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知識詳解2023考點1:青春期的變化:生理、心理、思維(第一課)1.青春期生理變化的表現?(是什么)(七下P3)①身體外形的變化;②內部器官的完善;③性機能的成熟。2.如何對待青春期正常的生理變化?(怎么做)(七下P5)①我們要正視身體的變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綻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自卑,是我們對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變化,是我們對同伴的尊重。③青春的我們在追求形態、儀表等外在美的同時,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體現青春的內在美。3.青春期心理變化(矛盾心理)的表現?(是什么)(七下P6)①反抗與依賴;②閉鎖與開放;③勇敢與怯懦。4.如何正確調節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怎么做)(七下P6)①辯證看待,正確對待青春期的心理矛盾。②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放松自己。③向他人求助,學習化解煩惱的方法。④培養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接納和調適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⑤學習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5.如何培育青春期思維發展?(怎么做)(七下P9-13)發展獨立思維,培養批判精神,開發創造潛力。6.如何獨立思考?(是什么+怎么做)(七下P9)獨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獨特,而是表現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時能接納他人合理、正確的意見。7.批判性思維是什么?(七下P10)批判性思維表現為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達不同觀點,敢于對不合理的事情說“不”,敢于向權威挑戰。(典型材料:“學貴有疑”、質疑等。)8.發展批判性思維的意義?(為什么)(七下P11)①批判性思維有助于我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探索解決方案。②批判能調動我們的經驗,激發我們新的學習動機,促使我們解決問題,改進現狀。9.如何培養批判精神?(怎么做)(七下P10-11)①批判要有質疑的勇氣,有表達自己觀點、提出合理化建議的能力。②批判要考慮他人感受,知道怎樣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決問題。③“學貴有疑”,在學習中,我們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氣。10.如何開發創造潛力?(怎么做)(七下P10-11)①開發創造潛力需要敢于打破常規,追求創新與生活的豐富多彩,開創前人未走之路。②開發創造潛力需要關注他人與社會,看重創造的意義和價值,做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創造者。③創造離不開實踐。社會實踐是創造的源泉。青春的創造意味著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嘗試、探索、實踐,通過勞動改變自己,影響世界。考點2:性別與異性交往(第二課)1.如何認識性別差異?(是什么+怎么做)(七下P15-17)①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別特征是與生俱來的,對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變化,我們應平靜而欣然地接受。②我們接受自己生理性別的同時,不要過于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③男生女生擁有各自的性別優勢。2.如何認識男生女生各自的性別優勢?(怎么做)(七下P17)①我們不僅要認識自己的優勢,而且要發現對方的優勢,相互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②不應因自己某一方面的優勢而自傲,也不應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③男生女生應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3.與異性正常交往的作用?(為什么)(七下P19)①與異性相處,有助于我們了解異性的思維方式、情感特征。②與異性交往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對我們的考驗。4.如何與異性正常交往?(怎么做)(七下P19-21)①萌發對異性朦朧的情感是正常現象,對異性的欣賞和對美好的向往并不是真正的愛情。②與異性交往要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面對朦朧的情感應慎重對待,理智處理。考點3:青春的品格:自信、自強、行己有恥、止于至善(第三課)1.如何做到青春飛揚、青春有格?(怎么做)(七下P23-31)青春飛揚需要做到自信、自強,青春有格需要做到行己有恥、止于至善。2.自信的作用?(為什么)(七下P25)①自信讓我們充滿激情。有了自信,我們才能懷著堅定的信心和希望,開始偉大而光榮的事業。②自信的人有勇氣交往與表達,有信心嘗試與堅持,能夠展現優勢與才華,激發潛能與活力,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創造可能。3.自強的作用?(為什么)(七下P26)①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②自強能夠幫助我們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誘惑、戰勝自我。③自強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4.如何做到自強?(怎么做)(七下P26)①自強要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誘惑、戰勝自我。②自強要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戰勝自己、超越自己。③自強要靠堅強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堅持。5.行己有恥是什么?(七下P28)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6.如何做到行己有恥?(怎么做)(七下P28)①行己有恥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在行動之前審查愿望,在行動之中監督調節,在行動之后反思效果與影響。②行己有恥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和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③行己有恥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注意:“誘惑”需要辯證看待。)7.止于至善是什么?(七下P29)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種精神境界,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格調,有我們的“至善”追求。②“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③“止于至善”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8.如何做到止于至善?(怎么做)(七下P29-31)①止于至善需要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②止于至善需要在生活中尋找“賢”作為好的榜樣,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③止于至善需要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檢視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責,積極調整自己,通過自省和慎獨,端正自己的行為。④止于至善需要以修身為本,在學習中成長和收獲。考點4:情緒(第四課)1.情緒的種類?(是什么)(七下P35)①積極情緒和復雜情緒。基本情緒:喜、怒、哀、懼。復雜情緒:害羞、焦慮、厭惡、內疚等。②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2.影響情緒的因素?(是什么)(七下P35)我們的情緒收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個人的生理周期、對某件事情的預期、周圍的輿論氛圍、自然環境、周圍情況的變化等。3.情緒的作用(辯證看待)?(為什么)(七下P35)①情緒影響著我們的觀念和行動。②情緒可能激勵我們克服困難、努力向上,也可能讓我們因為某個小小的挫敗止步不前。