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三單元 百年追夢 復興中華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第三課時核心素養目標道德意識:感受科學家和勞動英模為新中國建設舍生忘死、自力更生奮發圖強、艱苦創業的精神。健全人格: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責任感,了解科學家和勞動英模在新中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和貢獻責任意識:感受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激發學生敬仰祖國的建設者,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樹立奮發圖強的志向。目 錄01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02工業落后到工業強國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20世紀初,中國方方面面都被洋貨充斥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洋火洋釘洋蠟生活中的“洋貨”說一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什么我國很多物品的表述中都有“洋”字 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在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總的來說是很薄弱的,很多連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從外國進口,因此許多東西都帶一個‘洋’字。小提示迅速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工業十分落后,毛澤東曾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實現工業化是改變我國工業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工業迅猛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許多工業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發展起來的。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閱讀角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工業發展創造了很多個“第一”,查找資料,體會那一個個激動人心的瞬間,感受其中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小小分享會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1954年12月25日,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建成通車,全長4360千米,將雪域高原與內地緊密連接。這是用鮮血和生命鋪筑的公路,沿線長眠著為修路獻出生命的3000多名烈士。10多萬筑路大軍臥冰雪、斗嚴寒,以簡陋的施工機具在青藏高原上修通了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創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跡。青藏公路1956 年 7 月 13 日,中國生產的第一輛汽車由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試制成功,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線1956年7月19日,我國第一代噴氣式戰斗機殲-5的原型機由試飛員吳克明駕駛成功首飛,該機全部采用中國自制零件制造組裝,標志著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批量生產噴氣式戰斗機的國家之一。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武漢長江大橋于1955年9月1日動工興建,于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于1957年10月15日通車運營。是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境內連接漢陽區與武昌區的過江通道,位于長江水道之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也是武漢市重要的歷史標志性建筑之一,素有“萬里長江第一橋”美譽。第一架噴氣式飛機第一座長江大橋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1949年12月,中國第一只電子管——866A型真空電子管,在南京,在單宗肅的簡陋廠房里誕生了。消息傳到北京后,中央軍委通訊部的王諍部長立即發來賀電,并邀請單宗肅進京匯報。新中國建立后,我國卻一直沒有電視廣播。1957年,新中國決定開發自己的電視廣播事業,研制電視接收機的任務落在了國營天津無線電廠(七一二廠)的肩上。為了完成任務,沒有見過電視,也沒有學過理論知識的七一二廠的技術人員硬是在沒有任何專家指導的情況下,憑借拆掉一臺蘇聯生產的電視樣機,研究透這臺樣機的上千個零件,并一一復制出這些元器件,最后在1958年3月成功裝配完成我國第一臺電視樣機。第一臺電視——“北京牌”電視第一只電子管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踏上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新征程。廣大人民群眾滿懷激情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在各行各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社會主義新征程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大慶油田是世界十大油田之一,在1959年發現于中國黑龍江大慶市,歷史悠久,大慶油田的出現,擺脫了中國貧油的稱號,在2021年,大慶油田的采油量達到四千萬噸,是全國最大的產油基地。勝利油田是我國十大油田之一,主要分布在廣東八個市以及新疆內蒙古五個省。在1978年。其產油量達到了1946萬噸,躍居全國世界第二的位置,在2021年,其頁巖油地質產量高達4.58億噸。為什么人類如此依賴石油?你知道石油有什么用途嗎?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汽車燃料機械潤滑油道路瀝青……石油新中國成立時,國內消費的石油幾乎全部依靠進口。自強不息的中國地質學家通過深入研究,發現我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隨著1959年9月26日大慶第一口井噴油,以及勝利、大港等一批油田的發現和開發,中國石油工業的歷史得以改寫,從此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自強不息 深入研究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讀一讀下面的故事,思考新中國能夠在短短十多年內改變“貧油”面貌,靠的是什么。“寧肯少活 20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這是鐵人王進喜的錚錚誓言,也是以他為代表的大慶石油工人獻身精神的突出表現。