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復習訓練課件(7份打包) 2017秋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復習訓練課件(7份打包) 2017秋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10張PPT)
第1課時 種子發芽實驗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一、探究種子發芽的影響因素。
1. 通過討論,我們推測綠豆種子發芽與 、 、 等因素有關。
溫度
水分
空氣
2.我們要證明綠豆種子發芽所需的條件,可以通過對比實驗來進行研究。在每次實驗中,我們只能選取
個因素進行研究。
1
3. 如果研究綠豆種子發芽是否與水分有關,需要改變的條件是( ),其他條件保持不變。
A. 溫度 B. 水分
C. 空氣 D. 土壤
B
4.小明準備了兩個玻璃皿,一個玻璃皿里鋪了一層土,另一個不鋪土,他研究的是種子發芽與( )有關的實驗。
A.土壤 B .水分 C .空氣 D .溫度
A
5. 上述實驗中,小明看到什么現象能證明綠豆種子發芽不需要土壤呢?( )
A. 兩個玻璃皿中的種子都發芽了
B. 兩個玻璃皿中的種子都沒發芽
C. 有土壤的玻璃皿中種子發芽了,
無土壤的玻璃皿中種子沒發芽
A
二、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
1. 只要吸足水分,綠豆種子就會發芽。 ( )
2. 放在冰箱的種子不會發芽是因為冰箱內缺少空氣。 ( )
×
×
三、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在實驗中,關于我們選取三粒大小相同的種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減少實驗的偶然性
B. 如果選取一粒種子,該種子處于
休眠期就不會發芽
C. 選取三粒與選取一粒,本質上沒
有區別
C
2. 做種子發芽是否需要空氣的實驗時,兩組實驗保持相同的條件是( )。
A. 空氣、水、土壤、光
B. 空氣、水、溫度、光
C. 溫度、水、土壤、光
C
3. 常溫下,小明取兩組相同的種子,一組放在陽光下,加適量的水,另一組放在柜子里,不加水。小明這樣做是( )。
A. 科學的,在探究種子發芽和陽光
的關系
B. 科學的,在探究種子發芽和水的
關系
C. 不科學的
C(共24張PPT)
第4課時 蚯蚓的選擇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一、探究蚯蚓喜歡的環境。
1. 同學們,我們知道在( )能找到很多蚯蚓。
A. 水泥地上 B. 菜地里
C. 水里
B
2. 我們猜測蚯蚓喜歡( )的環境。
A. 黑暗、潮濕 B. 明亮、潮濕
C. 黑暗、干燥
A
3. 如果要研究蚯蚓對干燥或潮濕環境的選擇,需要在長盒子里( )。
A. 一邊鋪上潮濕的泥土,一邊鋪上
干燥的泥土
B. 兩邊都鋪上潮濕的泥土
C. 兩邊都鋪上干燥的泥土
A
4. 如果要研究蚯蚓對黑暗或明亮環境的選擇,需要( )。
A.將盒子兩端里面都涂成黑色
B.將盒子一端剪掉,另一端里面涂黑
C.將盒子兩端都剪掉
B
5. 我們研究蚯蚓喜歡的環境,采用了( )。
A. 模擬實驗 B. 對比實驗
C. 觀察實驗
B
6.我們觀察發現:在潮濕的泥土中的蚯蚓比干燥的泥土中的蚯蚓數量多,說明蚯蚓喜歡 ;在黑暗處的蚯蚓比明亮處的蚯蚓多,說明蚯蚓喜歡 。
潮濕的環境
黑暗的環境
二、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
1. 駱駝能在干燥的沙漠里生活。
( )
2. 狼的生存能力很強,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下也可以生存。 ( )


3. 當環境不適合動物的生存時,動物會重新選擇合適的環境生活。
( )
4. 在探究蚯蚓喜歡的環境的實驗中,為了節約,每次用一條蚯蚓。
( )

