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閉幕 【背景材料】歷時三天、開展了40多場分論壇和相關活動后,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于2013年7月12日在貴陽順利閉幕。本屆年會以“改革驅動,全球攜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政府、企業、公眾:綠色發展的制度架構和路徑選擇”為主題,并發布了2014年年會《貴陽共識》。聯合國副秘書長阿希姆?施泰納發來視頻講話。英國前副首相約翰?普雷斯科特,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省政協主席王富玉,省委副書記李軍等出席閉幕式。本次年會從經濟社會、環境生態、現代治理、全球治理,人文歷史教育等不同視角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取得了許多開創性、前瞻性、引領性的成果。本屆年會把討論的議題設置得更加高端、更具有全球視野,重點關注了全球人口增長,城市化推進過程中資源消費、環境壓力的問題,并在發展與保護的辯證關系上達成了共識。參加閉幕式的還有:中央國家機關、有關國際機構和組織、聯合國有關機構、兄弟省(區、市)負責人,國內外部分城市負責人和知名專家、企業家、大學校長和媒體負責人。【理論分析】一、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 1.保護環境,綠色消費。論壇主張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的平衡,堅持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的平衡,堅持控制污染與節約資源的平衡,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共同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宜居美麗家園。這些都要求我們保護環境,綠色消費。2.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企業要響應國家號召,積極踐行節能減排,加快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使經濟發展向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3.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論壇以“改革驅動,全球攜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政府、企業、公眾:綠色發展的制度架構和路徑選擇”為主題,順應了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潮流,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二、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國的國家性質。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要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實施綠色消費,形成新的節能生活方式。這有利于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體現了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性質。2.我國政府的職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的國內惟一專注于生態文明的國家級、國際性高端峰會。推動人類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國政府切實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3.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大會發布《貴陽共識》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系到全人類的福祉和未來,也孕育著世界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為此,世界各國應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經濟持續發展,造福世界人民。4.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國際潮。會議呼吁各方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贏的宗旨,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引領綠色產業、綠色城市和綠色消費的發展。這符合當代世界的主題。三、從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和合作。生態文明不只是簡單的社會低碳、環保倡導,同時還是文化的繼承和創新。舉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這一活動,有利于促進中華文化的繼承和傳播,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和合作,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2.文化對人的影響。文化能影響人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優秀文化能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和道德素質。?四、從生活與哲學角度分析1.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注意聯系的條件性,創造有利于事物發展的條件。貴陽國際論壇已經成為政府、企業、專家、學者等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生態文明建設理論探索和經驗交流的重要平臺,成為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跨國界合作的重要橋梁。2.事物是變化發展的。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是可以實現和諧共贏的,實踐表明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并非不可調和的。建設生態文明要抓住綠色發展和轉型的機遇,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這體現了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3.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論壇突出了務實,不坐而論道,而是出建議,出標準和解決方案,對大面積霧霾、水和食品安全等民生問題進行研討并達成共識。4.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要從改革驅動入手,抓好制度建設,抓好現代治理體系的改革。為此,論壇圍繞主題,突出改革,突出機遇,突出熱點,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贏的宗旨,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引領綠色產業、綠色城市和綠色消費的發展。【跟蹤試題】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的部署,強調改革驅動,圍繞“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變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據此回答1—3題:1.下列選項中有利于建設生態文明的是①關閉所有化工企業,發展環保企業 ②加快研發和推廣節能減排的先進技術 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④政府嚴格限定化工企業的生產規模A.①②? ???? B.②③ C.③④? ???? D.②④2.