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力(第1課時)一、什么是力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2.我們把施加力的物體叫做施力物體,受到力的物體叫做受力物體。3.力不可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要產生力的作用必須有兩個以上的物體。二、力的測量和力的單位1.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2.1N約等于拿起兩個雞蛋所需的力。3.力的測量工具:測力計。實驗室常用的測力計:彈簧測力計。4.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長度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5.彈簧測力計的使用:(1)使用前要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前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若沒有對準,應校正。(3)使用前把掛鉤輕輕來回拉動幾次,避免彈簧被殼子卡住。(4)測量時,所測的力不能超過它的量程,以免損壞彈簧測力計。(5)在測量的過程中,所測力的方向應與彈簧測力計的軸線一致,避免由于彈簧跟外殼發生摩擦而造成較大的測量誤差。21·cn·jy·com典例精斷例1、(2023春 江岸區校級月考)如圖小明用繩子拉著小車前進,車子所受拉力的施力物體是( ?。?br/>A.繩子 B.人手 C.肩膀 D.車子【解答】:小明用繩子拉著小車前進,此時小車所受拉力的施力物體是繩子,小車是受力物體。故選:A。變式1、(2022 杭州模擬)發球,是網球最基本的一個技術。其基本過程是:左手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格球平穩托起(圖1),隨即穩穩地豎直向上用力將球拋出,身體重心還有個后靠至后腳再前移至前腳,同時髖部前頂、展背呈“背弓”狀,然后反彈背弓并發力揮拍(圖2),當球從空中最高點往下落時,后擺球拍旦人的身體隨之后展呈“弓”狀,作好擊球準備(圖3),當球下落至合適高度時,人快速用力揮動球拍迅速擊球(揮觀察:球和球拍同時發生了形變)(圖4),球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對方…在圖1中的左手托球的過程中,下列沒有對網球施力的物體是( ?。?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地球 B.手 C.空氣 D.網球【答案】D【解答】解:圖中網球在手中為靜止狀態,受到地球對它豎直向下的重力,手的托力與空氣對它的浮力組成的豎直向上合力,A.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故A不符合題意;B.支持力的施力物體是手,故B不符合題意;C.浮力的施力物體是空氣,故C不符合題意;D.網球本身對網球沒有力的作用,故D符合題意。故選:D。例2、兩人各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對拉同一只測力計兩端,測力計的示數是( ?。?br/>A.50N B.100N C.200N D.0N【答案】A【解答】解: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當兩人在水平方向各用50N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彈簧測力計,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作用在掛鉤上的作用力,即50N。故選:A。變式2、彈簧秤是根據彈簧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1)下表記錄了某彈簧秤在彈性限度內所受拉力與彈簧長度的數據,根據表中數據可知,表格空格處應填 。www.21-cn-jy.com實驗次數 1 2 3 4 5 6彈力F/N 0 0.3 0.6 0.9 1.2 1.5彈簧長度L/cm 3.0 4.2 5.4 _____ 7.8 9.0(2)如圖所示某次測量中,一物塊用細線豎直掛于彈簧秤下,該物塊的重力為 N。【答案】(1)6.6;(2)3.4。【解答】解:(1)已知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結合表格可知,彈簧所受的拉力每增大0.3N,彈簧的長度就伸長1.2cm,則拉力為0.9N時,彈簧的長度為5.4cm+1.2cm=6.6cm。21·世紀*教育網(2)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指針在刻度“3”下方第2小格處,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4N。21*cnjy*com故答案為:(1)6.6;(2)3.4。實戰演練1.關于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及最小分度值分別是0~5N和1NB.彈簧測力計所受的拉力越大,它的彈簧伸長就越長C.使用彈簧測力計只能測出豎直方向上的拉力而無法測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D.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2.4N【答案】D【解答】解:A.彈簧測力計的量程為0~5N,分度值為0.2N,故A錯誤;B.在彈性限度內,彈簧測力計所受的拉力越大,它的彈簧伸長就越長,故B錯誤;C.使用彈簧測力計既能測出重力又能測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只要掛鉤與外殼平行即可,故C錯誤;D.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2.4N,故D正確。故選:D。2.用繩子系著水桶把水桶吊上來,水桶受到豎直向上的作用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 )A.