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上華師大版科學暑假銜接第一章 運動和力 1.1 機械運動一 知識要點分析1 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2. 知道參照物、能夠根據運動情況選擇判斷參照物、能根據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3 知道常見的運動快慢比較方法4 知道速度的定義,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內涵和外延5 能進行簡單的運動計算二 考點直擊1 參照物的選擇和判斷例1 [2022·杭州] 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發車的和諧號列車上。此時,邊上有一列復興號列車也在等待發車。過了一會兒,小金說,我們的車開動了。而小杭卻說,我們的車沒有開動,因為站臺柱子沒有動。小金判斷和諧號列車開動,選取的參照物是( )A.小杭 B.和諧號列車 C.復興號列車 D.站臺柱子[命題考向: 考查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由于運動的描述與參照物有關,因此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當以地面為參照物時,站臺柱子是相對靜止的;小杭在描述時,以站臺柱子為參照物,發現和諧號列車是相對靜止的;小金認為和諧號列車發生了相對運動,但實際情況是小金與小杭、和諧號列車、站臺柱子的相對位置均未發生變化,則說明其選取的參照物是正在開動的復興號列車。]故選C2 運動狀態的判斷例2 ( 2021.揚州二模)我國研制的“億航”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具有垂直起降、 定速巡航、空中懸停等功能。在一次試飛中,試飛員感覺地面“迎”他而來,這時飛機的運動狀態是( )A .垂直起飛 B .垂直降落 C .定速巡航 D .空中懸停試飛員感覺地面“迎”他而來,說明地面相對飛機垂直運動,并且距離在不斷減小,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飛機應該是垂直降落,故B正確。故選:B.3 運動圖像在一年一度的大慶市“黎明湖端午龍舟賽”中,有人對某組在平行賽道上比賽的甲乙兩隊龍舟的速度與時間關系進行了仔細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與時間關系圖象如圖。根據圖象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t1時間內兩隊所走距離相等 B.t1時刻甲隊比乙隊運動得快C.t1時刻甲隊超過乙隊 D.t1時刻甲乙兩隊速度相等AC、由圖象可知,0~t1時間內,甲隊龍舟的平均速度小于乙隊龍舟的平均速度,由v=s/t的變形式s=vt可知,甲隊龍舟所走的距離小于乙隊龍舟走過的距離,所以,t1時刻甲隊不可能超過乙隊,故AC錯誤;BD、由圖象可知, t1時刻甲、乙兩隊速度相等,兩隊運動的快慢相同,故B錯誤、D正確。故選:D。4 運動計算例4 (2023 鄞州區)發生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況時車不能立即停止。發現情況時,司機從視覺感知到踩制動器剎車的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保持原速前進的一段距離叫反應距離。某司機沒有飲酒時的反應時間為0.3s,喝了一瓶啤酒半個小時后在尚能駕車的情況下反應時間變為0.7s.求:(1)若他駕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沒有飲酒時的反應距離是多少?(2)喝了一瓶啤酒半個小時后的反應距離是多少?(3)喝了一瓶啤酒半個小時后的反應距離比沒有飲酒時的反應距離多多少。解:(1)由v=可得,沒有飲酒時的反應距離:s1=vt1=20m/s×0.3s=6m;(2)喝了一瓶啤酒半個小時后的反應距離:s2=vt2=20m/s×0.7s=14m,(3)反應距離之差:△s=s2﹣s1=14m﹣6m=8m。答:(1)若他駕車以20m/s的速度行駛,沒有飲酒時的反應距離是6m;(2)喝了一瓶啤酒半個小時后的反應距離是14m;(3)喝了一瓶啤酒半個小時后的反應距離比沒有飲酒時的反應距離多8m。三 能力檢測(一)選擇題1.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入軌后順利與天和核心艙對接,隨后3名航天員從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進入天和核心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對接完成后,以“神舟十二號”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是運動的B.對接完成后,以“神舟十二號”為參照物,地球是靜止的C.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過程中,相對于“神舟十二號”是運動的D.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過程中,相對于“天和核心艙”是靜止的2. 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 B. C. D.3. 右圖是汽車上的速度表(指針所指數字為“80”),一輛小汽車以此速度從甲地駛向乙地,若兩地之間的路程約為3.2×105m,則( )A.該汽車的行駛速度是80m/sB.該汽車的行駛速度是80km/hC.該汽車的行駛速度是80km/sD.