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節運動與力(第2課時)一、慣性1.物體具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2.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屬性,其大小只決定于物體的質量。3.慣性的表現:①利用慣性,如推出鉛球后,鉛球能繼續向前飛行。②防止慣性,如汽車上的安全帶,防止急剎車時,乘客由于慣性造成傷害。 www.21-cn-jy.com4.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二、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維持運動狀態不需要受到外力作用,改變運動狀態才需要外力作用,也就是說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1*cnjy*com典例精析例1、(2023春 欒城區校級期中)下列有關慣性的說法正確的一組是( )①汽車在轉彎時減速,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②火車剎車后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火車具有慣性;③司機駕車時系安全帶,可以減小自己的慣性;④車速越快越不容易停下來,是因為車速越快慣性越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變式1、如圖(a)所示,盛有水的燒杯隨小車一起水平向右做 運動,當燒杯中的水面出現如圖(b)所示的狀態時,則小車此時正在做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21·世紀*教育網例2、滑雪運動包含了很多科學知識,如圖是小雪正在滑雪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雪受到的重力與滑雪板對小雪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小雪對滑雪板的壓力與小雪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小雪在水平滑道滑向終點時,停止用力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她具有慣性D.小雪用滑雪桿撐地加速滑行,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變式2、如圖所示,一氫氣球吊著一重物以1m/s的速度勻速豎直上升,在上升過程中,吊物體的繩子突然斷了,則在繩子斷開后,物體將(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來越大B.先上升一段距離,再下落C.立即下落,且速度越來越小D.由于慣性,物體以1m/s的速度勻速上升實戰演練1.運動員跳遠時總是先助跑一段距離后再起跳,這是為了( )A.克服慣性 B.利用慣性 C.增大慣性 D.減小慣性2.一輛汽車分別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運動時,它的慣性大小( )A.一樣大 B.速度為4米/秒時大C.速度為6米/秒時大 D.無法比較3.如圖所示,在一輛表面光滑的小車上,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小球隨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假設小車無限長,其它阻力不計。若小車突然停止運動,則兩小球( )A.若m1>m2,則一定相碰B.若m1<m2,則一定相碰C.不論m1和m2的大小關系如何,兩球一定相碰D.不論m1和m2的大小關系如何,兩球一定不相碰4.如圖所示是一起汽車追尾的交通事故,后車車頭嚴重變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車對后車的力大于后車對前車的力導致后車車頭嚴重變形B.前車對后車的力只改變后車的形狀C.追尾過程,后車司機所系的安全帶會起到保護作用D.高速運動的汽車比靜止的汽車慣性大5.如圖所示,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是( )A.勻速直線行駛的太陽能車B.勻速直線升空的飛機C.勻速轉彎的運動員D.靜止的吊燈6.普陀小學被評為2021年度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試點學校,激發更多青少年體驗足球、熱愛足球。如圖所示是足球比賽的瞬間,踢出去的足球 (選填“受到”或“不受”)腳的踢力作用,踢出去的足球由于 還能在空中繼續飛行一段距離。7.2022年2月,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張家口舉行。如圖所示,在冰壺比賽中,運動員將冰壺擲出后,冰壺由于 繼續向前運動,兩個冰壺碰撞后會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來源:21·世紀·教育·網】8.(1)如圖所示,用力擊打一摞棋子中間的一個,該棋子由靜止開始飛出,它上面的棋子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這些棋子因為受到 的作用,正好落到下面的棋子上。做該實驗時擊打 (選填“上半部”或“下半部”)的棋子實驗更易成功。(2)快速行駛的汽車,一旦與前方障礙物發生碰撞,車身 ,而乘客的身體由于慣性要 ,會繼續向前運動,在車內與車身撞擊,嚴重時可能把擋風玻璃撞碎而飛出車外。為防止撞車時發生類似的傷害,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求小型客車的駕駛員和乘客必須系好 。9.