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皮影還可以這樣玩——有趣的圖形化編程韶關市湞江區沙梨園小學 伍灝__________古韻非遺 光影尋蹤之非遺皮影的前世今身皮影戲(Shadow Puppets)中國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隨音樂和演唱進行表演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范圍極為廣泛,并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__________理解編程:和拍手游戲對比拍手游戲過程我設計游戲語言溝通大家按口令拍手我用中文跟大家溝通編程的過程程序員算法編程語言計算機按指定運行程序員通過編程語言跟計算機溝通__________認識界面壹悟空動起來貳三打白骨精叁奇思妙想肆目 錄認識界面壹__________一、認識界面任務一:悟空動起來貳__________任務一:悟空動起來圖片多次快速切換模擬出動態效果__________造型切換造型多次交替切換模擬悟空動起來時間間隔循環執行任務一:悟空動起來造型切換之間有一個時間間隔。__________任務二:三打白骨精叁__________231看教材/導學案UMU學習平臺(微課)請教小組其他成員4請教老師小技巧任務二:三打白骨精__________利用圖形化編程工具創作三打白骨精圖形化編程作品。肆任務三:奇思妙想__________231看教材/導學案UMU學習平臺(微課)請教小組其他成員4請教老師__________1.優化三打白骨精作品;2.利用圖形化編程工具創作其他西游記小故事。小技巧任務三:奇思妙想作品分享小組商量推薦一位同學上臺分享作品并講解。____________________主題動作角色故事評價要點提示……拓展延伸UMU課堂測評卷感謝傾聽!__________古韻非遺 光影尋蹤之皮影還可以這樣玩——有趣的圖形化編程韶關市湞江區沙梨園小學 伍灝一、學情分析本課教學對象為五年級學生,他們處于發展抽象邏輯思維的少年期,有一定的思維能力,但系統的思維能力有待加強,樂于自主探究程序設計。通過一年多對信息科技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對信息科技保持著比較高的熱情及好奇心,希望能通過學習這門課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且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掌握了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能夠通過 “微課”掌握知識技能的操作順序和邏輯關系,有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即舉一反三的能力。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去嘗試和探究,在交流與合作中學習新知。課前采用UMU學情調查問卷,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已有知識和能力基礎,學習動機等方面進行學情前測。二、教材分析本課選自粵教版小學信息技術(A 版)第三冊上第1課《初識源碼編輯器》,主要學習內容是認識界面組成、學習順序結構、造型切換、復制程序等。本課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將“非遺”皮影融入到程序設計的教學中,通過設計制作“非遺”皮影三打白骨精的圖形化編程作品,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批判性思維等能力,為下一節課學習奠定基礎。本課以“非遺”皮影為主線,展開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作欲望,以及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悠久,和其獨特的地域文化與歷史記憶,感受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博大精深,并讓學生理解人人都是非遺的保護者、傳承者和傳播者的理念。課時分配:1課時(40分鐘)。學科融合:結合語文、道德與法治、美術、音樂等學科,“非遺”與信息科技相融合。三、教學目標信息意識:利用UMU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在設計“非遺”皮影圖形化編程作品的過程中,熟悉圖形化編程的基本操作方法,感受其魅力。計算思維:通過制作“非遺”皮影圖形化編程作品的過程,掌握將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步驟抽象為程序指令的方法,進而逐步培養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通過學習制作三打白骨精圖形化編程作品,舉一反三制作其他圖形化編程作品,體會信息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信息社會責任:在課堂學習中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相互幫助體驗團隊合作的樂趣和程序設計的魅力,樹立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文化自信。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利用UMU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設計“非遺”皮影圖形化編程作品并進行分享,感受圖形化編程的魅力。教學難點:能將解決問題的步驟抽象為程序指令,并運用信息科技知識,宣傳并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五、教學策略和方法為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采用了一條主線,兩重探究與多資源輔助的教學策略。一條主線:整節課以設計制作“非遺”皮影圖形化編程作品為主線。本課開始請學生表演皮影戲——三打白骨精,創設“非遺”皮影的情境。根據學生認知規律、最近發展區及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設計三個難度遞進的任務。