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章復習課要點回顧 一、我們怎樣聽見聲音 1.聲音的產(chǎn)生: (1)__________的物體叫做聲源。聲源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 (2)聲音是由于物體________產(chǎn)生的;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3)人說話是靠________發(fā)聲的;一些昆蟲是靠翅膀振動發(fā)聲的;樂器中管樂器是靠空氣柱的振動發(fā)聲的、弦樂器是靠弦的振動發(fā)聲的。 2.聲音的傳播: (1)聲音靠________傳播,一切氣體、液體、固體物質(zhì)均可作傳聲的介質(zhì)。 (2)聲音在介質(zhì)中以________傳播,可以通過示波器顯示出來。 (3)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里,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 。 (4)________不能傳聲。注:月球上(太空中)的航天員只能通過無線電話交談,不能用聲音直接交談。 (5)單位時間內(nèi),聲音傳播的距離叫聲速。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________m/s。 (6)聲音在_______中傳播的快慢不同,一般來說,聲音在_______中傳播最快,液體中慢些,氣體中最慢;在同一介質(zhì)中,聲速還跟溫度有關。 3.人耳聽到聲音:聲源→介質(zhì)(空氣)→鼓膜→________→聽覺神經(jīng) 二.我們怎樣區(qū)分聲音 聲音的三要素(三特征):音調(diào)、響度、________。 1.音調(diào):聲音的________。 ①音調(diào)與聲源的 有關。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 ②頻率:聲源每秒振動的次數(shù),單位:赫茲(Hz)。 ③可用波形來比較頻率,相同時間內(nèi),波的個數(shù)多,頻率高,音調(diào)高。 2.響度:聲音的________(即大小)。 ①響度跟________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還跟距聲源的距離有關,距發(fā)聲體越近,響度越大。 ②響度通常用________(dB)來計量聲音的強弱。 ③用波形來比較振幅,振幅小,響度小。(響度看高低) 3.音色(音品):聲音的品質(zhì) ①不同發(fā)聲體的音色_______。 ②我們辨別不同的發(fā)聲體,就是利用音色不同。 三、讓聲音為人類服務 1.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_______。 2.超聲:①振動頻率 20 000 Hz的聲音叫做超聲;②應用:定位、通信、勘察、檢測、診療。 3.次聲:①振動頻率 20 Hz的聲音叫次聲;②應用:定位、預報臺風、火山和地震活動等。 4.噪聲污染控制途徑:(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人耳處) ①消聲:改造噪聲源、加防護罩或消聲器;②_______:植樹種草、使用吸音材料(吸音棉、吸聲板);③隔聲:隔音墻、隔音板、帶耳罩、塞棉花、捂住耳朵。 5.四大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 污染、固體廢物污染。 6.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利用 探測海深、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和能量(超聲波粉碎腎結(jié)石、飛機場旁邊的玻璃被震碎等)。 本章熱點題型 一、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 例1 小華和小剛用棉線連接了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以下是他們對“土電話”的探究。 (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xiàn)10 m間的通話,這表明__________。 (2)用“土電話”時,另一同學用手捏住棉線的某一部分,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隔相同距離,以相同的響度講話,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固體能夠傳聲 (2)振動產(chǎn)生聲音,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就停止 (3)金屬的傳聲效果好 跟蹤練習 1.將敲響的銅鑼用手一按,聲音會馬上消失,這是因為 ( ) A.聲音的傳播速度小了 B.聲音傳到人體中去了 C.銅鑼停止了振動 D.聲音的傳播速度變大了 2.某寺院內(nèi)有一大鐘,人們經(jīng)常會撞鐘祈福,在大鐘敲響后,雖然停止對大鐘的撞擊,大鐘仍“余音不止”。對于其原因,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余音是大鐘的回聲 B.大鐘仍在振動 C.是人的聽覺“延長”了時間 D.大鐘雖已停止振動,但空氣仍在振動 3.關于聲的發(fā)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聲源一定在振動 C.振動快的物體能發(fā)聲,振動慢的物體不能發(fā)聲 D.不振動的物體也有可能發(fā)聲 4.下列關于聲音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物體發(fā)聲是靠敲打?qū)崿F(xiàn)的 B.一切聲源都在振動 C.物體振動停止后,聲音立即消失 D.只有固體才能發(fā)聲 二、聲音的特性 例2 圖示為我國民族吹管樂器——嗩吶,用它吹奏名曲《百鳥朝鳳》時,模仿的多種鳥兒叫聲悅耳動聽,讓人仿佛置身于百鳥爭鳴的森林之中。關于嗩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調(diào) B.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主要改變聲音的響度 C.