該汽車只要40小時就可到達乙地4. [2022·杭州] 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發車的和諧號列車上。此時,邊上有一列復興號列車也在等待發車。過了一會兒,小金說,我們的車開動了。而小杭卻說,我們的車沒有開動,因為站臺柱子沒有動。小金判斷和諧號列車開動,選取的參照物是( )A.小杭 B.和諧號列車 C.復興號列車 D.站臺柱子5. 在以速度3 m/s向東行駛的甲車上的乘客看來,乙車向東行駛;在以另一速度行駛的丙車上的乘客看來,乙車是向西行駛的,下列關于三輛車相對于地面的運動情況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乙車相對于地面向東行駛 B.乙車的速度小于丙車的速度C.甲車相對于丙車向西行駛 D.丙車相對于地面向西行駛6. (2022 濰坊)隨著5G信號的快速發展,5G無人物品派送車已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圖甲所示為無人物品派送車沿直線路徑前往派送點的情景。該車從出發點到達派送點,完成任務后返回出發位置,其行駛路程s與所用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從派送點返回出發點用時19minB.派送點到出發點的距離為1.6kmC.0~10min內派送車的平均速度為0.08km/minD.10~13min內派送車做勻速直線運動7. 2021年東京奧運會,在世界矚目的“飛人”大戰百米賽跑半決賽中,中國運動員蘇炳添以9.83秒的驚人成績排名第一,晉級決賽,刷新了新的亞洲紀錄。表格中記錄了蘇炳添和辛比內跑到距離起點30m、60m、80m、100m處所用的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30 60 80 100蘇炳添 3.73 6.29 8.03 9.83辛比內 3.86 6.46 8.16 9.90A.以辛比內為參照物,蘇炳添是靜止的B.終點裁判采用相同時間內比較路程大小的方法確定他們運動的快慢C.從30m處到60m處,辛比內比蘇炳添的平均速度大D.觀看電視轉播的人,以畫面中的觀眾為參照物,感覺屏幕內的蘇炳添在運動二、填空題8. 如圖所示是木塊在水平地面上運動時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時間間隔為0.02 s,木塊從1位置到3位置運動的距離是 cm,木塊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的速度為 m/s。 9. 小強想測某種品牌的蚊香燃燒速度,他用一鐵夾子夾在蚊香的B處,如圖所示。他用一條棉線沿著蚊香從A處繞到B處,并用簽字筆在棉線上做下兩個標記,記下A、B所在的位置,而后將 ,用刻度尺測出棉線上兩個標記間的距離s,接著在A處點燃蚊香,用秒表測得蚊香從A處燃燒到B處的時間為t,于是他就得到了蚊香燃燒的速度v= ____________(用上述所測得物理量的符號表示)。10.(2022 龍港市模擬)“智能手環”是一種穿戴式智能設備,具有計步統計、能量消耗統計和心臟監測等功能。(1)如圖所示,跑步時,以配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2)該配戴者在操場上進行慢跑鍛煉,智能手表記錄情況如圖所示,則慢跑過程中的速度是 m/s。11.南京長江大橋全長8.29km,江面的正橋長1570m,一列長110m的火車勻速行駛,通過江面正橋用了2min,這列火車的速度是________m/s,火車通過全橋需________min時間。12.(2022 蓬江區一模)帶有滴墨水裝置的小車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紙上,小車每隔相等時間t滴一滴墨水。當小車減速直線運動時,在紙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水滴,墨水滴在紙上的分布如圖所示??膳袛喑鲂≤囅? ?。ㄟx填“左”或“右”)運動。若測出圖中AE和EG的長度均為s,小車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為v1=_____ ,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2=___ (以上兩空用t、s表示)。13.(2022 青島二模)在“測量平均速度”實驗中,小明用頻閃攝影技術每隔0.5S拍攝一次小車的照片,得到了小車的頻閃圖片如圖甲所示,圖中數字的單位是cm。根據照片記錄小車的位置,小車做 直線運動(選填“加速”、“勻速”或“減速”),圖乙中能反映小車運動情況的是 ?。ㄌ睢癆”或“B”);若實驗過程中小車在路程中點的速度為v1,在時間中點的速度為v2,分析推理判定v1與v2的大小關系是:v1 v2。三、探究題14.某汽車公司組織了一次新車型節油大賽,比賽分兩組:第一組使用A型車(排量1.6L)。第二組使用B型車(排量2.0L)。A、B型車外觀和體積相同,屬于同一產品系列。(1)你認為下列哪些評價方式可以作為比賽評價標準?_________(多選,填序號)①消耗相同體積的汽油,比誰行駛的路程長;②行駛相同的路程,比誰消耗的汽油體積少;③行駛相同的路程,比誰用的時間短;④用“”的比值大小作比較。(2)下表是三位車手的比賽成績,第一組比賽中最節油的選手是_________________。組別 選手 駕駛車型 消耗汽油(L) 行駛時間(min) 行駛路程第一組 馬健 A型 1 23.2 20.23董杰 A型 1 28.6 22.59陳超 A型 1 27.5 22.80第二組 馬健 B型 1 15.3 17.68董杰 B型 1 18.2 19.10陳超 B型 1 17.3 18.25(3)從本次比賽數據看,_________型車比較節油。