×
5.在蚯蚓選擇干土還是濕土的實驗中,如果一條蚯蚓爬到干土這邊就可以終止實驗,認為蚯蚓喜歡干土環境。 ( )
×
三、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夏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體色往往是( )的。
A. 黃色 B. 灰色
C. 綠色
C
2. 下列動物中,采用偽裝成一片枯葉的方法保護自己的是( )。
A. 鴕鳥 B. 枯葉蝶
C. 鸚鵡
B
3“. 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這句話中包含的科學道理是( )。
A. 生物影響環境 B. 生物依賴環境 C. 生物改變環境
B
4.蚯蚓喜歡黑暗、潮濕的環境,可是大雨過后,我們經常能夠在大白天看到小區的水泥路上出現蚯蚓。從這個現象出發,以下推測相對科學合理的是( )。
A. 大雨過后土壤中水分太多,缺少
空氣,蚯蚓鉆出地面是為了呼吸
B. 蚯蚓喜歡黑暗、潮濕的環境,但
也喜歡去明亮、干燥的地方
C. 雨后,蚯蚓在水泥路上能找到更
多的食物
A
5. 適合生活在熱帶雨林環境中的動物是( )。
A. 海豚 B. 企鵝
C. 大象
C
6. 鴨子長有腳蹼主要是為了適應( )。
A. 水中游泳 B. 陸地行走
C. 空中飛翔
A
7. 蜥蜴的體色與它周圍的環境色彩相似,很難被發現。這種體色有利于蜥蜴捕食和躲避敵害。這種現象說明( )。
A. 蜥蜴影響環境 B. 蜥蜴適應環境 C. 蜥蜴依賴環境
B
8. 有的動物為了適應環境,需要每年換毛一次或幾次,其作用是( )。
A. 吸引別的動物 B. 好看
C. 保溫和保護自己
C
四、綜合題。
  某同學在抓鼠婦(俗稱西瓜蟲)的過程中發現,只有在花壇邊石塊下黑暗潮濕處才可以找到鼠婦,而在明亮干燥的地面上找不到鼠婦。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響鼠婦的分布呢,光亮程度還是潮濕程度?為此,
他進行了探究。他在一個長方形的鐵盤上,布置了A、B、C 三個環境
區域(如下圖)。鼠婦可在三個區域之間自由移動。然后在鐵盤的中間區域放入15 只鼠婦,每隔兩分鐘統計一次各區域中鼠婦的數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1. 該同學在探究什么因素對鼠婦生活的影響?
     。
光亮程度
A 明亮 區域 B 中間 區域 C 黑
暗區域
2. 該同學用了15 只鼠婦做實驗,原因是( )。
A. 隨便拿的
B. 為了防止偶然性,使實驗更具科
學性
C. 跟老師學的,沒有什么原因
B
3. 該同學在第2 分鐘時統計數據,發現鼠婦在三個區域都有分布,便得出結論:“該研究因素對鼠婦的生活沒有影響?!边@個結論( )。
A. 科學 B. 不科學 C. 無法判斷
B
4. 經過10 分鐘后,該同學發現鼠婦全部集中在C 區域,說明( )。
A. 鼠婦會選擇合適的環境生活
B. 生活環境對動物沒有什么影響
C. 生活環境決定動物的外形特征
A(共18張PPT)
第5課時 當環境改變了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一、環境改變后,生物行為會發生什么變化呢?我們一起探究吧!
1. 將青蛙的行為圖片與環境圖片用線對應連起來。
2. 根據上圖,不同季節里,青蛙行為會發生有規律的變化,下面正確的是( )。
A.卵孵化成蝌蚪—挖洞—捕食—冬眠 B.卵孵化成蝌蚪—捕食—挖洞—冬眠
B
3. 四季變化,蝴蝶的行為也會變化,下列蝴蝶行為隨季節變化排序正確的是( )。
①卵孵化成幼蟲 ②產卵死亡 ③以卵的形式過冬 ④幼蟲變成蝴蝶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②④③
B
4. 氣候變化,草木也會隨之改變。觀察上圖,夏天到來,草木的狀態是( )。
A. 枝繁葉茂 B. 剛發芽
C. 草木枯萎
A
5.當環境改變時,動物會努力適應新環境。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動物會有一些特殊的行為,比如:
、 、洄游、換毛。
遷徙
冬眠
二、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
1. 歌詞“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中描述的小燕子具有遷徙的行為。 ( )
2. 變色龍可根據環境變化改變自身的顏色,既利于隱藏自己,又利于捕捉獵物。 ( )


3. 一般將會遷徙的鳥稱為候鳥,將不會遷徙的鳥稱為留鳥。 ( )
4. 冬天氣溫太低,蠶蛾也會像青蛙那樣冬眠。 ( )
5. 為了應對寒冷的冬天,狼有冬眠的習性。 ( )