水桶 B.手 C.繩子 D.水【答案】C【解答】解:用繩子系著水桶把水桶吊上來,水桶受到豎直向上的作用力,是繩子對水桶施加的力;施力物體是繩子,受力物體是水桶;【來源:21cnj*y.co*m】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3.學習了力的相關知識后,小芳同學作出了下列判斷,其中錯誤的是( )A.沒有物體就一定沒有力B.有受力物體時,一定有施力物體C.有施力物體時,不一定有受力物體D.只有一個物體時,是不可能產生力的【答案】C【解答】解:A、力的產生離不開物體,沒有物體是不可能產生力的,故A說法正確;BC、當兩個物體之間發生力的作用時,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另一個物體就是受力物體,故B說法正確,C說法錯誤;【版權所有:21教育】D、一個力的產生至少要兩個物體,一個物體不可能產生力,故D說法正確。故選:C。4.端午節賽龍舟是我國民間傳統習俗之一。如圖所示,隊員們拿著船槳奮力向后劃水,龍舟向前直沖。使龍舟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2-1-c-n-j-yA.龍舟 B.水 C.運動員 D.船槳【答案】B【解答】解: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用船槳奮力向后劃水時,水也給船槳一下向前的反作用力,從而帶動船前進,故使龍舟向前直沖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故選:B。5.下列關于力的概念中正確的是( ?。?br/>A.先有施力物體后有受力物體B.有施力物體就一定有受力物體C.相互接觸的兩物體一定有力的作用D.一個物體也能產生力【答案】B【解答】解:A、力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且同時發生的,所以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故A錯誤;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在產生力的作用時,一定同時存在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故B正確;C、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彈力就需要物體接觸且發生彈性形變,故C錯誤;D、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故D錯誤。故選:B。6.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一個物體,也可能會產生力的作用B.不直接接觸的物體間一定沒有力的作用C.在發生力的作用時,必定可找到此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D.力作用在物體上,只能使物體從靜止變為運動【答案】C【解答】解: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沒有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故A錯誤;B、彼此不直接接觸的物體間也有力的作用,如磁鐵去吸引鐵釘,故B錯誤;C、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存在,有力至少有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一個是受力物體,故C正確;D、從靜止變為運動屬于運動狀態的改變,力還能改變物體形狀,故D錯誤。故選:C。7.唐代詩人韓愈的《調張籍》中有這樣一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蚍蜉撼大樹”一句中,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泰山壓頂”是常用的一句成語,比喻遭遇到極大的壓力,其中施力物體是 。21教育網【答案】蚍蜉;大樹;泰山。【解答】解:“蚍蜉撼大樹”一句中,施力物體是蚍蜉,受力物體是大樹?!疤┥綁喉敗币痪渲惺┝ξ锸翘┥?。故答案為:蚍蜉;大樹;泰山。8.甲、乙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彈簧測力計,指針調零后將乙倒掛在甲的掛鉤上,穩定后甲的示數如圖所示(圖中乙未畫出),這種測力計的每個小格表示 N,根據 知識可知,這樣測力計的重力為 N?!緛碓矗?1·世紀·教育·網】【解答】:在此彈簧測力計上每1N分成5等份,測力計的每個小格表示0.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1.4N,彈簧測力計甲處于平衡狀態,平衡力的力大小相等,所以乙測力計的重力為1.4N。21*cnjy*com故答案為:0.2;二力平衡;1.4。9.為了制作彈簧測力計,小華對一根彈簧進行了探究:將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記錄彈簧的長度與它受到的拉力之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若用此彈簧制作彈簧測力計,請回答以下問題: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彈簧長度/cm 5 6 7 8 9 11 14(1)從表格信息可得,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至少為 N;(2)若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4mm,則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 N;(3)當該彈簧測力計懸掛80g的物體時,彈簧長度為 cm。