(4)近年來,政府鼓勵小排量、限制大排量汽車有什么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圖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律”實驗中:從0點開始的路程s/cm 0 10 20 30 40 50從0點開始計時的時間t/s 0 1.25 2.50 3.75 5.00 6.25(1)實驗小組的同學在討論“如何測量氣泡從0點運動到10cm、20cm、30cm和40cm處所用的時間?”,甲同學的方案是“將玻璃管翻轉豎直放置后立即計時”;乙同學的方案是“將玻璃管翻轉豎直放置后,等氣泡運動上升一定距離開始計時”。 ?。ㄟx填“甲”或“乙“)同學的方案更科學。(2)氣泡上升時,以氣泡為參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ㄟx填“運動”或“靜止”)的;(3)若測得氣泡從管子的底端運動到頂端的路程為56cm,用的時間為7s,則這個過程中氣泡的平均速度為 m/s;(4)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為便于時間的測量,應使氣泡在管內運動得較 ?。ㄟx填“快”或“慢”)。四、計算題16.有一位乘客坐在一列速度為V1=14米/秒行駛的火車上,從窗口看見另一列火車迎面駛來,本車長140米,速度V2=14米/秒,問:這列火車多長時間完全從乘客身邊經過。17.今年國慶節期間,小濱從遵義乘火車去北京旅游,他乘坐的火車長為500m。途中當火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穿過一條隧道時,小濱測出自己通過該隧道的時間為1min5s。(1)旅途中小濱觀察到的緊鄰居民住房的鐵路旁修建有高墻,其作用是什么?(2)該隧道的長度為多少米?(3)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需要的時間為多少秒?(4)若該火車通過一座長為0.8km的大橋時,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為12s,則該火車過橋的平均速度為多少?機械運動(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 故選:C。解:A、對接完成后,以“神舟十二號”為參照物,“天和核心艙”相對于“神舟十二號”的位置沒有發生改變,因此“天和核心艙”是靜止的,故A錯誤;B、對接完成后,以“神舟十二號”為參照物,地球相對于“神舟十二號”的位置發生了改變,則地球是運動的,故B錯誤;CD、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過程中,航天員進入過程,相對于神州,有距離上的變化,是運動的,故C正確,D錯誤。故選:C。2. BA.該圖像是變化的曲線,并且隨時間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體做加速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該圖像表示物體的速度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符合題意;C.該圖像是變化的曲線,并且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在變小,即物體做減速運動,故C不符合題意;D.該圖像表示物體的速度均勻增大,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3. B【分析】從汽車上的速度表可知車的行駛速度為80km/h,由公式t=可求得從甲地至乙地所需要的時間。解:ABC、由題和圖示可知,速度表指針所指數字為“80”,單位為km/h,則該汽車的行駛速度為v=80km/h,故AC錯誤,B正確;D、已知甲、乙兩地之間的路程約為s=3.2×105m=3.2×102km,則由v=得需要的時間:t===4h,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速度公式的應用和速度表的認識,關鍵要學會認識速度表和單位的換算,這是本題的難點。4. C[命題考向: 考查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解析:由于運動的描述與參照物有關,因此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當以地面為參照物時,站臺柱子是相對靜止的;小杭在描述時,以站臺柱子為參照物,發現和諧號列車是相對靜止的;小金認為和諧號列車發生了相對運動,但實際情況是小金與小杭、和諧號列車、站臺柱子的相對位置均未發生變化,則說明其選取的參照物是正在開動的復興號列車。]故選C5. DD [解析] 甲車以3 m/s的速度相對于地面向東運動,甲車上的乘客看到乙車向東行駛,故乙車相對于地面向東行駛,且速度大于甲車;丙車上的乘客認為乙車向西行駛,則丙車相對于地面向東行駛,且速度大于乙車。6. C【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速度的計算和公式的應用.【分析】(1)在s﹣t圖像中,平行t軸的圖像代表著靜止不動;(2)根據題意派送車從出發點到派送點,又從派送點返回出發點,所以乙圖圖像中0~10min為從出發點到派送點,10~13min為派送車在派送點停留,13~19min為派送車從派送點返回出發點;(3)求某段路程或者某段時間的平均速度可以用公式:。解:A、從派送點返回出發點用時為19min﹣13min=6min,故A錯誤;B、派送點到出發點的距離為1.6km﹣0.8km=0.8km,故B錯誤;C、0~10min內派送車的平均速度為:,故C正確;D、10~13min內,根據圖像平行t軸,派送車靜止不動,故D錯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察了路程時間圖像、平均速度的計算等運動的綜合內容,學會看s﹣t圖像是重點。