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3春八下道法期末復習提綱核心考點整理(1-5課期中部分提綱網址https://www.21cnjy.com/H/138628/10430/15164938.shtml)第六課 我國國家機構一、國家權力機關1.我國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職責和分類P79 (1)組成:我國各級國家權力機關是由人民選舉的代表組成的。 (2)職責: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決定全國和地方的重大事務。 (3)分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即人民代表大會)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地位 P79 (1)性質: 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2)地位:代表全國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在整個國家機關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3.各地方人民代表大全的性質、地位以及地方人大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 P80 (1)性質: 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2)地位: 它是本行政區域內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3)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地方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都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4.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P80-82 ①立法權。【法律的確立、修改、廢除(立-改-廢)】 ②決定權。【國家大政方針、重大事項、規劃的通過.】 ③任免權。【國家機關干部的選舉、任命、罷免。】 ④監督權。【主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內容: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一府一委兩院”的工作。(聽取審議審查)】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國家主席的性質/地位、產生、條件及任期P83 (1)性質/地位:①國家主席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關.②國家主席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元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使憲法賦予的職權 (2)產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 (3)條件: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四十五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4)任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五年】 2.國家主席的職權有哪些?P83-P84①公布法律、發布命令。【公布法律,發布特赦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宣布戰爭狀態,發布動員令。】 ②任免權。【任免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 ③外事權。【進行國事活動,接受外國使節;派遣和召回駐外全權代表,批準和廢除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 ④授予榮譽權。【授予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獎章。】三、國家行政機關1.行政機關含義、性質、組成 P85 (1)含義:行政機關是依據憲法設立的,依法行使國家行政職權,組織和管理國家行政事務的國家機關。 (2)性質:行政機關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3)組成:我國行政機關由國務院及其領導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成。 2.我國的行政機關是如何運行的?(行政機關各部門之間的關系) P85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都設若干工作部門,這些部門分工不同,分別在各自職權范圍內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它們又相互配合,共同致力于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3.行政機關與國家權力機關之間的關系P86 ①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負責貫徹執行國家權力機關通過的有關法律、決議和決定。 ②各級人民政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本級人大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4.行政機關與人民的關系 P86 ①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行政機關的權力來自人民的授予。 ②行政機關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5.行政機關的職權有哪些?P87根據憲法,我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主要管理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6.國務院的地位P88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國最高行政機關,統一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7.行政機關如何行使職權?(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要求)P88①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行政機關享有哪些職權,具體如何行使職權,都必須嚴格遵照憲法和法律,依法行政。 ②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 8.加強對行政權的監督和制約的原因及要求P89 (1)原因:行政機關的職權通常由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具體實施。為了防止工作人員出現履職不力、監管缺失、失職瀆職、徇私枉法等問題,必須加強對行政權的監督和制約。 (2)要求: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權責要對等,失責要追究,侵權要賠償。四、國家監察機關1.監察委員會的含義(性質+對象+職權)P90 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性質】,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察【對象】,調查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職權】。 2.國家監察機關的組成P90 我國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和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 3.各級監察委員會之間的關系P90①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最高監察機關,領導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的工作;②上級監察委員會領導下級監察委員會的工作;③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監察工作。4.監察委員會的監察對象(監察范圍)(P91) 依照法律規定,監察委員會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進行監察,實現國家監察全面覆蓋。 如:①政府公務人員 。②司法公職人員 。③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管理人員 。④國有企業管理人員 。⑤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單位中從事管理的人員 。⑥其他依法履行公職的人員等。5.國家監察機關與國家權力機關的關系 ①國家監察機關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 ,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②國家監察委員會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產生 ,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③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由本級國家權力機產生 ,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同時還對上一級監察委員會負責,受它監督。 6.監察機關如何行使監察權(監察機關與其他機關的關系)P91-92 ①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②監察機關辦理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應當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相互配合,互相制約 ③監察機關在工作中需要協助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監察機關的要求依法予以協助。7.監察機關的職責P92-93 ①監督職責。 ②調查職責。 ③處置職責。 ◆監督職責的地位、要求: (1)地位:首要職責。 (2)要求:依照憲法、監察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監督所有公職人員行使公權力的行為,確保權力不被濫用、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調查職責要求: ①對違法行為情節較輕的公職人員進行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或者予以誡勉;②對違法的公職人員依法作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政務處分決定;③對履行職責不力、失職失責的領導人員進行問責;④對涉嫌職務犯罪的,將調查結果移送人民檢察院依法審查、提起公訴;⑤對監察對象所在單位廉政建設和履行職責存在問題等提出監察建議 ◆處置職責地位、意義: (1)地位:調查公職人員涉嫌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的一項經濟性工作。 (2)意義:有效地強化不敢腐敗的震懾,減少和遏制腐敗行為發生,維護憲法和法律尊嚴,保持公權力行使的廉潔性。五、國家司法機關1.人民法院的性質、組織體系/種類P94 (1)性質: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2)組織體系/種類:①最高人民法院。②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③專門人民法院 (軍事法院、海事法院)2.人民法院的基本職權P94 人民法院的基本職權是審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過行使國家審判權,懲辦犯罪分子,解決民事和行政爭議,維護社會秩序,引導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刑事審判權:審理刑事案件,懲辦犯罪分子。 ◆民事審判權:審理民事案件,解決民事爭議。 ◆行政審判權: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3.人民法院的工作原則(行使職權的要求)P95 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動中,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 ,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 干涉。 4.人民法院的作用P95 人民法院對公民權利提供有效救濟和保障,捍衛社會公平正義。 5.人民檢察院的性質、組織體系/種類P95 (1)性質: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2)組織體系/種類: ①最高人民檢察院。②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③專門人民檢察院(軍事檢察院 )。 6.