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12.3 機械效率導學目標:1.物理觀念:(1)能結合實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2)明確機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能利用機械效率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3)能設計實驗,測定某種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2.科學思維:通過探究使用動滑輪的特點,知道使用機械就要做額外功。3.科學探究:通過實驗,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4.科學態度與責任:知道提高機械效率的實際意義和方法,有合理改進機械、提高效率的意識,增強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責任感。導學重點:機械效率的概念和有關計算。導學難點: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導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課 時: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1.直接用手或機械都必須做的功叫做 功,克服機械本身重力和摩擦而多做的功叫做 功,有用功和額外功之和叫做 功。2.打撈掉在水井的水桶,提起桶和桶中水到井口。提起桶所做的功是 功,提起桶中的水所做的功是 功,提起桶和桶中的水所做的功是 功。3.在保證所做有用功一定的情況下,人們總是希望 功越少越好。即額外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 越好。物理學中,將 功跟 功的 叫做機械效率。4. 使用任何機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 功,有用功總 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是 于1的。機械效率通常用 數表示。課堂導學(一)有用功和額外功1.直接用手或機械都必須做的功叫做 功,克服機械本身重力和摩擦而多做的功叫做 功,有用功和額外功之和叫做 功。2.打撈掉在水井的水桶,提起桶和桶中水到井口。提起桶所做的功是 功,提起桶中的水所做的功是 功,提起桶和桶中的水所做的功是 功。(二)機械效率3.在保證所做有用功一定的情況下,人們總是希望 功越少越好。即額外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 越好。物理學中,將 功跟 功的 叫做機械效率。4. 使用任何機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 功,有用功總 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是 于1的。機械效率通常用 數表示。(三)實驗 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5.用 測量拉力的大小,為了減小實驗誤差,彈簧測力計的秤鉤朝 ,豎直向 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是 的大小。6.如果直接作用在動滑輪的繩子的段數為3段,當2N的重物上升高度為0.2m時,彈簧測力計秤鉤移動的距離是 m,拉力示數為0.8N時,此滑輪組的有用功是 J,總功是 J,機械效率是 。當此滑輪組的重物增大到3N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選填“增大”、“相等”或“減小”)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課堂練習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用手或機械都必須做的功叫做有用功B. 克服機械本身重力和摩擦而多做的功叫做額外功C. 有用功和額外功之和叫做總功D. 有用功和額外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2.下列關于機械效率說法不正確的是( )A.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B.機械效率是評判機械性能的標志之一C.機械效率的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D.機械效率讀寫用百分數表示3.下列敘述中能夠提高機械效率的是( )A.增加有用功B.減小機械間的摩擦C.減小總功D.使用最省力的機械4.工人師傅用動滑輪將一個重為300N的沙袋勻速提升3m,拉力為200N,這個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 )A.60%B.75%C.80%D.90%5.利用相同的滑輪,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忽略摩擦力,把質量相等的重物提升了相同的高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省力,機械效率甲圖大B.甲圖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C.乙圖省力,機械效率乙圖大C.乙圖省力,機械效率一樣大課后反思參考答案:課前導學:1.有用,額外,總。2.有用,額外,總。3. 額外,少,有用,總,比值。4.額外,小,小,百分。課堂導學1.有用,額外,總。2.有用,額外,總。3. 額外,少,有用,總,比值。4.額外,小,小,百分。5.彈簧測力計,下,上,拉力。6. 0.6,0.4,0.48,83.3%,增大。課堂練習:1.D;2.C;3.B;4.B;5.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