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壓強和浮力》10.1壓強【知識梳理】一、壓力1.定義: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壓力的方向為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壓的物體。當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并且發生擠壓作用時就有壓力產生。2.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壓力的大小在絕大部分情況下與重力無關),通常把物體放在水平面上時且物體豎直方向不受其他力時,壓力F=物體的重力G。3.物體與接觸面所受壓力的常見情況。物體靜止 物體勻速運動二、壓強1.實驗: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實驗目的】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實驗猜想】猜想一: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猜想二: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實驗器材】海綿、小桌子、砝碼【實驗步驟及現象】甲 乙 丙(1)驗證猜想一:如圖甲和乙,分別將小桌子桌腿和桌面朝下放到海綿上,發現桌腿與海綿接觸時,海綿的凹陷程度更大。(2)驗證猜想二:如圖乙和丙,將小桌子桌面朝下放到海綿上,再在倒置桌面上放一砝碼,發現放砝碼后,海綿的凹陷程度更大。【實驗方法】(1)控制變量法:分別控制壓力和受力面積不變,只改變另一種,觀察對壓力作用效果有什么影響。(2)轉換法:將壓力作用效果轉換為海綿的凹陷程度。【實驗結論】(1)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2)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3)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注意】(1)海綿易產生形變,能明顯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2)實驗在水平桌面上進行,使得海綿受到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便于控制和改變壓力的大小。(3)小桌子的桌腿可以細一些,壓力的效果更明顯。2.壓強(1)定義: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作壓強。(2)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數值等于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3)公式:。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壓強p:帕斯卡(Pa);壓力F:牛頓(N);受力面積S:平方米(m2)。該公式適用于固體、液體和氣體。(4)壓強單位P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強約0.5Pa ;一本書對桌面的壓強約50Pa ;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3.改變壓強的方法:(1)由可知,當壓力不變時,可通過改變受力面積的方法來改變壓強。①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②增大壓強。如縫衣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等。(2)由可知,當受力面積不變時,可通過改變壓力的方法來改變壓強。①減小壓強:卡車過橋要限重。②增大壓強:如壓路機的壓輥很重、用力敲擊來釘釘子等。【易錯點】1.壓力一定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2.受力面積是兩物體接觸并擠壓部分的面積,因此受力面積不一定是接觸面積。例如人坐到沙發上陷下去,擠壓部分是臀部正下方的接觸部分,而兩側還有部分面積只接觸并未擠壓。【規律總結】1.當物體的形狀是材質均勻的實心(直、斜)柱體時,將其放在水平面時,其對水平面的壓強計算可進行如下推導:(1)由上式可以看出,只要是滿足體積公式為的實心均勻物體,均可進行上述推導。而這種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強與該物體的密度和高度有關。(2)對于其他形狀的物體,只要體積公式能表達成含有底面積的形式,都可進行類似變形推導。2.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與水平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當遇到壓力不好分析的情況時,可將問題轉化為分析其相互作用的支持力,從而簡化問題。【典例分析】1.(2022·廣東廣州·中考二模)小明的質量為50kg,小江的質量為60kg,他們穿著同樣材料的鞋子。如圖所示,當他們站在完全相同的雪地時,留下了深淺不同的痕跡。如果小明對雪地的壓力為F1,產生的壓強為p1;小江對雪地的壓力為F2,產生的壓強為p2,則( )A.F1>F2,p1>p2 B.F1C.F1p2 D.F1【答案】D【詳解】由于小明的質量為50kg,小江的質量為60kg,則小明的重力小于小江的重力,站在完全相同的雪地時,小明對雪地的壓力小于小江對雪地的壓力,即F1故選D。2.(2021·黑龍江大慶·九年級期中)關于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必定存在壓力 B.壓力的方向一定豎直向下C.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總等于它的重力 D.壓強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答案】D【詳解】A.當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沒有相互擠壓時,兩物體間將不存在壓力,故A錯誤;B.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方向總是垂直于物體的表面,當接觸面不水平時,壓力的方向將不是豎直向下的,故B錯誤;C.