如圖所示,下雨時,我們常看到樹葉上的水滴越來越大,當水滴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掉落下去。水滴掉落之前,在逐漸變大的過程中,所受樹葉的附著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水滴下落的過程中,速度逐漸變大,已知物體受到的空氣阻力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假設下落的高度足夠大,水滴的速度 (選填“會”或“不會”)無限增大,因為 。10.在地面上方拋出一物體,物體在空中劃出一段弧線落回地面,是因為物體受到 力的作用;如圖所示,在“天宮課堂”中,王亞平將冰墩墩拋出,發現冰墩墩幾乎沿一條直線勻速飛到葉光富的手中,原因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 狀態,也說明力 (選填“是”或“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11.小陽同學利用如下裝置做力學實驗。(1)如圖甲,讓載有橡皮泥的小車從斜面A處自由下滑,觀察到小車與障礙物碰撞后橡皮泥被拋出,橡皮泥繼續向前運動是因為它 ,橡皮泥落地后有明顯變形,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21cnjy.com(2)小陽讓載有相同橡皮泥的小車從圖甲的斜面B處自由下滑,這樣做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觀察到小車與障礙物碰撞后拋落的水平距離 。(選填“增大”“減小””不變”)(3)小陽用膠帶把相同的橡皮泥固定在小車上(如圖乙),讓小車從斜面B處自由滑下,與障礙物碰撞后橡皮泥沒有被拋出,則膠帶起到了 (選填“安全帶”或“椅背上方的頭枕”)的作用。12.從高空下落的物體,速度越來越大,所受空氣阻力也會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體下落一段距離后將以某一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通常把這個速度稱為收尾速度。研究表明,相同環境下,空氣對不同材質的球形物體的阻力大小與球的半徑和速度都有關系。下表為某次研究的實驗數據。小球編號 1 2 3 4小球質量(×10﹣2kg) 2 5 45 40小球半徑(×10﹣3m) 0.5 0.5 1.5 2小球的收尾速度(m/s) 16 40 40 20請根據表格中的信息回答問題:(1)半徑相同的小球,質量 (選填“大”或“小”)的收尾速度大。(2)當3號小球的速度為30m/s時,它所受到的空氣阻力 (選填“等于”或“不等于”)重力。2-1-c-n-j-y(3)用“ ”表示4號小球,在方框內畫出它以收尾速度運動時的受力示意圖。(4)4號小球下落一段距離后以收尾速度運動時受到的空氣阻力為多少N?(g=10N/kg)(按計算題格式作答)【來源:21cnj*y.co*m】13.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靜止的書上豎直放置一塊橡皮,當書突然向右運動時,橡皮將會 ;如果書表面絕對光滑,上述現象中橡皮將會 。(以上兩空選填“向右傾倒”、“向左傾倒”或“保持靜止”)14.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木塊A隨著木板B一同沿著水平地面,正在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突然撤去拉力F,會看到木塊A向前右傾倒。請你解釋木塊A傾倒的原因。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15.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失重在一次太空知識講座中,老師讓同學們做一個實驗:用彈簧測力計豎直懸掛一個重物,分別使重物處于靜止和勻速下降,再讓其加速下降,同學們發現,重物在靜止和勻速下降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同一一就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時,卻看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明顯減小,好像物體的重力突然間減小了老師解釋說:“這在物理學上稱為失重現象,失重就是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懸掛物的拉力小于物體實際所受重力的現象。如當人們乘電梯加速下降時,人對電梯地面壓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師指導下到電梯內做失重實驗,如圖甲。他將一個體重秤放在電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臺,如圖乙所示,在電梯向下運動的過程中,他記錄下體重秤在不同時間段的示數及對應的時間,描繪出了體重秤的示數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如圖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實際質量為60kg(g取10N/kg)(1)電梯靜止時,小勇對秤臺的壓力為 N。(2)若電梯在10s內下降的距離為18m,電梯這段運動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m/s(3)根據圖丙分析,小勇在 (選填“0﹣t1”、“t1﹣t2”、“t2﹣10s”)段時間內處于失重狀態。(4)分析圖丙可知,在t2﹣10s時間段內小勇對秤臺的壓力 他的重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若下降中體重秤示數為零,即說明他對體重秤壓力F為零,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完全失重,如果物體所受合力的大小與物體質量關系為F合=ma,其中a稱為加速度,單位為N/kg,F合=G﹣F,小勇完全失重時加速度a= N/kg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節運動與力(第2課時)一、慣性1.