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23七下期末復習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思維導圖+核心知識填空+真題演練)(解析版)思維導圖核心知識填空1.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規(guī)范和調整。2.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法律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當下的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3.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4.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類用習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些習慣靠人們自覺自愿遵守。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國家產生之后,統(tǒng)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創(chuàng)制法律。5.法律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是用來統(tǒng)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含義)4.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5.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標志。6.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已經成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yōu)勢之一。(意義)7.在生活中,道德、紀律和法律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8.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②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區(qū)別于道德等行為規(guī)范的最主要特征)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9.法律規(guī)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規(guī)范作用)10.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保護作用)11.我國憲法和民法典、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別規(guī)定;我國還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專門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12.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六道防線是指: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司法保護(包括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在內的廣義上的司法機關)。其中,政府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承擔著主體責任;司法保護是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13.憲法和法律賦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護的權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要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14.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fā)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xiàn)其自身的價值,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15.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yè),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16.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17.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xiàn)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18.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依法辦事,就要養(yǎng)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真題演練1.(2022·云南昆明)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這是法律區(qū)別于其他行為規(guī)范的最主要特征。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A.學校嚴肅批評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學生并給予紀律處分B.乘客們紛紛譴責在公交車上爭搶愛心專座的李某某C.張某因制作、傳播侮辱他人的漫畫,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D.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法律的相關知識。A:紀律不屬于法律,A錯誤;B:乘客們紛紛譴責在公交車上爭搶愛心專座的李某某屬于道德輿論,B錯誤;C:張某因制作、傳播侮辱他人的漫畫,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這體現(xiàn)了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這也是法律區(qū)別于道德行為規(guī)范的最主要的特征,C正確;D: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體現(xiàn)了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D錯誤;故本題選C。2.(2022·天津)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這說明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B.法律依靠社會輿論保證實施C.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D.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法律的特征的知識點。A:題干中未體現(xiàn)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A選項不符合題意;B:道德依靠社會輿論保證實施,B選項錯誤;C:題干中未體現(xiàn)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C選項不符合題意;D:題干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說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D選項正確;故本題選D。3.(2022·山西晉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修正草案)》,該法的表決通過體現(xiàn)A.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B.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C.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D.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法律的特征。B: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修正草案)》,體現(xiàn)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在行使立法權,表明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所以B正確;ACD:三種說法在題干中沒有體現(xiàn),所以ACD排除;故本題選B。4.(2022·福建)從材料可以看出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 第四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國家工作人員應當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履行家庭教育責任。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 ②國家建立了完備的法律制度③未成年人自我約束意識增強 ④法律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護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法律的相關知識。①: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體現(xiàn)了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①正確;②:我國的法律制度還不夠完備,要不斷完善法律體系,②錯誤;③:未成年人自我約束意識增強沒有體現(xiàn),③錯誤;④:國家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該法體現(xiàn)了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有利于正確引導家庭對未成年人教育,體現(xiàn)了法律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護航,④正確;故本題選B。5.(2022·廣西柳州)如圖漫畫《法律保障》說明①公民需要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②任何組織、個人不得收集個人信息③國家為個人信息保護構筑法律保障④公民個人信息權不再受到侵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法律的作用。國家高度重視民生問題。漫畫中《個人信息保護法》對某平臺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行為進行法律保障,這說明公民需要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國家為個人信息保護構筑法律保障,故①③正確;②選項說法不符合題意,故排除②;④:不再受到侵害,說法絕對,故排除④;故本題選A。