第三個任務進行分層教學,難度分為兩層,尊重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通過三個任務,學生經歷造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還能怎么做”等認知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意義建構,鍛煉計算思維。雙重探究:學生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多資源輔助:為了讓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學習,引入了一導一課多平臺,分別是導學案,微課及以現代教育信息化手段構建UMU學習平臺及評價平臺,以UMU學習平臺構建自主學習平臺,以班級優化大師進行小組和個人評價,構建課堂管理新模式,以希沃白板5拍照投屏個性化展示學生作品,提高課堂效率等,構建數字化學習環境進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任務驅動等學習策略,自我規劃,自我評價,體現“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的新課程理念。附:課程中使用UMU、希沃白板5、班級優化大師截圖。六、教學環境多媒體計算機教學、PPT課件、UMU平臺上發布課程內容、希沃白板5、班級優化大師、微課、UMU學情調查問卷、UMU課堂測評卷、自制板書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激趣導入 創設情境:(5分鐘)師:今天老師請大家看一出戲。皮影戲:西游記——三打白骨精。播放視頻《皮影的前世今生》,介紹“非遺”皮影。我們信息科技課可以怎樣玩轉“非遺”皮影呢?學生:可以用圖形化編程制作皮影作品。板書課題: 請6位學生現場表演皮影戲:西游記——三打白骨精。觀看非遺皮影戲現場表演,感受皮影戲的魅力。 通過現場觀看皮影戲表演,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非遺皮影的魅力,引發學生的興趣和關注。二、新知學習 一、認識圖形化編程界面(3分鐘)播放《認識圖形化編程界面》的微課視頻。 觀看界面介紹的微課視頻。 學習圖形化編程的界面組成。二、新知學習 二、任務一 悟空動起來(5分鐘)師:怎么讓悟空動起來呢?用圖形化編程應用演示孫悟空動起來。翻頁書:出示翻頁書圖片,感受圖片多次快速切換模擬出動態效果。引出圖形化編程里面,悟空造型多次交替切換,可模擬悟空動起來的動作。使用積木塊:“下一個造型”積木塊:圖形化編程里面造型切換需要用到“下一個造型”積木塊。“等待()秒”積木塊:造型切換之間有一個時間間隔,圖形化編程里面時間間隔需要用到“等待()秒”積木塊。“重復執行”積木塊:讓悟空不停的動起來需要循環執行,圖形化編程里面循環執行需要用到“重復執行”積木塊。 完成: 教師講解每個積木塊的作用,學生觀看學習。嘗試設置悟空動起來的程序。 利用翻頁書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圖片多次快速切換可以模擬出動態效果。在教學中用通俗易懂的話語和簡易流程圖幫學生梳理出圖形化編程的過程,讓學生直觀地明白圖形化編程語言和相關理論知識,逐步培訓計算思維,也為下一個任務奠定基礎。三、任務二 三打白骨精(7分鐘)師:我們觀看的皮影戲表演是的三打白骨精,請同學們用圖形化編程制作一個三打白骨精作品。出示挑戰任務二:三打白骨精。添加新角色;點擊所要復制的角色,右擊腳本區復制程序;點擊想要粘貼的角色,右擊腳本區粘貼程序。小技巧: 提供角色素材(縮略圖): 學生動手設計,比比看誰最快完成。做完的同學去看看同組的其他成員有沒有需要幫助的,指導同組其他成員完成任務二:教師巡視指導。預設問題:學生復制程序的時候,是對背景進行的設置。作品展示:希沃白板5拍照投屏展示學生作品,學生進行自評、互評、教師小結評價。 自主嘗試,搭建腳本。 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能力的同時,直觀地感受圖形化編程的魅力。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案,由此熟練掌復制粘貼程序的用法。三、拓展練習 四、任務三 奇思妙想(二選一)(7分鐘)優化三打白骨精作品;創作其他西游記小故事圖形化編程作品。出示挑戰:提供角色素材(縮略圖):作品分享(10分鐘)以小組為單位,組內推薦一位同學上臺演示并講解作品,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評價要點提示:從主題、角色、動作、故事等方面進行評價。學生上臺展示分享: 小組合作,自主嘗試創建新角色,復制腳本。欣賞作品,并點評。聆聽他人意見,進行修改。 進行分層教學,可繼續優化三打白骨精的皮影作品,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創作西游記小故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作品,選擇添加角色,培養學生的分析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演示,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就感。通過欣賞、點評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和表達能力。四、總結升華 (一)小結(2分鐘)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二)升華(1分鐘)介紹我國頒布的保護“非遺”的相關文件,并以韓國搶注我國“非遺”事件中,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從自我做起,從發現身邊的“非遺”做起,保護“非遺”、傳承“非遺”。(三)做UMU課堂測評卷。 進行課程小結。思考。 歸納總結,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引發思考,讓學生從自我做起,從發現身邊的“非遺”做起,保護“非遺”、傳承“非遺”。總結升華,留有余味。用UMU做課堂測評卷,讓學生對本節課做自我評價。