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2摩擦力 學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2摩擦力 學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3.2摩擦力
一、滑動摩擦力 1
二、靜摩擦力 3
三、動摩擦因數的測定 6
【鞏固提高】 8
[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 課標解讀
1.認識摩擦力,知道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的區別。 2.通過實驗理解靜摩擦力是被動力,理解 動摩擦因數。 3.會用動摩擦因數計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會用二力平衡計算靜摩擦力的大小。 1、通過分析摩擦現象,理解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會區分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 2、會根據相對運動的方向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并 根據動摩擦定律計算其大小。 3、會根據相對運動趨勢判斷靜摩擦的方向,并會根據物體受力和運動情況,分析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通過實例,了解最大靜摩擦力。 4、知道生產和生活中增大或者減小摩擦力的實例,有將摩擦力知識應用于生產和生活的意識。
[知識分析]
一、滑動摩擦力
定義: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的時候,會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產生條件
(1)接觸面 .(2)兩物體直接接觸且相互擠壓(即有彈力).(3)兩物體間有 . 3.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大小:Ff= ,μ為動摩擦因數
彈力與摩擦力的關系
若兩物體間有摩擦力,則兩物體間 有彈力,若兩物體間有彈力,但兩物體間 摩擦力.(填“一定有”或“不一定有”)
(2022秋 太原期末)如圖,木板靜止在水平面上,當木塊在木板上滑動時,木塊對木板的壓力為FN,木塊所受木板的滑動摩擦力為Ff,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μ與接觸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無關
B.由可知,μ與Ff的值成正比,與FN的值成反比
C.由可知,Ff的值與μ成反比
D.FN的方向與木板垂直,Ff的方向與木塊的運動方向相反
(2021秋 官渡區期末)關于彈力和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彈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彈力
B.彈力產生的原因是由于發生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作用
C.動摩擦因數的大小與接觸面的面積大小、材料、粗糙程度有關
D.靜止的物體不可能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
(2022秋 湖南期末)如圖所示,輕質彈簧的勁度系數k=200N/m,用其拉著一個質量m=4kg的木板在水平地面上運動,當彈簧的伸長量為6cm時,木板恰好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木板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力;
(2)木板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2019春 茂名期中)如圖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為G的物體沿豎直墻壁勻速下滑,物體與墻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物體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
A.F B.μ(F+G) C.μ(F﹣G) D.G
二、靜摩擦力
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阻礙 的力.
產生條件
接觸面
兩物體直接接觸且相互擠壓(即有彈力). (3)兩物體間有
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大小:0彈力與摩擦力的關系
若兩物體間有摩擦力,則兩物體間 彈力,若兩物體間有彈力,但兩物體間 摩擦力.(填“一定有”或“不一定有”)
靜摩擦力有無及方向的判斷方法
1.平衡條件法:當相互接觸的兩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可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判斷靜摩擦力的存在與否及其方向.
2.假設法:利用假設法進行判斷時,可按以下思路進行分析:
(2022春 龍潭區校級期中)關于摩擦力,有人總結了“四條不一定”,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
B.靜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運動方向共線
C.受靜摩擦力的物體不一定靜止,受滑動摩擦力的物體不一定運動
D.靜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動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022秋 溫州期中)如圖所示,某同學手握一個酒瓶,使瓶身處于豎直方向且始終保持靜止,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酒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下
B.手握得越緊,酒瓶和手之間的動摩擦因數越大
C.手握得越緊,酒瓶和手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不變
D.往瓶子里倒水,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2022秋 沙坪壩區校級期中)如圖,滑塊B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塊A在一水平力F作用下緊靠滑塊B(A、B接觸面豎直),此時B恰好不滑動,A剛好不下滑。已知A的質量為m,B的質量為M,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視為相等。則下列表達式正確的是(  )
A.F=μ2Mg B.F=μ2mg C.μ1μ2 D.μ1μ2
(2022 江蘇開學)如圖所示,小華用干毛筆在字帖上臨摹行楷筆畫中長橫的書寫:起筆時一頓,然后向右行筆,收筆時略向右按,再向左回帶。關于行筆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筆對字帖的壓力一定大于毛筆的重力
B.筆對字帖的壓力是由于筆發生了形變
C.字帖始終受到向右的靜摩擦力
D.字帖對筆的支持力與筆對字帖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2021秋 南通期末)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三條輪胎整齊疊放在墻角,所有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相同,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現將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在中間輪胎上,一小段時間后三條輪胎的位置可能是(  )