×
×
三、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大雁每年都要遷徙,導致大雁遷徙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分的多少 B. 溫度的變化
C. 空氣的質量
B
2. 有些動物還會進行“夏眠”。非洲肺魚既有鰓,還有肺。當烈日使河水蒸發,造成幾個月的干涸期時,肺魚便鉆入泥中,不吃不喝,一直睡到雨季到來。引起非洲肺魚“夏眠”的主要環境因素是( )。
A. 溫度 B. 陽光 C. 水
C
3. 北極狐的毛色在冬季變為白色,毛量變多,這主要是為了( )。
A. 抵御寒冷,隱藏自己
B. 好看
C. 求偶
A
4.隨著氣溫的變低,使生命活動處于極低的狀態,到來年春天,氣溫升高后,才會恢復正常的生命狀態。下列哪種生物有這樣的行為?( )
A. 企鵝 B. 蛇 C. 蚊子
B
四、綜合題。
每年春季,丹頂鶴會離開越冬的地方遷往東北的繁殖地。入秋后,因為氣候及日照等因素的變化,丹頂鶴又要從東北的繁
殖地遷飛到溫暖的
南方越冬。
1. 丹頂鶴在冬天來臨前遷離東北,我們把這種行為稱為   。
遷徙
2. 丹頂鶴在冬天來臨前遷離東北,這體現了( )。
A.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B. 生物對環境改變的適應
C. 生物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
B
3. 不同動物應對冬天有不同的方法,冬天到了,青蛙藏于洞中,使生命活動處于極低的狀態,主要是為了適應冬季( )的環境。
A. 大風 B. 缺少食物
C. 氣溫低
C
4. 不同動物應對冬天有不同的方法。選擇遷徙的動物有( ),選擇冬眠的動物有( ),選擇換毛的動物有( ),選擇儲存食物的動物有( )。
A. 大雁 B. 蛇 C. 螞蟻 D. 兔子
A
B
D
C(共22張PPT)
第7課時 設計和制作
生態瓶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探究生態瓶的制作。
1. 綠豆苗和它周圍的各種生物形成了一個 。
群落
2.生態系統包括群落里的各種 1與環境中的 ,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一個整體。
生物
非生物
① 生態瓶中的生物選
( ),非生物選( )。
A. 水草 B. 自然水域中的水
C. 浮萍 D. 淘洗干凈的沙
E. 小蝦 F. 小魚 G. 田螺
ACEFG
BD
3. 根據設計方案,按小組進行生態瓶的制作。
② 生態瓶正確的制作順序是( )。
A. 去蓋—鋪沙裝水—放魚、蝦、田
螺—種水草、放浮萍
B. 去蓋—種水草、放浮萍—鋪沙裝
水—放魚、蝦、田螺
C. 去蓋—鋪沙裝水—種水草、放浮
萍—放魚、蝦、田螺
C
③ 生態瓶中的植物為動物提供( ),動物為植物提供( )。
A. 食物和氧氣 B. 肥料
A
B
二、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
1. 幾十只蜜蜂生活在一起,互相依存、互相影響,構成一個生態系統。
( )
×
2. 做生態瓶前,我們一定要先了解一些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條件。
( )
3. 生態瓶中的水最好用干凈的自來水。 ( )

×
4. 在探究減少生態瓶里的水對動物的影響時,只能改變水量,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不能改變。 ( )
5. 生態瓶應為生物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間。 ( )