6.(2021·遼寧營口中考真題)“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我們必須把依法治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該目標的內容為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②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對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的認識和把握。依據教材知識,依法治國總目標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故①④正確;②③不符合題意,故排除②③;故選D。7.(2022·四川南充中考)習近平總書記在公開講話和演講中,善于用“中國風格”話語表達方式,引經據典、融情于理,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平“語”近人。下列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體現(xiàn)法治思想的是( )①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②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③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 ④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對法治思想的理解。①體現(xiàn)了不求回報的奉獻精神,與題意不符;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這都強調了法治思想的重要性,故②③符合題意;④意思是我們雖然是些小小的州縣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故與題意不符;故選B。8.(2022·河南)夜間施工、廣場音響、鄰里裝修等噪聲污染是社會各界近年來關注的熱點問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回應熱點問題的解決,以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生活環(huán)境和諧安寧。該法的修訂與施行表明①噪聲污染防治只能依靠法律 ②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制定和修改的③國家禁止夜間施工、室內裝修等活動 ④法律保護我們的生活,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對法律的作用的正確認識。①:噪聲污染防治不僅要依靠法律,還需要公民提高道德水平,①說法錯誤;②④: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回應熱點問題的解決,以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生活環(huán)境和諧安寧,體現(xiàn)了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制定和修改的,法律保護我們的生活,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②④說法正確;③:國家用法律規(guī)范夜間施工、室內裝修等活動,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9.(2022·廣西百色)近年來,我區(qū)各級法院加大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開辟綠色通道,堅持“優(yōu)先接待、迅速立案、有效調解、快速審理”原則,最大限度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和關愛。這種特殊保護和關愛屬于對未成年人的A.社會保護 B.司法保護 C.政府保護 D.網絡保護【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未成年人的保護。B:未成年人身心發(fā)育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題干中,我區(qū)各級法院加大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主體是各級法院,屬于司法保護,故B正確;ACD:題干未涉及社會保護、政府保護、網絡保護,故排除ACD;故本題選B。10.(2022·浙江舟山)某經營者嚴格遵守《電子煙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的醒目標志,并拒絕未成年人購買電子煙。該經營者實施了對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護 B.司法保護 C.網絡保護 D.社會保護【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未成年人的保護。D:依據所學知識,結合題干關鍵詞“經營者、遵守、拒絕”等可知,材料中的經營者實施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故D正確;ABC:題干沒有體現(xiàn),故排除ABC;故選D。11.(2022·山東泰安)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針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問題,進一步嚴格管理措施,堅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根據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這是對未成年人的A.網絡保護 B.司法保護 C.學校保護 D.政府保護【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ABCD:依據教材知識,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我國對未成年人設置了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政府保護和網絡保護。題文中國家新聞署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內容,體現(xiàn)了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2.(2022·湖北荊州)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始實施。該法對家庭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這①有助于提升家長依法帶娃、科學育娃的能力 ②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③有利于讓家庭教育承擔更多學校教育的職能 ④表明家庭教育不再是家庭的事,而是國家的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題文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體現(xiàn)了國家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此舉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有助于提升家長依法帶娃、科學育娃的能力,①②正確;家庭教育是對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家庭教育不能承擔學校教育的職能,③錯誤;家庭教育不僅是家庭的事,也是國家的事,④錯誤;故本題選A。13.(2022·湖北隨州)漫畫《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國事”》表明A.未成年人享有法律特權B.保護未成年人只是家庭的責任C.國家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D.《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是保護未成年人的唯一法律【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知識。A:未成年人不享有法律特權,A錯誤;B:保護未成年人不只是家庭的責任,B錯誤;C:漫畫反映了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這部法律通過制度設計采取一系列措施,將家庭教育由傳統(tǒng)“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體現(xiàn)了國家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C正確;D:《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是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之一,D錯誤;故本題選C。14.右圖警示我們要①學習法律,懂得自己不違法就行②依法辦事,養(yǎng)成尊法守法的習慣③善待生命,遛狗是不應該牽繩的④文明養(yǎng)犬,不做傷害他人的事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依法辦事。②④:你不牽著狗,我就牽著你,警示我們要依法辦事,養(yǎng)成尊法守法的習慣,文明養(yǎng)犬,不做傷害他人的事情,②④正確;①:不僅要懂得自己不違法,還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①錯誤;③:為了安全,遛狗應該牽繩,③錯誤;故本題選C。15.學習了《做守法的公民》之后,你認為要學好法律,應該①把握法律的主要特征,避免法律知識間產生相互聯(lián)系②樹立法律信仰,堅持在依法辦事中提高尊法守法認識③結合具體案例研讀法律,準確理解法律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④畫出思維導圖,只有思維導圖才能加深對法律的理解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做守法公民。②③:依據所學知識可知,要學好法律,應該樹立法律信仰,堅持在依法辦事中提高尊法守法認識,結合具體案例研讀法律,準確理解法律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②③正確;①:法律知識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①錯誤;④:“只有……才能”說法太絕對,④錯誤;故本題選D。四.非選擇題16.【時政點評】(6分)2022年5月7日,中央文明辦等4部委聯(lián)合印發(fā)通知提出七個方面舉措,包括網絡平臺禁止為未成年人提供現(xiàn)金充值、“禮物”購買、在線支付等直播打賞服務;嚴控未成年人從事主播,不得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主播服務等要求。請運用所學知識,說明我國提出以上舉措的必要性。