A. B.
C. D.
(多選)(2022春 臨滄期末)如圖甲所示,一人用由零逐漸增大的水平力F推靜止于水平地面上質量為10kg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與F的關系如圖乙所示,g取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箱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fm=21 N
B.木箱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fm=20 N
C.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1
D.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
三、動摩擦因數的測定
(2022秋 瀘縣校級期末)如圖1所示為某同學設計“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間壓力的關系”的原理圖。彈簧秤一端固定于P點,自由端系一細線,與銅塊水平連接。拉動長木板,彈簧秤的讀數T總等于銅塊與長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f。在銅塊上添加砝碼,改變壓力N,測出每次對應的T,記錄每次添加砝碼的質量m與T值如表:
實驗次數 1 2 3 4
添加砝碼質量(m/kg) 0.2 0.4 0.6 0.8
彈簧秤讀數(T/N) 2.5 2.9 4.0
(1)某同學在第3次實驗時彈簧秤的示數如圖2,忘記了讀數,請你讀出下圖中該同學第3次彈簧秤的讀數  N。
(2)實驗結果表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的大小成  (填“正比”、“反比”或“無關系”)。
(3)通過表中數據可知,銅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g=10m/s2,且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022秋 成都期末)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可測量動摩擦因數,將一質量為m=1kg的木塊和一質量為M=3kg的木板疊放于水平桌面上,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于鐵架臺支架上,另一端用&線與木塊相連。勻速拉動木板在桌面上滑動(木塊和木板始終沒分開),穩定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9.8m/s2。
(1)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N。
(2)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  (保留2位有效數字)。
(3)若加速拉動木板在桌面上滑動(木塊和木板始終沒分開),穩定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023 濠江區校級二模)某同學先用圖1所示裝置測彈簧的勁度系數,再用該彈簧以圖2所示裝置測物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1)測勁度系數的實驗步驟:
a.將輕彈簧懸掛在鐵架臺的橫桿上,將刻度尺豎直固定在輕彈簧旁將刻度尺的零刻度與輕彈簧的上端對齊;
b.在彈簧下端依次掛上不同質量的鉤碼,記錄每次鉤碼的總質量m及對應指針所指刻度值x;
c.在m﹣x坐標系上描點作圖,作出的圖像如圖3所示。
由圖像可知,彈簧的原長l0= 4 cm,彈簧的勁度系數k=  N/m。
(2)用圖2所示裝置測動摩擦因數,長木板B放在水平面上,物塊A放在長木板上,并用(1)問中輕彈簧將物塊A與豎直墻面連接,彈簧保持水平,用水平力F拉長木板B向左運動,A保持靜止,測得這時彈簧的長度為l=10cm,已知物塊A的質量為1kg,則物塊A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   ;實驗中由于彈簧懸掛時的原長比平放時的自然長度長,因此實驗測得的動摩擦因數比實際值偏    (填“大”或“小”)。
【鞏固提高】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2023春 杭州期中)如圖是一輛前驅汽車受驅動力的示意圖,下列關于該汽車的受力說法正確的是(  )
A.當汽車加速前進時,汽車前輪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大于前輪對地面向后的摩擦力
B.當汽車加速前進時,汽車前輪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等于前輪對地面向后的摩擦力
C.只有汽車勻速前進時,汽車前輪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等于前輪對地面向后的摩擦力
D.汽車后輪對地面的摩擦力方向與汽車運動方向相反
2.(2023春 金鳳區校級月考)如圖,粗糙的長方體木塊 A、B疊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B木塊受到一個水平向右的大小為10N的力F1的牽引,A木塊受到一個水平向左的大小為7N的力F2的牽引,木塊A、B都保持靜止。問A對B的摩擦力是多少(  )
A.10N B.5N C.0 D.7N
3.(2023春 杭州月考)如圖,一個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個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塊處于靜止狀態。其中F1=10N、F2=2N,則摩擦力的大小、方向正確的是(  )
A.大小為10N,方向向左 B.大小為8N,方向向左
C.大小為2N,方向向右 D.大小為12N,方向向右
4.(2022秋 唐山期末)如圖所示,一同學從t=0時刻起逐漸增加水平推力,推動水平地面上的箱子過程中三個時刻(t1、t2、t3)的漫畫圖。假設t1時刻同學對箱子的推力為5N,t2時刻推力為10N,t3時刻推力為15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時刻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5N
B.箱子對地面的壓力就是箱子的重力
C.t2時刻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10N
D.箱子與地面的滑動摩擦力一定為15N
5.(2022秋 寧波期末)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私家轎車,造成車位難求的現象,因此很多停車場采用了多層停車的結構。若車子被“移送”停在上層,車主想使用汽車時就需要車庫管理員把車子“移送”到下層。管理員正在“移送”車輛的過程如圖所示。假設“移送”過程中車輛相對于底板始終靜止,底板始終保持水平,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車子在被水平向右“移送”的過程中,底板對車子的摩擦力一直水平向左
B.車子在被水平向右“移送”的過程中,底板對車子的摩擦力不可能水平向左
C.車子在被豎直向下“移送”的過程中,車子對底板的力可能小于底板對車子的力
D.車子在被豎直向下“移送”的過程中,底板對車子的力可能大于車子自身的重力
6.(2022秋 西青區校級期末)磁性白板擦能做到“擦到哪,放到哪”。已知圖中的白板豎直放置,白板擦P靜止于白板上且關于直線ab對稱,則關于白板擦P所受的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白板擦P只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靜摩擦力
B.白板擦P受到的彈力是由于白板想要恢復形變而產生的
C.白板擦P受到的彈力垂直于ab斜向右上方
D.白板擦P的受到的彈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7.(2022秋 西安期末)自行車的機械碟剎可以讓車輛擁有更好的制動性,在同樣的剎車過程中,碟剎因更高的穩定度和靈活性,致使剎車距離更短,提供更大的安全性。碟剎由碟剎器與碟剎片兩者間的摩擦力實現制動。在一次緩慢剎車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碟剎器與自行車相對靜止,碟剎器受到的是靜摩擦力
B.自行車騎行速度越大,碟剎器與碟剎片之間的摩擦力越大
C.碟剎器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與其相對碟剎片的運動方向相反
D.碟剎器夾住碟剎片的力越大,碟剎器與碟剎片之間的摩擦力越小
8.(2023春 杭州期中)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裝置研究摩擦力的變化情況。實驗臺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傳感器用棉線拉住物塊,物塊放置在粗糙的長木板上。水平向左的力T拉木板,傳感器記錄的F﹣t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必須讓木板保持勻速運動