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產生的力,方向豎直向下;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方向總是垂直于物體的表面、物體的受力面、接觸面,因此重力和壓力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力,大小不一定相等,只有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物體對桌面的壓力等于重力,故C錯誤。D.壓強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說明壓強越大,故D正確。故選D。3.(2023·四川巴中·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圓柱體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甲的底面積大于乙的底面積,甲、乙兩圓柱體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則關于甲、乙兩圓柱體所受重力G甲、G乙及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G甲=G乙 B.G甲C.ρ甲=ρ乙 D.ρ甲>ρ乙【答案】D【詳解】甲、乙兩個實心圓柱體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兩圓柱體對桌面的壓強相等,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由p=ρgh可得,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甲的底面積大于乙的底面積,由F=pS可得,甲圓柱體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大于乙圓柱體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所以甲圓柱體的重力大于乙圓柱體的重力,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4.(2023·貴州遵義·八年級月考)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A.切蘋果的刀口磨得很薄 B.用很細的鋼絲切肥皂C.鐵軌鋪在枕木上 D.針頭做得很尖【答案】C【詳解】A.刀口磨得很薄時,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A不符合題意;B.很細的鋼絲切肥皂,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B不符合題意;C.鐵軌鋪在枕木上,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C符合題意;D.針頭做得很尖,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奪冠訓練】一、單選題1.關于壓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壓力越大,產生的壓強越大 B.壓強大的,受力面積一定小C.單位壓力作用的面積越大,壓強就越大 D.壓強大,指的是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大【答案】D【詳解】A.由可知,壓強的大小由受力面積和壓力大小共同決定,所以,壓力越大,產生的壓強不一定越大,故A錯誤;B.由可知,壓強大,可能是受力面積小造成的,也可能是壓力大造成的,故B錯誤;C.由可知,單位壓力作用的面積越大(即壓力相同、受力面積越大),壓強就越小,故C錯誤;D.根據壓強的定義可知,壓強大,指的是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大,故D正確。故選D。2.(2022·廣東佛山·八年級月考)初三學生小明在水平路面騎行共享單車,經測量,每只車胎和地面的接觸面積50cm2,該共享單車的質量為15kg,試估測小明騎行時對地面壓強( )A.6.5×104Pa B.1.35×103Pa C.3×103Pa D.0.3Pa【答案】A【詳解】初三學生小明的質量大約為50kg,騎行時的總重力為騎行時對地面的壓力為F=G總=650N車輪和地面的接觸面積為S=50cm2×2=100cm21×10﹣2m2騎行時對地面的壓強為故選A。3.(2023·北京市西城區·中考一模)如圖所示,字典的一部分懸空在水平桌面以外,小明同學發現后用水平向右的力F將字典推回桌面,在他推著字典運動的過程中( )A.字典對桌面的壓力變大 B.字典對桌面的壓強不變C.桌面對字典的支持力變小 D.桌面對字典的摩擦力不變【答案】D【詳解】A.推動過程中,壓力等于字典的重力,重力不變,壓力大小不變,故A錯誤;B.推動過程中,受力面積變大,而壓力大小不變,根據可知,字典對桌面的壓強變小,故B錯誤;C.字典在豎直方向上處于平衡狀態,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重力不變,則支持力不變,故C錯誤;D.推動過程中,無論是否勻速運動,接觸面受到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不變,故摩擦力大小不變,故D正確。故選D。4.(2023·廣州花都·八年級月考)如圖所示是一塊磚。若將磚塊從中央沿虛線豎直切開(如圖甲),則剩余一半磚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與原來相比( )A.壓力不變,壓強增大 B.壓力增大,壓強增大C.壓力減小,壓強減小 D.壓力減小,壓強不變【答案】D【詳解】磚塊對地面的壓力等于磚塊的重力,磚塊從中間切開后,剩余一半的重力變為原來的一半,壓力變為原來的一半,磚塊與地面的面積變為原來的一半,由得,壓強不變,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5.(2021·湖北十堰·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上下兩手指均用力,將鉛筆擠壓在兩手指間靜止不動,下手指感覺較疼,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小于下手指對鉛筆的壓力B.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等于下手指對鉛筆的壓力C.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大于下手指對鉛筆的壓力D.上手指對鉛筆的壓強等于下手指對鉛筆的壓強【答案】A【詳解】ABC.鉛筆靜止時,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與鉛筆的重力之和等于鉛筆對下手指的壓力,而鉛筆對下手指的壓力與下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所以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小于下手指對鉛筆的壓力。