(g取10N/kg)【答案】(1)3;(2)0.2;(3)6.6【解答】解:(1)由表格數據可知當拉力為0時,彈簧原長為5cm,拉力在0~3.0N以內,拉力每增大0.5N,彈簧的伸長量為1cm,即可知在此拉力范圍內,彈簧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故彈簧測力計的最大稱量是3.0N;www-2-1-cnjy-com(2)由小題(1)中拉力與伸長量之比為0.5N/cm,則若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4mm=0.4cm時,則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5N/cm×0.4cm=0.2N;(3)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當該彈簧測力計懸掛80g=0.08kg的重物時,彈簧受到的拉力F=G=mg=0.08kg×10N/kg=0.8N,此時彈簧的伸長量ΔL==1.6cm,則彈簧的長度為:5cm+1.6cm=6.6cm。故答案為:(1)3;(2)0.2;(3)6.6。10.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 而存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力的單位: ?。缓喎Q: ??;符號: 。2·1·c·n·j·y【答案】物體;相互;牛頓;牛;N。【解答】解:力是物體之間的推、拉、提、壓等作用。要產生力的作用,至少兩個物體,沒有物體就沒有力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受到另一個物體的反作用力;在物理學中,力的基本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故答案為:物體;相互;牛頓;牛;N。11.如圖所示,可愛的大熊貓運動員正在用力將杠鈴舉過頭頂,這時, 是施力物體, 是受力物體;同時,大熊貓也感到非常吃力,是因為 對 有壓力,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21cnjy.com【答案】大熊貓;杠鈴;杠鈴;大熊貓;相互【解答】解:大熊貓舉起杠鈴,杠鈴是被研究的物體,所以杠鈴是受力物體,大熊貓是施力物體。同時,大熊貓也感到非常吃力,是因為杠鈴對大熊貓也產生向下的壓力,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為:大熊貓;杠鈴;杠鈴;大熊貓;相互。12.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分度值是 N,它的測量范圍 N,用這個彈簧測力計不能測量重力超過 N的物體,下面掛的重物G是 N。【解答】解:由圖知:①彈簧測力計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別為0、5N,所以測量范圍為0~5N;所測重力最大不能超過5N的物體;②彈簧測力計上1N之間有5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2N,即此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此時指針指在“1”后2個小格處,所以物重為1N+2×0.2N=1.4N。故答案為:0.2;0~5;5;1.4。13.在圖甲、乙中,河里停著兩只完全相同的小船,兩船離岸的距離相等,船上各站著一個質量相等的人,河岸上也各站著一個人,現要使兩船靠岸,甲圖中只有岸上一人用力F收繩,乙圖中岸上和船上的兩人都用力F收繩,則 ?。ㄟx填“甲船先”“乙船先”“甲、乙兩船同時”)靠岸。【解答】解:無論是哪種情況,我們把船和船上的人看作整體,在兩種情況下面它們受到的力的情況是完全相同的,運動方向都是受到繩子的拉力和水的阻力,由于船和人的質量都一樣,所以應該同時靠岸。故答案為:甲、乙兩船同時。14.如圖所示,制作白吉饃時用搟面杖搟面餅,若以面餅為研究對象,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答案】搟面杖;面餅【解答】解:若以面餅為研究對象,施力物體是搟面杖,受力物體是面餅。故答案為:搟面杖;面餅。15.如圖所示,足球運動員用頭頂球攻門,球飛入網窩。這時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解答】解:運動員用頭頂足球時,頭給足球施加力,此時的施力物體是頭,受力物體是球。故答案為:頭;球?!境鎏帲?1教育名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力(第1課時)一、什么是力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2.我們把施加力的物體叫做施力物體,受到力的物體叫做受力物體。3.力不可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要產生力的作用必須有兩個以上的物體。二、力的測量和力的單位1.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2.1N約等于拿起兩個雞蛋所需的力。3.力的測量工具:測力計。實驗室常用的測力計:彈簧測力計。4.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長度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5.彈簧測力計的使用:(1)使用前要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前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若沒有對準,應校正。(3)使用前把掛鉤輕輕來回拉動幾次,避免彈簧被殼子卡住。(4)測量時,所測的力不能超過它的量程,以免損壞彈簧測力計。(5)在測量的過程中,所測力的方向應與彈簧測力計的軸線一致,避免由于彈簧跟外殼發生摩擦而造成較大的測量誤差。21·cn·jy·com典例精斷例1、(2023春 江岸區校級月考)如圖小明用繩子拉著小車前進,車子所受拉力的施力物體是( ?。?br/>A.繩子 B.人手 C.肩膀 D.車子變式1、(2022 杭州模擬)發球,是網球最基本的一個技術。