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大運河和絲綢之路申遺成功【背景材料】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相繼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均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一條是現存世界最長的人工運河,一條是世界最長的文化遺產線路,至此,我國已經申報成功的世界遺產總數達47處。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業革命前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土木工程項目,它促進了中國南北物資的交流和領土的統一管轄,反映出中國人民高超的智慧、決心和勇氣,以及東方文明在水利技術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F場代表一致贊同列入名單。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世界遺產大會中表示,大運河申遺成功以后,中國政府將恪守《世界遺產公約》及其操作指南的有關要求,繼續為大運河珍貴文化遺產提供最好的保護。【理論分析】一、從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對人的影響。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大運河數字博物館的開館和紀錄片《大運河》的拍攝,能使人深受震撼和力量倍增,為人們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2.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中國大運河和絲綢之路申遺成功,有利于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3.加強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我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跨國項目絲綢之路通過審議,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首例跨國合作、成功申遺的項目。這有利于中國同周邊國家合作,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實現共同發展。4.文化創新。首個以“大運河”為主題的數字博物館運用3D影像科技、多媒體互動等數字科技手段展現了大運河千年發展中“槳聲、燈影、古橋、民居”相融之景,向世人展現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古運河,顯示了與傳統博物館靜態展示文物的不同方式。5.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文化遺產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的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中國大運河和絲綢之路申遺成功,對我國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6.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特點。大運河促進了中國南北物資的交流和領土的統一管轄,反映出中國人民高超的智慧、決心和勇氣,以及東方文明在水利技術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這說明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二、從生活與哲學角度分析1.意識的作用。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能動作用。文化部出臺了《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法》,并通過落實該管理辦法加強對大運河的保護和管理,有利于保護運河帶的生態環境,促進該地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這是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體現。2.正確處理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要求我們把革命的熱情和科學的態度結合起來。大運河的管理要處理好保護與開發之間的關系。保護要尊重客規律,開發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做到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3.實踐是認識的目的,人們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盡管水利史按照不同流域、不同河段來分解研究大運河,但是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如果不將責任落實到地方政府身上,任何規劃都是空談。對大運河只有正確規劃并加以落實才能達到保護的目的。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變革的主體,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和申遺工作中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是公眾參與的問題,它不僅是國際憲章的要求和作為世界遺產需要考核的內容之一,也是運河遺產帶內公民權利的表征。【跟蹤試題】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業革命前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土木工程項目,它促進了中國南北物資的交流和領土的統一管轄,反映出中國人民高超的智慧、決心和勇氣,以及東方文明在水利技術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據此回答1—3題:1.大運河和絲綢之路申遺成功,有利于①全面展示民族文化 ②促進人類文明的趨同 ③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④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2.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大運河的歷史貢獻表明A.文化能夠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 B.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C.文化對人的影響是無形的、強制的D.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持久的3.反映出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源遠流長???? ?B.惟我獨尊?? ????C.博大精深????? ?D.獨樹一幟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世界遺產大會中表示,大運河申遺成功以后,中國政府將恪守《世界遺產公約》及其操作指南的有關要求,繼續為大運河珍貴文化遺產提供最好的保護。據此回答4—5題:4.材料說明A.經濟決定文化?????????????????? ?????B.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C.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決定????????? ????D.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5.