在我國,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有助于???? ????????????????????????? ①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實施綠色消費,形成新的節能生活方式 ②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④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建設生態文明必須①統籌城鄉發展 ②充分發揮市場作用 ③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④兼顧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生態文明不只是簡單的社會低碳、環保倡導,同時還是文化的繼承和創新。許多文明思想和生態哲理蘊藏在傳統文化中,青年在環保中要有自己的價值和擔當。據此回答4—5題:4.舉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這一活動有利于①促進中華文化的繼承和傳播 ②推動中華文化的現代化 ③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④促進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 D.③④5.青年在環保中之所以要有自己的價值和擔當,是因為??????????????????????? 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B.文化能影響人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C.文化對人們的影響不是潛移默化的D.文化影響是消極被動無目的接受的6.青年先鋒真正的價值在于,不僅是未來社會的棟梁,也是當今社會的先鋒,是文化生態的傳承者。作為青年學生要成為文化生態的傳承者A.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B.扶持公益性文化生態事業,滿足人民文化需求?C.發揮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D.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促進經濟發展?大會發布《貴陽共識》。《貴陽共識》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系到全人類的福祉和未來,也孕育著世界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呼吁各方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贏的宗旨,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引領綠色產業、綠色城市和綠色消費的發展。據此回答7—8題:7.大會達成《貴陽共識》的根本原因是①國際問題的解決需要加強國際合作 ②當今時代的主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③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④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 D.①④8.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贏,表明①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國際潮流 ②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已經建立 ③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應成為各國外交的基本立場 ④深化合作是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A.①②?? ?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的國內惟一專注于生態文明的國家級、國際性高端峰會。從政治生活的角度看,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體現了政府 ①組織領導經濟建設 ②組織經濟建設的職能 ③是公共權力的所有者 ④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A.②③④????????????? ???? B.①④?????????? C.②④???????????????? ? D.①②2009年至2013年我國已經成功舉辦五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成為政府、企業、專家、學者等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生態文明建設理論探索和經驗交流的重要平臺,成為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跨國界合作的重要橋梁,成為交流各方經驗和信息、總結各類實踐和典型案例、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據此回答10—12題:10.上述材料主要體現的哲學原理是 A.事物是變化發展的,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B.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任何事物都處于與周圍其他事物的普遍聯系之中 C.整體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依賴部分,部分離不開整體D.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一事物與周圍的任何事物都處于普遍聯系之中 11.之所以要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原因在于A.聯系具有多樣性???????? ?? B.人類可以建立新的聯系????? C.聯系具有客觀性?????????? D.事物結構的變化是一種質變12.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的成功舉辦給予我們的哲學啟示是?A.發揮主觀能動性,改變事物固有的聯系B.必須承認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C.必須注意事物聯系的條件性,創造有利于事物發展的條件D.發揮主觀能動性,建立事物新的具體聯系 13.本屆年會主題為“改革驅動,全球攜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政府、企業、公眾:綠色發展的制度架構和路徑選擇”。突出三個重點:一是突出了改革,特別是制度建設,現代治理體系改革,表現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建設。突出了務實,不坐而論道,出建議,出標準和解決方案,特別是最佳案例。二是突出了機遇,特別是綠色發展和轉型的機遇。三是突出了熱點,反映了在生態環境挑戰日益嚴重下的民生熱點問題:大面積霧霾,水和食品安全問題。【參考答案】1.B 2.A 3.C 4.B 5.B 6.B 7.D 8.D 9.C 10.B 11.C 12.C 13.(1)唯物辯證法否定觀原理以及革命批判精神都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不斷進行改革。要從改革驅動入手,抓好制度建設,抓好現代治理體系的改革,特別是經濟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建設。(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論壇突出了務實,不坐而論道,而是出建議,出標準和解決方案,特別是出最佳案例,并在探究活動中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3)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求我們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建設生態文明要抓住機遇,特別是綠色發展和轉型的機遇,要沿著科學發展、綠色發展的思路,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4)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論壇不回避在生態環境挑戰日益嚴重下的民生熱點問題,對大面積霧霾、水和食品安全等大眾性問題進行研討并達成共識。(5)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論壇圍繞主題,突出改革,突出機遇,突出熱點,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贏的宗旨,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引領綠色產業、綠色城市和綠色消費的發展。