7. D。解:A、以辛比內為參照物,蘇炳添與辛比內之間有位置變化,所以蘇炳添是運動的,故A錯誤;B、終點裁判采用運動相同的路程,比較時間長短的方法確定他們運動的快慢,故B錯誤;C、從30m處到60m處,辛比內與蘇炳添運動的路程相同,辛比內用時6.46s﹣3.86s=2.6s,蘇炳添用時6.29s﹣3.73s=2.56s,根據v=可知,辛比內比蘇炳添的平均速度小,故C錯誤;D、以畫面中的觀眾為參照物,屏幕內的蘇炳添與畫面中的觀眾之間有位置變化,所以觀看電視轉播的人感覺屏幕內的蘇炳添在運動,故D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8. 3.60 0.93.60 0.9[解析] 由圖可知,木塊從1位置到3位置運動的距離是3.60 cm;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的距離是5.40 cm,用時0.06 s,則速度v===90 cm/s=0.9 m/s。9. 故答案為:棉線拉直;。【分析】(1)由于刻度尺是直的,而圖中是曲線,如果直接用來測量這個曲線的長度,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采用轉換法間接測量物體的長度。(2)計算平均速度的公式為v=。解:用一條棉線沿著蚊香從A處繞到B處,并用簽字筆在棉線上做下兩個標記,記下A、B所在的位置,把這段細棉線拉直,用刻度尺測出這段棉線的長度s,即為這段蚊香的長度s;在A處點燃蚊香,用秒表測得蚊香從A處燃燒到B處的時間為t,則蚊香燃燒的速度v=。故答案為:棉線拉直;。【點評】本題為一開放性題目,利用轉換法測出蚊香的長度是解題的關鍵;在生活實踐中,測量長度的方法很多,同學們要抓住學科特點,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多做實驗,用最巧妙的方法達到測量目的。10.(1)靜止;(2)3【考點】速度的計算和公式的應用;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分析】(1)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就看它與參照物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2)根據圖中佩戴者運動的時間和距離,利用速度公式v=進行計算。解:(1)以佩戴者手腕為參照物,智能運動手環相當于手腕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智能運動手環是靜止的;(2)由圖可知,佩戴者運動的時間和距離分別為t=8min20s=500s,s=1.5km=1500m,運動速度:v===3m/s。故答案為:(1)靜止;(2)3。【點評】此題以佩戴智能運動手環為載體,考查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速度公式及其應用等,難度不大。11.14 10。14 10。12.左;;【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分析】紙帶上任意兩個“滴痕”的時間間隔等于滴墨水的間隔時間,小車每隔相等時間滴一滴墨水,所以紙帶上任意相鄰兩個“滴痕”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1)當小車減速直線運動時,在相等的時間內,運動的路程會越來越小,據此判斷小車的運動方向;(2)根據題意結合圖中信息,找到小車在前半程和全程的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小車運動過程中前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解:(1)紙帶上任意兩個“滴痕”的時間間隔等于滴墨水的間隔時間,小車每隔相等時間滴一滴墨水,所以紙帶上任意相鄰兩個“滴痕”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當小車減速直線運動時,在相等的時間內,運動的路程會越來越小,由圖可知,小車從右往左,兩點間的間隔越來越小,所以,小車是向左運動的;(2)由圖可知,小車前半程是路程是EG段,路程s1=s,時間t1=2t,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1==;小車全程是路程是AG段,路程s2=2s,時間t2=6t,全程的平均速度:v===。故答案為:左;;。【點評】本題考查了對小車運動狀態的判斷以及平均速度的計算,關鍵是求出小車運動的時間。13.加速;B;>【考點】變速運動與平均速度.【分析】(1)小車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則小車做勻速運動,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則物體做變速運動;(2)根據小車的運動情況判斷出小車的運動圖象;(3)根據小車做加速運動分析經過路程中點和經過時間中點的速度大小,從而得到速度關系。解:(1)由圖甲可知,小車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來越長,所以可知小車做加速直線運動;(2)圖乙A表示物體做勻速運動,不符合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圖乙B表示隨著時間增加,速度在增大,符合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情況,故選:B;(3)小車從斜面上靜止滑下時速度在增大,是做加速運動,則時間中點未到達路程中點,所以路程中點的速度大于時間中點的速度,即v1>v2。