6. 生態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可以給動物提供更多的食物。
( )
7. 非生物在生態系統里不起任何作用。 ( )
×
×
三、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池塘里所有的生物形成了一個( )。
A. 種群 B. 群落
C. 生態系統
B
2. 設計并制作的生態瓶要長期維持穩定,最應該注意的是( )。
A. 植物、動物的數量配比合理
B. 盡量多放植物
C. 要長時間置于烈日下
A
3. 在生態瓶中放置動物和植物時,應( )。
A. 先放動物 B. 先放植物
C. 一起放動物和植物
B
4. 生態瓶做好后,應該放在( )的地方。
A. 烈日暴曬 B. 陰暗、潮濕
C. 通風、有光
C
5. 生態瓶里面放水草和浮萍主要是為了( )。
A. 美化環境 B. 提供氧氣和食物 C. 固定沙子
B
6. 呼倫貝爾草原上生活著很多動植物,以下可以看成是一個生物群落的是( )。
A.草原上所有的小羊
B.草原上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C.整個呼倫貝爾草原
B
7. 下列選項中,( )不能看成一個生態系統。
A. 一個池塘 B. 一只老虎
C. 一塊草地
B
8. 我們用來制作生態瓶的瓶子是透明的,這是因為透明的瓶子可以( )。
A. 讓里面的植物見光
B. 便于觀察
C. 既讓植物見光又便于觀察
C
四、綜合題。
生態瓶(其他條件一樣) 第一次觀察 (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 第二次觀察(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 第三次觀察(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
甲瓶:水草減少一半 3 3 3
乙瓶:水草數量適當 0 0 1
丙瓶:小魚增加一倍3 3 3 4
丁瓶:小魚數量適當 1 0 0
1. 小魚浮出水面是為了呼吸   1
。
2. 甲瓶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比乙瓶   ,原因是:甲瓶中水草數量太   ,產生的氧氣不夠小魚呼吸。(填“多”或“少”)
空氣(氧氣)


3. 丙瓶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比丁瓶   ,原因是:丙瓶中的小魚太   ,水草產生的氧氣不夠瓶中的小魚呼吸。(填“多”或“少”)


4. 由以上實驗可知,制作生態瓶時要適度   植物數量,適度 
  動物數量。(填“增加”或“減少”)
增加
減少(共20張PPT)
第6課時 食物鏈和食物網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一、探究植物與周圍動物之間的食物關系。
1. 我們種植的綠豆苗長大了,經過觀察,我們發現它的表面有被咬過的痕跡。在它的周邊,我們發現了“蚜蟲”“七星瓢蟲”和“蜘蛛”,它們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1) 綠豆苗葉片上的小洞,你推測可能是被 吃的 。
(2)“七星瓢蟲”“蚜蟲”和“蜘蛛”的食物關系錯誤的是( )。
A. 蚜蟲被七星瓢蟲吃
B. 蜘蛛被七星瓢蟲吃
C. 七星瓢蟲被蜘蛛吃
蚜蟲
B
(3) 食物鏈中,我們一般用箭頭表示“誰被誰吃”的關系,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 綠豆苗→蚜蟲→七星瓢蟲→蜘蛛 B. 蜘蛛→七星瓢蟲→蚜蟲→綠豆苗
A
(4) 是動物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 而獲得能量。
(5) 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構成很多“鏈條”狀的聯系,像這樣的食物關系叫作 。
食物
食物
食物鏈
2.通過小組討論,我們發現了綠豆苗和下列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請用箭頭標出下面生物的食物關系。
二、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
1. 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 ( )
2. 綠豆苗周圍的小動物們只與綠豆苗存在食物關系。 ( )

×
3. 牡丹花的生長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費者。 ( )
4. 如果一種生物滅絕了,就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因而保護一種生物,也就是保護了許多種生物。
( )
×

5. 動植物所需的能量(養分)在食物鏈上的生物之間依次傳遞著。
( )
6. 貓吃老鼠是一條完整的食物鏈。
( )