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閉幕 【背景材料】歷時三天、開展了40多場分論壇和相關活動后,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于2013年7月12日在貴陽順利閉幕。本屆年會以“改革驅動,全球攜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政府、企業、公眾:綠色發展的制度架構和路徑選擇”為主題,并發布了2014年年會《貴陽共識》。聯合國副秘書長阿希姆?施泰納發來視頻講話。英國前副首相約翰?普雷斯科特,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省政協主席王富玉,省委副書記李軍等出席閉幕式。本次年會從經濟社會、環境生態、現代治理、全球治理,人文歷史教育等不同視角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取得了許多開創性、前瞻性、引領性的成果。本屆年會把討論的議題設置得更加高端、更具有全球視野,重點關注了全球人口增長,城市化推進過程中資源消費、環境壓力的問題,并在發展與保護的辯證關系上達成了共識。參加閉幕式的還有:中央國家機關、有關國際機構和組織、聯合國有關機構、兄弟省(區、市)負責人,國內外部分城市負責人和知名專家、企業家、大學校長和媒體負責人。【理論分析】一、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 1.保護環境,綠色消費。論壇主張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的平衡,堅持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的平衡,堅持控制污染與節約資源的平衡,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共同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宜居美麗家園。這些都要求我們保護環境,綠色消費。2.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企業要響應國家號召,積極踐行節能減排,加快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使經濟發展向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3.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論壇以“改革驅動,全球攜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政府、企業、公眾:綠色發展的制度架構和路徑選擇”為主題,順應了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潮流,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二、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我國的國家性質。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要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實施綠色消費,形成新的節能生活方式。這有利于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體現了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性質。2.我國政府的職能。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的國內惟一專注于生態文明的國家級、國際性高端峰會。推動人類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國政府切實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3.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大會發布《貴陽共識》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系到全人類的福祉和未來,也孕育著世界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為此,世界各國應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經濟持續發展,造福世界人民。4.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國際潮。會議呼吁各方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贏的宗旨,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引領綠色產業、綠色城市和綠色消費的發展。這符合當代世界的主題。三、從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和合作。生態文明不只是簡單的社會低碳、環保倡導,同時還是文化的繼承和創新。舉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這一活動,有利于促進中華文化的繼承和傳播,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和合作,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2.文化對人的影響。文化能影響人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優秀文化能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和道德素質。?四、從生活與哲學角度分析1.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注意聯系的條件性,創造有利于事物發展的條件。貴陽國際論壇已經成為政府、企業、專家、學者等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生態文明建設理論探索和經驗交流的重要平臺,成為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跨國界合作的重要橋梁。2.事物是變化發展的。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環境是可以實現和諧共贏的,實踐表明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并非不可調和的。建設生態文明要抓住綠色發展和轉型的機遇,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這體現了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3.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論壇突出了務實,不坐而論道,而是出建議,出標準和解決方案,對大面積霧霾、水和食品安全等民生問題進行研討并達成共識。4.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要從改革驅動入手,抓好制度建設,抓好現代治理體系的改革。為此,論壇圍繞主題,突出改革,突出機遇,突出熱點,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贏的宗旨,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引領綠色產業、綠色城市和綠色消費的發展。【跟蹤試題】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的部署,強調改革驅動,圍繞“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變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據此回答1—3題:1.下列選項中有利于建設生態文明的是①關閉所有化工企業,發展環保企業 ②加快研發和推廣節能減排的先進技術 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④政府嚴格限定化工企業的生產規模A.①②? ???? B.②③ C.③④? ???? D.②④2.