物體具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2.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屬性,其大小只決定于物體的質量。3.慣性的表現:①利用慣性,如推出鉛球后,鉛球能繼續向前飛行。②防止慣性,如汽車上的安全帶,防止急剎車時,乘客由于慣性造成傷害。 www.21-cn-jy.com4.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二、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維持運動狀態不需要受到外力作用,改變運動狀態才需要外力作用,也就是說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21*cnjy*com典例精析例1、(2023春 欒城區校級期中)下列有關慣性的說法正確的一組是( )①汽車在轉彎時減速,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②火車剎車后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火車具有慣性;③司機駕車時系安全帶,可以減小自己的慣性;④車速越快越不容易停下來,是因為車速越快慣性越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答】解:①汽車在轉彎時如果不減速慢行,人和車會由于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方向運動,易造成傷害事故的發生,故汽車在轉彎時減速,是為了防止慣性造成的傷害,故①正確;【版權所有:21教育】②火車剎車后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火車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②正確;③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系安全帶不能減小慣性,但可以減小由于慣性帶來的傷害,故③錯誤;④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慣性大小與速度無關,故④錯誤。綜上所述,①②正確。故選:A。變式1、如圖(a)所示,盛有水的燒杯隨小車一起水平向右做 運動,當燒杯中的水面出現如圖(b)所示的狀態時,則小車此時正在做 (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21·世紀*教育網【解答】解:如圖,原來水在燒杯里很平穩,保持相對靜止,因此水、水杯和車一起向右勻速直線運動,現在水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水面向右傾,說明車在減速。故答案為:勻速;減速。例2、滑雪運動包含了很多科學知識,如圖是小雪正在滑雪的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雪受到的重力與滑雪板對小雪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B.小雪對滑雪板的壓力與小雪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小雪在水平滑道滑向終點時,停止用力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她具有慣性D.小雪用滑雪桿撐地加速滑行,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答案】C【解答】:A、小雪受到的重力與滑雪板對小雪的支持力,小雪在斜面上滑雪,二力大小不相等,方向不相反,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A錯誤;21*cnjy*comB、小雪對滑雪板的壓力與小雪受到的重力方向都向下,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C、小雪在水平滑道滑向終點時,停止用力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她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C正確;D、小雪用滑雪桿撐地加速滑行,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D錯誤。故選:C。變式2、如圖所示,一氫氣球吊著一重物以1m/s的速度勻速豎直上升,在上升過程中,吊物體的繩子突然斷了,則在繩子斷開后,物體將(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來越大B.先上升一段距離,再下落C.立即下落,且速度越來越小D.由于慣性,物體以1m/s的速度勻速上升【答案】B【解答】解:繩子斷開前,重物隨氣球上升,具有1m/s向上的速度;繩子斷開后,物體由于慣性會繼續向上運動,又因為物體受到重力的作用,則物體上升的速度逐漸減小,速度減小為0后會向下做加速運動,即先上升一段距離再下落。21·cn·jy·com故選:B。實戰演練1.運動員跳遠時總是先助跑一段距離后再起跳,這是為了( )A.克服慣性 B.利用慣性 C.增大慣性 D.減小慣性【答案】B【解答】解:B、因為先跑一段距離目的是為了使自己處于運動狀態,跳起后,由于慣性,身體還要保持原來的速度向前運動以增大跳遠的距離,所以運動員先跑一段距離才起跳,所以這樣做是利用人體的慣性。