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導學案(含答案) 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導學案(含答案) 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學習目標】
1.了解唐朝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概況。
2.識記遣唐使、鑒真東渡和玄奘西行的史實及貢獻。掌握唐與新羅友好往來的表現。
3.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的原因、影響及對今天我國對外開放的啟示。
【合作探究導學】
知識點一 遣唐使和鑒真東渡
【基礎梳理】
1.遣唐使
(1)背景:唐朝時期,中國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頻繁。
(2)目的:學習中國的________。
(3)概況:日本派遣使節到中國,當時稱為“________”。跟隨使節來華的,還有很多留學生和________等。遣唐使有十幾批,最多的一次達到500多人。
(4)貢獻:他們把唐朝先進的________、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風俗習慣等傳回日本,對日本____________產生了深遠影響。
2.鑒真東渡
(1)背景:唐朝處于全盛時期;鑒真接受日本僧人邀請。
(2)過程:鑒真六次東渡,歷盡艱辛,雙目失明,________年終于抵達日本。
(3)貢獻:鑒真在日本傳授__________,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_____________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合作探究】
從公元7世紀初至9世紀末約264年的時間里,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遣唐使對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促進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1)遣唐使到唐朝來的主要使命是什么?與他們同來的還有哪些人?
遣唐使回國后對日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唐玄宗時期,哪位高僧歷經磨難,東渡日本?他在日本十年,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怎樣的貢獻?我們從他身上能學到哪些優秀的品質?
(
【探究歸納】
唐朝國力強盛

文化發達

對東亞鄰國有較強的吸引力。日本與唐朝保持頻繁的
友好往來
,積極地學習唐朝的文化,促進了其自身的發展;同時,這也豐富了唐朝人民的經濟文化生活。鑒真是唐朝與日本文化交流中最有影響的人物。他東渡日本的感人事跡,代表了中國人民與鄰國友好交往的真誠愿望。
)
知識點二 唐與新羅的關系
【基礎梳理】
1.概況: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和隋唐往來頻繁。
2.表現
(1)文化:_______強盛后,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
(2)貿易: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_____。
(3)制度:新羅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______選拔官吏。
(4)科技:新羅引入了中國的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
(5)音樂:朝鮮的_____傳入中國,在唐朝宮廷演出并廣泛流行于民間。
【合作探究】
唐初朝鮮半島上的高麗、百濟和新羅與中國都有往來。675年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大部分地區后,始終和唐朝保持著友好的關系直到唐末。兩國互遣使節,不斷從陸海兩路往來。“受命辭云陛,傾城送使臣”的詩句,表明中國人民對出使新羅者的重視。
(1)隋唐時期,新羅主要通過哪些方式與中國交往?
(2)結合教材知識,說說唐與新羅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
【探究歸納】
唐朝與新羅往來頻繁。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對新羅的影響很大,新羅仿效唐制改建了自己的行政組織。新羅的音樂很受我國人民的歡迎,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
知識點三 玄奘西行
【基礎梳理】
1.背景:唐朝與天竺交往頻繁。
2.概況
(1)________,高僧玄奘西行取經,不畏艱險,歷經磨難,經過4年的長途跋涉到達________。
(2)他遍訪天竺的名寺,研習佛法,曾在________游學,成為遠近聞名的佛學大師。
(3)10多年后,他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此后主持譯經工作。
3.貢獻
(1)玄奘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2)根據他的口述,由弟子記錄成書的《______________》,記載了他游歷過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山川風物及社會習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合作探究】
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
——玄奘
(1)玄奘是何時開始西行的?
(2)玄奘西行取得了哪些成就?
(3)根據材料并結合教材知識,評價玄奘西行。
(
【探究歸納】
玄奘西行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