故A正確,BC錯誤;D.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小于下手指對鉛筆的壓力,下手指與鉛筆的接觸面積小于上手指與鉛筆的接觸面積,根據知,上手指對鉛筆的壓強小于下手指對鉛筆的壓強,所以下手指感覺較疼。故D錯誤。故選A。6.(2023·四川成都·中考模擬)如圖所示,不同材料制成的實心圓柱體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質量之比mA:mB=2:1,底面積之比SA:SB=1:2,下列關于地面受到壓力和壓強關系正確的是( )A.FA∶FB=1∶2,pA∶pB=1∶4 B.FA∶FB =1∶2,pA∶pB=4∶1C.FA∶FB=2∶1,pA∶pB=1∶4 D.FA∶FB =2∶1,pA∶pB=4∶1【答案】D【詳解】根據題意可知,質量之比根據可得兩物體的重力之比為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重力,所以兩物體對地面的壓力之比已知底面積之比,根據可得兩物體對地面的壓強之比故選D。7.(2020·湖北丹江口·八年級期末)甲、乙兩種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若用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物質分別制成等高的實心圓柱體A、B,把它們并排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兩圓柱體A、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是( )A.4∶1 B.8∶1 C.4∶3 D.1∶2【答案】B【詳解】由圖可知,當V甲=1cm3時m甲=8g,當m乙=4g時V乙=4cm3,則甲乙的密度為圓柱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等高的實心圓柱體A、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8.(2021·福建廈門·八年級月考)一同學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其中一只腳對地面壓強最接近( )A.600Pa B.1200Pa C.6000Pa D.12000Pa【答案】D【詳解】同學的質量約50kg,同學所受的重力為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其中一只腳對地面的壓力為一只腳和地面的接觸面積約為S=0.02m2,故該同學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其中一只腳對地面壓強為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9.(2023·山東臨沂·八年級月考)圖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A.圖釘尖做得很尖 B.火車軌道上鋪枕木C.貨車的輪子多又寬 D.坦克裝有寬大的履帶【答案】A【詳解】A.圖釘尖做得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A符合題意;BCD.火車軌道上鋪枕木、貨車的輪子多又寬、坦克裝有寬大的履帶,都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填空題10.(2023·江蘇泰州·中考模擬)小杰的質量是45kg,每只鞋底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150cm2,當他立正時,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是______N,壓強是______Pa。【答案】 441 1.47×104【詳解】[1]小結立正時,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是[2]壓強為11.(2023·重慶市·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A、B為兩個實心均勻的長方體,將它們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B的底面積之比與高度之比均為3:4,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2:1,則A、B的重力之比GA:GB=________;如果將A、B分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高度,并將切去部分疊放在對方剩余部分上,疊放后使A、B對地面的壓強之比保持不變,則A、B被截取的高度之比hA:hB=________。【答案】 3:2 1:2【詳解】[1]實心長方體對地面的壓強為,A、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則由和得[2]由和得,AB切去部分的重力分別為,疊加后AB對地面的壓力變為,由和題意得解得12.(2023·安徽合肥·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實心均勻正方體物塊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沿豎直方向將其截成A、B兩塊,A、B的體積之比為3∶2,A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1和p1,B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2和p2,則F1∶F2=________,p1∶p2=_______【答案】 3∶2 1∶1【詳解】[1]物體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沿豎直方向將其截成A、B兩塊,A、B的體積之比為3∶2,由G=mg=ρVg可得,密度相同時,體積與重力成正比。則A、B的重力之比為3∶2,則[2]AB為長方體,則由可得13.(2023·重慶市·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質地均勻的長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先豎直切除①部分,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將______。