B.圖乙中曲線就是T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C.只用圖乙中數據可得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
D.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之比約為10:7
二.實驗題(共2小題)
9.(2022秋 河北期中)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研究彈簧的勁度系數和摩擦力的實驗,測得彈簧的彈力的大小F和彈簧長度L的關系如圖甲所示。圖乙中物塊A和B受到的重力大小分別為5N和20N。
(1)由圖甲可知,彈簧的原長為 m,勁度系數為    N/m。
(2)為了測定兩物塊A、B間的動摩擦因數μ,兩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Ⅰ、Ⅱ兩種方案。
①為了用某一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表示物塊A和B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方案    (填“Ⅰ”或“Ⅱ”)更合理。
②方案Ⅰ中,當A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6N,b的示數為12N,則物塊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
10.(2022秋 克東縣期中)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量滑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將長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塊放在長木板上,滑塊通過細繩與水平固定放置的彈簧秤秤鉤相連,細繩處于水平且剛好拉直的狀態,用手向右水平拉動長木板,記下彈簧秤的示數F,通過給滑塊上添加砝碼改變滑塊的重力,重復前面的實驗,記下每次實驗時彈簧秤的示數F,再根據每次實驗所用砝碼的重力G及彈簧秤的示數F,作出如圖乙所示的F﹣G圖像。則由作出的圖像求得滑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   ,滑塊的重力G0=  N。
三.計算題(共3小題)
11.(2022秋 永安市校級期中)如圖所示,GA=20N,GB=10N,A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4,其余摩擦不計(假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
(1)F=0時,物體A受到什么摩擦力?大小如何?
(2)F=10N時,物體A受到什么摩擦力?大小如何?
(3)若要使A勻速運動,所加的豎直方向的力F的大小是多少?
12.(2022秋 即墨區期中)將一木塊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塊。拉力從零開始逐漸增大,木塊先靜止后運動。用力傳感器采集木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并利用計算機繪制出摩擦力的大小f隨拉力的大小F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5,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求拉力大小為3N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
(2)求木塊的質量;
(3)若木塊的質量m′=5kg,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不變。請通過計算判斷,用F′=12.5N的水平拉力是否能拉動木塊。
13.(2022秋 建平縣校級期中)用勁度系數k=500N/m的輕彈簧連接的滑塊A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彈簧沒有形變,如圖所示,已知,GA=500N,A與桌面的動摩擦因數為μ=0.50,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用水平力F作用于彈簧右側端點O,讓F從零逐漸增大,當A動起來后,使A向右緩慢勻速前進0.4m,求:
(1)當O點向右運動的位移x1=0.4m時,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當O點向右運動的位移x2為多少時,A開始運動;
(3)以A所受摩擦力f為縱坐標,O移動的位移大小x為橫坐標,作出f隨x變化的圖象。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3.2摩擦力
一、滑動摩擦力 1
二、靜摩擦力 4
三、動摩擦因數的測定 8
【鞏固提高】 11
[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 課標解讀
1.認識摩擦力,知道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的區別。 2.通過實驗理解靜摩擦力是被動力,理解 動摩擦因數。 3.會用動摩擦因數計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會用二力平衡計算靜摩擦力的大小。 1、通過分析摩擦現象,理解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會區分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 2、會根據相對運動的方向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并 根據動摩擦定律計算其大小。 3、會根據相對運動趨勢判斷靜摩擦的方向,并會根據物體受力和運動情況,分析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通過實例,了解最大靜摩擦力。 4、知道生產和生活中增大或者減小摩擦力的實例,有將摩擦力知識應用于生產和生活的意識。
[知識分析]
一、滑動摩擦力
定義: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的時候,會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它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產生條件
(1)接觸面粗糙.(2)兩物體直接接觸且相互擠壓(即有彈力).(3)兩物體間有相對運動. 3.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大小:Ff=μFN,μ為動摩擦因數
彈力與摩擦力的關系
若兩物體間有摩擦力,則兩物體間一定有彈力,若兩物體間有彈力,但兩物體間不一定有摩擦力.(填“一定有”或“不一定有”)
(2022秋 太原期末)如圖,木板靜止在水平面上,當木塊在木板上滑動時,木塊對木板的壓力為FN,木塊所受木板的滑動摩擦力為Ff,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μ與接觸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無關
B.由可知,μ與Ff的值成正比,與FN的值成反比
C.由可知,Ff的值與μ成反比
D.FN的方向與木板垂直,Ff的方向與木塊的運動方向相反
【解答】解:AB.μ與接觸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與Ff和FN大小無關,故AB錯誤;
C.由,當FN一定時,動摩擦因數μ越大,滑動摩擦力Ff越大,即Ff的值與μ成正比,故C錯誤;
D.根據彈力的特性可得FN的方向與木板垂直,Ff的方向與木塊的運動方向相反,故D正確。
故選:D。
(2021秋 官渡區期末)關于彈力和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有彈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彈力
B.彈力產生的原因是由于發生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作用
C.動摩擦因數的大小與接觸面的面積大小、材料、粗糙程度有關
D.靜止的物體不可能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
【解答】解:A、根據彈力和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可知,有摩擦力時一定有彈力,但有彈力時不一定有摩擦力,故A錯誤;
B、彈力產生的原因是由于發生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作用,故B正確;
