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正確運用簡單判斷》【學習目標】1.把握簡單判斷的含義和種類,學會正確運用簡單判斷。2.把握性質判斷的含,邏輯結構和種類。3.把握性質判斷的六種基本判斷形式。4.掌握正確運用性質判斷的要求。5.把握關系判斷的含義、邏輯結構和種類。6.理解事物間關系的多種多樣,把握關系判斷中的“關系的性質”。7.掌握正確運用關系判斷的要求及其社會意義。【教學重難點】1.性質判斷的六種基本判斷形式2.正確運用關系判斷的要求【教學手段】合作探究【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基礎感知】結合提綱提示,認真閱讀課本32~36內容,使用雙色筆勾、畫、圈、點、注。第一目:正確運用性質判斷1.性質判斷的含義2.性質判斷的結構3.性質判斷的類型4.準確運用性質判斷的注意問題第二目:正確運用關系判斷1.關系判斷的含義2.關系判斷的組成3.關系判斷的類型4.弄清不同對象之間關系的意義【深入學習】一次,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就他的小說鍍金時代》答記者問時說道:“美國國會中的有些議員是白癡。”此言見報后,輿論大嘩。議員們都十分憤慨,紛紛譴責馬克·吐溫的無禮,并強烈要求他道歉,否則就將訴諸法律。幾天后,馬克·吐溫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道歉聲明”,把那句話改為“美國國會中的有些議員不是白癡。”運用邏輯知識,分析馬克·吐溫的“道歉聲明”為何能起到對議員的諷刺作用。【遷移運用】王安石之子只有幾歲的時候,有個客人送給他家一只獐和一只鹿,并關在一起。客人問他:“哪只是獐 哪只是鹿 ”他從來沒有看見過這兩種稀罕的動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邊的那只是鹿,鹿旁邊的那只是獐。”客人聽了,十分驚奇。[探究思考](1)上述判斷屬于什么判斷形式 (2)上述鹿和獐之間是什么關系 【練習】1.“高二年級所有的同學都是山東人”,這個判斷的主項是 ()A.高二年級的同學B.高二年級所有的同學C.同學D.高二年級2.下列判斷屬于單稱肯定判斷的是()A.對抗震救災款物管理使用中出現的違紀違法問題,要快查嚴辦重處B.汶川地震后,眾多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和國際友人對我國積極支援C.蔣曉娟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母愛無邊,真愛無限D.有些同志不注重個人道德修養3.下列四個判斷中屬性質判斷的是 ()A.形象很好B.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C.民主與集中是緊密相連的 D.世界人民反對霸權主義者4.“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了”是( )①肯定判斷②否定判斷③特稱判斷 ④單稱判斷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 ②③5.“王芳比周玉大兩歲,周玉比王艷大兩歲。”這個關系判斷為 ()A.傳遞關系 B.反傳遞關系C.非傳遞關系 D.非對稱關系6.下列關系判斷屬于非對稱關系的是 ( )①黎明與張曄是同學②黎明比張曄歲數大③黎明信任張曄④黎明借張曄10元錢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小紅尊敬媽媽,媽媽尊敬姥姥,則小紅尊敬斃姥。對這一邏輯判斷的認識是_,因為這是一種()A.正確的 非傳遞關系 B.正確的 傳遞關系C.錯誤的 非傳遞關系 D.錯誤的 傳遞關系8.下面對判斷的邏輯特征理解正確的是( )①任何判斷都必須有斷定②任何判斷都必須有真假③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④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9.下列電影名稱屬于肯定判斷的是( )①《冬天沒有童話》 ②《我不是藥神》③《媽媽你真棒》 ④《最美的地方遇見你》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下面語句不屬于復合判斷的是()①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②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長在高山上的鮮花③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④如果懼怕前面跌宕的山巖,生命就永遠只能是死水一潭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11.某市街道辦發現有保姆未辦暫住證。如果上述斷定為真,則以下哪項不能確定真假( )①某市街道所有保姆都未辦暫住證②某市街道所有保姆都辦了暫住證③某市街道有保姆辦了暫住證④某市街道保姆陳某英辦了暫住證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2.《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文:“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代表著冬季的開始,陽退陰生、生氣閉蓄,萬物開始收藏。由此從一個側面表明 ()①判斷是語句的思想內容,語句是判斷的語言形式②判斷來源于人們的社會實踐,是實踐的反映③人們依據社會實踐作出的判斷都是真判斷④判斷必須對認識對象作出肯定或否定斷定A.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①④13.有位老人與一個獵人是朋友。一天,獵人送給他一只野兔,老人當即將兔子做成美味,招待獵人。幾天后,有五六個人找上門來,自稱是送兔子獵人的朋友。老人便拿出剩下的兔子湯,招待了他們。沒過幾天,又來了八九個人,自稱是獵人的朋友的朋友。面對一幫無賴,老人端上一盆洗碗水讓他們喝,說:“既然是送兔子獵人的朋友的朋友,就應該喝兔子湯的湯!”從傳遞性角度看,那些無賴使用的是什么關系 老人的智慧表現在哪兒 答案【深入學習】答案: 在這則故事中,有兩個性質判斷:①美國國會中的有些議員是白癡;②美國國會中的有些議員不是白癡。顯然,這兩個判斷中都使用了特稱量項“有些”,不同的是,判斷①是斷定主項“議員”具有某種性質,是肯定判斷;判斷②是斷定主項“議員”不具有某種性質,是否定判斷。但是“肯定此”并不意味著“否定彼”,“否定彼”也并不意味著“肯定此”。所以,馬克·吐溫斷定“美國國會中的有些議員是白癡”并不是說其他議員就一定不是“白癡”,反之亦然。馬克·吐溫正是通過這種方法來表達他對議員的嘲笑的。【遷移運用】(1)提示:上述判斷既屬于性質判斷又屬于關系判斷,還屬于單稱肯定判斷、真判斷。(2)提示:鹿和獐互在對方旁邊,屬于對稱關系。【練習】1-5CCACB 6-10DCADA 11-12BB13.解析:本題考查傳遞性關系判 斷的有關知識。獵人與朋友的朋友是非傳遞關系,而那些無賴將朋友這種非傳遞關系強化為傳遞關系,老人的智慧就在于用反傳遞關系對付其不當的強化傳遞。答案:那些無賴將朋友這種非傳遞關系強化為傳遞關系。老人的智慧表現在用反傳遞關系對付那些無賴不當的強化傳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