八、板書設計(手工自制板書)九、教學反思教學設計理念:堅持以生為本,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基本理念,以最新頒布的《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為目標,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教師以現代教育信息化手段構建UMU學習評價平臺,班級優化大師構建課堂管理新模式,從而達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目的。讓學生在玩中邊做邊學,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做到“引”和“激”即可,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相互幫助,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教學實踐過程:在UMU平臺上發布課程內容,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己定制學習順序,“我的學習我做主”!運用班級優化大師即時評價功能,在課中、課后進行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相結合。教學方法:主要采用一條主線,兩重探究與多資源輔助的教學策略。教學效果:學生基本可以完成三個任務,在做第三個拓展任務時,進行分層教學,讓學生自主選擇,比如:1.優化三打白骨精作品;2.創作其他西游記小故事圖形化編程作品。兩個任務二選一,學有余力的同學用自己的方法完成任務三,同時組內互助,提高他們的自學和交流能力。技術工具應用:UMU學習平臺(含問卷:課前學情調查問卷、UMU課堂測評卷;微課;項目單;任務發布等功能)、希沃白板5、班級優化大師、微課制作(錄屏大師,剪映)、極域電子教室、Word、PPT。教學創新:1.課前利用UMU學情調查問卷,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已有知識和能力基礎,學習動機等方面進行了一個學情前測。2.在UMU平臺上發布課程內容,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己定制學習順序,“我的學習我做主”!3.運用班級優化大師即時評價功能,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相結合,既關注個體又兼顧整體,達到激勵學生,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效果。4.利用希沃白板5的拍照投屏功能,同時展示多個學生作品,進行對比,提高課堂效率。5.組內互助:完成任務的同學鼓勵他們走出自己的位置去幫助的未完成作品的同學,有助于學生互助,合作學習,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6.拓展項目進行分層教學,讓學生自主選擇,組內互助來完成作品,同時提高他們的自學和交流能力。7.課后用UMU做課堂測評卷,讓學生對本節課做自我評價。8.“非遺”與信息科技相融合,有機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悠久,和其獨特的地域文化與歷史記憶,感受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博大精深,懂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非遺文化的保護者、傳承者和傳播者。教學改進:學生面對攝像機拘謹不自信,需加強鍛煉。需增強課堂氛圍:設置互動教學環節,如游戲、問答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希望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教師能不斷創新,砥礪前行。十、參考文獻[1]任友群,黃榮懷,熊璋.從信息技術到信息科技——關于《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對話[J].課程.教材.教法,2022,42(12):21-31.DOI:10.19877/j.cnki.kcjcjf.2022.12.004.[2]王少峰.基于學習的邏輯 關注學習的發生——《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之小學階段解讀[J].江蘇教育,2022(84):21-25.[3]李柏翰,吳良輝.2022年版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解讀與教學建議[J].中小學班主任,2022(16):51-55.[4]黃宇星,林昉.《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研析[J].福建教育,2022(27):15-17.第1頁共4頁古韻非遺 光影尋蹤之皮影還可以這樣玩——有趣的圖形化編程 導學案韶關市湞江區沙梨園小學 伍灝【學習目標】知道圖形化編程的界面組成及簡單操作方法;了解角色造型,能搭建程序讓角色動起來;了解復制角色程序的方法。【學習方法】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任務】任務一 悟空動起來要求:通過程序設計使悟空動起來,可通過UMU學習平臺的微課,進行自主學習。 步驟:(可通過顏色來快速定位找到相應積木指令)。任務二 三打白骨精要求:添加新角色,復制粘貼程序,使新角色快速動起來,可通過UMU學習平臺的微課進行自主學習。 步驟: 添加新角色; 點擊所要復制的角色,右擊腳本區選擇復制程序; 點擊想要粘貼的角色,右擊腳本區選擇粘貼程序。 素材角色預覽縮略圖:任務三 奇思妙想要求:(二選一) 優化三打白骨精作品; 利用素材運用圖形化編程工具創作其他西游記小故事。 素材角色預覽縮略圖:小技巧看教材/導學案2UMU學習平臺(微課)3請教小組其他成員4請教老師當開始被點擊重復執行移動10步等特0.1秒下一個造型白餐痛白馬老大沙和升槽空精八戒1角色一12角色二13角色三14角色四15角色五16角色六17角色七】8角色八15角色九110角色十111角色十一112角色十二113賬死114牛王113快墻公主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古韻非遺 光影尋蹤》導學案.docx 《古韻非遺 光影尋蹤》教學PPT.pptx 《古韻非遺 光影尋蹤》教學設計.doc 任務一 悟空動起來 微課.mp4 任務二 復制粘貼程序 微課.mp4 認識界面 微課.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