故B正確;ACD、慣性物體的一種性質,一切物體都有慣性,且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所以此過程中不能克服慣性,也不會增大或減小慣性。故ACD錯誤。故選:B。2.一輛汽車分別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運動時,它的慣性大小( )A.一樣大 B.速度為4米/秒時大C.速度為6米/秒時大 D.無法比較【答案】A【解答】解:物體的慣性與物體的速度無關,只和物體的質量有關,因此無論速度大小,只要質量不變慣性都保持不變。故選:A。3.如圖所示,在一輛表面光滑的小車上,質量分別為m1,m2的兩個小球隨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假設小車無限長,其它阻力不計。若小車突然停止運動,則兩小球( )A.若m1>m2,則一定相碰B.若m1<m2,則一定相碰C.不論m1和m2的大小關系如何,兩球一定相碰D.不論m1和m2的大小關系如何,兩球一定不相碰【答案】D【解答】解:車停止前,兩個小球和小車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三者具有共同的速度。當小車突然停止時,由于小球在光滑接觸面上,因此兩個小球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不變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兩個小球間的距離不變,一定不會相碰。故D正確。故選:D。4.如圖所示是一起汽車追尾的交通事故,后車車頭嚴重變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車對后車的力大于后車對前車的力導致后車車頭嚴重變形B.前車對后車的力只改變后車的形狀C.追尾過程,后車司機所系的安全帶會起到保護作用D.高速運動的汽車比靜止的汽車慣性大【答案】C【解答】解:A.前車對后車的力和后車對前車的力是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故A錯誤;B.前車對后車的力改變了后車的形狀,同時改變了后車的運動狀態,故B錯誤;C.當汽車追尾時,后車司機由于具有慣性,繼續向前運動,容易撞到擋風玻璃發生傷害,系安全帶能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故C正確;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D.慣性大小與速度無關,只與質量有關,高速運動的汽車與靜止的汽車慣性一樣,故D錯誤。故選:C。5.如圖所示,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是( )A.勻速直線行駛的太陽能車B.勻速直線升空的飛機C.勻速轉彎的運動員D.靜止的吊燈【答案】C【解答】解:A、勻速直線行駛的太陽能車,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沒有變化,所以運動狀態沒有改變,故A正確;B、勻速直線升空的飛機,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沒有變化,所以運動狀態沒有改變,故B正確;C、勻速轉彎的運動員,其運動的方向時刻改變,所以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故C錯誤;D、靜止的吊燈,速度大小和方向均沒有變化,所以運動狀態沒有改變,故D正確。故選:C。6.普陀小學被評為2021年度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試點學校,激發更多青少年體驗足球、熱愛足球。如圖所示是足球比賽的瞬間,踢出去的足球 (選填“受到”或“不受”)腳的踢力作用,踢出去的足球由于 還能在空中繼續飛行一段距離。【答案】不受;慣性。【解答】解:在足球比賽中,踢出去的足球不受腳的踢力作用,飛出去的足球,由于足球具有慣性還能在空中繼續飛行一段距離。21教育網故答案為:不受;慣性。7.2022年2月,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張家口舉行。如圖所示,在冰壺比賽中,運動員將冰壺擲出后,冰壺由于 繼續向前運動,兩個冰壺碰撞后會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來源:21·世紀·教育·網】【答案】慣性;運動狀態。【解答】解:(1)運動員將冰壺推出之后,冰壺由于慣性,繼續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向前運動;(2)運動的冰壺將對方靜止的冰壺彈了出去,這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答案為:慣性;運動狀態。8.(1)如圖所示,用力擊打一摞棋子中間的一個,該棋子由靜止開始飛出,它上面的棋子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這些棋子因為受到 的作用,正好落到下面的棋子上。做該實驗時擊打 (選填“上半部”或“下半部”)的棋子實驗更易成功。(2)快速行駛的汽車,一旦與前方障礙物發生碰撞,車身 ,而乘客的身體由于慣性要 ,會繼續向前運動,在車內與車身撞擊,嚴重時可能把擋風玻璃撞碎而飛出車外。為防止撞車時發生類似的傷害,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求小型客車的駕駛員和乘客必須系好 。【答案】(1)重力;下半部;(2)由運動變為靜止;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安全帶。【解答】解:(1)用力擊打一摞棋子中間的一個,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同時,這些棋子因為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因此又落到下面的棋子上。