(6分)【解析】國家提出這些舉措體現(xiàn)了對未成年人的特殊關愛和保護,是避免未成年人沉迷直播、參與打賞現(xiàn)象的需要,有利于營造文明健康的網絡環(huán)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未成年人身心發(fā)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事關人類未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zhí)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專章闡述,充分體現(xiàn)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重視,彰顯了我們黨不僅是敢于革命、善于建設、勇于改革的政黨,更是信仰法治、堅守法治、建設法治的政黨,是我們黨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政治宣言,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依法治國進行了整體性、系統(tǒng)性、創(chuàng)造性的論述,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更高標準和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國新圖景,法治中國建設掀開了新篇章。(1)為什么要高度重視法治中國建設 (6分)【解析】①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yè),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有利于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③有利于增強民眾的法治意識。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xiàn)其自身的價值,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2)為推動法治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6分)【解析】①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培育法治精神,強化規(guī)則意識。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③學會依法辦事,自覺遵守法律。④樹立法治信仰,發(fā)自內心的尊崇法律。⑤加強道德修養(yǎng),增強守法自覺性。⑥敢于并善于同違法行為作斗爭。等等。【思考與實踐】(14分)(2021·河南南陽)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印發(f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法治教育進校園,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使學法守法用法成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某校七年級準備舉行一次“法治教育進校園”為主題的學習實踐活動。大家集思廣益,為活動的開展積極獻計獻策,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我思考】(1)如果同學們想了解更多關于義務教育和青少年自我保護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你會重點推薦哪幾部法律?(4分)【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我掌握】通過學習,我掌握了法律最主要的特征,請寫出來。(2分)【解析】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我分析】調查小組在全校范圍內展開了一次問卷調查,部分調查結果如下圖:請你分析上面的圖表,歸納其中蘊含的信息。(4分)【解析】①中學生接受法治教育渠道很廣泛,學校、家庭、媒體等都起了很好的作用。②學校是中學生接受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③在信息時代,各類信息傳播載體也成為中學生獲取法律知識的重要載體。④家庭教育作為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⑤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仍需繼續(xù)加大家庭對青少年的法治教育的力度等。【我倡議】(4)做學法守法護法用法的好公民,請你向全校同學發(fā)出倡議。(4分)【解析】①在學習法律方面,要認真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了解法律規(guī)定,明確權利和義務。②在遵守法律方畫,要依法辦事,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法律鼓勵做的積極去做。③要養(yǎng)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④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在實現(xiàn)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22-23七下期末復習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思維導圖+核心知識填空+真題演練)(原卷版)思維導圖核心知識填空1.________就在我們身邊。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________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________和調整。2.________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的________。法律通過調整社會關系,不僅服務于人們當下的生活,而且________著人們未來的生活。3.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________。法律規(guī)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4.________社會沒有法律,人類用________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些習慣靠人們________遵守。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________產生之后,________開始有意識地創(chuàng)制法律。5.法律是________意志的體現(xiàn),是用來統(tǒng)治國家、管理社會的________,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________。(含義)4.法治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________、________至上,要求________組織和個人都要________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5.________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重要________。6.堅持全面________,建設社會主義________國家,切實保障社會________和人民權利,已經成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________優(yōu)勢之一。(意義)7.在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和法律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________。8.法律的特征:①法律是由國家________或________的。②法律是由國家________保證實施的。(法律區(qū)別于道德等行為規(guī)范的________特征)③法律對________具有普遍約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9.法律規(guī)定我們應該享有的________,應該履行的________。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________,指引、教育人向善。(規(guī)范作用)10.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________,懲惡揚善、伸張正義,________我們的合法權益。(保護作用)11.我國________和________、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別規(guī)定;我國還頒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專門法律,給予未成年人________關愛和保護。12.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六道防線是指:家庭保護、________保護、社會保護、________保護、________保護(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________保護(包括公安機關、人民________院、人民________以及司法行政部門在內的廣義上的司法機關)。其中,政府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承擔著________責任;司法保護是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________保障。13.憲法和法律賦予未成年人受到________的權利,未成年人要________自己的權利,依法________自己的權利,同時要________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________公民應盡的義務。14.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fā)自________的認可、________、遵守和________。當法律真正________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xiàn)其自身的價值,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15.建設________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yè),________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________者。________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________要靠人民維護。16.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________要求。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________者,更應該成為________者和推動者。17.法律________人們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xiàn)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________和遵守。18.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________、法規(guī)。