C、動摩擦因數的大小與接觸面的材料、粗糙程度有關,和接觸面積無關,故C錯誤;
D、靜止的物體也可能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故箱子在靜止的桌面上滑動時,靜止的桌子受箱子的滑動摩擦力,故D錯誤。
故選:B。
(2022秋 湖南期末)如圖所示,輕質彈簧的勁度系數k=200N/m,用其拉著一個質量m=4kg的木板在水平地面上運動,當彈簧的伸長量為6cm時,木板恰好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木板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力;
(2)木板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解答】解:(1)木板勻速運動時,根據平衡條得,彈簧拉力F與滑動摩擦力f大小相等,即
F=f
F=kx
x=6cm=0.06m
代入數據解得木板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力
f=12N,方向水平向左
(2)木板豎直方向受力平衡,根據平衡條件得,豎直方向
N=mg
木板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f=μN
聯立解得木板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μ=0.3。
答:(1)木板與水平地面間的摩擦力為12N,方向水平向左;
(2)木板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
(2019春 茂名期中)如圖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重為G的物體沿豎直墻壁勻速下滑,物體與墻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物體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
A.F B.μ(F+G) C.μ(F﹣G) D.G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物體沿豎直墻壁下滑,則受到是滑動摩擦力,所以由Ff=μFN=μF。
又由于物體勻速下滑,所以Ff=G,故只有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二、靜摩擦力
定義: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
產生條件
接觸面粗糙.
兩物體直接接觸且相互擠壓(即有彈力). (3)兩物體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
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大小:0彈力與摩擦力的關系
若兩物體間有摩擦力,則兩物體間一定有彈力,若兩物體間有彈力,但兩物體間不一定有摩擦力.(填“一定有”或“不一定有”)
靜摩擦力有無及方向的判斷方法
1.平衡條件法:當相互接觸的兩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可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判斷靜摩擦力的存在與否及其方向.
2.假設法:利用假設法進行判斷時,可按以下思路進行分析:
(2022春 龍潭區校級期中)關于摩擦力,有人總結了“四條不一定”,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
B.靜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運動方向共線
C.受靜摩擦力的物體不一定靜止,受滑動摩擦力的物體不一定運動
D.靜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動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解答】解:A.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故A正確;
B.靜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與運動方向共線,比如:放在粗糙斜面上的物塊隨斜面一起水平運動時,物塊所受靜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物塊運動方向沿水平方向,兩者不共線。故B正確;
C.貨物在傳送帶上向高處運動時,貨物受靜摩擦力但不靜止;在地面上滑行的物體,地面受到滑動摩擦力,而地面是靜止不動的,故C正確;
D.靜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比如:在板塊模型中,木塊放在木板上,隨木板一起加速運動且相對靜止,此時木塊所受的靜摩擦力為動力;滑動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比如:木塊以一定的初速度滑到靜止的木板上,帶動木板運動,此時木板受木塊的滑動摩擦力為動力。故D錯誤。
故選:D。
(2022秋 溫州期中)如圖所示,某同學手握一個酒瓶,使瓶身處于豎直方向且始終保持靜止,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酒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下
B.手握得越緊,酒瓶和手之間的動摩擦因數越大
C.手握得越緊,酒瓶和手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不變
D.往瓶子里倒水,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解答】解:AD、瓶子始終處于豎直方向且靜止不動,受重力和靜摩擦力平衡,靜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所以當瓶中水的質量增大時,重力增大,故受到的靜摩擦力增大,故A錯誤,D正確;
BC、手握得越緊,瓶子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越大,但動摩擦因數不變,故BC錯誤。
故選:D。
(2022秋 沙坪壩區校級期中)如圖,滑塊B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塊A在一水平力F作用下緊靠滑塊B(A、B接觸面豎直),此時B恰好不滑動,A剛好不下滑。已知A的質量為m,B的質量為M,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2,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視為相等。則下列表達式正確的是(  )
A.F=μ2Mg B.F=μ2mg C.μ1μ2 D.μ1μ2
【解答】解:對A、B整體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最大靜摩擦力,根據平衡條件,有:
F=μ2(m+M)g ①
再對物體B分析,受推力、重力、向左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最大靜摩擦力,根據平衡條件,有:
水平方向:F=N
豎直方向:mg=f
其中:f=μ1N
聯立有:mg=μ1F ②
聯立①②解得:μ1μ2,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2022 江蘇開學)如圖所示,小華用干毛筆在字帖上臨摹行楷筆畫中長橫的書寫:起筆時一頓,然后向右行筆,收筆時略向右按,再向左回帶。關于行筆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筆對字帖的壓力一定大于毛筆的重力
B.筆對字帖的壓力是由于筆發生了形變
C.字帖始終受到向右的靜摩擦力
D.字帖對筆的支持力與筆對字帖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解答】解:A、筆在書寫的過程中豎直方向受到重力、手的作用力以及紙的支持力處于平衡狀態,應為手對毛筆的作用力是未知的,所以不能判斷出毛筆對紙的壓力與毛筆的重力的關系,故A錯誤;
B、根據彈力的產生條件可知,筆對字帖的壓力是由于筆發生了形變,故B正確;
C、字帖始終處于靜止狀態,向右行筆時字帖受向右的摩擦力,筆向左回帶時,字帖受向左的摩擦力,故C錯誤;
D、字帖對筆的支持力與筆對字帖的壓力并非同一物體,不是平衡力,故D錯誤。
故選:B。
(2021秋 南通期末)如圖所示,完全相同的三條輪胎整齊疊放在墻角,所有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相同,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現將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在中間輪胎上,一小段時間后三條輪胎的位置可能是(  )