4.青春期情緒特點的意義?(七下P37-38)青春期的情緒特點體現了青春的活力,它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善于激發正面的情緒感受,可以讓我們生活更加絢爛多彩;青春期的情緒也包括煩惱和擔憂,學習積極面對這些負面情緒(正常現象),同樣是我們成長過程中需要經歷的。5.為什么要合理表達情緒?(七下P39)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情緒的表達不僅與自己的身心健康有關,而且關乎人際關系。6.為什么要合理調節情緒?(七下P40)①保持積極的心態,享受喜悅和快樂,讓我們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②適度的負面情緒,可以幫助我們適應突發事件。③合理調節情緒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適應環境。7.如何做好情緒的管理?(怎么做)(七下P39-41)①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情緒,接受它們,并學會以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②我們要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的各種情緒感受,該喜則喜,該悲則悲。③我們要學會合理地調節情緒,方法包括:改變認知評價、轉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訓練等。④我們可以幫助同學、家人改善情緒,使他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境。考點5:情感(第五課)1.情緒和情感的關系?(是什么)(七下P43)①聯系:情感伴隨著情緒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情緒隨著時間推移形成比較穩定的傾向從而產生情感。②區別:情緒是短暫的、不穩定的,會隨著情境的改變而變化;情感則是我們在生活總不斷強化、逐漸積累的,相對穩定。2.情感的種類?(是什么)(七下P43-48)①基礎情感:安全感;高級情感:道德感;正面情感體驗:愛的情感;負面情感體驗:恐懼感、羞恥感、焦慮感、挫敗感等;兩方面混雜情感體驗:敬畏感。②基本的情感需求:如安全感、信任感、愛與關懷等。③參與社會事務的情感:愛國主義、正義感、責任感、勝任感等。3.情感的作用?(為什么)(七下P44-46)①在社會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②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和對事的態度、觀念,影響著我們的判斷和選擇,驅使我們做出行動。③情感與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相關。④情感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歷不斷積累、發展,這是我們生命成長的體現。4.負面情感的作用?(為什么)(七下P48)①體驗負面感受未必是件壞事,它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飽滿豐盈。②學會承擔一些負面感受,善于將負面情感轉變為成長的助力,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不斷成長。5.如何獲得美好情感?(怎么做)(七下P47)情由心生,不能強迫,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與人交往、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等方式獲得美好的情感。6.如何傳遞情感正能量?(怎么做)(七下P49-50)①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熱情和行動來影響環境。②我們可以在與他人的情感交流中傳遞美好的情感和生命的正能量。③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創造美好的情感體驗,在傳遞情感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感受,使我們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圍的世界也因為我們的積極情感而多一份美好。考點6:集體(第六、七、八課)1.集體是什么?(七下P53、55)①集體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②集體不是成員的簡單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標、分工明確的整體。2.集體的作用?(為什么)(七下P53-61)①每個人都有過集體生活的情感需要,體驗安全感、歸屬感、集體榮譽感,獲得自信心等。②借助集體的合力,我們得以完成許多單憑一己之力無法完成的事情。③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個人在集體生活中會產生與集體要求相一致的態度和行為。④集體生活可以涵養我們的品格,培養我們負責任和人際交往的基本態度和能力。⑤集體生活可以發展我們的個性,為我們搭建平臺,使我們展示、發展個性,不斷認識和完善自我。3.如何在集體中涵養品格?(怎么做)(七下P58-59)①要承擔責任。在集體中,每個人有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職責;我們在認真做事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價值,體驗責任感,做有擔當的人。②要學會人際交往。在集體中,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點。我們在交往中可以學會彼此接納、尊重、理解和包容,學會友好相處。4.如何在集體中發展個性?(怎么做)(七下P60-61)①每個人的個性特點不同。包容他人的不同,學習他人的優點,有助于我們完善個性。②積極參與集體共同活動,把握機遇,自主發展,不斷豐富自己的個性。5.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的關系?(是什么)(七下P62-63)①當集體規則與我們的個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夠保障個人利益時,我們更樂于積極遵守和維護。②我們有時會感受到集體規則與我們的某些個性化需要之間存在矛盾甚至沖突。這可能是基于一方有不正當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個人與集體的需要不同。6.如何處理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要求)的沖突?(七下P64)①面對沖突,我們通常會讓個人意愿服從集體的共同要求。②理解集體要求的合理性,反思個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實現的可能性,我們就可能找到平衡點解決沖突。③集體的共同要求需要適時適當修改完善。對于集體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們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積極的改進建議。7.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是什么)(七下P64)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8.如何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沖突?(怎么做)(七下P64-65)①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②堅持集體主義,不是不關注個人利益,而是在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保護個人正當利益的前提下,反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③在集體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處理與他人的各種關系。當遇到矛盾和沖突時,我們要冷靜考慮,慎重選擇適當的處理方式。④我們應心中有集體,識大體、顧大局,不得因個人之間的矛盾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情。9.如何處理個人節奏與(不同)集體旋律的關系?(怎么做)(七下P67-68)①在不同的集體中,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②當遇到班級、學校等不同集體之間的矛盾時,應從整體利益出發,自覺地讓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10.小群體的產生和作用(辯證看待)?(七下P69-70)①在集體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個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類似的同學,往往形成小群體。②在小群體中,彼此相互接納,相互欣賞,找到自己的位置,體會到歸屬感和安全感。