故答案為:加速;B;>。【點評】本題是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考查了運動狀態的判斷、平均速度的理解、對加速運動的圖象的認識等,屬于一道中等題。三、探究題14.1、2、4 陳超 A型 節能減排、低碳環保1、2、4 陳超 A型 節能減排、低碳環保(1)[1]影響汽車油耗的因素是:消耗汽油體積、行駛的路程;由此分析可知評價方式①②④可以作為比賽評價標準;(2)[2]三位車手在消耗相同汽油體積情況下,陳超行駛的路程遠,所以第一組比賽中最節油的選手是陳超;(3)[3]A、B兩種車型中,消耗相同汽油體積情況下,A型行駛的路程遠,所以A型車比較節油;(4)[4]政府鼓勵小排量、限制大排量汽車的意義是:節約能源,降低污染;15.故答案為:(1)乙;(2)運動;(3)0.08;(4)慢。【分析】(1)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速度一直保持不變,路程隨著運動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是不變的。(2)利用塞子與氣泡之間的位置關系是否變化,結合機械運動中有關于運動和靜止的定義,即可確定答案。(3)根據題目中告訴的路程與時間結合速度的計算公式,即可求得氣泡的平均速度。(4)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識,即可知道哪種情況更便于測量氣泡的運動時間和距離。解:(1)因為實驗目的是測量氣泡從O點運動到10cm、20cm、30cm和40cm處所用的時間,因此將玻璃管翻轉豎直放置后,等氣泡運動上升到0位置時開始計時,故同意乙同學的方案;(2)因為塞子向對于氣泡的位置在不斷的變化,所以,塞子是運動的。因氣泡是在上升過程中,所以若以上升的氣泡為參照物,塞子是向下運動的。(3)由題知,路程s=56cm=0.56m,時間t=7s.則氣泡的速度:v===8cm/s=0.08m/s。(4)要測量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和對應的時間。由于物體是動態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可知,物體運動的越慢,越易于測量。故應使氣泡在管內運動得較慢。故答案為:(1)乙;(2)運動;(3)0.08;(4)慢。【點評】此題考查到了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由于氣泡的運動,導致了塞子與氣泡間的位置的變化,氣泡被選作參照物后,氣泡就靜止不動,所以位置的變化是由塞子引起的,故塞子是運動的。此外還考查了速度的計算,計算時要注意統一使用國際單位制單位,綜合性較強,而且有一定的難度。四、計算題16.5秒5秒火車相對于人的速度:v=v1+v2=28米/秒火車長:s=140米時間: t= ==5s。答:這列火車5s完全從乘客身邊經過。17.答:(1)在緊鄰居民住房的鐵路旁修建有高墻,其作用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音的;(2)該隧道的長度為1300米;(3)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需要的時間為90秒;(4)若該火車通過一座長為0.8km的大橋時,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為12s,則該火車過橋的平均速度為25m/s。【分析】(1)在緊鄰居民住房的鐵路旁修建有高墻,其作用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音的;(2)已知小明的速度和時間由速度公式可得隧道的長度;(3)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行駛的路程等于車長與隧道長之和,根據速度公式計算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需要的時間;(4)火車完全在橋上時行駛的路程為橋長與車長之差,根據速度公式計算該火車過橋的平均速度。解:(1)在緊鄰居民住房的鐵路旁修建有高墻,其作用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音的;(2)火車行駛的速度:v=72km/h=72×m/s=20m/s;由速度公式可得,隧道的長度:L隧道=vt=20m/s×65s=1300m,(3)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行駛的路程:s=L車+L隧道=500m+1300m=1800m,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需要的時間為:t′′===90s;(4)火車完全在橋上時行駛的路程為:s′=L橋﹣L車=800m﹣500m=300m,該火車過橋的平均速度為:v′===25m/s。答:(1)在緊鄰居民住房的鐵路旁修建有高墻,其作用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音的;(2)該隧道的長度為1300米;(3)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需要的時間為90秒;(4)若該火車通過一座長為0.8km的大橋時,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為12s,則該火車過橋的平均速度為25m/s。【點評】本題考查噪音的減弱和速度公式的靈活運用,知道火車完全通過該隧道行駛的路程等于車長與隧道長之和,火車完全在橋上時行駛的路程為橋長與車長之差。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