A. B.
C. D.
【解答】解:第三條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
f3=3μmg
第二條輪胎與第三條輪胎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
f2=2μmg
由此可發現,第三條輪胎不可能對地發生位移,當拉力足夠大時,第二條輪胎可以帶動第一條輪胎運動,同時與第一條輪胎發生相對位移。
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多選)(2022春 臨滄期末)如圖甲所示,一人用由零逐漸增大的水平力F推靜止于水平地面上質量為10kg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與F的關系如圖乙所示,g取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箱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fm=21 N
B.木箱所受的最大靜摩擦力fm=20 N
C.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1
D.木箱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
【解答】解:AB、由圖乙知木箱受的最大靜摩擦力為fm=21N,故A正確,B錯誤;
CD、當木箱運動后受的是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μmg=20N,解得μ=0.2,故C錯誤,D正確;
故選:AD。
三、動摩擦因數的測定
(2022秋 瀘縣校級期末)如圖1所示為某同學設計“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間壓力的關系”的原理圖。彈簧秤一端固定于P點,自由端系一細線,與銅塊水平連接。拉動長木板,彈簧秤的讀數T總等于銅塊與長木板間的滑動摩擦力f。在銅塊上添加砝碼,改變壓力N,測出每次對應的T,記錄每次添加砝碼的質量m與T值如表:
實驗次數 1 2 3 4
添加砝碼質量(m/kg) 0.2 0.4 0.6 0.8
彈簧秤讀數(T/N) 2.5 2.9 4.0
(1)某同學在第3次實驗時彈簧秤的示數如圖2,忘記了讀數,請你讀出下圖中該同學第3次彈簧秤的讀數  3.5 N。
(2)實驗結果表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的大小成  正比 (填“正比”、“反比”或“無關系”)。
(3)通過表中數據可知,銅塊與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0.25 (g=10m/s2,且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解答】解:(1)根據圖1可知,每一小格的示數為0.2N,所以該同學第3次彈簧秤的讀數3.5N;
(2)根據圖表可知,壓力增大到原來的多少倍,則彈簧的示數增加到原來的多少倍,根據平衡條件可知,彈簧的示數與銅塊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的大小成線性關系;
(3)設銅塊的質量為M,則:T=μ(Mg+mg),從表格中取兩組數據有:
2.5=μ(Mg+0.2×10)
4.0=μ(Mg+0.8×10)
聯立解得:μ=0.25。
故答案為:(1)3.5;(2)正比;(3)0.25。
(2022秋 成都期末)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可測量動摩擦因數,將一質量為m=1kg的木塊和一質量為M=3kg的木板疊放于水平桌面上,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于鐵架臺支架上,另一端用&線與木塊相連。勻速拉動木板在桌面上滑動(木塊和木板始終沒分開),穩定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9.8m/s2。
(1)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2.95 N。
(2)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 0.30 (保留2位有效數字)。
(3)若加速拉動木板在桌面上滑動(木塊和木板始終沒分開),穩定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不變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解答】解:(1)彈簧測力計的精確度為0.1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95N;
(2)木塊對木板的壓力FN=mg,根據平衡條件,對木塊有F=f,根據滑動摩擦力公式f=μFN,聯立得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
(3)無論木板加速運動還是勻速運動,根據滑動摩擦力公式f=μFN可知,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變,因此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
故答案為:(1)2.95;(2)0.30;(3)不變。
(2023 濠江區校級二模)某同學先用圖1所示裝置測彈簧的勁度系數,再用該彈簧以圖2所示裝置測物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1)測勁度系數的實驗步驟:
a.將輕彈簧懸掛在鐵架臺的橫桿上,將刻度尺豎直固定在輕彈簧旁將刻度尺的零刻度與輕彈簧的上端對齊;
b.在彈簧下端依次掛上不同質量的鉤碼,記錄每次鉤碼的總質量m及對應指針所指刻度值x;
c.在m﹣x坐標系上描點作圖,作出的圖像如圖3所示。
由圖像可知,彈簧的原長l0= 4 cm,彈簧的勁度系數k= 68.6 N/m。
(2)用圖2所示裝置測動摩擦因數,長木板B放在水平面上,物塊A放在長木板上,并用(1)問中輕彈簧將物塊A與豎直墻面連接,彈簧保持水平,用水平力F拉長木板B向左運動,A保持靜止,測得這時彈簧的長度為l=10cm,已知物塊A的質量為1kg,則物塊A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 0.42 ;實驗中由于彈簧懸掛時的原長比平放時的自然長度長,因此實驗測得的動摩擦因數比實際值偏  小 (填“大”或“小”)。
【解答】解:(1)由圖像可知,彈簧的原長即為圖線的橫軸截距l0=4cm.
