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讓我們的家更美好》教學反思課標要求:本課編寫依據是《晶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主題二“我的家庭生活”第2條“學習料理自己的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關心家庭生活,主動分擔家務,有一定的家庭責任感";第5條“知道家庭成員之間應該相互溝通和諒解,學習化解家庭成員之間矛盾的方法”。五年級的學生對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有所憧憬,但有一些學生認為自己尚未成年,沒有能力參與家庭建設,家庭管理是家長的事。對此,本課設定第一個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認識到每個家庭成員都應承擔家庭責任,美好家庭建設人人有責。一些學生對承擔家庭 責任的認識還比較模糊,認為自己年齡尚小,難以為家庭作出具體的貢獻。故本課設定第二個教學目標,意在引導學生通過對自身情況的分析,明確作為小學生,做到自立自強就是承擔家庭責任的表現,能夠關心、問候、勸慰家人,就是在為家庭作貢獻。也有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參與家庭事務,在家庭中沒有發言權。即使父母征求其意見時,他們也不會表達意見,或不敢表達意見。針對這一現象, 本課設定了第三個教學目標,意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想辦法與父母溝通交流,學會在家庭生活中平等商議,與家人共擔責任,主動參與家庭建設。教學反思:在本節課中,我以學生的真實生活為切入口,引發學生思考、交流、討論。學生有話題和內容可說,自然參與熱情高漲,討論起來有深度,情感認同得以強化,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已的家庭責任意識。交流討論中,班級中一些廣受認可的學生,起到了榜樣作用,令人信服,成為課堂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在選用學生自立自強的照片時,我盡量關注到全班學生,再加上家長們提供的音頻、視頻資源,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參與度與榮譽感。學生能真正地動腦、動心、動口,教學重點得到有效突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