我們與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溝通,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學習交往,在于同伴的互學共進中增長才干。③當小群體融入集體生活的旋律時,小群體成員就能感受到集體生活的美好,更愿意參與集體的建設。④當小群體不能很好地融入集體生活時,其成員就會與小群體之外的同學產生矛盾和沖突,甚至與集體的共同要求產生矛盾和沖突。11.美好集體的特點?(是什么)(七下P72-76)①美好集體有共同的愿景,體現在美好集體擁有共同的夢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擔共同的使命,認同正確的價值觀,形成一致的目標和追求。②美好集體有良好的氛圍,體現在美好集體是民主的、公正的,是充滿關懷與友愛的,是善于合作的,是充滿活力的。12.如何建設美好集體?(怎么做)(七下P77-81)(1)在共建中盡責①集體建設有賴于每個成員的自覺愿望和自主行動,需要我們自主建設、自我管理。②我們共同確定愿景和目標,讓它凝聚每個人的才華和智慧,并堅信集體的愿景和目標經過努力一定能夠實現。③共同商定集體的規則與制度內容,協商確定對組織領導者的品格與才能要求,通過民主程序選舉樂于服務集體、有責任心的組織領導者。讓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其中,在尊重不同意見的基礎上努力達成共識。④發揚“自治”精神,每個成員主動參與集體建設,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自覺維護集體榮譽。⑤共同創造良好的集體氛圍。(2)在擔當中成長①集體的建設需要每個人的智慧和力量。②為集體出力,需要每個人從實際情況出發,各盡其能,發揮所長。③集體榮譽是我們共同的利益和榮譽,捍衛自己的尊嚴與維護集體的榮譽,兩者同樣重要。④承擔責任既是個人有所成就的基礎,也是集體發展的必要前提。在集體生活中學會承擔責任,是自我磨礪的過程。勇于擔責,體現在實際行動中,落實于具體的事情里。⑤在集體生活中,學會接納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學會關愛他人,互相幫助;學會參與,學會擔當。這些是我們走向社會的“必修課”。考點7:法律(第九、十課)1.法律的本質是什么?(七下P87)①法律是統治階級共同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②我國法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2.法律的產生?(七下P86)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國家產生之后,統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創制法律。3.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的表現?(是什么)(七下P85-86)①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②法律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當下的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③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4.法治是什么?(七下P87)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5.法治的重要性?(為什么)(七下P87-88)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已經成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③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6.法律的特征?(是什么)(七下P91-92)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經過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的兩種基本形式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這是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國家強制力主要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它的運用必須以合法為前提。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7.法律的作用?(為什么)(七下P92-93)①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規范和保護作用都重要)。②規范作用:法律規定我們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讓我們懂得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③保護作用: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8.未成年人是什么?(七下P96)在我國,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9.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七下P96-97)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10.我國法律如何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怎么做)(七下P97-99)(1)我國憲法和民法典、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別規定。我國還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專門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2)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和司法保護,共同構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六道防線,形成全社會關心、保護未成年人的有效機制和良好風尚。①家庭保護是指父母、其他監護人和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員對未成年人進行的保護,包括生活上的關心照顧和思想上的教育培養。(家庭保護是第一陣地,是基礎)②學校保護是指學校、幼兒園和其他教育機構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③社會保護是指國家、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個人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④網絡保護是指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網絡生活實施的專門保護。⑤政府保護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政府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承擔著主體責任)⑥司法保護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包括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在內的廣義上的司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的專門保護。11.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護時應如何做?(七下P100)憲法和法律賦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護的權利,我們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12.法治意識是什么?(七下P101)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13.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七下P101-102)①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③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14.如何做到依法辦事?(怎么做)(七下P103)①依法辦事,就要樹立法治意識。②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③依法辦事,就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在復習中,我還需要掌握的知識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