由公式
F=k (1﹣10)
彈簧的勁度系數為圖線的斜率,
kN/m=68.6N/m.
(2)分析物體A的受力,可知
k[(1﹣l0)×10﹣2]=mg
解得
μ=0.42
實驗中由于彈簧懸掛時的原長比平放時的自然長度長,由此彈簧平放計算出來的形變量偏小,直接導致實驗測得的動摩擦因數比實際值偏小。
故答案為:(1)4,68.6;(2)0.42,小
【鞏固提高】
一.選擇題(共8小題)
1.(2023春 杭州期中)如圖是一輛前驅汽車受驅動力的示意圖,下列關于該汽車的受力說法正確的是(  )
A.當汽車加速前進時,汽車前輪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大于前輪對地面向后的摩擦力
B.當汽車加速前進時,汽車前輪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等于前輪對地面向后的摩擦力
C.只有汽車勻速前進時,汽車前輪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等于前輪對地面向后的摩擦力
D.汽車后輪對地面的摩擦力方向與汽車運動方向相反
【解答】解:ABC.根據相互作用力的定義,汽車前輪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與前輪對地面向后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汽車前輪受到地面向前的摩擦力等于前輪對地面向后的摩擦力,與運動形式無關,故AC錯誤,B正確;
D.根據題中圖,地面對汽車后輪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根據牛頓第三定律,汽車后輪對地面的摩擦力方向與汽車運動方向相同,故D錯誤。
故選:B。
2.(2023春 金鳳區校級月考)如圖,粗糙的長方體木塊 A、B疊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B木塊受到一個水平向右的大小為10N的力F1的牽引,A木塊受到一個水平向左的大小為7N的力F2的牽引,木塊A、B都保持靜止。問A對B的摩擦力是多少(  )
A.10N B.5N C.0 D.7N
【解答】解:以A為對象,由平衡條件可知B對A的靜摩擦力大小為f=F2=7N
則A對B的摩擦力大小為7N。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3.(2023春 杭州月考)如圖,一個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個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塊處于靜止狀態。其中F1=10N、F2=2N,則摩擦力的大小、方向正確的是(  )
A.大小為10N,方向向左 B.大小為8N,方向向左
C.大小為2N,方向向右 D.大小為12N,方向向右
【解答】解:對木塊受力分析,木塊受重力、支持力、F1、F2和靜摩擦力,根據共點力平衡條件,有:
f=F1﹣F2=10N﹣2N=8N,水平向左,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4.(2022秋 唐山期末)如圖所示,一同學從t=0時刻起逐漸增加水平推力,推動水平地面上的箱子過程中三個時刻(t1、t2、t3)的漫畫圖。假設t1時刻同學對箱子的推力為5N,t2時刻推力為10N,t3時刻推力為15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時刻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5N
B.箱子對地面的壓力就是箱子的重力
C.t2時刻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10N
D.箱子與地面的滑動摩擦力一定為15N
【解答】解:A、t1時刻箱子處于靜止狀態,根據平衡條件可知,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于5N,故A正確;
B、箱子對地面的壓力與箱子的重力相等,但兩個力性質不同,不能說箱子對地面的壓力就是箱子的重力,故B錯誤;
C、t2時刻箱子仍處于靜止狀態,受力平衡,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推力的大小相等,為10N,故C錯誤;
D、用15N的力把箱子推走了,此時的推力大于箱子與地面的滑動摩擦力,即箱子與地面的滑動摩擦力小于15N,故D錯誤。
故選:A。
5.(2022秋 寧波期末)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私家轎車,造成車位難求的現象,因此很多停車場采用了多層停車的結構。若車子被“移送”停在上層,車主想使用汽車時就需要車庫管理員把車子“移送”到下層。管理員正在“移送”車輛的過程如圖所示。假設“移送”過程中車輛相對于底板始終靜止,底板始終保持水平,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車子在被水平向右“移送”的過程中,底板對車子的摩擦力一直水平向左
B.車子在被水平向右“移送”的過程中,底板對車子的摩擦力不可能水平向左
C.車子在被豎直向下“移送”的過程中,車子對底板的力可能小于底板對車子的力
D.車子在被豎直向下“移送”的過程中,底板對車子的力可能大于車子自身的重力
【解答】解:AB、車子在被水平向右“移送”的過程中,如果車子做加速直線運動,底板對車子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如果車子做勻速直線運動,底板對車子的摩擦力為零;如果車子做減速直線運動,底板對車子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AB錯誤;
C、車子在被豎直向下“移送”的過程中,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得車子對底板的力等于底板對車子的力,故C錯誤;
D、車子在被豎直向下“移送”的過程中,若減速向下移動,則加速度豎直向上,即FN﹣mg=ma,解得FN=mg+ma,則底板對車子的力大于車子自身的重力;若加速向下移動,則加速度豎直向下,即mg﹣FN=ma,解得FN=mg﹣ma,則底板對車子的力小于于車子自身的重力;若勻速向下移動,則合力為零,即mg=FN,解得FN=mg,則底板對車子的力等于于車子自身的重力;所以車子在被豎直向下“移送”的過程中,底板對車子的力可能大于車子自身的重力,故D正確。
故選:D。
6.(2022秋 西青區校級期末)磁性白板擦能做到“擦到哪,放到哪”。已知圖中的白板豎直放置,白板擦P靜止于白板上且關于直線ab對稱,則關于白板擦P所受的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白板擦P只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靜摩擦力
B.白板擦P受到的彈力是由于白板想要恢復形變而產生的
C.白板擦P受到的彈力垂直于ab斜向右上方
