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數學命題預測一、高考命題預測2023年:高考命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高考命題的育人功能和積極導向作用,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優化試題呈現方式,加強對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引導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各地要加強國家教育考試工作隊伍建設,完善工作激勵保障機制.提升國家教育考試隊伍能力和水平。1.2023年高考備考應注意哪些熱點問題(1)我國亞軌道運載器重復使用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2)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團隊問鼎“世界航天獎”(3)“中國天眼”發現首例持續活躍重復快速射電暴 (4)ChatGPT(智能聊天機器人)與AIGC(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生成內容) (5)我國首套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面世(6)國內首條量子芯片生產線亮相(7)三星堆8號坑發掘出迄今為止最大的青銅神獸(8)2022年諾貝爾獎(9)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10)2023全國兩會(11)三農問題(12)美麗鄉村、公園城市2.試卷結構2023年高考數學試卷總體穩定,結構穩定,結構和往年相同,采用“12(選擇)+4(填空)+6(解答,含必考和選考)”的模式。3.考點預測(1)集合、常用邏輯用語和復數:這是高考必考內容,預測高考有2~3道客觀題,且一般以簡單題出現。(2)函數與導數:試題個數穩定在2-3個小題,一個大題. 選擇題、填空題主要以考查函數的基本性質、函數圖象及變換、函數零點、導數的幾何意義等為主,也有可能與不等式等知識綜合考查;解答題主要是以導數為工具解決函數、方程、不等式等應用問題.(3)數列:如果沒有解答題,會有兩個小題;如果有解答題,為一個大題,不出現小題.一般所占分值為10—12分。小題以考查數列概念、性質、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等內容為主,屬中低檔題;解答題以考查等差(比)數列通項公式、求和公式,錯位相減求和、簡單遞推數列為主.(4)三角函數、解三角形與平面向量:若果有解答題,則會出現2個小題;如果沒解答題則會有3-4個小題.小題一般主要考查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利用誘導公式與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正余弦定理求值化簡、平面向量的基本性質與運算.大題主要以正、余弦定理為知識框架,以三角形為依托進行考查(注意在實際問題中的考查)或向量與三角結合考查三角函數化簡求值以及圖像與性質.另外向量也可能與解析幾何等知識結合考查.(5)解析幾何:一般為2-3個小題,一個解答題,所占分值為22-27分。小題一般主要考查:直線、圓及圓錐曲線的性質為主,一般結合定義,借助于圖形容易求解.大題一般以直線與圓錐曲線位置關系為命題背景,并結合函數、方程、數列、不等式、導數、平面向量等知識,考查求軌跡方程問題,探求有關曲線性質,求參數范圍,求最值與定值,探求存在性等問題.(6)立體幾何:一般為2-3個小題,一個解答題,所占分值為22-27分。小題一般側重于線與線、線與面、面與面的位置的關系以及空間幾何體中的空間角(理科)、距離(理科)、面積、體積的計算的考查.解答題以平行、垂直、夾角(理科)、距離(文科)為考查目標. 幾何體以四棱柱、四棱錐、三棱柱、三棱錐等為主,也考查簡單組合體。(7)概率與統計和統計案例:理科一般為2-3小一大;文科為1-2小1大。小題一般主要考查:頻率分布直方圖、莖葉圖、樣本的數字特征、獨立性檢驗、概率、抽樣(特別是分層抽樣)、排列組合(理科)、二項式定理(理科)、幾個重要的分布(理科)等.解答題一般考查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分布列(理科)、期望和方差(理科),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考查頻率分布直方圖,頻率分布表,獨立性檢驗的知識,或是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求解回歸方程。側重于考查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的應用題,體現數學的應用性.二、命題依據及備考策略1.命題依據及考向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制定了各學科的高考評價體系。高考的依據是最新的高考評價體系。高考數學試題的考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考向1:基礎性:強調基礎扎實高考關注主干內容,關注今后生活、學習和工作所必須具備、不可或缺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因此要求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的掌握扎實牢靠,只有根深方能葉茂。考向2:綜合性:強調融會貫通高考要求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融會貫通,既包括同一層面、橫向的融會貫通,也包括不同層面之間的、縱向的融會貫通。考向3:應用性:強調學以致用高考命題關注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生產生活實際等緊密相關的內容。避免考試和生活學習脫節,堅持應用導向,鼓勵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和素養去解決實際問題。考向4:創新性:強調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高考關注與創新相關度高的能力和素養,比如獨立思考能力、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考查學生敏銳發覺舊事物缺陷、捕捉新事物萌芽的能力;考查學生進行推理論證的能力;考查學生探索新方法積極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勇于擺脫思想的束縛,大膽創新。2.高效備考策略(1)完善高中數學知識脈絡,復習不留死角:對高中數學知識系統梳理,形成網絡,對復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定的補償矯正;對主干知識的重點突破;專題突破,重點打擊;突出主干,形成能力;提升綜合應用能力、應試水平。(2)注重基礎和通法:注重基礎,不僅是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注重數學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要認真研究教材定義,概念,要真理解,不僅大字,小字也要重視,高考試題不脫離教材。注重通性通法,就是不要沉迷套路,而要認真分析近幾年高考試題。(3)題型題組訓練,避免機械刷題:仿真模擬考試,抓基礎題的正確率和靈活題的解題思路;提升學生的應試技巧,提升考試的把控能力;調整心態,克服高原反應,確保良好的狀態參加高考。重視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的訓練,不靠大量刷題來感悟經驗,而是養成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重視解題經驗的積累而非簡單經歷上課和考試的過程,認真關注學習過程,做到學會、做對、做好,尋找到解題經驗與最佳方法,要把經歷提升到經驗層面.對于講過、做過的有代表性的題目,多次不斷地提煉,從已知的特點、未知的特點、題目的結構、解決的路徑、可能的變化、應用的知識、必備的技巧、可以綜合的等方向入手,直到熟能生巧,直到通透.(4)聚焦能力和素養:把復習內容與“具體真實的世界”聯系起來,以體美勞為載體,加強試題情境化,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豐富題目呈現方式、創新題目設問角度等途徑,鼓勵學生多角度主動思考、深入探究,發現新問題、找到新規律,引導學生在學習和備考中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建構知識、培養能力、提升素養。復習內容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問題,要有反映數、形運動變化的試題以及研究型、探索型、開放型等類型的試題。這就要求我們不只是關注內容,更要關注目標;不只是重視知識,更要重視方法;不只是明確結果,更要明確過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