我們之所以要加強文化遺產的申報與保護工作,是因為①文化遺產最能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是一國文化的集中體現???? ②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③它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 ④文化遺產反映了人類共同的發展歷程A.①②?????? ??????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繼大運河項目申遺成功之后,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又宣布,我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跨國項目絲綢之路也通過審議,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首例跨國合作、成功申遺的項目。據此回答6—7題:6.上述材料啟示我們A.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于消除差異,實現大同 B.文化交流應該相互借鑒,求同存異C.只有排斥外來文化的影響,才能保證民族文化的個性D.跨國合作已成為保護文化遺產的主要方式7.我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跨國申遺①有利于加強中哈吉文化交流,增進對中華文化的了解 ②體現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為中國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③能夠促進中哈吉文化的融合,消除中哈吉文化之間的差異 ④表明中華文化成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體現了文化的多樣性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2014年6月20日晚,大運河數字博物館在無錫南長區開館,這是國內首個以“大運河”為主題的數字博物館。與傳統博物館靜態展示文物的方式不一樣的是,這個古運河畔的“高科技”博物館運用3D影像科技、多媒體互動等數字科技手段展現了大運河千年發展中“槳聲、燈影、古橋、民居”相融之景,向世人展現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古運河“民俗風情水上圖”。據此回答8—10題:8.國內首個以“大運河”為主題的數字博物館的開館,將激勵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道路上奮勇前進。這說明A.各種文化都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B.文化是社會全面發展的決定因素C.文化活動是由人類創造和享用的?????? D.文化作為精神力量能轉化為物質力量9.材料啟示我們①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③參觀該數字博物館可以幫助人們認識中華文化 ?④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A.①②??????????? ?? ? B.②④?????????? ????? C.①③??????? ?????? ? D.①④10.首個以“大運河”為主題的數字博物館與傳統博物館靜態展示文物的方式不一樣,說明A.文化創新必須迎合年輕人的要求?? B.文化創新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C.文化創新必須擺脫傳統文化的束縛 D.以現代手段改造傳統文化,就能實現文化創新11.關于大運河遺產的保護問題,有人認為,水利史按照不同流域、不同河段來分解研究大運河,但是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如果不將責任落實到地方政府身上,任何規劃都是空談,因而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就成了規劃中的癥結。這主要說明A.實踐是認識來源???????????????? ? B.實踐是認識發展動力C.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D.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12.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和申遺工作中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是公眾參與的問題,它不僅是國際憲章的要求和作為世界遺產需要考核的內容之一,也是運河遺產帶內公民權利的表征。大運河遺產保護重視公眾參與的歷史唯物主義依據是①人民群眾的主體是勞動群眾?、谌嗣袢罕娛菤v史的創造者和社會變革的主體?、廴罕娪^點和群眾路線?、苋藗冊跉v史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A.①②?????????????? ?? B.②③????????? ??? ?? C.②④???????? ???? ??? D.③④13.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材料一 2014年 4月13日,由中央電視臺、中央新影集團等單位聯合投拍的大型人文紀錄片《大運河》舉行開機儀式,大運河沿岸各省市代表和40多名大運河文化歷史專家到場見證。《大運河》將從運河沿岸的文化和鄉情入手,以千年水道、華夏糧倉、碼頭風云等8個篇章,展現大運河在增進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不同地區文化融合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用鮮活的鏡頭向世界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紀錄片預計8月底完成拍攝,年內播出。材料二 為解決水利、交通、文物等多頭管理存在矛盾的問題,文化部出臺了《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法》并在2012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中國35個運河城市還簽署了《大運河遺產聯合保護協定》,承諾將共同協作聯合保護運河遺產。?(1)運用所學文化知識,分析拍攝紀錄片《大運河》的理由。(2)結合材料二說明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參考答案】1.D? 2.D? 3.A? 4.D? 5.B? 6.B? 7.A? 8.D? 9.D? 10.B? 11.C? 12.B? 13.(1)《大運河》的拍攝,旨在深入挖掘古今大運河燦爛文化,保護我國的文化遺產事業,讓運河流域人民更多參與大運河保護,用濃濃的運河民俗風情向世界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因此,拍攝紀錄片《大運河》有利于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同時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承,維護文化的多樣性。(2)①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能動作用。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大運河在開鑿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湖泊,運河通航后兩岸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文化部從大運河的實際出發,出臺了《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辦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有利于保護了運河帶的生態環境。②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革命的熱情和科學的態度結合起來,這樣才能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大運河的管理要處理好保護與開發之間的關系。保護是為了開發,開發中要注重科學保護,避免無序開發導致根本性的破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