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2023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全冊知識點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2023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全冊知識點提綱

資源簡介

初中政治知識點
八年級下冊知識點
班級:
姓名:
目錄
八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堅持憲法權威
第1課 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公民權利的保障書):黨的領導、國家權力屬于人民、人權+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設置國家機構、規范權力運行
第2課 保障憲法實施
堅持依憲治國:憲法地位、憲法權威+加強憲法實施:憲法監督制度+憲法意識
第二單元 權利義務
第3課 權利內容+如何行使
第4課 義務內容+如何履行
第三單元 制度、機關
第5課 政治制度、經濟制度
第6課 權力機關、國家主席、行政機關、監察 機關、司法機關
第四單元 法治精神
第7課 自由平等
第8課 公平正義
八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堅持憲法至上
第一課 維護憲法權威
1.1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
1、 黨的領導地位是如何確立的?
(1)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
(2)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確立了在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形成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3)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
2、為什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填空
(1)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2)性質決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3)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必須堅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3、如何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自身角度)/中國共產黨與憲法法律之間的關系。
(1)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
(2)中國共產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職責,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
4、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原則和我國的國家性質P3 填空
(1)憲法的基本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
(2)憲法的基本原則: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3)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5、憲法如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P3-5
①憲法規定了國家性質和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
②憲法規定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
③憲法規定了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方式;
④憲法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規定實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
⑤憲法還規定國家武裝力量屬于人民。
6、最大的人權是什么P6: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
7、我國人權的主體和內容P7:
人權的主體:包括我國公民和外國人,不僅保護個人,也保護群體。
人權的內容:既包括平等權和人身權利、政治權利,也包括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權利。
8、國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P7-8 問答
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享有的廣泛的基本權利,法律進一步明確了公民享有的各項具體權利,規定了侵害權利的法律責任;
②執法方面: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③監察方面:監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加強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
④司法方面: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合法權益;
⑤守法方面:國家加強法治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
1.2 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1、憲法是如何設置國家機構的?(國家機構是如何產生的)P11-13 問答
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②憲法通過設置國家機構,授予國家機構特定職權,明確國家機構的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內容,使得國家權力的運行穩定有序。國家機構依據憲法行使權力,以實現和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憲法規定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
2、民主集中制原則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P13 問答
①在國家機構與人民的關系方面,國家權力來自人民,由人民選舉產生國家權力機關,國家權力機關在國家機構中居于主導地位;
②在中央與地方國家機構的關系方面,遵循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
③在國家機關內部作出決策、決定時,實行民主集中制。
3、為什么要規范權力運行?P14 問答
①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造福于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
②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
③我國憲法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④只有依法規范權力運行,才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4、憲法如何規范權力的運行?P15-16 問答
①必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②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
③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得懈怠、推諉。
④國家權力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途徑和方式行使。
⑤國家權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第二課 保障憲法實施
2.1堅持依憲治國
1、我國憲法的構成P18
第一章總綱,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第三章國家機構,第四章國旗、國歌、國徽、首都(國家標志)。
2、憲法的內容P19
我國的國家性質、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及其職權等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
3、憲法的地位及其原因P22-23 問答
(1)地位:
①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②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③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3高)。
(2)原因(憲法和其他法律的區別)
①從內容上看,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而其他法律所規定的內容通常只是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
②從法律效力上看,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
③從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
④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
4、憲法與其他法律的區別(幫助理解,不用背誦)
內容不同 效力不同 制定、修改程序不同
憲法 規定國家生活根本性、全局性問題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更為嚴格(全國人大代表2/3以上的多數通過)
法律 規定國家生活一般性問題 以憲法為立法依據和立法基礎;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立法機關半數通過即可
5、為什么要維護憲法權威?
