界歷史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所以,設想世界歷史會一帆風順,是不辯證的、不科學的,故③正確。任何艱難曲折都不能阻擋歷史前進的車輪。面對重重挑戰,我們決不能喪失信心、猶疑退縮,而是要堅定信心、激流勇進,說明面對挫折與考驗,我們要勇敢面對前進道路上的挑戰,④正確。故本題選D。3.答案 C解析 任何事物都要經歷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辯證發展過程,①中“肯定比否定更重要”的觀點錯誤,排除。隨著城市功能的調整,傳統工業被逐步淘汰,經過對工業遺存的創新改造,原先的工業帶轉變為生活帶、生態帶和景觀帶,表明否定不是徒然的,是聯系和發展的環節;只有通過辯證否定,即“揚棄”,才能推陳出新、吐故納新,②③符合題意。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后來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故④錯誤。故本題選C。4.答案 D解析 “總體穩定”是事物處于量變過程中呈現的狀態,故①錯誤。應該是主觀符合客觀,故②錯誤。“把握力度”強調的是用力要適當,要尊重規律,幫扶政策不急轉彎,需避免過猶不及,③正確。“平穩過渡”強調要一步一步進行,這體現了要重視量的積累,幫扶政策要合理,處理好時度效,故④正確。5.答案 D解析 排列結構和次序發生變化也會引起質變,故①不選。統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靜止的破壞等都是質變過程中呈現的狀態,同時②說法不符合題意,不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