1960年 5月的一天,油田突然出現井噴,當時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石粉,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為了攪拌水泥,王進喜毅然躍進齊腰深的泥漿池中,隨后,七八個工人也跟著跳了進去。工人們奮戰了三個多小時,終于控制住了井噴。王進喜不怕苦,不怕累,勇于獻身,被稱為“鐵人”。李四光是我國的地質學家。根據他的地質力學理論,我國相繼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等油田。這些油田的發現徹底推翻了“中國貧油”的論點,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人民的刻苦努力。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揚了中國人民戰勝一切,不屈不撓,奮勇前進的精神。正是靠著這種民族精神,我國建成了一個個大油田。到 1965年,中國的石油基本實現自給。小貼士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1950年,26歲的鄧稼先取得了博士學位,他毅然放棄了在美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沖破重重阻撓回到祖國。1958年,他接受國家最高機密任務—秘密研制原子彈。從此,鄧稼先隱姓埋名28年,連家人也不知他的去向,一直奮戰在我國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在一次航投試驗中,原子彈意外摔裂。鄧稼先明知危險,卻一個人跑上前去親自查看,導致身體受到核輻射的致命傷害。他忘我地工作,和許多著名科學家同心協力,攻破一道又一道科學難關,終于為祖國點燃了那飽含著我國科學家智慧和力量的神奇之火。1986年 7月 29日,他臨終前仍然關心著尖端武器方面的研究,并叮囑:“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兩彈之父”鄧稼先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你從這個故事中看到鄧稼先怎樣的奉獻精神?你還知道哪些為新中國作出貢獻的科學家?你能說說他們的故事嗎?小組討論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黃旭華1924年出生于廣東汕尾,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作為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長期隱身埋名,默默工作多年,為新中國在核潛艇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在他的艱苦奮斗下,中國陸續實現了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第一艘核動力潛艇交付海軍使用、第一艘導彈核潛艇順利下水,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我國第一次成功進行了發射導彈核武器的試驗。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中國從此擁有了保衛國家、捍衛和平的核力量。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離開發射架,帶著“東方紅一號”直沖云霄。幾分鐘后,人們就接收到了從衛星上發送的清晰悅耳的《東方紅》樂曲,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現在,我國發射的多顆人造地球衛星已經廣泛應用于氣象、通信、廣播、環境、軍事等多個領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這些都離不開我國國防科技人員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刻苦攻關的精神,正是他們的無私奉獻才讓中國人有了自己“鐵的脊梁骨”!無私奉獻的精神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查找資料或訪問身邊的老人,了解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模范人物的故事。召開一次模范人物故事會,說一說我們應該怎樣向他們學習。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以極大的熱情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精神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1962年冬,焦裕祿來到蘭考,蘭考遭遇嚴重的災荒,全縣的糧食產量下降到歷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爭中,為了取得經驗,焦裕祿同志親自率領干部、群眾進行了小面積翻淤壓沙、翻淤壓堿、封閉沙丘試驗。然后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總結出了整治三害的具體策略,探索出了大規模栽種泡桐的辦法。焦裕祿在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時所表現出來的“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被后人稱之為“焦裕祿精神”。焦裕祿精神從1961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的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也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有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換車,出檢票口的時候,他發現一群人圍著一個背著小孩兒的中年婦女。原來這名婦女從遼寧去吉林看丈夫,一不小心把車票和錢都丟了 ,雷鋒連忙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眼含熱淚地問:“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住哪的?是哪個單位的?”雷鋒回答道:“我叫解放軍,家就住在中國。”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雷鋒精神我們對蘭考的一草一木都有著深厚的感情,面對著當前嚴重的災害,我們有革命的膽略,堅決領導全縣人民苦戰三五年,改變蘭考面貌,不達目的,我們死不瞑目。—焦裕祿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新中國在不長的時間里,實現了經濟領域的全面恢復、發展,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這一切都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中國已經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自力更生 揚眉吐氣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世紀初,中國方方面面都被洋貨充斥.mp4 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11 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第三課時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