①憲法的權威關系國家的命運、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如果憲法沒有權威,法治的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如果憲法受到漠視,人民的利益和自由就無法保證。
6、如何維護憲法權威? 問答
①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②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必須以憲法法律為行動準則。
③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提示】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
7、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憲法和其他法律的聯系)
①全面依法治國,保障憲法實施,必須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②憲法的規定具有原則性的特點,各種法律制度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
③憲法是對公民基本權利的根本確認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對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2加強憲法實施
1、為什么要監督權力行使(為什么要加強憲法監督)?P24
①監督是權力正確行使的根本保證,不接受監督的權力將導致腐敗。
②為了保證國家機關嚴格按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備的監督公權力行使的制度體系,在這一監督體系中,憲法監督制度具有基礎性意義。
2、我國憲法監督制度的主體和內容P24-25 問答
主體:
①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解釋憲法和法律;
③地方各級人大負有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的職責;
內容:①合憲性審查和監督;②審查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等的違憲行為,追究其違憲責任,維護憲法權威。(合憲性審查和違憲行為追責)
3、如何加強憲法監督?P25 問答
①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監督機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擔負起憲法監督職責;
②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推進合憲審查工作,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加強對憲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維護憲法權威;
③對于各種違反憲法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
④加強憲法監督,既需要完備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們增強憲法意識。
4、為什么要增強憲法意識?P25-27 問答
①加強憲法監督,既需要完備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們增強憲法意識。
②憲法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的一生都離不開憲法的保護。
5、如何增強憲法意識?P27-29 問答
①學習憲法。了解我國憲法產生和發展的歷程;領會我國憲法原則和精神,積極參與憲法宣傳活動。
②認同憲法。理解并認同憲法的價值,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覺接受憲法的指引與要求,讓憲法真正銘刻于心,讓憲法精神在心中生根發芽。
③踐行憲法。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學會運用憲法精神來分析和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自覺抵制各種妨礙憲法實施、損害憲法尊嚴的行為。
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和義務
第三課 公民權利
3.1 公民的基本權利
一、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P33-34 填空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1)行使條件: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2)重要性: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
2.政治自由
(1)內容: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結社、集會、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義: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
3.監督權
(1)內容: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
(2)意義: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人身自由P34-36 填空
1.含義: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
2.內容(3個不受侵犯,1個受法律保護 ):
(1)人身自由權不受侵犯
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侵權表現: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2)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公民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3)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入侵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
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三、社會經濟和文化教育權利P36-39 填空
1.財產權: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
2.勞動權: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3.物質幫助權利: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4.受教育權
重要性: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
國家措施: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5.文化權利: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四、其他權利P39
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等。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3.2 依法行使權利
一、公民如何正確行使權利?P41-42 問答
①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②公民行使權利應該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
二、公民維權方式:P42-44 填空
1.和解
(1)特點:和解是當事人之間通過協商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
(2)適用范圍:一些常見的消費、勞動爭議和交通事故糾紛等。
(3)基本程序:當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2.調解
(1)特點:調解是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
(2)基本程序:調解人以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以及社會公德為依據,對糾紛雙方進行疏導、勸說,促使他們相互諒解,進行協商,自愿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3)調解方式: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
3.仲裁
(1)特點:仲裁是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
(2)基本程序:當事人根據他們之間訂立的仲裁協議,自愿將其爭議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約束。
4.訴訟
(1)特點:訴訟是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
(2)分類:
①公民遇到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爭議,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②公民對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
③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幫助理解,不用背誦
維權方式 參與人員 維權依據 適用范圍 特點優勢
和解 當事人 法律 消費、勞動爭議、交通事故糾紛等 快速便捷
調解 當事人 調解人 法律法規、政策、社會公德 廣泛適用 有效方式
仲裁 當事人 仲裁委員會 法律、仲裁協議 合同糾紛、財產權爭議 靈活性、保密性、國際性、 一裁終局
訴訟 當事人及代理人 人民法院 法律法規、事實 人身、財產爭議,行政違法 最正規、最權威,維權的最后屏障
第四課 公民義務
4.1公民基本義務
一、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P46 填空
1.原因: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全國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是公民對國家和社會應盡的職責。
2.表現: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3.要求(怎么做?):
①忠于憲法,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
②自覺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營造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
③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程序規定,做到依法辦事。
二、維護國家利益P47 填空
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
(1)原因:這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證。
(2)要求:每個公民都應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興衰、民族興亡緊密聯系在一起,自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統一,維護民族之間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
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1)原因:這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2)內容(3項):
國家安全:
維護國家安全包括維護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國家秘密不被竊取、泄露和出賣,社會秩序不被破壞等。