做該實驗時擊打下半部的棋子實驗更有說服力,更容易成功。(2)乘客與汽車以相同的速度向前運動,車與前方障礙物發生碰撞,車身由運動變為靜止,而乘客的身體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會繼續向前運動,造成乘客的傷害。為防止撞車時發生類似的傷害,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求小型客車的駕駛員和乘客必須系好安全帶。故答案為:(1)重力;下半部;(2)由運動變為靜止;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不變;安全帶。9.如圖所示,下雨時,我們常看到樹葉上的水滴越來越大,當水滴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掉落下去。水滴掉落之前,在逐漸變大的過程中,所受樹葉的附著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水滴下落的過程中,速度逐漸變大,已知物體受到的空氣阻力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假設下落的高度足夠大,水滴的速度 (選填“會”或“不會”)無限增大,因為 。【答案】變大;不會;當雨滴達到一定速度時,阻力等于重力,雨滴將勻速下落。【解答】解:在水滴掉落之前,水滴為靜止狀態,受到的合力為0;在水滴逐漸變大,重力變大的過程中,所受樹葉的附著力將變大;若雨滴所受空氣阻力小于重力,則雨滴下落速度繼續增大,所以當雨滴達到一定速度時,阻力等于重力;由于重力和阻力相等,雨滴受力平衡,所以雨滴將勻速下降,水滴的速度不會無限增大。故答案為:變大;不會;當雨滴達到一定速度時,阻力等于重力,雨滴將勻速下落。10.在地面上方拋出一物體,物體在空中劃出一段弧線落回地面,是因為物體受到 力的作用;如圖所示,在“天宮課堂”中,王亞平將冰墩墩拋出,發現冰墩墩幾乎沿一條直線勻速飛到葉光富的手中,原因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 狀態,也說明力 (選填“是”或“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答案】重;原來的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不是。【解答】解:在地面上方拋出一物體,物體在空中劃出一段弧線落回地面,是因為物體受到重力的作用,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而下落;在“天宮課堂”中,王亞平將冰墩墩拋出,發現冰墩墩幾乎沿一條直線勻速飛到葉光富的手中,此時幾乎沒有重力,其原因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也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故答案為:重;原來的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不是。11.小陽同學利用如下裝置做力學實驗。(1)如圖甲,讓載有橡皮泥的小車從斜面A處自由下滑,觀察到小車與障礙物碰撞后橡皮泥被拋出,橡皮泥繼續向前運動是因為它 ,橡皮泥落地后有明顯變形,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21cnjy.com(2)小陽讓載有相同橡皮泥的小車從圖甲的斜面B處自由下滑,這樣做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觀察到小車與障礙物碰撞后拋落的水平距離 。(選填“增大”“減小””不變”)(3)小陽用膠帶把相同的橡皮泥固定在小車上(如圖乙),讓小車從斜面B處自由滑下,與障礙物碰撞后橡皮泥沒有被拋出,則膠帶起到了 (選填“安全帶”或“椅背上方的頭枕”)的作用。【答案】(1)具有慣性;形狀;(2)變大;增大;(3)安全帶。【解答】解:(1)小車與障礙物碰撞后橡皮泥被拋出,橡皮泥繼續向前運動是因為它具有慣性,橡皮泥落地后有明顯變形,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2)讓載有相同橡皮泥的小車從圖甲的斜面B處自由下滑,具有更多的重力勢能,下滑時,重力勢能轉化為更多的動能,這樣做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變大,小車與障礙物碰撞后拋落的水平距離增大,說明小車的動能比上一次變大,這是因為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快動能越大;2·1·c·n·j·y(3)行車系安全帶可防止由于慣性帶來的危害,可見膠帶起到了安全帶的作用。故答案為:(1)具有慣性;形狀;(2)變大;增大;(3)安全帶。12.從高空下落的物體,速度越來越大,所受空氣阻力也會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體下落一段距離后將以某一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通常把這個速度稱為收尾速度。研究表明,相同環境下,空氣對不同材質的球形物體的阻力大小與球的半徑和速度都有關系。下表為某次研究的實驗數據。小球編號 1 2 3 4小球質量(×10﹣2kg) 2 5 45 40小球半徑(×10﹣3m) 0.5 0.5 1.5 2小球的收尾速度(m/s) 16 40 40 20請根據表格中的信息回答問題:(1)半徑相同的小球,質量 (選填“大”或“小”)的收尾速度大。(2)當3號小球的速度為30m/s時,它所受到的空氣阻力 (選填“等于”或“不等于”)重力。2-1-c-n-j-y(3)用“ ”表示4號小球,在方框內畫出它以收尾速度運動時的受力示意圖。(4)4號小球下落一段距離后以收尾速度運動時受到的空氣阻力為多少N?(g=10N/kg)(按計算題格式作答)【來源:21cnj*y.co*m】【答案】(1)大;(2)不等于;(3)見解答;(4)4號小球下落一段距離后以收尾速度運動時受到的空氣阻力為4N。