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教學反思課標要求:本課編寫依據是《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主題二“我的家庭生活”第4條“了解家庭經濟來源和生活必要的開支。學習合理消費、勤儉節約的途徑和方法”,主題四“我們的社區生活”第11條“了解本地區生態環境,參與力所能及的環境保護活動,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消費逐漸由生仔型向發展型和享受型轉變。社會上出現一些不良習氣,鋪張浪費的現象時有發生。除了居民消費領域,其他領域也都有著驚人的浪費。嚴重的浪費不僅消耗了大量資源,造成了環境污染,而且對個人精神和社會風氣產生腐蝕作用。因此,本課設定了第一個教學目標,引導學生了解浪費的嚴重危害,認識到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必要性。當前,有些中小學的校園餐飲浪費也很嚴重,文具浪費、水電浪費等現象屢見不鮮,不少學生的勤儉節約意識嚴重缺失。如何引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行為習慣,牢固樹立節儉節約的意識,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因此,本課設定了第二個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努力將勤儉節約內化為自身的一種基本品質,外化為自覺行動。教學反思: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始終堅持“基于生活、融合生活、為了生活”的基本原則。本課的教學資源主要來自學生的生活,教師努力通過課堂教學指導和引領他們的生活,從而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能力和積累生活智慧。結合教材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從社會責任、對他人勞動成果的不尊重、對環境的破壞等方面探究和認識食物浪費的嚴重危害,強化了他們珍惜食物的意識,并在方法上給予指導,引導他們為共建“舌尖上的文明”而努力。由于本班學生人數較多,他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進一步創新教學手段,并努力營造出更為活躍、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