國家榮譽:
維護國家榮譽包括維護國家的尊嚴不受侵犯,國家的榮譽不受玷污。
國家利益:
維護國家利益包括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三、依法服兵役P48-49: 填空
1.原因: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
2.我國兵役制度:
①我國實行義務兵與志愿兵相結合、民兵與預備役相結合的兵役制度(2個相結合)。
②兵役分為現役和預備役。
3.要求:
①現役軍人必須遵守軍隊的條令和條例,忠于職守,隨時為保衛祖國而戰斗。
②預備役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參加軍事訓練,隨時準備參軍參戰,保衛祖國。
四、依法納稅P50 填空
1.原因:稅收是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
2.違法表現:偷稅、欠稅、騙稅、抗稅。
五、其他義務P50
勞動的義務、受教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和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等。
4.2 依法履行義務
一、如何理解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P52-53 問答
1.表現:
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
②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
③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如受教育權和勞動權。
2.要求(4不,2增強):
①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4不)
②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2增強)
二、自覺履行法定義務?P54-55 填空
1.原因:
①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
②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
2.要求:
①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②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三、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P55-57
1.含義:
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或者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都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
2.違反法定義務須只承擔責任的類型:
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第三單元 人民當家作主
第五課 我國的政治和經濟制度
5.1 根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P64 問答
1.地位: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內容(4點):
①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②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
③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這些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并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受人民代表大會監督。
④實行民主集中制,重大問題經人民代表大會充分討論,遵循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民主決定。
二、人大代表P65(2方面) 填空
1.職權: 參加行使國家權力,有權依法審議各項議案和報告(審議權)、表決各項決定(表決權)、提出議案(提案權)和質詢案(質詢權)。(P65)
2.義務: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
三、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P66-67
1.原因(2點)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保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好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以來,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展現出蓬勃生機活力。
2.做法(4點) 問答
①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
②必須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擴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
③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
④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國家機關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協調,保證國家統一高效組織推進各項事業。
5.2基本政治制度
一、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3項) 問答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6題)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P68-71
1.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所依靠的力量
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必須依靠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已經結成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2.多黨合作的方針(16字方針)問答
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基本方針
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 填空,3方面
(1)性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
(2)主題:團結和民主。
(3)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 。
4.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義(4點):
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民主);
②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3民);
③有利于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矛盾);
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對分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分裂)。
三、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P71-73
1.我國形成的民族關系 填空,8字
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
①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哪些地方自治)。
填空②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三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機關,在行使一般地方國家機關職權的同時,依法行使自治權,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內部事務(自治地方分級、自治機關自治權)。
③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國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民族自治機關必須服從中央的領導。(民族自治地方與國家的關系)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3結合1促進):
①有利于把國家的集中、統一與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結合起來;
②有利于把國家的法律、政策與民族自治地方的具體實際、特殊情況結合起來;
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與熱愛自己民族的感情結合起來;
④有力促進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基層群眾自治制度P74-75
1.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內容:由居民或村民分別選舉產生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4自我)。
填空2.自治組織:城市的居民委員會和農村的村民委員會(2委會)。
3.管理形式
(1)居民委員會(3點):
①由居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
②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務,要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
③居民委員會實行辦事公開制度,定期向居民會議匯報工作,接受居民監督。
(2)村民委員會(3點):
①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
②村民可以通過村民會議等形式,參與本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決策與管理; ③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規范村委會和村民的行為。
4.基層群眾自治委員會的職權(4點):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
①辦理本居住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②調解民間糾紛; ③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④向人民政府反映群眾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5.基層群眾自治的意義(2點):
①有利于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②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5.3 基本經濟制度
一、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3項) 它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 P61 問答
1.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決定因素: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P61 填空題