D.白板擦P的受到的彈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解答】解:A、白板擦P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豎直向上的靜摩擦力、白板的吸引力和白板的彈力,故A錯誤;
B、白板擦P受到的彈力的施力物體是白板,是由于白板發生彈性形變,想要恢復形變而產生的,故B正確;
C、白板擦P受到的彈力垂直于白板平面向外,C故錯誤;
D、根據平衡條件可知,摩擦力等于白板擦P的重力,與彈力的大小無關,故D錯誤。
故選:B。
7.(2022秋 西安期末)自行車的機械碟剎可以讓車輛擁有更好的制動性,在同樣的剎車過程中,碟剎因更高的穩定度和靈活性,致使剎車距離更短,提供更大的安全性。碟剎由碟剎器與碟剎片兩者間的摩擦力實現制動。在一次緩慢剎車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碟剎器與自行車相對靜止,碟剎器受到的是靜摩擦力
B.自行車騎行速度越大,碟剎器與碟剎片之間的摩擦力越大
C.碟剎器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與其相對碟剎片的運動方向相反
D.碟剎器夾住碟剎片的力越大,碟剎器與碟剎片之間的摩擦力越小
【解答】解:A、自行車剎車時,碟剎器與碟剎片相對運動,碟剎器受到的是滑動摩擦力,故A錯誤;
B、碟剎器與碟剎片之間的摩擦力與二者間的摩擦因數和正壓力大小有關,與自行車騎行速度無關,故B錯誤;
C、碟剎器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與其相對碟剎片的運動方向相反,故C正確;
D、碟剎器夾住碟剎片的力N越大,碟剎器與碟剎片之間的摩擦力f=μN也越大,故D錯誤;
故選:C。
8.(2023春 杭州期中)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裝置研究摩擦力的變化情況。實驗臺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傳感器用棉線拉住物塊,物塊放置在粗糙的長木板上。水平向左的力T拉木板,傳感器記錄的F﹣t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必須讓木板保持勻速運動
B.圖乙中曲線就是T的大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C.只用圖乙中數據可得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
D.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之比約為10:7
【解答】解:AB.為了能研究摩擦力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故物塊一直要處于靜止狀態,根據平衡條件可知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輕繩的拉力大小相等,圖乙是輕繩向右的拉力隨時間變化曲線,故圖乙也可以反映摩擦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由圖乙可知輕繩向右的拉力先增大后減小,最后趨于不變,故物塊先受靜摩擦力作用后受滑動摩擦力作用,所以不需要讓木板保持勻速運動,故AB錯誤;
C.根據滑動摩擦力的計算公式
f=μFN=μmg
可知,由于不知道物塊的重力,故無法求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故C錯誤;
D.由圖可知,最大靜摩擦力約為10N,滑動摩擦力約為7N,故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之比約為10:7,故D正確。
故選:D。
二.實驗題(共2小題)
9.(2022秋 河北期中)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研究彈簧的勁度系數和摩擦力的實驗,測得彈簧的彈力的大小F和彈簧長度L的關系如圖甲所示。圖乙中物塊A和B受到的重力大小分別為5N和20N。
(1)由圖甲可知,彈簧的原長為  0.30 m,勁度系數為  800 N/m。
(2)為了測定兩物塊A、B間的動摩擦因數μ,兩同學分別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Ⅰ、Ⅱ兩種方案。
①為了用某一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表示物塊A和B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方案  Ⅰ (填“Ⅰ”或“Ⅱ”)更合理。
②方案Ⅰ中,當A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為6N,b的示數為12N,則物塊A與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0.3 。
【解答】解:(1)根據題圖甲可知,彈簧的原長為l0=30cm=0.30m,F﹣l圖象的斜率表示勁度系數,則有:
kN/m=800N/m;
(2)①由于方案Ⅱ拉動物塊時很難做到勻速直線運動,而方案Ⅰ拉動物塊時不需要做到勻速移動,故選Ⅰ。
②對物塊B受力分析可知,其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彈簧測力計a的拉力大小相等,即f=6N,
故:μ0.3。
故答案為:(1)0.30;800;(2)①Ⅰ;②0.3。
10.(2022秋 克東縣期中)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量滑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將長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塊放在長木板上,滑塊通過細繩與水平固定放置的彈簧秤秤鉤相連,細繩處于水平且剛好拉直的狀態,用手向右水平拉動長木板,記下彈簧秤的示數F,通過給滑塊上添加砝碼改變滑塊的重力,重復前面的實驗,記下每次實驗時彈簧秤的示數F,再根據每次實驗所用砝碼的重力G及彈簧秤的示數F,作出如圖乙所示的F﹣G圖像。則由作出的圖像求得滑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 0.4 ,滑塊的重力G0= 1.5 N。
【解答】解:由題意可得:F=μ(G0+G)=μG0+μG
所以F﹣G圖像的斜率為μ,即μ0.4
根據圖像的截距可得:0.6=μG0
解得:G0=1.5N
故答案為:0.4;1.5
三.計算題(共3小題)
11.(2022秋 永安市校級期中)如圖所示,GA=20N,GB=10N,A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4,其余摩擦不計(假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
(1)F=0時,物體A受到什么摩擦力?大小如何?