×
三、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食物鏈的組成部分的是( )。
A. 湖泊 B. 小魚 C. 蝦
A
2. 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 )。
A. 相互利用的關系
B. 互惠互利的關系
C. 吃與被吃的關系
C
3. 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其他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如右圖,奶牛能擠出牛奶,奶牛是( )。
A. 生產者 B. 消費者 C. 無法判斷
B
4.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生產者的是( )。
A. 小草 B. 蘑菇
C. 捕蠅草
B
5. 在草→蝗蟲→食蟲鳥→鷹這條食物鏈中,若人類過度捕殺食蟲鳥,短時間內會導致( )。
A. 草地面積增加 B. 蝗蟲增多
C. 鷹增多
B
6.“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中描述的食物鏈是( )。
A. 螳螂→蟬→黃雀
B. 樹→蟬→螳螂→黃雀
C. 土壤→樹→螳螂→蟬→黃雀
B
7. 蛇、蝗蟲、高粱、青蛙可以組成一條食物鏈,下列食物鏈組合正確的是( )。
A. 高粱→青蛙→蝗蟲→蛇
B. 高粱→蝗蟲→青蛙→蛇
C. 蝗蟲→青蛙→高粱→蛇
B
8. 觀察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為了清除農田中的害蟲,我們應
該多噴灑農藥
B.田鼠的減少會
導致蛇和貓頭
鷹的減少
C.我們應該把對人類有害的動物全
部殺死
B
四、綜合題。
1. 寫出下圖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
草→蟋蟀→青蛙→蛇→鷹
2. 右圖中老鷹的食物有哪些?
3. 右圖中,當青蛙的數量減少后,草的數量將   。
蛇、鼠、青蛙
減少
4. 從長期來看,當青蛙的數量減少后,蟋蟀的數量將先   ,后   ,最后重新達到穩定。
5. 當草原退化后,所有動物數量都將   。
增加
減少
減少(共21張PPT)
第2課時 比較種子
發芽實驗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一、探究綠豆種子發芽的影響因素后,我們一起交流吧!
1. 小科同學做如右圖對比實驗時,發現( )現象,說明綠豆種子
發芽需要一定的水分。
A.兩組種子都發芽了
B.干燥的環境中的綠
豆種子沒有發芽,濕潤的環境中
的綠豆種子發芽了
C. 兩組種子都沒發芽
B
2. 我們研究綠豆種子的發芽是否需要適宜的溫度的實驗中,實驗操作如圖:一組種子放在冰箱,一組放在常溫暗室中,改變的條件是溫度,不變的條件有( )。
A. 水分、空氣、光照
B. 水分、溫度、空氣
C. 水分、光照、溫度
A
3. 我們在探究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光照時,應該將( )。
A. 兩組種子都放在陽光下
B. 一組種子放在黑暗處,另一組放
在光亮處
C. 兩組種子都放在黑暗處
B
4. 通過實驗發現,綠豆種子發芽不需要( )。
A. 光照和土壤 B. 光照和空氣
C. 土壤和水分
A
5. 通過交流和討論,最終我們發現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有( )。
A. 適宜的溫度 B. 一定的水分 C. 充足的空氣 D. 以上都是
D
二、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
1. 在沒有光照的情況下,綠豆種子不會發芽。 ( )
2. 有些綠豆種子不發芽可能是外界條件的原因,也可能是自身的原因。
( )
×

3. 把種子長期浸泡在水里比較容易發芽。 ( )
4. 在沒有土壤的情況下,綠豆種子不會發芽。 ( )
×
×
三、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辣椒一般是春季種植夏季收獲,可是現在人們利用塑料大棚在冬季也種植了許多辣椒,從種子發芽的角度來看,這主要是( )。
A. 保持水分 B. 提供氧氣
C. 保持適宜的溫度
C
2.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種子發芽實驗操作方法的是( )。
A. 給種子編號 B. 給種子加熱
C. 在盒子中墊紙巾并往上滴水
B
3.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種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發芽
B. 種子發芽一定需要陽光
C. 種子發芽必須要有水
C
4. 糧倉里儲存的種子一般不會發芽,主要原因是缺少( )。
A. 土壤 B. 空氣 C. 水分
C
5. 健康飽滿的種子發芽所必需的條件有( )。
A. 陽光、適宜的溫度、空氣
B. 土壤、空氣、適宜的溫度
C. 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一定
的水分
C
6. 甲、乙、丙、丁四個小組在研究“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一定的水分”,合理的方式是( )。
A. 任選一個小組的實驗數據就可以
說明問題
B. 綜合分析四個小組的實驗數據匯
總說明問題
C. 選擇甲組的有水組的數據和乙組
的無水組的數據對比說明問題
B
7.在早春播種時,人們往往會用塑料薄膜覆蓋播種后的土地,這樣做能夠促進種子提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
A. 保持水分 B. 提供氧氣
C. 提高溫度
C
四、綜合題。
  小科同學為了探究綠豆種子的發芽條件,設計了一個探究方案(如下表)。請根據方案中的信息,回答問題。
培養皿編號 種子的數量/粒 種子所在的環境
甲 1 培養皿底部墊有浸濕的紙巾,有干燥土壤,有陽光照射
乙 1 培養皿底部墊有干的紙巾,有干燥土壤,有陽光照射
丙 1 培養皿底部墊有浸濕的紙巾,無土,有陽光照射
丁 1 培養皿底部墊有浸濕的紙巾,有干燥土壤,黑暗
1. 仔細閱讀方案,這個設計中有一處明顯的不足,我的改進建議是 
1
1
。
種子數量太少,每個培養皿中至少放3粒大小相同的種子
2. 改進方案后,若要探究種子發芽是否需要土壤,應選擇培養皿  1和   進行實驗。


