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9.1生活需要法律自學01生活與法律的關系?02法律是如何產生的?03法律的本質是?04法治的含義、作用?觀視頻,說法律1.在視頻中,提到了哪些法律?2.如果沒有這些法律,我們的生活會怎樣?秩序混亂、交通癱瘓、我們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糾紛無法調解。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01探究一:生活與法律的關系婚姻糾紛合同糾紛勞動糾紛遺產糾紛校園欺凌①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探究一:生活與法律的關系伴隨著“家庭暴力、責任缺位、教而不當”等突出問題的出現。2021年10月23日,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②每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兒子六周歲了,該帶他去報名上小學了!我騎車帶你回家吧,快上來!不用了,我自己走回去,那樣太危險了!我開了一家網店,生意火爆,應該主動申報納稅!思考:(1)上述行為是自覺的嗎?(2)有人說,只要不違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離自己的 生活很遙遠。你認為對嗎?為什么?探究一:生活與法律的關系餐館商場網絡平臺學校教室小區住宅公共場所法律無處不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社會治安管理處罰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網絡安全法》《知識產權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民法典》…③法律已經深深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的當前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探究一:生活與法律的關系嬰兒期《戶口登記條例》《居民身份證法》《國籍法》少年期《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成年期《勞動者權益保障法》《民法典》老年期《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民法典》告別人世法律無時不在④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法律對對碰1.剛出生時,父母要為我申報戶口,還可以為我申辦身份證。2.到了上學年齡, 父母必須送我去上學。3.我未成年,父母有責任撫養和教育我。4.一般情況下,年滿十六周歲,才能就業。5.年滿十八周歲, 我才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6.年滿十八周歲, 我必須接受祖國的挑選,依法服兵役。7.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取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等權利。8.父母年紀大了,我們必須贍養和扶助父母。A.勞動法B.憲法、選舉法C.婚姻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D.戶口登記條例、居民身份證法E.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F.未成年人保護法、勞動法G.憲法、兵役法H.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說說上述內容中哪些是我們的權利, 哪些是我們的義務?人身權利受教育權、受教育的義務被撫養權勞動就業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依法服兵役的義務勞動報酬權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1.為什么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P85-86①②③④①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產生的矛盾和糾紛,需要法律來調整;②法律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③法律已經深深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的當前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④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每個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影響廣關系密時間長法治的腳步02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國家產生之后,統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創制法律。沒有原始社會有法律嗎?01人們靠什么約束自己的行為?02習慣什么時候有了法律?03原始社會問題大采訪有了人類就有了法律( )“禹刑”是夏朝的法律制度,其作用是鎮壓奴隸暴動,懲罰奴隸,維護夏朝的統治。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把人分成若干等級,奴隸不歸入“人”,沒有權利,受奴隸主剝削和壓迫。探究:法律的本質A.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2.法律的本質(含義)?P87A思考:法律產生之后,人類走上依法治國的道路了嗎?為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的權威凌駕于法律之上人治>法治封建專制歷史,有法律而無法治,君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大權集于君王,把對盛世的追求寄托在“明君賢臣”上,其本質是人治。認識“法治”(1)含義:(2)要求: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個人和組織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3.法治的含義(1)及要求(2)?P87“一個現代化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國家要走上現代化,必須走上法治化。”“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探究:“法治的意義”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4.法治的意義?P87-88①②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歷程我國法治體系在不斷完善,向著法治中國不斷邁進。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5.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思維導圖本課課堂小結生活需要法律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治的腳步(3)如影隨形,相伴一生(1)生活需要而制定和頒布,對生活的加以規范和調整(2)嵌入生活,滲透社會,調整社會關系,服務當下、指導未來法律的本質法治的含義、要求法治的意義(1)(2)課堂檢測提升1.出生后,父母為我申報戶口:到了上學年齡,父母要送我上學;年滿18周歲,我享有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老了,我有從國家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這表明( )A.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B.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C.青少年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D.法律保障我們生活的一切需求A課堂檢測提升2.“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我保護你所有的生活!當你意識到法律其實就在身邊,并運用法律保護自己時,法律才有了意義!”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法律能解決生活中的一切問題B.有了法律保護,我們可以為所欲為C.法律已經深深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D.法律只有在保護自己時,才能彰顯其存在的意義C課堂檢測提升3.古籍記載“夏有亂政,而作禹刑”。下列關于法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不違反法律,法律就離我們很遠B.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C.法律完全靠人們自覺自愿遵守D.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唯一標尺B課堂檢測提升4.我國要堅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 )A.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B.實現中國夢,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C.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D.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C生活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產生的矛盾和糾紛,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伴隨著“家庭暴力、責任缺位、教而不當”等突出問題的出現。2021年10月23日,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1 生活需要法律 課件 .pptx 4月22日,世界法律日,這些法律與你的一生相關 v.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