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探究一 法律的特征提示: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結合視頻思考:違法亂紀官員受到處分,給我們什么啟示?2023兩高工作報告:9.2 法律保障生活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核心素養目標:法治觀念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法律的含義,掌握法律的特征。理解法律的作用。2.能力目標:初步形成自覺按照法律要求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法律是生活的保障,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約束,又受到法律的保護。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法律的特征01上 學1、以上行為違反了什么規則?道德紀律法律2、這些規則有什么作用?約束、調節、維護法律、道德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總結:道德、法律的共同作用:比較 不同點(區別) 相同點(聯系)產生方式 實施手段 調整對象和范圍 法律道德 校紀校規 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約定俗成的靠社會輿論、信念、習俗、教育等力量普遍適用,道德調整的范圍比法律廣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制定教育行政力量、批評教育、學生自覺遵守只在本學校適用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法律和道德、紀律的區別和聯系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習近平①聯系:法律、道德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p90)②區別:法律、道德、紀律、規章等行為規范在產生方式、實施手段、調整對象和范圍等方面存在區別。1.法律與道德等其他行為規范的關系?(聯系與區別)閱讀以上兩條法律,由此總結我國法律的產生方式?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立法法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是為了防止食品浪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產生)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將“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條文當中。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認可國家制定是指特定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訂法律、修改或廢止現有法律的活動。國家認可是指特定國家機關根據實際需要,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上已經存在的某些習慣、道德規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動。制定2 .法律的特征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議案的提出法律議案的審議法律議案的表決法律議案的公布1234全國人大代表30人以上聯名,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等有提出法律議案的權利。立法機關對已進入立法日程的法律議案進行審查和討論。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大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數通過,憲法的修改另有特別規定。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公布法律。國家制定法律的過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立法權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家立法權(修改憲法、基本法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地方立法權(制定地方性法規 )法律的制定、修改、廢止。“?;丶铱纯础比敕ǎ?br/>——“孝親敬長”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2013年頒布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赐蛘邌柡蚶夏耆?。“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國家認可)國家認可法律近日,上海一女子毆打代駕并聲稱其丈夫為公安民警的視頻引發關注。上海普陀警方發布警情通報,該女子因涉嫌尋釁滋事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思考:該女子被警方刑事拘留體現了法律有什么特征?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最主要特征)課堂筆記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實現手段)P92注意:(這是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P92軍隊監獄警察法庭思考:國家的強制力主要包括什么 國家強制力國家強制力主要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它的運用必須以合法為前提。落馬的高級官員徐厚才,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涉嫌受賄犯罪令計劃,中央統戰部部長,賄罪、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濫用職權罪郭伯雄,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涉嫌受賄犯罪材料說明了法律的什么特征?法律對全體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最主要特征)習近平強調,在反腐工作中,打蒼蠅(即基層人員)和打老虎(即高級官員)同等重要。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①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②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br/>③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怎樣理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P92法律的作用02《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突發事件發生后,人民政府應當針對其性質、特點和危害程度,立即組織有關部門,調動應急救援隊伍和社會力量,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本法規定,不服從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發布的決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傳染病防治法》對地方縣以上的人民政府和工作部門進行了授權,當疫情蔓延和爆發的時候,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采取必要的緊急措施,來阻斷、防控疾病的傳播和蔓延。在公眾場所不戴口罩,還不聽勸阻,對執法人員實施抗拒的,這樣的行為人就違反了《治安處罰法》中規定的行為,可根據治安處罰法的規定,予以罰款、拘留。如果對行政機關的執法人員進行暴力抗拒,就涉嫌構成妨礙執行公務的行為,將被追究刑事責任。這些法律有什么作用?第六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第八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第九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民法典》的規定有什么作用?①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②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規范作用真實案例:: 游客朱先生一家在某景區的大排檔用餐,點菜時已經向老板確認過“海捕大蝦”是38元一份,結賬時卻變成38元一只,整盤收費1500多元……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行政處罰法》相關規定,對該燒烤店作出罰款9萬元、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并要求其退還非法所得。這個案例體現了法律的什么作用?③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保護作用)規范作用保護作用①規定享有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②可以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③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4、法律的作用:P92-94法律保障生活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規范全體成員的行為規定權利和義務評判、預測作用約束與保護作用課堂小結1.對于關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問題,加大了犯罪懲處力度,體現了法律( )A、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維護公民生命權最有效的方法C、通過制裁違法行為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D、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來規范人們的行為C課堂練習2 【2021 永州】2021年3月18日,永州市某縣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一起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9名被告人被判刑,并處罰金和賠償相應的生態修復費47萬余元。這一案例說明( )①要認真學法,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②任何人的犯罪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③保護動物是我們的職責,不得傷害任何動物④法律禁止的行為堅決不做,否則就要受到刑罰處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3.近日,山東濟南打掉一個銷售偽劣疫情防控物資的犯罪團伙,抓獲16名嫌犯,繳獲假冒偽劣口罩32萬只,追繳贓款15萬余元。這最主要體現我國法律的特征是( ?。?br/>A.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B.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D.法律的調整范圍比道德大A4. 以案說法2021年12月15日,孫某(男,東明縣人)從鄭州新鄭機場坐飛機去成都時,有同機人員被確診為新冠肺炎?;貣|明后,孫某作為密接者,不如實向防疫工作人員主動報告,并隱瞞事實,給東明疫情防控帶來較大壓力和風險。孫某的行為已構成拒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2022年1月8日,東明縣公安局決定對孫某處以行政拘留五日,并處罰款二百元的行政處罰。(1)該案例說明法律的什么特征?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2)該案例說明法律的什么作用?①規范全體社會成員行為,保護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②規定權利與義務,指引、評判、教育人向善③解決糾紛、制裁違法犯罪,伸張正義、維護合法權益。(3)我們從中受到什么教育?教育:加強道德修養,誠實守信;敬畏生命,珍愛生命;增強法制觀念,自覺遵守法律,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材料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蒼蠅”一起打;對犯罪分子開展“天網行動”,“國內”、“國外”一起抓。材料二: 2022年4月17日夜間,江蘇射陽警方發布警方通報稱:射陽一男子將一條外地疫情防控信息轉發到本地微信群,造成網絡上流傳,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10日。材料三: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新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5.下列材料分別表現了法律的什么特征?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對全體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教師寄語“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每個人都要自覺遵守行為規范。法律作為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規范著人們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要學法、尊法、守法、護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2023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9.2+法律保障生活+課件.pptx 2023新規讓生活更美好.mp4 3月14日,上海。女子毆打代駕叫囂:我老公是公安局的有五套房。警方:涉嫌尋釁滋事罪已被刑拘。.mp4 女子被罰行拘10日.wmv 視頻三 官員貪腐被查~1.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