在我國,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有助于???? ????????????????????????? ①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實施綠色消費,形成新的節能生活方式 ②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④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建設生態文明必須①統籌城鄉發展 ②充分發揮市場作用 ③與環境保護相協調 ④兼顧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生態文明不只是簡單的社會低碳、環保倡導,同時還是文化的繼承和創新。許多文明思想和生態哲理蘊藏在傳統文化中,青年在環保中要有自己的價值和擔當。據此回答4—5題:4.舉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這一活動有利于①促進中華文化的繼承和傳播 ②推動中華文化的現代化 ③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④促進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 D.③④5.青年在環保中之所以要有自己的價值和擔當,是因為??????????????????????? 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B.文化能影響人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C.文化對人們的影響不是潛移默化的D.文化影響是消極被動無目的接受的6.青年先鋒真正的價值在于,不僅是未來社會的棟梁,也是當今社會的先鋒,是文化生態的傳承者。作為青年學生要成為文化生態的傳承者A.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B.扶持公益性文化生態事業,滿足人民文化需求?C.發揮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D.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促進經濟發展?大會發布《貴陽共識》。《貴陽共識》指出,建設生態文明關系到全人類的福祉和未來,也孕育著世界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呼吁各方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贏的宗旨,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引領綠色產業、綠色城市和綠色消費的發展。據此回答7—8題:7.大會達成《貴陽共識》的根本原因是①國際問題的解決需要加強國際合作 ②當今時代的主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③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 ④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 D.①④8.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贏,表明①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國際潮流 ②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已經建立 ③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應成為各國外交的基本立場 ④深化合作是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A.①②?? ?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的國內惟一專注于生態文明的國家級、國際性高端峰會。從政治生活的角度看,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體現了政府 ①組織領導經濟建設 ②組織經濟建設的職能 ③是公共權力的所有者 ④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A.②③④????????????? ???? B.①④?????????? C.②④???????????????? ? D.①②2009年至2013年我國已經成功舉辦五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成為政府、企業、專家、學者等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生態文明建設理論探索和經驗交流的重要平臺,成為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跨國界合作的重要橋梁,成為交流各方經驗和信息、總結各類實踐和典型案例、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據此回答10—12題:10.上述材料主要體現的哲學原理是 A.事物是變化發展的,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B.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任何事物都處于與周圍其他事物的普遍聯系之中 C.整體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依賴部分,部分離不開整體D.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一事物與周圍的任何事物都處于普遍聯系之中 11.之所以要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原因在于A.聯系具有多樣性???????? ?? B.人類可以建立新的聯系????? C.聯系具有客觀性?????????? D.事物結構的變化是一種質變12.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的成功舉辦給予我們的哲學啟示是?A.發揮主觀能動性,改變事物固有的聯系B.必須承認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滅亡的過程C.必須注意事物聯系的條件性,創造有利于事物發展的條件D.發揮主觀能動性,建立事物新的具體聯系 13.本屆年會主題為“改革驅動,全球攜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政府、企業、公眾:綠色發展的制度架構和路徑選擇”。突出三個重點:一是突出了改革,特別是制度建設,現代治理體系改革,表現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建設。突出了務實,不坐而論道,出建議,出標準和解決方案,特別是最佳案例。二是突出了機遇,特別是綠色發展和轉型的機遇。三是突出了熱點,反映了在生態環境挑戰日益嚴重下的民生熱點問題:大面積霧霾,水和食品安全問題。【參考答案】1.B 2.A 3.C 4.B 5.B 6.B 7.D 8.D 9.C 10.B 11.C 12.C 13.(1)唯物辯證法否定觀原理以及革命批判精神都要求我們樹立創新意識,不斷進行改革。要從改革驅動入手,抓好制度建設,抓好現代治理體系的改革,特別是經濟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建設。(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論壇突出了務實,不坐而論道,而是出建議,出標準和解決方案,特別是出最佳案例,并在探究活動中深化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3)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求我們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建設生態文明要抓住機遇,特別是綠色發展和轉型的機遇,要沿著科學發展、綠色發展的思路,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4)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論壇不回避在生態環境挑戰日益嚴重下的民生熱點問題,對大面積霧霾、水和食品安全等大眾性問題進行研討并達成共識。(5)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論壇圍繞主題,突出改革,突出機遇,突出熱點,秉持平等、互助、合作、共贏的宗旨,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引領綠色產業、綠色城市和綠色消費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