如果再豎直切除②部分,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相對于第一次切除后的壓強將______。(以上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 變小 不變【詳解】[1]如果先豎直切除該物體右邊的陰影部分①,其重力變小了,對桌面的壓力變小了,而受力面積不變,根據可知,物體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變小。[2]柱體對支持面(柱體全部放在支持面上)的壓強為即壓強大小只與柱體的密度和高度有關,如果再豎直切除該物體右邊的陰影部分②,柱體的密度和高度不變,故壓強不變。14.(2023·廣東中山·八年級月考)如圖所示,A為底面積為0.01m2的正方體,重5N,B為粗糙水平面,F為豎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為6N,則圖甲中B所受壓力為_________牛,受到的壓強是_________Pa,圖乙中B所受到的壓強為_________Pa。【答案】 11 1100 100【詳解】[1][2]甲圖中物體受重力G、向下的壓力F及水平面向上的支持力F1,由力的相互性可得B所受的壓力F壓1=G+F=5N+6N=11N則受到的壓強[3]乙圖中物體受重力G,向上的壓力F,水平面對物體向下的壓力F2= F-G=6N+5N=1N則B受到的壓強三、作圖題15.(2022·重慶市·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一本書靜置于斜面上,請畫出書對斜面的壓力F。【答案】【詳解】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書對斜面的壓力作用點在斜面上,和斜面垂直并指向斜面,如答案所示。16.(2023·湖北潛江·八年級月考)請畫出在圖中放在斜面上靜止的物體所受重力和斜面所受壓力的示意圖。【答案】【詳解】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在重心,方向豎直向下;壓力的作用點在斜面與物體接觸部分,方向垂直于斜面指向被壓物體,如答案所示。四、實驗題17.(2023·廣東深圳·八年級月考)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圖甲、乙、丙所示。(1)圖中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觀察________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我們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綿來完成實驗;(2)通過比較圖甲和圖乙,說明_______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通過比較圖________(填序號)和圖丙,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實驗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4)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較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的大小關系為________(填“>”“<”或“=”);(5)實驗時如果將小桌換成磚塊,并將磚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戊所示,小明發現它們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答案】 海綿的凹陷程度 可以 壓力越大 乙 控制變量法 轉換法 = 沒有控制壓力大小不變【詳解】(1)[1]實驗中海綿受到的壓力的作用不同,其凹陷程度也不同,所以可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2]沙子受到壓力的作用不同,則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不同,所以可用沙子代替海綿來進行實驗。(2)[3]圖甲和圖乙中,受力面積相同,壓力不同,海綿的凹陷程度不同,壓力越大,海綿的凹陷程度越大,所以說明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4]要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需要保持壓力相同,改變受力面積,所以應比較圖乙和圖丙兩次實驗。(3)[5]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多個因素有關,根據控制變量法,改變一個因素,而保持其它因素不變。[6]壓力的作用效果無法直接測量觀察,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運用了轉換法。(4)[7]圖丙和圖丁中,受力面積和壓力都相同,所以海綿和木板受到的壓強相等,但木板,不易發生形變,所以形變不易觀察。(5)[8]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保持壓力大小不變,受力面積的大小不同,但小明在實驗中,改變受力面積的同時,也改變了壓力的大小。18.(2023·遼寧葫蘆島·八年級月考)如圖所示,小月用一個礦泉水瓶和和一塊海綿等器材探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1)實驗時,通過觀察海綿的_______程度來比較礦泉水瓶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2)觀察圖甲和乙得到的結論是:當_______相同時,_________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進行圖乙和丙兩次實驗,探究的是壓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的關系,小月觀察兩次實驗現象相差的不明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采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A.將乙圖礦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些B.將丙圖礦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些C.將丙圖礦泉水瓶正放在海綿上與乙圖進行比較(4)若將礦泉水瓶放在石塊上如圖丁所示。