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丹陽書院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法律伴我們成長》學案稿10.2《我們與法律同行》【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認識到法治意識的內涵和樹立法治意識的原因。(重點)2.學會依法辦事,養成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學會運用法治的方式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難點)3.增強學生的法律信仰,學會依法辦事,樹立對法律的信仰。(德育目標)思:【自主學習】(閱讀書本100---103頁,把下列問題寫在課本相應位置,把答案劃出并標注序號①②③。填空內容即關鍵詞在課本上用紅筆圈出。完成學案稿。時間:8分鐘)一、樹立法治意識1.什么是法治意識? P101法治意識是人們對發自內心的、崇尚、和。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 P101-102①建設法治中國是,人民既是法治的,又是法治的。②對于全面推進、建設社會主義 具有重要意義。③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時,才會充分體現,發揮其應有的功能。④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與 。二、學會依法辦事3.為什么要依法辦事?(對法律保障功能的理解?) P102(1)法律保障人們的。(2)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4.怎樣學會依法辦事? P103(1)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2)養成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堅定捍衛者。議【合作探究】(閱讀教材P103[拓展空間]交流探究答案,教師引導和點撥)推動法治中國建設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要努力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以下方面,你打算怎么做?展【小組展示】在學習紀律方面,我打算: 在遵守紀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維權方面,我打算:評◎ 混錯點撥1.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檢【當堂檢測】選擇題要求:請認真答題,檢測漏洞,學會總結,速度與質量同行。做題有痕跡!1.[2021 廣西玉林]盧梭說:“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里。”這一名言主要強調的是( )A.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比樹立法治意識更重要B.法律的權威源自公民發自內心的認可和服從C.只要加強法治宣傳就可以樹立法律的權威D.法律是靠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保證實施的2. 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因此我們要樹立法治意識。下列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①增強法治意識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重大意義 ②樹立法治意識是成年人的事情,與未成年人無關 ③樹立法治意識有利于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④遇到事情要善于用法治的方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 [2021 合肥模擬]下列行為屬于依法辦事的是( )①小麗的媽媽每次開車行駛到斑馬線,都會停車禮讓行人 ②小明聽說“市政府門前有人行兇”,未經證實就把信息發到了網絡上 ③小東給市長熱線打電話,舉報學校周邊非法經營的網吧 ④小閔爸爸因單位拖欠工資,故意損壞單位的機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4.張某在商場里買到了劣質商品,與商場和解未果后,向消費者協會進行了投訴,經消費者協會依法調解,張某獲得了賠償。這個事例告訴我們( )①要依法辦事,遵守各種法律法規 ②遇到問題,找家人與商家爭吵理論③我國法律規定了公民的義務 ④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5.(2022年湖北恩施州)近年來,直播帶貨的盛行讓某些網絡主播獲得大量金錢收益,但他們卻選擇偷稅漏稅,結果被稅務部門處以巨額罰款,受到法律的嚴懲。這警示我們( )A.遵守規則,學會依法辦事 B.行使權利,增強民主意識C.維護權利,遵守法定程序 D.履行義務,拒絕直播帶貨6.(2022年福建)福建某地檢察院聯合教育局,聘任多名中小學生擔任法治副校長的“法治小助理”,承擔校園法治教育宣傳員和監督員的職責。該舉措有利于( )①引導學生學法知法守法 ②鼓勵學生參與法治實踐③提高青少年的執法能力 ④加強青少年的司法保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練:完成追夢試卷第十課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