(2)F=10N時,物體A受到什么摩擦力?大小如何?
(3)若要使A勻速運動,所加的豎直方向的力F的大小是多少?
【解答】解:(1)F=0時,A所受最大靜摩擦力為:f=μGA=0.4×20N=8N,
此時GB>f,故A將發生滑動,
故A所受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μGA=0.4×20N=8N,方向水平向左;
(2)當F=10N時,A所受最大靜摩擦力為:f=μ(F+GA)=0.4×(20+10)N=12N,
此時GB<f,
A所受摩擦力為靜摩擦力,大小為f=GB=10N,方向水平向左;
(3)若A勻速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大小,故此時有:
μ(GA+F)=GB
代入數據得:F=5N
故所加的豎直方向的力F的大小是5N。
答:(1)F=0時,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8N,方向水平向左;
(2)F=10N時,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10N,方向水平向左;
(3)若要使A勻速運動,所加的豎直方向的力F的大小是5N。
12.(2022秋 即墨區期中)將一木塊放置于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木塊。拉力從零開始逐漸增大,木塊先靜止后運動。用力傳感器采集木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并利用計算機繪制出摩擦力的大小f隨拉力的大小F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木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5,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求拉力大小為3N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
(2)求木塊的質量;
(3)若木塊的質量m′=5kg,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不變。請通過計算判斷,用F′=12.5N的水平拉力是否能拉動木塊。
【解答】解:(1)由題圖可知,木塊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大小fmax=6N>3N,故木塊沒被拉動
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1=3N
方向水平向左。
(2)當木塊在地面上滑動時,有f2=μFN
FN=mg
解得木塊的質量m=2kg。
(3)木塊的質量m′=5kg,若其在地面上滑動,有
f3=μFN′
解得f3=12.5N
因為木塊的最大靜摩擦力大于滑動摩擦力,所以用F′=12.5N的水平拉力不能拉動木塊。
答;(1)求拉力大小為3N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3N,方向水平向左;
(2)求木塊的質量為2kg;
(3)用F′=12.5N的水平拉力不能拉動木塊。
13.(2022秋 建平縣校級期中)用勁度系數k=500N/m的輕彈簧連接的滑塊A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彈簧沒有形變,如圖所示,已知,GA=500N,A與桌面的動摩擦因數為μ=0.50,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用水平力F作用于彈簧右側端點O,讓F從零逐漸增大,當A動起來后,使A向右緩慢勻速前進0.4m,求:
(1)當O點向右運動的位移x1=0.4m時,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當O點向右運動的位移x2為多少時,A開始運動;
(3)以A所受摩擦力f為縱坐標,O移動的位移大小x為橫坐標,作出f隨x變化的圖象。
【解答】解:(1)有胡克定律可知:F=k△x=500×0.4N=200N,最大靜摩擦力fmax=μFN=0.5×500N=250N 因此摩擦力f=200N
(2)當F=fmax時物體開始運動,即K△x=500x2=250N可得:x2=0.5m
(3)
答:(1)當O點向右運動的位移x1=0.4m時,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200N
(2)當O點向右運動的位移x2為0.5m時,A開始運動
(3)以A所受摩擦力f為縱坐標,O移動的位移大小x為橫坐標,作出f隨x變化的圖象如上圖所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体育| 荃湾区| 新竹县| 盱眙县| 白沙| 佛坪县| 沂南县| 沙田区| 沙湾县| 松阳县| 墨竹工卡县| 平舆县| 尼木县| 唐山市| 浦江县| 长丰县| 陆川县| 广安市| 依安县| 泗洪县| 巴林左旗| 竹溪县| 石狮市| 扶沟县| 沂源县| 黑龙江省| 浦江县| 西充县| 安乡县| 奇台县| 宁都县| 西青区| 富锦市| 云梦县| 琼中| 红原县| 陆丰市| 凤台县| 定陶县| 阿荣旗| 蓝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