1.公有制(4題)
(1)經濟成分:現階段,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2)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在我國,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國有經濟的生產資料屬于全體人民共同所有。集體經濟的生產資料屬于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
(3)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4)政策: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2.非公有制(3題)
(1)形式:我國還存在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港澳臺投資經濟、外商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
(2)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3)政策: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3.意義
①在我國,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地位)
②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人民當家作主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作用)
三、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填空題,2方面
1.按勞分配
有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必須參加勞動;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勞動者所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對個人進行分配,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2.多種分配方式(2點)
(1)在我國,還存在多種分配方式。例如,讓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
(2)在一定條件下,人們還可以取得社會保障收入,獲得社會公益事業的幫助。
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市場經濟體制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體制。 填空題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優越性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行科學宏觀調控,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
第六課 我國國家機構
6.1 國家權力機關
一、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性質、地位P77 填空
1.性質: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2.地位:代表全國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 , 在整個國家機關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三、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P78)
1.地位:地方各級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它是本行政區域內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2.關系:地方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都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四、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P78-80,4項)
1.立法權(關于法律的立、改、廢)。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根據憲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權。
2.決定權(決定國家和社會的重大事項、方針、政策、規劃等(將來要做))。各級人大和縣級以上各級人大常委會依據憲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
3.任免權(國家機關干部(人)選舉、任命、罷免等)。各級人大和縣級以上各級人大常委會依據憲法和法律享有對相關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及其他組成人員進行選舉、決定、罷免的權力。
4.監督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有權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縣級以上人大及其常委會有權監督本級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工作。
6.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性質、產生、任期P81-82(填空)
1.性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元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使憲法賦予的職權。
2.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四十五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以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3.任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二、國家主席的職權P81-82(填空,4項)
①公布法律、發布命令。
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公布法律,發布特赦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宣布戰爭狀態,發布動員令。
②任免權。
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任免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
③外事權。
國家主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活動,接受外國使節;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派遣和召回駐外全權代表,批準和廢除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
④授予榮譽權。
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
注意:除了外事權中的“進行國事活動,接受外國使節”不需要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常務委員會決定,其他各項職權均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常務委員會決定。
6.3 國家行政機關
1.行政機關的含義P83:
行政機關是依據憲法設立的,依法行使國家行政職權,組織和管理國家行政事務的國家機關。
2.行政機關的組成P83:
我國行政機關由國務院及其領導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成。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都設若干工作部門,這些部門分工不同,分別在各自職權范圍內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它們又相互配合。
3.行政機關的目的P83:
共同致力于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4.行政機關與國家權利機關的關系(P84,2點):
①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負責貫徹執行國家權力機關通過的有關法律、決議和決定。
②各級人民政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本級人大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5.行政機關與人民的關系P84: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行政機關的權力來自于人民的授予。行政機關的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6.行政機關的職權P85-86
(1)內容:
①我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
②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國最高行政機關,統一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2)如何行使職權
①(從行政機關自身來講):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行政機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
②(從外部來講):為了防止工作人員出現履職不力、監管缺失、失職瀆職、徇私枉法等問題,必須加強對行政權的監督和制約,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權責要對等,失責要追究,侵權要賠償。
6.4 國家監察機關
1.國家監察機關的性質p88:
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察,調查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2.國家監察機關的監察對象p89:
依照法律規定,監察委員會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察,實現國家監察全面覆蓋。
3.國家監察機關的體制(p88,3方面):
(1)組成:我國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和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
(2)關系: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最高監察機關,領導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的工作。
(3)責任范圍:上級監察委員會領導下級監察委員會的工作;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監察工作。
4.國家監察機關與國家權力機關的關系(P89,3點):
①國家監察機關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②國家監察委員會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③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由本級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同時還對上一級監察委員會負責,受它監督。
5.國家監察機關與社會團體的關系P89:
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6.國家監察機關與審判、檢察機關、執法部門的關系(P90,2點):
