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健康游戲我常玩》教學反思課標要求:本課依據《課程標準》“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的第8條“使用玩具、設備進行活動時,遵守規則,注意安全”和第9條中“不到危險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傷害”而編寫。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哪些游戲是健康的,而且還要讓他們能夠基于不同游戲的環境和條件,合理地、有節制地選擇與開展適合自己玩耍的游戲。在游戲時,做到不傷已、不傷人、守規則、健身心。教學反思:這節課運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分享和體驗。游戲是孩子們很喜歡的話題,他們很樂意分享自己的游戲體驗。所以在教學的一開始, 學生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討論也十分熱烈。但教學過半時,我意識到一個問題:分享游戲體驗占據了大部分教學時間,甚至有些內容在重復地討論,學生并沒有從中獲得更多收獲,因此降低了課堂效率。另外,由于內容重復,學生也逐漸喪失了討論的興趣。于是,當有學生提到斗雞的游戲時,我突然想到,可以讓大家先玩一玩這個游戲,然后再來分享玩時的感受。結果,學生們都很樂意玩這個游戲,課堂氛圍一下子變得輕松歡快起來。在分享感受的環節中,學生們提到了很多之前我想不到的內容。比如有的學生提到斗雞除了考驗平衡能力、體力之外,還考驗眼力,以及干擾對方的能力。這讓我意識到,只有實踐才能讓人對事物有深層次的了解,而我們的德育課堂不能只停留在空泛的講授或討論上,更應該多一些真實的體驗。另外,教學設計要以學情為基點。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空泛的講授或討論很難引起他們的共鳴。所以,教師可以圍繞教學目標,在課堂中增加一些體驗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活動之中。無論是討論還是體驗,課堂上把握教學的生長點是最關鍵的問題。如果沒有生長點,即使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討論或體驗的時間太長,學生都會很快失去興趣。所以,把握好教學的生長點不僅是使學生保持興趣與課堂參與積極性的關鍵,也是課堂教學的核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