圖丁與甲比較,礦泉水瓶對石塊和海綿的壓強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答案】 凹陷程度 壓力 受力面積越小 壓力大小 B 相同【詳解】(1)[1]根據轉換法,實驗時,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程度來比較礦泉水瓶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2)[2][3]觀察圖甲和乙可知壓力相同,乙中受力面積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故得到的結論是: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4][5]進行圖乙和丙兩次實驗,因受力面積相同,而壓力大小不同,故探究的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小月觀察兩次實驗現象相差的不明顯,說明壓力大小差別較小。A.將乙圖礦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些,壓力差別更小,故A不符合題意;B.將丙圖礦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些,故B符合題意;C.本實驗要控制受力面積相同,將丙圖礦泉水瓶正放在海綿上與乙圖進行比較,受力面積不同,故C不符合題意;故選B。(4)[6]若將礦泉水瓶放在石塊上如圖丁所示,圖丁與甲比較,根據可知,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相同,故礦泉水瓶對石塊和海綿的壓強相同。五、計算題19.(2023·山東臨沂·中考模擬)為響應“綠色出行”,我縣曾多次舉行山地車比賽。質量為60kg的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山地自行車參加了某次比賽,其相關數據見下表:車架材料 碳纖維車架材料體積/cm3 2500車架質量/kg 4.5整車質量/kg 10單輪接觸面積/cm2 4(1)計算比賽中的山地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強;(2)若小明10min內在某路段勻速騎行6km。求小明此路段比賽的速度。【答案】(1)8.75×105Pa;(2)10m/s【詳解】解:(1)小明的重力G=mg=60kg×10N/kg=600N整車的重力G1=m1g=10kg×10N/kg=100N比賽時,自行車的總重力G總=G1+G=100N+600N=700N比賽中山地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強(2)小明此路段比賽的速度答:(1)比賽中的山地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強為8.75×105Pa;(2)小明此路段比賽的速度是10m/s。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壓強和浮力》10.1壓強【知識梳理】一、壓力1.定義: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壓力的方向為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壓的物體。當兩個物體相互接觸并且發生擠壓作用時就有壓力產生。2.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壓力的大小在絕大部分情況下與重力無關),通常把物體放在水平面上時且物體豎直方向不受其他力時,壓力F=物體的重力G。3.物體與接觸面所受壓力的常見情況。物體靜止 物體勻速運動二、壓強1.實驗: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實驗目的】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實驗猜想】猜想一: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猜想二: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有關。【實驗器材】海綿、小桌子、砝碼【實驗步驟及現象】甲 乙 丙(1)驗證猜想一:如圖甲和乙,分別將小桌子桌腿和桌面朝下放到海綿上,發現桌腿與海綿接觸時,海綿的凹陷程度更大。(2)驗證猜想二:如圖乙和丙,將小桌子桌面朝下放到海綿上,再在倒置桌面上放一砝碼,發現放砝碼后,海綿的凹陷程度更大。【實驗方法】(1)控制變量法:分別控制壓力和受力面積不變,只改變另一種,觀察對壓力作用效果有什么影響。(2)轉換法:將壓力作用效果轉換為海綿的凹陷程度。【實驗結論】(1)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2)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3)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注意】(1)海綿易產生形變,能明顯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2)實驗在水平桌面上進行,使得海綿受到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便于控制和改變壓力的大小。(3)小桌子的桌腿可以細一些,壓力的效果更明顯。2.壓強(1)定義: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作壓強。(2)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數值等于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3)公式:。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壓強p:帕斯卡(Pa);壓力F:牛頓(N);受力面積S:平方米(m2)。該公式適用于固體、液體和氣體。(4)壓強單位P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強約0.5Pa ;一本書對桌面的壓強約50Pa ;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3.改變壓強的方法:(1)由可知,當壓力不變時,可通過改變受力面積的方法來改變壓強。①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②增大壓強。如縫衣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等。