【出處:21教育名師】【解答】解:(1)由1、2數據知,小球的半徑相同,球的質量越大,收尾速度越大;(2)由表格數據可知3號小球的收尾速度為40m/s,所以當小球的速度為20m/s時,小球受到空氣阻力不等于其重力;(3)4號小球在以收尾速度運動時收到自身豎直向下的重力和空氣豎直向上的阻力,以“ ”為作用點畫出受力示意圖,如圖所示:(4)由題意知,當4號小球受到空氣阻力最大時的速度應為小球的收尾速度,故v=20m/s,4號小球受到空氣阻力最大時,物體處于二力平衡狀態,結合表格,空氣阻力等于重力,F阻=G=mg=40×10﹣2 kg×10 N/kg=4N。故答案為:(1)大;(2)不等于;(3)見解答;(4)4號小球下落一段距離后以收尾速度運動時受到的空氣阻力為4N。13.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靜止的書上豎直放置一塊橡皮,當書突然向右運動時,橡皮將會 ;如果書表面絕對光滑,上述現象中橡皮將會 。(以上兩空選填“向右傾倒”、“向左傾倒”或“保持靜止”)【解答】:原來橡皮和書是靜止的,當書突然向右運動時,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橡皮的底部會隨書一起向右運動,而橡皮的上部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橡皮向左傾倒;www-2-1-cnjy-com如果書表面絕對光滑,橡皮與書之間沒有摩擦力,橡皮由于慣性仍保持靜止狀態。故答案為:向左傾倒;保持靜止。14.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木塊A隨著木板B一同沿著水平地面,正在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突然撤去拉力F,會看到木塊A向前右傾倒。請你解釋木塊A傾倒的原因。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答案】撤去拉力F后,木板B受地面的摩擦力,運動速度會變小,木塊A的底部受木板B的摩擦力,運動速度也隨之變小,而木塊A的上端由于具有慣性,還要保持原來較大的速度向前運動,故會看到木塊A向前右傾倒。【解答】答:撤去拉力F后,木板B受地面的摩擦力,運動速度會變小,木塊A的底部受木板B的摩擦力,運動速度也隨之變小,而木塊A的上端由于具有慣性,還要保持原來較大的速度向前運動,故會看到木塊A向前右傾倒。15.閱讀短文,回答問題失重在一次太空知識講座中,老師讓同學們做一個實驗:用彈簧測力計豎直懸掛一個重物,分別使重物處于靜止和勻速下降,再讓其加速下降,同學們發現,重物在靜止和勻速下降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同一一就等于物體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時,卻看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明顯減小,好像物體的重力突然間減小了老師解釋說:“這在物理學上稱為失重現象,失重就是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懸掛物的拉力小于物體實際所受重力的現象。如當人們乘電梯加速下降時,人對電梯地面壓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師指導下到電梯內做失重實驗,如圖甲。他將一個體重秤放在電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臺,如圖乙所示,在電梯向下運動的過程中,他記錄下體重秤在不同時間段的示數及對應的時間,描繪出了體重秤的示數隨時間t的變化圖象如圖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實際質量為60kg(g取10N/kg)(1)電梯靜止時,小勇對秤臺的壓力為 N。(2)若電梯在10s內下降的距離為18m,電梯這段運動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m/s(3)根據圖丙分析,小勇在 (選填“0﹣t1”、“t1﹣t2”、“t2﹣10s”)段時間內處于失重狀態。(4)分析圖丙可知,在t2﹣10s時間段內小勇對秤臺的壓力 他的重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若下降中體重秤示數為零,即說明他對體重秤壓力F為零,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完全失重,如果物體所受合力的大小與物體質量關系為F合=ma,其中a稱為加速度,單位為N/kg,F合=G﹣F,小勇完全失重時加速度a= N/kg【解答】:(1)電梯靜止時,小勇對秤臺的壓力:F=G=mg=60kg×10N/kg=600N;(2)電梯在10s內的平均速度:v===1.8m/s;(3)已知小勇的實際質量為60kg,由圖象可知,在0~t1階段,小勇的質量為45kg,此時處于失重狀態;失重并不是失去重量了,而是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小于物體所受重力的現象;(4)根據圖丙可知,在t2﹣10s時間段內,體重秤的示數大于他的實際質量60kg,小勇處于超重狀態,他對秤臺的壓力大于他的重力;(5)小勇完全失重時,他對體重秤的壓力F=0;此時他受到的合力:F合=G﹣F=G﹣0=G,根據F合=G=ma可知,小勇完全失重時加速度為:a===10N/kg。故答案為:(1)600;(2)1.8;(3)0~t1;(4)大于;(5)10。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科學華師大運動和力-第四節 運動和力(第二課時)(原卷版).doc 科學華師大運動和力-第四節 運動和力(第二課時)(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