人民檢察院的基本職權P96 人民檢察院通過行使檢察權,追訴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7.人民檢察院如何行使職權(工作原則)P96 ①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②各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必須忠實于事實真相,忠實于法律,忠實于社會主義事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一、自由平等的真諦1.自由的重要性P99 ①人們渴望在廣闊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動;渴望擺脫不合理的束縛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②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 2.為什么說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自由的真諦)P99 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 ②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都要遵守法律。 3.自由的內涵 P100 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 4.法治與自由的關系 P100 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 ②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規范】 ③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保障】 ④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 5.平等的意義P101 ①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 6.平等在法律意義上的含義P101 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機會上的平等】 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條件上的平等】 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P102 ①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 ②平等地適用法律: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二、自由平等的追求1.如何珍視自由?P104 ①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 【珍惜權利】 ②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 【依法行使權利】2. 如何踐行平等P105-107 ①要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 ②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 ③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 ④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當中。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 ◆特權的含義、表現以及反對特權的原因 (1)含義:所謂特權,就是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特殊權利。 (2)表現:①或只享有權利而不承擔義務。②或利用手中的權力以權謀私。③或利用社會關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設法逃避法律的制裁。 (3)原因:①特權是平等的大敵。 ②法律尊嚴和權威不容侵犯,任何踐踏法律的行為必將受到制裁和懲罰(追求特權的后果) ◆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的原因、要求 (1)原因:每個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權利、發展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2)要求: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 ◆在現實生活中,不平等現象的表現、后果以及面對不平等現象的做法 (1)表現:①就業歧視。②收入歧視。③職業歧視。④性別歧視 (2)后果: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3)做法: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我們身邊的特權現象(補充) ①福利享受型代表:公款吃喝、旅游,奢華接待等。 ②破壞規則型代表:交規無奈特權車。 ③搶占資源型代表:特權房、特權醫療。 ④安全堡壘型代表:某些特供食品基地。 ⑤思想意識型代表:我是××、我爸是××。 ⑥大樹乘涼型代表:領導親屬吃空餉、子女憑領導特權就業經商等。 ◆作為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踐行平等呢?(補充) ①在家庭:尊重父母和長輩,分擔家務,為父母分憂,搞好家庭成員的關系等。 ②在學校:尊敬教師,尊重和平等對待每一位同學,遵守校紀校規,勇敢抵制不平等行為、關心性格不同的同學等。 ③在社會:尊重他人,維護他人的合法權利,尊老愛幼,關愛弱勢群體,給老弱病殘孕提供幫助等。2023年春八下道法第八課知識梳理第八課 維護公平正義一、公平正義的價值1.什么是公平(含義)P109 公平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 2.公平的內涵及要求P110 (1)內涵:包括權利公平、規則公平、機會公平。 (2)要求:①權利公平,要求每個人依法參與社會活動。②規則公平,要求每個人都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 ③ 機會公平,要求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和條件。 3.公平的價值(重要性) P110 ①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僅能保證個人應得的利益,使人獲得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而且能讓人感受到尊嚴,從而激發自身潛能,提高工作效率。 ②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 公平有利于協調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緩和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維護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的長治久安。公平有利于營造更好的競爭環境,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持續發展。4.正義的力量 (價值-意義)P111-113 ①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 ②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 ③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 ④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 ◆正義的內涵 (正義行為)P111 正義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一般來說,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 ◆正義的要求P112 ①要求依法保障人們的正當權利,使 受害者得到救濟、違法者受到懲罰。②要求人們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③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 ◆正義和制度的關系?P113 ①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正義作為人類社會的理想追求,往往被當作評價社會制度的價值標準。 ②制度的生命在于正義,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義。 ③有了正義的制度,即使是社會弱勢群體,也能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會的關愛。 ④作為社會制度中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法律,更應體現正義的原則,成為維護正義的有力保障。 ◆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的意義P113 ①人個方面:有利于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人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②社會方面: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二、公平正義的守護1.為什么要堅守公平 P115 ①人們總是渴望公平的陽光普照,但公平的社會不會自然而然地形成。 ②公平從美好的愿望轉化為現實,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和不懈努力,需要我們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衛公平。2.怎樣堅守公平P115-116 (1)個人維護公平。 ①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 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 (2)制度保障公平。 ①對于立法而言,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 ②對于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 3.為什么守護正義(為什么要做有正義感的人)P116 ①追求正義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主題。 ②正義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③期盼正義、實現正義、維護正義,是我們的共同心聲。我們要做有正義感的人,以實際行動建構正義的大廈。◆如何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補充】 ①分辨是非,懲惡揚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②對弱者給予必要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 ③有勇有謀守護正義。4.怎樣守護正義P117-118 (1)個人守護正義。 ①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 (2)司法維護正義。 ①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 ②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見義“智”為方法。(補充) 盡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如及時撥打110報警、大聲呼救、記住歹徒相貌和去向、與犯罪分子巧妙周旋。5.為什么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P119 ①公平正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是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 ②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6.青少年學生應該怎樣守護公平正義?【綜合】P115-119 ①我們從點滴事情做起,攜手共進,共建共享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公平正義】P119 ②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公平】P115 ③面對非正義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 【正義】P117 7.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有何關系?(綜合)P97 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P97 ②法治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保證;追求自由平等,維護公平正義,則是法治的價值追求,體現了法治的基本精神。P97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