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年中考總復習《道德與法治》專題一 法律知識熱點1 新版反壟斷法開始施行2022年8月1日,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正式施行,這是反壟斷法自2008年施行以來的首次修改。修改后的反壟斷法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數據和算法技術資本優勢以及平臺規則等從事本法禁止的壟斷行為,還完善相關制度設計,明確經營者在依法競爭的同時合規經營,規定了壟斷協議的安全港規則,增加了對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有關規定等。熱點2 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將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2022年12月30日表決通過了修訂后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將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于1988年制定,2004年、2009年和2018年三次修正,2016年進行了修訂。現行法律對加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工作、維護生物多樣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熱點3 劉彥平受賄2.34億一審被判死緩2023年1月10日,吉林省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國家安全部原黨委委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安全部紀檢監察組原組長劉彥平受賄一案,對被告人劉彥平以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對劉彥平受賄犯罪所得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熱點4 6·10唐山燒烤店打人事件2022年6月10日凌晨2點40分許,河北省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區分局機場路派出所轄區某燒烤店發生一起尋釁滋事、暴力毆打他人案件。2022年6月12日,廊坊市公安局廣陽分局發布通報,9名犯罪嫌疑人已由廊坊市公安局廣陽分局執行逮捕。2022年6月,河北省紀檢監察機關對唐山市某燒烤店尋釁滋事、暴力毆打他人案件及其他相關案件涉及的公職人員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依紀依法開展審查調查。2022年9月13日,“唐山打人案”在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公開審理。熱點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立法法的決定。決定自2023年3月15日起施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三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我國現行立法法是2000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2015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了部分修改。時隔8年,該法再次進行修改完善。實戰演練一、選擇題(下列各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你選出,并將其字母序號填在題前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30分)1.2022年9月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修訂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回應社會關切,進一步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治保障。對此,下列同學的評論正確的是( )①小涵: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②小月: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③小宇: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的農產品安全問題 ④小田: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要積極改進規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時期 相關法律少年 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青年 勞動法老年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2.下圖表格內容反映的主題是( )A.法律與我們相伴一生B.法律保護我們的一切權益C.法律是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D.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3.2022年12月30日,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官網發布《自治區關于貫徹落實<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21-2030)>的實施方案》,提出對未成年人失蹤失聯一律啟動命案機制查找,接到兒童失蹤報警后,由公安機關指揮中心迅速調集相關警力開展堵截、查找工作。這是因為( )A.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不強,更容易受到傷害B.未成年人受到國家特殊保護,享有比成年人更加廣泛的權利C.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是政府的首要任務D.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只有運用強有力的國家手段才能實現4.自2022年11月1日起,《天津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開始實施。該條例規定:學校應當建立預防校園欺凌和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的工作制度,不得聘用有性侵害、性騷擾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這一規定( )①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關愛和保護 ②表明只要侵犯未成年人權利必擔刑責③表明我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厲行法治 ④能徹底杜絕侵害未成年人行為的發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以下兩個鏡頭對應的未成年人特殊保護,匹配正確的是( )①少年法庭,是專門審理16周歲以下 ②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犯罪嫌疑人違法犯罪案件的法庭A.①司法保護 ②社會保護 B.①社會保護 ②政府保護C.①司法保護 ②網絡保護 D.①網絡保護 ②社會保護6.2022年9月,湖北省陽新縣發生一起校園欺凌事件,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目前,公安機關已對涉事的學生伍某某、明某某(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處以行政拘留;對張某等不滿14周歲學生及其監護人依法予以訓誡,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防范和遠離校園欺凌,需要我們青少年( )①增強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 ②與違法犯罪作斗爭,打擊報復欺凌者③學會自我保護、通過法治方式依法維權 ④學會寬容他人,對校園欺凌者能忍則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2年11月30日上午,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勞榮枝故意殺人、搶劫、綁架上訴一案進行二審公開宣判。最后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死刑,對勞榮枝的死刑裁定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依據材料,回答第7-8小題。7.該案件體現了犯罪最本質的特征是( )A.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B.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C.依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 D.違反法律法規,危害社會8.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死刑。死刑屬于( )①附加刑 ②行政處罰 ③刑事處罰④主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下圖是某公司職員李某因違法而受到法律懲處的相關信息。據此,可以推斷李某的違法行為是( )A.私自離校,曠課逃學 B.毆打他人,致其重傷C.敲詐勒索,數額巨大 D.散布謠言,擾亂秩序10.