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________方式,表達自身________的訴求和愿望;依法辦事,就要養(yǎng)成尊法________守法________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________者、自覺________者、堅定________者。真題演練1.(2022·云南昆明)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這是法律區(qū)別于其他行為規(guī)范的最主要特征。下列符合這一觀點的是A.學校嚴肅批評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學生并給予紀律處分B.乘客們紛紛譴責在公交車上爭搶愛心專座的李某某C.張某因制作、傳播侮辱他人的漫畫,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D.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2.(2022·天津)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這說明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B.法律依靠社會輿論保證實施C.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D.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3.(2022·山西晉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修正草案)》,該法的表決通過體現(xiàn)A.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B.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C.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D.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4.(2022·福建)從材料可以看出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 第四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國家工作人員應當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履行家庭教育責任。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的 ②國家建立了完備的法律制度③未成年人自我約束意識增強 ④法律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護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2·廣西柳州)如圖漫畫《法律保障》說明①公民需要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②任何組織、個人不得收集個人信息③國家為個人信息保護構筑法律保障④公民個人信息權不再受到侵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2021·遼寧營口中考真題)“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蔽覀儽仨毎岩婪ㄖ螄鴶[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該目標的內容為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②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7.(2022·四川南充中考)習近平總書記在公開講話和演講中,善于用“中國風格”話語表達方式,引經據典、融情于理,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平“語”近人。下列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體現(xiàn)法治思想的是( )①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②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③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 ④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2022·河南)夜間施工、廣場音響、鄰里裝修等噪聲污染是社會各界近年來關注的熱點問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回應熱點問題的解決,以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生活環(huán)境和諧安寧。該法的修訂與施行表明①噪聲污染防治只能依靠法律 ②法律是應生活的需要制定和修改的③國家禁止夜間施工、室內裝修等活動 ④法律保護我們的生活,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2·廣西百色)近年來,我區(qū)各級法院加大對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開辟綠色通道,堅持“優(yōu)先接待、迅速立案、有效調解、快速審理”原則,最大限度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和關愛。這種特殊保護和關愛屬于對未成年人的A.社會保護 B.司法保護 C.政府保護 D.網絡保護10.(2022·浙江舟山)某經營者嚴格遵守《電子煙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的醒目標志,并拒絕未成年人購買電子煙。該經營者實施了對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護 B.司法保護 C.網絡保護 D.社會保護11.(2022·山東泰安)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針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問題,進一步嚴格管理措施,堅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根據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這是對未成年人的A.網絡保護 B.司法保護 C.學校保護 D.政府保護12.(2022·湖北荊州)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始實施。該法對家庭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這①有助于提升家長依法帶娃、科學育娃的能力 ②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③有利于讓家庭教育承擔更多學校教育的職能 ④表明家庭教育不再是家庭的事,而是國家的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2·湖北隨州)漫畫《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國事”》表明A.未成年人享有法律特權B.保護未成年人只是家庭的責任C.國家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D.《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是保護未成年人的唯一法律14.右圖警示我們要①學習法律,懂得自己不違法就行②依法辦事,養(yǎng)成尊法守法的習慣③善待生命,遛狗是不應該牽繩的④文明養(yǎng)犬,不做傷害他人的事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學習了《做守法的公民》之后,你認為要學好法律,應該①把握法律的主要特征,避免法律知識間產生相互聯(lián)系②樹立法律信仰,堅持在依法辦事中提高尊法守法認識③結合具體案例研讀法律,準確理解法律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④畫出思維導圖,只有思維導圖才能加深對法律的理解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四.非選擇題16.【時政點評】(6分)2022年5月7日,中央文明辦等4部委聯(lián)合印發(fā)通知提出七個方面舉措,包括網絡平臺禁止為未成年人提供現(xiàn)金充值、“禮物”購買、在線支付等直播打賞服務;嚴控未成年人從事主播,不得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主播服務等要求。請運用所學知識,說明我國提出以上舉措的必要性。(6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zhí)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專章闡述,充分體現(xiàn)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重視,彰顯了我們黨不僅是敢于革命、善于建設、勇于改革的政黨,更是信仰法治、堅守法治、建設法治的政黨,是我們黨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政治宣言,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依法治國進行了整體性、系統(tǒng)性、創(chuàng)造性的論述,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更高標準和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國新圖景,法治中國建設掀開了新篇章。為什么要高度重視法治中國建設 (6分)為推動法治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我們青少年應該怎么做 (6分)【思考與實踐】(14分)(2021·河南南陽)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印發(f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法治教育進校園,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使學法守法用法成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某校七年級準備舉行一次“法治教育進校園”為主題的學習實踐活動。大家集思廣益,為活動的開展積極獻計獻策,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我思考】如果同學們想了解更多關于義務教育和青少年自我保護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你會重點推薦哪幾部法律?(4分)【我掌握】(2)通過學習,我掌握了法律最主要的特征,請寫出來。(2分)【我分析】調查小組在全校范圍內展開了一次問卷調查,部分調查結果如下圖:(3)請你分析上面的圖表,歸納其中蘊含的信息。(4分)【我倡議】(4)做學法守法護法用法的好公民,請你向全校同學發(fā)出倡議。(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復習學案(原卷).docx 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復習學案(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