①監察機關辦理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應當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②監察機關在工作中需要協助的,有關機關和單位應當根據監察機關的要求依法予以協助。
7.國家監察機關的職責(P90-91,3項):
(1)監督職責。
①監督職責的地位:監督是監察委員會的首要職責。監察委員會依照憲法、監察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監督所有公職人員行使公權力的行為。
②監督的對象:監察委員會依照憲法、監察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監察所有公職人員行使公權力的行為。
③監督的目的:確保權力不濫用、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2)調查職責。
調查職責的地位:調查公職人員涉嫌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是監察委員會的一項經常性工作。
(3)處置職責。
處置職責的內容(5方面):
A.對有職務違法行為但情節較輕的公職人員進行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或者予以誡勉。
B.對違法的公職人員依法作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政務處分決定。
C.對履行職責不力、失職失責的領導人員進行問責。
D.對涉嫌職務犯罪的,將調查結果移送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提起公訴。
E.對監察對象所在單位廉政建設和履行職責存在的問題等提出監察建議。
6.5 國家司法機關
一、人民法院P92-93
1.人民法院的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2.人民法院的組織體系:我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軍事法院、海事法院等)。
3.人民法院的職權:
人民法院的基本職權是審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過行使國家審判權,懲辦犯罪分子,解決民事和行政爭議,維護社會秩序,引導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4.人民法院的行使職權的要求(2點):
①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動中,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②人民法院對公民權利提供有效救濟和保障,捍衛社會公平正義。
二、人民檢察院P93-94
1.人民檢察院的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2.人民檢察院的組成體系:我國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
3.人民檢察院的職權:
人民檢察院行使檢察權,追訴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社會注意建設的順利進行。
4.人民檢察院的行使職權的要求:
①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②各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必須忠實于事實真相,忠實于法律,忠實于社會主義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以下為問答題:
(
權力機關
( 人民代表大會 )
分為: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
(
司法機關
) (
監察機關
( 監察委員會 )
分為

國家監察委員會 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
) (
行政機關
(政府)
分為
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
(
審判機關
( 人民法院)
分為:
最高人民法院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專門人民法院
) (
法律監督機關
(人民檢察院)分為
最高人民檢察院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 專門人民檢察院
)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
(
國家監察委員會
) (
最高人民法院
)
職權
人大代表 審議權 表決權 提案權 質詢權
權力機關 立法權 決定權 任免權 監督權
國家主席 公布法律、發布命令 任免權 外事權 授予榮譽權
行政機關 行政權
監察機關 監察職責 調查職責 處置職責
審判機關 審判權(審理民事、行政、刑事案件)
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 檢察權,追訴犯罪
第四單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
7.1自由平等的真諦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一、自由
1.自由的含義及意義 (P98)
(1)含義:
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
(2)意義(2點):
①(對個人)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
②(對社會)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
2.法治與自由的關系 (P98,3點) 問答
①二者相互聯系,不可分割。
②法治規范自由: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
③法治保障自由: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
3.我們應該如何珍視自由 (P102,2點) 問答
①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為此,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
②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
二、平等
1.在法律意義上平等的含義和意義(P99,2點)
(1)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
①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
②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
(2)意義(2點 ) 問答
①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基本內容(P100-101,2點) 問答
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
②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3.踐行平等要求?(4點) 問答
①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②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
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 依法維權 。
④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
第八課 維護公平正義
8.1公平正義的價值 8.2公平正義的維護
一、公平
1.公平的含義 它的內涵及具體要求是怎樣的 (P107-108)
(1)含義: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
(2)內涵(3種):
權利公平,要求每個人依法平等參與社會活動;
規則公平,要求每個人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
機會公平,要求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和條件。
2.公平的意義(P108,2點) 問答
①(對個人)
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個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
②(對社會)
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
3.如何堅守公平?(怎么做)(P113-114,3點) 問答
①公平從美好的愿望轉化為現實,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和不懈努力,需要我們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衛公平。
②個人維護公平。
A、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事;
B、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個人如何維護公平?)
③制度保障公平。
A、對于立法而言,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
B、對于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如何通過制度保障公平?)
二、正義
1.正義的含義及要求 (P109-110)
含義:一般而言,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
要求(3點):
①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
②要求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③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
2.正義的意義(價值,4點) 問答
①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P109
②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P110
③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有了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P111
④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有利于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P111
3.舉例:為保障公平正義,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110
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助學金制度、完善失業保險制度、建立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對義務教育段學生免除學雜費和課本費;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消農業稅;實施下崗職工再就業工程等。
4.如何守護正義?(P114-117,2點) 問答
①個人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個人如何守護正義?)
②司法維護正義。司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司法如何維護正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盖州市| 青海省| 临清市| 营口市| 巫溪县| 扶余县| 沂南县| 汨罗市| 岐山县| 牡丹江市| 龙山县| 龙海市| 淅川县| 万州区| 荆州市| 承德市| 和田县| 礼泉县| 义马市| 临洮县| 贵州省| 克什克腾旗| 黄石市| 榆中县| 花垣县| 吉隆县| 洛浦县| 和田市| 静安区| 将乐县| 合肥市| 平阳县| 福清市| 环江| 从化市| 同心县| 娄底市| 霍山县| 筠连县|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