有利于世界文化遺產的保存

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精神
值得我們學習。
)
【知能提升練習】
一、選擇題
1.唐朝時期,中國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頻繁,日本派遣使節到中國,稱為“遣唐使”。下列關于遣唐使的說法,準確的是(  )
A.來華目的是傳播日本先進文化
B.很多留學生和留學僧跟隨來華
C.遣唐使達到了四五批之多
D.遣唐使推動了中國社會的改革
2.在唐朝與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是鑒真。鑒真東渡日本的次數和抵達的時間分別是(  )
A.5次 公元前754年
B.5次 754年
C.6次 公元前754年
D.6次 754年
3.唐朝時期玄奘西行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開元初年,玄奘從長安出發前往天竺
B.玄奘曾經在印度佛學最高學府唐招提寺游學
C.玄奘認為將印度譯為“天竺”比較合適
D.玄奘為中國佛教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4.如果你生活在7世紀中后期的唐朝,可通過閱讀下列哪本書來了解印度半島的情況(  )
A       B
    C       D
5.佳明同學制作了一張知識總結卡片,在卡片的橫線處應當填寫的內容是(  )
(
唐朝中外交流
高僧:玄奘、鑒真
方式:對內引進、對外輸出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播 ②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 ③促進了唐朝科舉制的創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二、非選擇題
6.歷史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學習歷史,也可以通過多樣化的途徑。
材料一 漫畫學歷史
材料二 詩歌學歷史
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 圖片學歷史
那爛陀寺遺址
請回答:
(1)如果材料一漫畫人物是遣唐使,那么船上裝載的“中國文化”包括哪些內容?(列舉三項即可)日本遣唐使的心愿是什么?結果怎樣?
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鑒真東渡過程中出現了怎樣的曲折?鑒真是怎樣面對這種曲折的?請用一句話概括鑒真東渡的巨大貢獻。
(3)在唐代,材料三圖片所示建筑是哪個國家的佛學最高學府?唐代哪位高僧曾在此游學并成為遠近聞名的佛學大師?根據這位佛學大師的口述,他的弟子記錄成書了什么著作?
綜合上述問題,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示。
參考答案
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合作探究導學】
[知識點一]
【基礎梳理】
1.(2)先進文化 (3)遣唐使 (4)留學僧 (4)制度 社會的發展
2.(2)754 (3)佛經 中日文化交流
【合作探究】
(1)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留學生和留學僧等。
(2)他們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等傳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鑒真。他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信守承諾,不畏艱險,矢志不移的品質。
[知識點二]
【基礎梳理】
2.(1)新羅(2)首位(3)科舉制(5)音樂
【合作探究】
(1)派遣使節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許多新羅商人來中國經商。
(2)新羅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舉制選拔官吏,引入了中國的醫學、天文、歷算等科技成就;朝鮮的音樂傳入中國,豐富了中國的文化。
[知識點三]
【基礎梳理】
2.(1)貞觀初年 天竺 (2)那爛陀寺
3.(2)大唐西域記
【合作探究】
(1)貞觀初年。
(2)他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為中國佛教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根據他的口述,其弟子寫成《大唐西域記》,該書記載了他游歷過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風土人情,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
(3)玄奘西行取經,對促進中國和印度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在西行過程中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歷盡艱辛的頑強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知能提升練習】
1.B 解析:唐朝時期,為了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國,跟隨使節來華的,還有很多留學生和留學僧。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幾批,他們把唐朝的先進文明帶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綜合判斷,選B項。
2.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鑒真先后6次東渡日本,前5次都失敗了。他繼續第6次東渡,終于在754年抵達日本。
3.D 解析:玄奘西行的時間是唐朝貞觀初年而非開元初年;他游學的印度佛學最高學府是那爛陀寺;他對印度名稱的翻譯做出了貢獻,他認為將“天竺”改譯為“印度”比較合適;玄奘將大量佛經帶回中國,為中國佛教發展做出了貢獻。因此,選D項。
4.B 解析:貞觀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經。10多年后,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其弟子根據他口述記錄成書的《大唐西域記》,記載了玄奘游歷過的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山川風物及社會習俗,其中自然包括天竺,即今印度半島。由此可知,《大唐西域記》成書于7世紀中后期的唐朝,故B項符合題意。
5.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②符合史實,切合題意;科舉制開創于隋朝,③說法不符合史實。故選A項。
6.(1)唐朝先進的政治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等。學習唐朝先進文化,振興日本。遣唐使將唐朝先進的文明帶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由于辛勞過度而雙目失明。面對如此打擊,鑒真仍矢志不渝,繼續東渡,終于成功。鑒真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3)天竺。玄奘。《大唐西域記》。
(4)一個國家只有經濟文化發達,才能產生巨大的輻射力和吸引力;一個國家在確保主權獨立的前提下,只有對外開放,鼓勵交流,才會有所得益,有所進步;國家和民族不論大小強弱,均有所長。(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广宗县| 神池县| 武鸣县| 湘潭市| 锡林浩特市| 泸定县| 郸城县| 湘潭市| 清新县| 中卫市| 诏安县| 齐河县| 大同市| 元谋县| 库伦旗| 元谋县| 威宁| 烟台市| 雷波县| 桦甸市| 镇原县| 安图县| 桐庐县| 澄城县| 镇赉县| 东至县| 临江市| 凌源市| 高阳县| 磐石市| 东丽区| 出国| 湘阴县| 交城县| 柘城县| 体育| 安泽县| 余干县| 德庆县|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