嗩吶前端的喇叭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色 D.嗩吶模仿的鳥兒叫聲令人愉悅,是樂音 答案:D 跟蹤練習 5.二胡是中國的民族樂器,有粗(內(nèi)弦)、細(外弦)兩根弦,拉弓時馬尾和弦摩擦發(fā)出聲音,下列做法不能改變二胡音調(diào)的是( ) A.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B.用手指按壓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C.旋轉(zhuǎn)弦軸,增加弦的張緊度 D.手指按壓在弦的相同位置,從摩擦內(nèi)弦換到摩擦外弦 6.“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我們能區(qū)分蛙聲是根據(jù)聲音的( ) A.音調(diào)不同 B.響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頻率不同 7.夏商時期,已有銅制的鈴和皮質(zhì)的鼓。 人耳能分辨出鈴聲和鼓聲是根據(jù)聲音的( ) A.音調(diào) B.響度 C.音色 D.頻率 三、波形的分析 例3 下面的波形分別表示甲、乙兩個音叉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的振動情況。從波形圖可以知道: (1)甲音叉振動的波的個數(shù)比乙音叉的________,即甲音叉振動的頻率________,說明甲音叉發(fā)出的聲音音調(diào)________。 (2)甲音叉振動的波的振幅比乙音叉的________,即乙音叉振動時振幅________,說明甲音叉發(fā)出的聲音響度________。 答案:(1)多 高 高 (2) 大 小 大 跟蹤練習 8.仔細觀察圖中所示兩個波形圖,_______的音調(diào)高,_______的響度大。 四、聲的利用及噪聲 例4 下列事實中,應用了次聲波的是( ) A.用聲吶測海底深度 B.蝙蝠判斷物體的位置和距離 C.海豚判斷物體的位置和大小 D.預報海嘯和臺風 答案:D 例5 晚飯后,爸爸坐在客廳里收看新聞,影響了書房中小明的學習。電視發(fā)出的聲音對小明來說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噪聲。噪聲會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城市主要路口設有噪聲監(jiān)測設備,某時刻該設備的顯示屏上顯示58.60的數(shù)字,這個數(shù)字的單位是__________。噪聲監(jiān)測設備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減弱噪聲。在學校或住宅區(qū)種植花草樹木屬于在________________減弱噪聲。 答案:是 dB 不能 傳播過程中 跟蹤練習 9.中國最年輕的兵種——特種兵,被稱為“陸地猛虎、海底蛟龍、空中雄鷹”,他們裝備著黑色特種作戰(zhàn)消音靴,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消音靴能夠在__________處減弱噪聲,這樣做主要是防止__________(選填“音調(diào)”或“響度”)過大而暴露目標。 10.小明家臨街而住,于是在家裝了一個噪聲監(jiān)測儀,如圖所示,在監(jiān)測儀上看到顯示的數(shù)字,請你替它補上單位:54.4__________。利用噪聲監(jiān)測儀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 減弱噪聲,噪聲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11.聲音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以下有關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雨滴落在地面上會發(fā)出聲音,說明物體不振動也可以發(fā)聲 B.用超聲波可擊碎人體內(nèi)結(jié)石,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 C.市區(qū)內(nèi)禁鳴喇叭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 D.用聲吶探測海底深度,是因為超聲波比次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大 五、聲的綜合計算 例6 如圖甲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聲測速儀測量車速的示意圖,測速儀發(fā)出并接收超聲波脈沖信號,根據(jù)發(fā)出和接收到的信號的時間差,測出被測物體的速度。圖乙中、是測速儀發(fā)出的超聲波信號,、分別是p1、p2由汽車反射回來的信號。設測速儀勻速掃描,、之間的時間間隔Δt=1.0 s,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v=340 m/s,若汽車是勻速行駛的,則根據(jù)圖乙可知,汽車在接收到、兩個信號之間的時間內(nèi)前進的距離是多少?汽車的速度是多少? 解:測速儀勻速掃描,、之間的時間間隔Δt=1.0 s,由題圖乙可知、之間有30個小格,故每一小格對應的時間間隔,、間有12小格,說明、之間的時間間隔,同理,可求得、之間的時間間隔。因此,汽車接收到、信號時離測速儀的距離分別為、,汽車在此段時間內(nèi)前進的距離。 汽車接收到、兩個信號的時刻應分別對應于題圖乙、的中點和、的中點,其間有28.5個小格,即汽車接收到、兩個信號的時間間隔,所以汽車的速度。 參考答案: 要點回顧 一、1.(1) 正在發(fā)聲 (2)振動 (3)聲帶振動 2.(1)介質(zhì) (2)聲波的形式 (3)回聲 (4)真空 (5)340 (6)不同介質(zhì) 固體 3. 聽小骨 二、音色 1. 高低 振動頻率 2. 強弱 聲源振幅 分貝 3. 不同 三、1. 20-20000Hz 2.高于 3.低于 4. 吸聲 5. 大氣 6. 聲吶 跟蹤練習 1.C 2.B 3.B 4.B 5.A 6.C 7.C 8.甲 乙 9.聲源 響度 10.dB 不能 不能 11.B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