將下列憲法和法律法規按照法律效力由高到低排序正確的是( )①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②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第25次部務會議通過的《鐵路旅客運輸規程》③廣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廣州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④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A.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11.中學生小剛通過政務微博反映學校周邊存在的私家車占用非機動車道問題和校門口紅綠燈設置不合理問題,請求有關部門盡快處理。這種做法( )A.是積極履行法律義務的表現 B.有利于規范權力運行,懲治腐敗C.有利于政府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D.是公民直接參與管理社會的具體體現12.張阿姨在乘座公交車時,長時間高聲外放音樂,引起了周圍乘客的不滿。鄰座送給她耳機,勸她用耳機聽音樂,她拒絕接受耳機并回答說:“我就喜歡外放!這是我的權利和自由,你管不著。”張阿姨的觀點是( )A.錯誤的,因為公民不得濫用權利和自由 B.錯誤的,因為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強制C.正確的,因為我國公民權利受法律的保護 D.正確的,因為在我國公民享有權利具有真實性13.下列對公民享有權利的判斷,正確的是( )①老李通過“個稅APP”進行納稅申報——依法納稅②張大媽到社區投票點選投區人大代表——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③小海表現突出,被授予校級“三好學生”稱號——榮譽權④愛心人士“順其自然”多次向慈善總會匿名捐款——物質幫助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市民朱女士在某品牌專營店購買一雙運動鞋,第三天發現運動鞋脫膠,疑似假冒偽劣產品,她電話聯系該店客服卻始終忙線無人接聽。她向商家協商退貨無果后向工商行政部門投訴,但仍未得到合理解決,于是將該商家告上法院,朱女士的維權手段依次是( )A.調解、和解、行政訴訟 B.和解、仲裁、刑事訴訟C.和解、調解、民事訴訟 D.和解、仲裁、民事訴訟15.2022年8月4日,在福建沿海某區域,國內游客王先生發現外籍人士用專業設備偷拍解放軍軍事演訓,立即予以制止。王先生的行為( )A.履行了維護國家榮譽的義務 B.履行了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C.行使了維護國家利益的權利 D.維護了祖國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一、非選擇題(共30分)16.(8分)材料一:近年來,相關部門加強了對城市噪聲污染治理力度。新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以下是該法的部分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六十四條……在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或者開展娛樂、健身等活動,應當遵守公共場所管理者有關活動區域、時段、音量等規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聲污染;不得違反規定使用音響器材產生過大音量。 第八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產生社會生活噪聲,經勸阻、調解和處理未能制止,持續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或者有其他擾亂公共秩序、妨害社會管理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噪聲污染防治法的上述規定體現了法律具有怎樣的作用?(4分)材料二:漫畫《誰也管不了》(2)請運用權利和義務關系的知識批駁廣場舞大媽的上述言論。(4分)17.(10分)2022年11月25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對被告人吳某凡數罪并罰,A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并驅逐出境。同時,北京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規定,對吳某凡的偷稅漏稅行為做出處罰決定,B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6億元。昔曰“頂流”明星淪為階下囚,彰顯了“法律面前無頂流”的法治威嚴。(1)“法律面前無頂流”體現了法律的什么特征?(2分)(2)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說明吳某凡受到的AB兩處劃線部分的處罰有哪些不同?(4分)(3)上述材料給我們青少年哪些警示?(4分)18.(12分)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個國家憲法日,也是現行憲法實施第40周年,某校九年級(1)班開展了“增強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的主題班會活動,請你參與。在準備班會活動的過程中,組織委員小寧負責搜集與憲法有關的資料。他找了以下一幅圖片:(1)請從憲法的角度,解讀小寧分享該圖的原因。(4分)班會活動中,作為憲法宣傳員的小安展示了以下的對比表格:憲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民法典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刑法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2)請你歸納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6分)活動結束,小強同學寫了一份活動感言。以下是感言的部分內容。憲法的權威關乎國家發展,更關乎人民生活、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是每個公民的職責,需要每個公民的不懈努力。為此,我們應該: 。請你將劃線部分補充完整。(2分)專題一 法律知識 參考答案1.B 2.A 3.A 4.B 5.C 6.B 7.B 8.D 9.D 10.A 11.C 12.A 13.C 14.C 15.B16.(1)①噪聲污染防治法規定公民組織或者開展娛樂、健身等活動,應當遵守公共場所管理者有關活動區域、時段、音量等規定,體現了法律具有規范作用。它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給人們的行為提供了準繩。②噪聲污染防治法規定了違反法律的行為要受到法律制裁,體現了法律具有保護作用,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每點2分,其中結合材料1分,知識點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①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2分)②大媽的言論是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的體現,我們既要行使權利,也要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2分)17. (1)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分)(2)①性質不同。A處是刑事處罰,B處是行政處罰。②針對的違法行為不同。A處針對的是犯罪行為,B處針對的是行政違法行為。③所依據的法律不同,A處依據的是刑法,B處依據的是行政法律法規。④處罰機關不同。A處是人民法院作出的處罰,B處是由行政機關作出的處罰。(答到其中任意兩點即可,每點2分,共4分 )(3)①我們要樹立法治意識,自覺學法尊法守法,學會依法辦事。②我們要提高道德修養,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③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偶像觀,不盲目追星,選擇正能量的偶像作為自己的榜樣。④違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每點2分,答到任意2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18. (1)解讀:該圖片說明要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2分)原因: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2分)(2)①區別:憲法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2分)其他法律只是對國家生活某一方面的規定。( 1分)②聯系: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2分)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1分)(或憲法的規定具有原則性的特點,其他法律規定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必須從區別與聯系兩個方面作答,從憲法的法律效力等角度酌情減分。)(3)①學習憲法。我們要了解憲法,領會我國憲法的原則和精神。同時,還應積極參與憲法宣傳活動。②認同憲法。我們要理解并認同憲法的價值,增強對憲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覺接受憲法的指引與要求,讓憲法真正銘刻于心。③踐行憲法。要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規定,堅決維護憲法的權威,自覺抵制各種妨礙憲法實施、損害憲法尊嚴的行為。(每點2分,答到其中任意一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或答學習憲法、認同憲法、踐行憲法,也可給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