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堅持就會有收獲》教學反思課標要求:本課依據《課程標準》“愉快、積極地生活”部分的第8條“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愿意想辦法解決”和第9條“敢于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或活動”而編寫。本課是在《我能行》《學習有方法》兩課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旨在引導學生有應對挑戰的勇氣,面對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不氣餒、不嬌氣、不怕吃苦,愿意堅持和努力,嘗試解決問題與困難。教學反思:我上《堅持就會有收獲》這一課,在認真研讀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及教育的要求,設計了一系列教學活動、力求教學有實效,為此我做了以下嘗試。1.聚焦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回歸生活是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理念,即將兒童生活過程中真實而普通的成長事件作為教學的主體資源。強調引導孩子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堅持“從本班兒童的實際出發”、讓學生通過自主的體驗與對自己生活世界的反思進行道德學習,實現自主建構。在本課的教學中、為了能讓學生從身邊的生活中感受自己每天都在進步,我有意識地設計了為期一周的課前顛乒乓球活動。學生每天練習,并記錄最多顛球個數。通過觀察記錄卡上數字的變化,知道每天堅持進步一點點,長期堅持就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體驗和感受了堅持帶來的變化,豐富了道德認知,提升了對堅持這種良好品質的認識與了解。2.引導學生在回望中生成德性回望,是一種精神的反芻,是引導學生在回望中品出生活的文化與道德意蘊,實現人與生活世界的精神認同、合一和成長。讓學生在回望中生成德性是本課程的意義之所在,如在“堅持的收獲”環節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回想自己經歷過哪些堅持,有什么樣的感受;現在回想起來,有什么新的發現。學生在學習、興趣、運動、勞技、做人等方面的堅持,以及由這些堅持帶來的成長和愉悅,都是他們日常過的生活、但在過的時候學生不一定有文化和道德的意識,通過課堂上的回望,引導學生在這個意義層面上去理解生活。我們要讓學生在回望有道德的生活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但我感覺,課堂上可以解決觀念的問題,對如何堅持下去的方法,學生還需要更有效的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