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1杠桿知識點歸納一、杠桿1.杠桿的定義: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__________轉動,這根硬棒就叫做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這是杠桿的特點。杠桿有直的也有彎的。2.杠桿的五要素(1)支點:杠桿(撬棒)繞著__________的點,用字母O標出。(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畫力的示意圖時,用字母F1標出。(3)阻力:__________杠桿轉動的力。畫力的示意圖時,用字母F2標出。注意:動力和阻力使杠桿轉動方向相反,但它們的方向不一定相反。(4)動力臂:從支點到_______________的距離。用字母L1標出。(5)阻力臂:從支點到_______________的距離。用字母L2標出。二、杠桿平衡條件1.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2.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1)首先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如圖所示,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力臂L1和L2恰好重合,這樣就可以由杠桿上的刻度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了,而圖甲杠桿在傾斜位置平衡,讀力臂的數值就沒有圖乙方便。由此,只有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我們才能夠直接從杠桿上讀出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實驗要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實驗過程中絕不能再調節螺母。因為實驗過程中再調節平衡螺母,就會破壞原有的平衡。3.杠桿如果在相等時間內能轉過相等的角度,即勻速轉動時,也叫做杠桿的平衡,這屬于“動平衡”。而杠桿靜止不動的平衡則屬于“靜平衡”。三、杠桿的分類及應用杠桿類型 杠桿特點 杠桿優點 杠桿缺點 應用省力杠桿 L1>L2 F1費力杠桿 L1F2 (動力>阻力) _________ 省距離 起重機的前臂、理發剪刀、釣魚竿等等臂杠桿 L1=L2 F1=F2 (動力=阻力) 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________、定滑輪等提升練習1.關于杠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杠桿必須是一根直的硬棒B. 杠桿一定有支點但不一定在杠桿上C. 力臂可能在杠桿上,也可能不在杠桿上D. 作用在杠桿上的動力一定與作用在杠桿上的阻力方向相同2.“竹抻面”是我國傳統面點美食。如圖甲,在制作面團的過程中,讓一段毛竹的一端固定在 繩扣中,人坐在另一端可以上下跳動,面團在毛竹不斷擠壓下變得更有韌性。如圖乙是它的原理圖,可以把毛竹視為一根杠桿。關于此杠桿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B是支點B.杠桿在B點受到向下的力C.杠桿在B點受到的力大于F1D.A點移動的距離小于B點移動的距離3.如圖所示,在一個輕質杠桿的中點掛一重物,在桿的另一端施加一個動力F,使杠桿保持靜止,然后向右緩慢轉動F至水平方向,這一過程中F變化情況是( )A.一直增大 B.一直減小C.先變大后變小 D.先變小后變大4.如圖所示,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A. 用魚竿釣魚 B. 用羊角錘拔釘子C. 用筷子夾取食物 D. 用掃帚掃地5.碼頭上的工作人員,利用如圖所示的杠桿將一桶淡水從地面轉移到船上(杠桿始終保持水平)。掛在A端的的桶重100N,內部底面積為,桶內裝有800N的水,水深1m。重600N的工作人員用繩子豎直拉住B端,工作人員的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下列計算結果錯誤的是( )(,g取)A. 水對桶底的壓強為 B. 水對桶底的壓力為600NC. 人對地面的壓力為375N D. 人對地面的壓強為6.如圖,賽艇的船槳是一種杠桿。人坐在船上觀察,劃船時船槳的軸是不動的,軸的位置相當于杠桿的 ,手加在槳上的動力比水對槳的阻力 (選填“大”或“小”)。請你再列舉一個生活中常見的此類杠桿: 。7.如圖所示,用固定在豎直墻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ABC放置空調室外機,已知AB長40cm,BC長50cm。室外機的質量為30kg,室外機的重力作用線正好通過AB中點,則A處釘受到的水平拉力F為 N(支架重力不計)。為了安全,從力學的角度分析,室外機的位置應盡量 (選填“靠近”或“遠離”)墻壁。8.如圖,高0.8m、重1100N、均勻的圓柱形木柱M,截面半徑為0.3m,將它豎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時,木柱所受的重力與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 ;木柱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 ;若要使木柱的a點離開地面,至少需要 N的力。9.請畫出圖中阻力F2和動力F1的力臂l1。10.如圖所示的杠桿AOB,在杠桿A端掛一重物G,要求在B點施加一個最小的力,使杠桿在如圖所示的位置平衡,請畫出需要施加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圖,并標出最小力的力臂L。11.如圖所示,在做“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杠桿靜止。此時杠桿處于 (選填“平衡”或“不平衡”)狀態;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實驗前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2)實驗中,如圖乙所示杠桿處于靜止狀態,已知杠桿的刻度尺每格為5cm,鉤碼每個重0.5N,小紅把數據記錄在下表: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5 10 1 15小紅根據以上實驗數據馬上得到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你認為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3)小明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向下拉使杠桿平衡,如圖丙所示,現將彈簧測力計繞B點從a位置轉動到b位置過程中,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則拉力F ;原因是b位置的力臂與a位置的力臂相比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12.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做俯臥撐時的示意圖,他的質量為56kg.身體可視為杠桿,O點為支點。A點為其身體重心。每次俯臥撐他肩膀向上撐起40cm.(g=10N/kg)(1)該同學所受重力是多少?(2)若OB=1.0m,BC=0.4m,求地面對雙手支持力的大小。13.如圖所示,一根輕質杠桿在O點用細線懸掛起來,在C處掛上的物體GB=27N,在右側D點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靜止,OC=6cm、OD=18cm,求:(1)拉力F大小;(2)細線OA對杠桿拉力大小。參考答案:知識點歸納固定點 轉動 阻礙 動力作用線 阻力作用線 水平 費距離 費力 天平提升練習1.C2.C3.D4.B5.C6.支點;大;釣魚桿(筷子、鑷子、食品夾等)7.200;靠近8.平衡力;相互作用力;3309.10.11.(1)平衡;右;方便測量力臂(2)不合理,沒有進行多次實驗,具有偶然性(3)變大;變小12.(1)該同學所受重力是560N;(2)地面對雙手支持力為400N。13.(1)解:已知OC=6cm=0.06mOD=18cm=0.18m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得到GB×OC=F×OD答:拉力F為9N;(2)解:杠桿在水平位置靜止,所以細線OA對杠桿拉力等于使得杠桿向下的力,故FOA=GB+F=27N+9N=36N答:細線OA對杠桿拉力大小是36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