(2)由可知,當受力面積不變時,可通過改變壓力的方法來改變壓強。①減小壓強:卡車過橋要限重。②增大壓強:如壓路機的壓輥很重、用力敲擊來釘釘子等。【易錯點】1.壓力一定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2.受力面積是兩物體接觸并擠壓部分的面積,因此受力面積不一定是接觸面積。例如人坐到沙發上陷下去,擠壓部分是臀部正下方的接觸部分,而兩側還有部分面積只接觸并未擠壓。【規律總結】1.當物體的形狀是材質均勻的實心(直、斜)柱體時,將其放在水平面時,其對水平面的壓強計算可進行如下推導:(1)由上式可以看出,只要是滿足體積公式為的實心均勻物體,均可進行上述推導。而這種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強與該物體的密度和高度有關。(2)對于其他形狀的物體,只要體積公式能表達成含有底面積的形式,都可進行類似變形推導。2.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與水平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當遇到壓力不好分析的情況時,可將問題轉化為分析其相互作用的支持力,從而簡化問題。【典例分析】1.(2022·廣東廣州·中考二模)小明的質量為50kg,小江的質量為60kg,他們穿著同樣材料的鞋子。如圖所示,當他們站在完全相同的雪地時,留下了深淺不同的痕跡。如果小明對雪地的壓力為F1,產生的壓強為p1;小江對雪地的壓力為F2,產生的壓強為p2,則( )A.F1>F2,p1>p2 B.F1C.F1p2 D.F12.(2021·黑龍江大慶·九年級期中)關于壓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互接觸的物體間必定存在壓力 B.壓力的方向一定豎直向下C.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總等于它的重力 D.壓強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3.(2023·四川巴中·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圓柱體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甲的底面積大于乙的底面積,甲、乙兩圓柱體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則關于甲、乙兩圓柱體所受重力G甲、G乙及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G甲=G乙 B.G甲C.ρ甲=ρ乙 D.ρ甲>ρ乙4.(2023·貴州遵義·八年級月考)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A.切蘋果的刀口磨得很薄 B.用很細的鋼絲切肥皂C.鐵軌鋪在枕木上 D.針頭做得很尖【奪冠訓練】一、單選題1.關于壓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壓力越大,產生的壓強越大 B.壓強大的,受力面積一定小C.單位壓力作用的面積越大,壓強就越大 D.壓強大,指的是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大2.(2022·廣東佛山·八年級月考)初三學生小明在水平路面騎行共享單車,經測量,每只車胎和地面的接觸面積50cm2,該共享單車的質量為15kg,試估測小明騎行時對地面壓強( )A.6.5×104Pa B.1.35×103Pa C.3×103Pa D.0.3Pa3.(2023·北京市西城區·中考一模)如圖所示,字典的一部分懸空在水平桌面以外,小明同學發現后用水平向右的力F將字典推回桌面,在他推著字典運動的過程中( )A.字典對桌面的壓力變大 B.字典對桌面的壓強不變C.桌面對字典的支持力變小 D.桌面對字典的摩擦力不變4.(2023·廣州花都·八年級月考)如圖所示是一塊磚。若將磚塊從中央沿虛線豎直切開(如圖甲),則剩余一半磚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與原來相比( )A.壓力不變,壓強增大 B.壓力增大,壓強增大C.壓力減小,壓強減小 D.壓力減小,壓強不變5.(2021·湖北十堰·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上下兩手指均用力,將鉛筆擠壓在兩手指間靜止不動,下手指感覺較疼,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小于下手指對鉛筆的壓力B.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等于下手指對鉛筆的壓力C.上手指對鉛筆的壓力大于下手指對鉛筆的壓力D.上手指對鉛筆的壓強等于下手指對鉛筆的壓強6.(2023·四川成都·中考模擬)如圖所示,不同材料制成的實心圓柱體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質量之比mA:mB=2:1,底面積之比SA:SB=1:2,下列關于地面受到壓力和壓強關系正確的是( )A.FA∶FB=1∶2,pA∶pB=1∶4 B.FA∶FB =1∶2,pA∶pB=4∶1C.FA∶FB=2∶1,pA∶pB=1∶4 D.FA∶FB =2∶1,pA∶pB=4∶17.(2020·湖北丹江口·八年級期末)甲、乙兩種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若用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物質分別制成等高的實心圓柱體A、B,把它們并排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兩圓柱體A、B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是( )A.4∶1 B.8∶1 C.4∶3 D.1∶28.(2021·福建廈門·八年級月考)一同學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其中一只腳對地面壓強最接近( )A.600Pa B.1200Pa C.6000Pa D.12000Pa9.(2023·山東臨沂·八年級月考)圖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壓強的是( )A.圖釘尖做得很尖 B.火車軌道上鋪枕木C.貨車的輪子多又寬 D.坦克裝有寬大的履帶二、填空題10.(2023·江蘇泰州·中考模擬)小杰的質量是45kg,每只鞋底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150cm2,當他立正時,他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是______N,壓強是______Pa。