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記者熊豐)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9月2日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專家普遍認為,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發展和安全,立足各環節、全鏈條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精準發力,為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提供有力法律支撐。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共七章50條,包括總則、電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聯網治理、綜合措施、法律責任、附則等。這部法律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9.1 生活需要法律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1.政治認同:知道生活離不開法律,知道治理國家需要法律。2.法治觀念: 熟悉到生活中法律無處不在,生活離不開法律;樹立法制觀念,做自覺遵法、護法的好公民。3.責任意識:列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和分析有關案例,培育學生處置、運用社會信息的技術和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目標:教學重點:法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教學難點:法治的意義。如果生活沒有法律,我們將會怎么樣?交通癱瘓社會秩序混亂生命健康受到威脅人們隨心所欲,矛盾和糾紛不能很好地解決,合法權益得不到維護,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一、 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思考:以上圖片反映的矛盾和糾紛,僅依靠道德、親情、友情能解決嗎?(1)《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2)《反家庭暴力法》第三條規定,家庭成員之間應當互相幫助,互相關愛,和睦相處,履行家庭義務。(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五條規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勞動法反家庭暴力法民法典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_____生活離不開法律______生活離不開法律______生活離不開法律家庭學校社會《反家庭暴力法》《民法典》《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環境保護法》與生活律息息相關的法律新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規定,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對其生產經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負責。新修訂的《婦女權益保障法》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限制女職工晉職、晉級、評聘專業技術職稱和職務,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思考:為什么需要對法律進行修訂?探究與分享一、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生活制定和頒布規范和調整法律生活①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關系密)兒子六周歲了,該帶他去報名上小學了!我騎車帶你回家吧,快上來!不用了,我自己走回去,那樣太危險了!我開了一家網店,生意火爆,應該主動申報納稅!(1)上述行為都是自覺的嗎?(2)有人認為,只要不違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你贊成這一觀點嗎?是的,他們都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不贊成。因為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法律作為社會關系的調節器,不僅服務于人們的當前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基礎比拼廣告法國旗法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刑法兵役法英雄烈士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義務教育法憲法立法法國家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法婦女權益保護法行政法法律覆蓋生活方方面面問題:法律與我們有關系嗎?有人認為,只要不違法犯罪,法律就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這種觀點對嗎??②法律已經深深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不僅服務于人們的當前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影響廣)剛出生時,父母要為我申報戶口,為我申辦身份證。到了上學年齡,父母必須送我去上學。我未成年,父母有責任撫養和教育我。一般情況下,年滿16周歲,才能就業。年滿18周歲我才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18周歲,我必須接受祖國的挑選,依法服兵役。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取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等權利。父母年紀大了,我們必須贍養和扶助父母。A.勞動法B.憲法 選舉法C.民法典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D.戶口登記條例 居民身份證法E.未成年人保護法 義務教育法F.未成年人保護法 勞動法G.憲法、兵役法H.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權利權利義務權利權利權利義務義務權利義務③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把內容與對應的法律連接起來。探究與分享1、如何理解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教學目標知識歸納12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服務于當下的生活,指導著未來的生活。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權利與義務)3二、 法 治 的 腳 步法律產生結合課本內容和你所知道的知識,完成下圖填空。原始社會原始社會末期產生了_______原始社會_____法律用______約束行為建立國家政權__________創制法律法律的本質統治階級共同意志的體現工具標尺1.有了人類,就有了法律?2.有了法律,就走上了依法治國的道路?沒有習慣統治階級階級2、法律是如何產生的?(P86)(1)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類用習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些習慣靠人們自覺自愿遵守。(2)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國家產生之后,統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創制法律。“夏有亂政,而作禹刑;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周有亂政,而作九刑。” ——《左傳·昭公六年》秦律唐律疏議大明律大清律例知識拓展公元前21世紀,我國產生了古代第一個王朝——夏,以及維護夏朝統治的法律制度。根據文獻記載,夏朝的法律稱為“禹刑”。其作用是鎮壓奴隸暴動,懲罰奴隸,維護夏朝的統治。在古巴比倫,公元前18世紀制定的《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它規定:奴隸可以買賣,抵債;奴隸可以被任意殺死,兇手只需賠償奴隸主的財產損失,無需償命。資本主義法,是指資產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由資產階級國家制定、認可。其基本原則是保護私有財產,實際上只是保護資本家的私人占有制。思考:法律的本質是什么?體現工具統治階級的意志統治國家、管理社會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標尺我國法律的本質:我國法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二、法治的腳步3.法律的本質和功能是什么?功能: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法探究分享:法律產生之后,人類就走上依法治國的道路了嗎?沒有。 幾千年的封建專制歷史,有法律而無法治,重權力而輕權利,實際上還是“人治”,個人意志可以高于法律。戰國時期,某諸侯國國王在早朝時,聽大臣們說民間有許多私自販鹽買鹽的事使國家稅收減少。國王厲聲說道:“從今以后,若查明私自販鹽買鹽者,立斬無赦!這就作為國家的一條法令,任何人不得違抗!”當天傍晚,國舅因私自販鹽被查處,眼看著要治殺頭之罪,可國君卻免其一死。大臣們不解的問:“國君為什么早上說定死罪,而到了晚上又說沒有罪了呢?”國君說:“早上我說死罪是法令,晚上我說無罪也是法令,因為我是國君!”人治:人高于法,權大于法法治:法高于人,法大于權發展基本信息政府:法院:社會成員:青少年:增強法治意識,認真學法、知法、守法、護法;積極宣傳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依法行政。以法律為準繩,公平公正司法。法律意識較強,自覺遵紀守法。你期待的法治國家是什么樣的?法治的內涵內涵: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 依法辦事。4.法治的內涵、要求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聚焦民生關切,繪就美好生活的“幸福底色”,把握好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文化教育,突出保障人民群眾各項權益,讓法治建設有力量更有溫度。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5.法治的意義是什么 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已經成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③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知識點撥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歷程1954年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1982年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我國現行憲法1999年憲法修正案規定:我國開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0年我國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14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黨的十九大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確定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2017年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探究與分享必由之路中國夢的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依法治國5.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二、法治的腳步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律在我們身邊,生活需要法律調整法治的腳步法律嵌入我們的生活,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法律服務并指導生活)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響隨形,相伴一生(法律規定權利和義務)法律的產生、本質法治的內涵、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地位)生活需要法律課堂小結:1. 法律是治理國家的重器,為我們的成長提供文明有序,和諧自由的空間。下列對法律和法治的認識錯誤的是( )A.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B.法律是用來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C.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D.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治理國家只要有健全的法律即可D2.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用法治保障改革,改革就會乘風破浪。”下列屬于法治作用的有 ( )①法治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②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③法治是僅在改革時需要④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B3.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用法治保障改革,改革就會乘風破浪。下列屬于法治作用的是( )①法治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②法治推動國家治理現代化 ③法治不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④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B4.每晚7時許,廣場舞愛好者在各個小區空地上揮汗起舞。這邊是《小蘋果》,那邊是《最炫民族風》,各種音樂競賽高音、舞隊噪聲,讓周圍居民苦不堪言。律師認為,在增強居民社會公德意識的同時,還需執法部門嚴格執法。這說明了( )①法律能解決生活中的一切問題 ②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還需要法律來調整 ③法律調節社會關系,為人們生活服務 ④法律離我們很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B教師寄語 立德樹人開啟法律明燈,照亮人生前程;謹記法律規則,知法守法光榮 ;百行道德為首,萬事法律先行;言行遵紀守法,實現中華強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2023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9.1+生活需要法律+課件.pptx 法治中國.mp4 法治的力量.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