3. 用甲、丁兩組進行對比,要探究的問題是綠豆種子發芽( )。
A. 是否需要水 B. 是否需要空氣
C. 是否需要陽光
C
4. 用甲、乙兩組進行對比,要探究的問題是綠豆種子發芽( )。
A. 是否需要水 B. 是否需要空氣
C. 是否需要陽光
A(共18張PPT)
第3課時 綠豆苗的生長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一、綠豆苗的生長是否需要陽光?我們一起探究吧!
1. 我們知道綠豆種子的發芽   1
陽光,那么綠豆苗的生長需要陽光嗎?
不需要
2. 探究綠豆苗的生長是否需要陽光,需要改變的條件是( ),其他條件相同。
A. 空氣 B. 水分 C. 光照
C
3. 為了探究綠豆苗的生長是否需要陽光,我們把兩盆相同的綠豆苗( )。
A.一盆放在冰箱里,一盆放在陽臺上
B.一盆澆水,一盆不澆水,都放在陽臺

C.一盆放在黑暗處,一盆放在陽光下
C
實驗結論:   1
。
實驗分組 綠豆苗的總數量 莖、葉的顏色 莖的粗細
陽光下的綠豆苗(對照組) 10 莖呈暗紅色、葉片是翠 綠色的 短直而
粗壯
黑暗處的綠豆苗(實驗組) 10 莖幾乎是白色的、葉片發黃 細長而
彎曲
綠豆苗的生長需要陽光
4.實驗記錄:(第10 天觀察到的現象)
二、判斷題。(對的畫“√”,錯的畫“×”)
1. 發芽后的綠豆芽幼苗如果沒有陽光,那么它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不能健康生長。 ( )
2. 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境,環境改變后它們會努力適應環境的變化。 ( )


三、選擇題。(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1. 陽光下的綠豆苗莖稈短直而粗壯,其真正的原因是( )。
A. 陽光為植物提供了養料
B. 植物吸收陽光進行了光合作用,
轉化為自身所需的養料
C. 陽光為植物提供了合適的溫度
B
2. 仙人掌的葉子進化成針刺,主要是為了( )。
A. 保護自己 B. 減少水分的蒸發 C. 以上都不對
B
3. 關于光合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植物在陽光下就能進行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不僅需要陽光,還需空氣
和水分
C.植物的任何部位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B
四、綜合題。
1. 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科同學在三個相同的花盆中分別種了綠豆種子,并做了如下實驗。
花盆 光線 情況 溫度 水分
甲 向陽處 20℃ 充足
乙 向陽處 20℃ 不充足
丙 背陰處 20℃ 充足
(1)種子都是完整、健康的,如果有一盆種子不會發芽,你認為最有可能是( )。
A. 甲 B. 乙 C. 丙
B
(2)假如三個花盆中的綠豆種子都發芽,一段時間過后,( )花盆中的綠豆苗生長得會比較好。
A. 甲 B. 乙 C. 丙
A
(3)甲和乙相對照,可以得出影響綠豆苗生長的因素是( );甲和丙相對照,可以得出影響綠豆苗生長的因素是( )。
A. 光照 B. 溫度 C. 水分
C
A
2. 根據圖示,回答問題。
二氧化碳

氧氣
養料
有光
水分較多
(4)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包括   、   1
和   。
(5)綠豆苗生長需要的條件包括   、 、   、   和土壤(肥料)。
適宜的溫度
一定的水分
空氣
適宜的溫度
一定的水分
空氣
陽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湄潭县| 于田县| 班戈县| 张北县| 石棉县| 阿尔山市| 安溪县| 九龙坡区| 泸定县| 寿光市| 云霄县| 桦甸市| 称多县| 光泽县| 孟连| 鹰潭市| 甘德县| 武陟县| 依安县| 双流县| 永寿县| 永定县| 玉屏| 泗洪县| 连州市| 竹山县| 乐至县| 贵阳市| 灵山县| 当阳市| 石台县| 迁西县| 阿合奇县| 紫云| 荔浦县| 汝南县| 三都| 诸暨市| 大悟县| 石柱| 古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