11.(2023·重慶市·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A、B為兩個實心均勻的長方體,將它們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B的底面積之比與高度之比均為3:4,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2:1,則A、B的重力之比GA:GB=________;如果將A、B分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高度,并將切去部分疊放在對方剩余部分上,疊放后使A、B對地面的壓強之比保持不變,則A、B被截取的高度之比hA:hB=________。12.(2023·安徽合肥·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實心均勻正方體物塊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沿豎直方向將其截成A、B兩塊,A、B的體積之比為3∶2,A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1和p1,B對桌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2和p2,則F1∶F2=________,p1∶p2=_______13.(2023·重慶市·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質地均勻的長方體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先豎直切除①部分,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將______。如果再豎直切除②部分,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強相對于第一次切除后的壓強將______。(以上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4.(2023·廣東中山·八年級月考)如圖所示,A為底面積為0.01m2的正方體,重5N,B為粗糙水平面,F為豎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為6N,則圖甲中B所受壓力為_________牛,受到的壓強是_________Pa,圖乙中B所受到的壓強為_________Pa。三、作圖題15.(2022·重慶市·八年級期中)如圖所示,一本書靜置于斜面上,請畫出書對斜面的壓力F。16.(2023·湖北潛江·八年級月考)請畫出在圖中放在斜面上靜止的物體所受重力和斜面所受壓力的示意圖。四、實驗題17.(2023·廣東深圳·八年級月考)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圖甲、乙、丙所示。(1)圖中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觀察________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我們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綿來完成實驗;(2)通過比較圖甲和圖乙,說明_______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通過比較圖________(填序號)和圖丙,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實驗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4)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較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的大小關系為________(填“>”“<”或“=”);(5)實驗時如果將小桌換成磚塊,并將磚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戊所示,小明發現它們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18.(2023·遼寧葫蘆島·八年級月考)如圖所示,小月用一個礦泉水瓶和和一塊海綿等器材探究“影響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1)實驗時,通過觀察海綿的_______程度來比較礦泉水瓶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2)觀察圖甲和乙得到的結論是:當_______相同時,__________,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進行圖乙和丙兩次實驗,探究的是壓壓力的作用效果與________的關系,小月觀察兩次實驗現象相差的不明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采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A.將乙圖礦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些B.將丙圖礦泉水瓶中的水倒出一些C.將丙圖礦泉水瓶正放在海綿上與乙圖進行比較(4)若將礦泉水瓶放在石塊上如圖丁所示。圖丁與甲比較,礦泉水瓶對石塊和海綿的壓強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五、計算題19.(2023·山東臨沂·中考模擬)為響應“綠色出行”,我縣曾多次舉行山地車比賽。質量為60kg的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山地自行車參加了某次比賽,其相關數據見下表:車架材料 碳纖維車架材料體積/cm3 2500車架質量/kg 4.5整車質量/kg 10單輪接觸面積/cm2 4(1)計算比賽中的山地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強;(2)若小明10min內在某路段勻速騎行6km。求小明此路段比賽的速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1壓強(原卷版).docx 10.1壓強(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