其基本過程是:左手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格球平穩托起(圖1),隨即穩穩地豎直向上用力將球拋出,身體重心還有個后靠至后腳再前移至前腳,同時髖部前頂、展背呈“背弓”狀,然后反彈背弓并發力揮拍(圖2),當球從空中最高點往下落時,后擺球拍旦人的身體隨之后展呈“弓”狀,作好擊球準備(圖3),當球下落至合適高度時,人快速用力揮動球拍迅速擊球(揮觀察:球和球拍同時發生了形變)(圖4),球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對方…在圖1中的左手托球的過程中,下列沒有對網球施力的物體是( ?。?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地球 B.手 C.空氣 D.網球例2、兩人各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對拉同一只測力計兩端,測力計的示數是( )A.50N B.100N C.200N D.0N變式2、彈簧秤是根據彈簧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1)下表記錄了某彈簧秤在彈性限度內所受拉力與彈簧長度的數據,根據表中數據可知,表格空格處應填 。www.21-cn-jy.com實驗次數 1 2 3 4 5 6彈力F/N 0 0.3 0.6 0.9 1.2 1.5彈簧長度L/cm 3.0 4.2 5.4 _____ 7.8 9.0(2)如圖所示某次測量中,一物塊用細線豎直掛于彈簧秤下,該物塊的重力為 N。實戰演練1.關于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及最小分度值分別是0~5N和1NB.彈簧測力計所受的拉力越大,它的彈簧伸長就越長C.使用彈簧測力計只能測出豎直方向上的拉力而無法測出水平方向上的拉力D.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2.4N2.用繩子系著水桶把水桶吊上來,水桶受到豎直向上的作用力,這個力的施力物體( )A.水桶 B.手 C.繩子 D.水3.學習了力的相關知識后,小芳同學作出了下列判斷,其中錯誤的是( ?。?br/>A.沒有物體就一定沒有力B.有受力物體時,一定有施力物體C.有施力物體時,不一定有受力物體D.只有一個物體時,是不可能產生力的4.端午節賽龍舟是我國民間傳統習俗之一。如圖所示,隊員們拿著船槳奮力向后劃水,龍舟向前直沖。使龍舟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1-c-n-j-yA.龍舟 B.水 C.運動員 D.船槳5.下列關于力的概念中正確的是( ?。?br/>A.先有施力物體后有受力物體B.有施力物體就一定有受力物體C.相互接觸的兩物體一定有力的作用D.一個物體也能產生力6.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個物體,也可能會產生力的作用B.不直接接觸的物體間一定沒有力的作用C.在發生力的作用時,必定可找到此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D.力作用在物體上,只能使物體從靜止變為運動7.唐代詩人韓愈的《調張籍》中有這樣一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蚍蜉撼大樹”一句中,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弧疤┥綁喉敗笔浅S玫囊痪涑烧Z,比喻遭遇到極大的壓力,其中施力物體是 。21教育網8.甲、乙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彈簧測力計,指針調零后將乙倒掛在甲的掛鉤上,穩定后甲的示數如圖所示(圖中乙未畫出),這種測力計的每個小格表示 N,根據 知識可知,這樣測力計的重力為 N。【來源:21·世紀·教育·網】為了制作彈簧測力計,小華對一根彈簧進行了探究:將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記錄彈簧的長度與它受到的拉力之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若用此彈簧制作彈簧測力計,請回答以下問題:拉力/N 0 0.5 1.0 1.5 2.0 3.0 4.0彈簧長度/cm 5 6 7 8 9 11 14(1)從表格信息可得,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至少為 N;(2)若相鄰刻度線之間的距離為4mm,則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 N;(3)當該彈簧測力計懸掛80g的物體時,彈簧長度為 cm。(g取10N/kg)10.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 而存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力的單位: ??;簡稱: ??;符號: 。2·1·c·n·j·y11.如圖所示,可愛的大熊貓運動員正在用力將杠鈴舉過頭頂,這時, 是施力物體, 是受力物體;同時,大熊貓也感到非常吃力,是因為 對 有壓力,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21cnjy.com12.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的最小分度值是 N,它的測量范圍 N,用這個彈簧測力計不能測量重力超過 N的物體,下面掛的重物G是 N。13.在圖甲、乙中,河里停著兩只完全相同的小船,兩船離岸的距離相等,船上各站著一個質量相等的人,河岸上也各站著一個人,現要使兩船靠岸,甲圖中只有岸上一人用力F收繩,乙圖中岸上和船上的兩人都用力F收繩,則 ?。ㄟx填“甲船先”“乙船先”“甲、乙兩船同時”)靠岸。14.如圖所示,制作白吉饃時用搟面杖搟面餅,若以面餅為研究對象,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15.如圖所示,足球運動員用頭頂球攻門,球飛入網窩。這時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科學華師大運動和力-第二節 力(第一課時)(原卷版).doc 科學華師大運動和力-第二節 力(第一課時)(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