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十三章 內能13.2 內能導學目標:1.物理觀念:(1)了解內能的概念,知道任何一個物體都具有內能。能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2)知道熱量的概念及單位。(3)結合實例分析,知道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一種方式,是內能的轉移過程。(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體內能增加或減少的一些事例。2.科學思維:會根據分子動理論用類比的方法建立內能的概念。3.科學探究:通過演示壓縮空氣做功、氣體膨脹做功,分析做功可以改變氣體的內能。4.科學態度與責任:了解用熱傳遞和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會應用相關知識解釋一些現象。導學重點:內能、熱量概念的建立,知道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途徑。導學難點:用類比的方法建立內能的概念。導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課 時:1課時導學過程課前導學1.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 運動的 能與分子 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 能。2.內能的單位是 ,符號是 。各種形式能量的單位都是 。3.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 和 。4.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 的 叫做熱量。熱量的單位是 。物體吸收熱量時 能增加, 熱量時內能減少。5.物體對外做功,內能 ;外界對物體做功,內能 。課堂導學(一)內能1.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其 運動的 能與分子 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 能。2.內能的單位是 ,符號是 。各種形式能量的單位都是 。(二)物體內能的改變3.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 和 。4.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 的 叫做熱量。熱量的單位是 。物體吸收熱量時 能增加, 熱量時內能減少。5.用打氣筒向圓形燒瓶中打氣,瓶內水上方存在著無色透明、無法 的水蒸氣;當塞子跳起來時,可以看到瓶內出現白霧,說明水蒸氣 成了可以看到的小 。在這個過程中,氣體膨脹對外做功,內能 ,溫度 。6.物體對外做功,內能 ;外界對物體做功,內能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課堂練習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物體由于做機械運動具有的能量是機械能B. 構成物體的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C. 內能的單位是焦耳D. 靜止的物體動能為零,內能也為零2.下列生活情景中,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鋸木頭時,鋸條變熱B.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變熱C.用冰袋降溫D.跑步使身體變得暖和3.下列情景屬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A.冰棒在口中熔化B.冬天曬太陽暖和C.從滑梯從滑下臀部發熱D.手腕輕度扭傷用冰袋冷敷4.如圖所示,在一個配有活塞的玻璃筒內放一小團棉花,迅速下壓活塞,硝化棉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燒B.通過此實驗可以驗證熱傳遞能改變物體的內能C.硝化棉燃燒,是因為活塞與玻璃筒壁摩擦生熱使空氣的溫度升高D.硝化棉燃燒,是因為壓縮活塞的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使筒內空氣溫度升高5. 下列情景冰粒的內能減小的是 ( )A. 云中的冰粒在下落中,溫度逐漸升高變成雨滴B. 飲料中加入冰粒,冰粒逐漸熔化C. 用木棒擊打冰粒,冰粒逐漸熔化D. 寒冷的北方跑步頭發末梢汗水成冰粒課后反思參考答案:課前導學:1.熱,動,勢,內。2.焦耳,J,焦耳。3. 熱傳遞,做功。4.能量,多少,焦耳,內,放出。5.減少,增加。課堂導學1.熱,動,勢,內。2.焦耳,J,焦耳。3. 熱傳遞,做功。4.能量,多少,焦耳,內,放出。5.看到,液化,水滴,減少,降低。6.減少,增加。課堂練習:1.D;2.C;3.C;4.D;5.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