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蘇科版新八年級物理暑假輔導課(自學)必備】第01講 聲音是什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蘇科版新八年級物理暑假輔導課(自學)必備】第01講 聲音是什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01講 聲音是什么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知道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3.了解聲音是一種波,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
4.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知道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速。
一、聲音的產生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1、聲音產生的原因
2、演示實驗:
用小錘先敲響音叉,然后靠近靜止懸掛乒乓球,我們能夠觀察到乒乓球被發聲的音叉彈開。
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轉換法:將不容易直接觀察到的細微現象,通過某種方式形象直觀地顯現出來。
本實驗:被彈開的乒乓球,放大了音叉細微的振動。
3、聲源 正在振動的物體 叫作聲源。
典例:如圖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紙屑,敲一下鼓面,在聽到鼓聲的同時會觀察到紙屑________。這一現象說明,發聲的物體在_______,將敲響的鼓面用手按住,響聲會消失,這是因為___________。
解析:鼓面振動時引起了鼓面上紙屑地跳動,反過來紙屑地跳動,說明鼓面在振動,如果用手按住鼓面的振動停止,所以聲音會消失。
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情景 現象 分析 結論
某人的手機響起 本人和周圍的人都能聽到聲音 聲音的傳播路徑,手機(聲源)→空氣→耳朵 聲音能夠通過空氣傳播
把正在發聲的手機放在玻璃罩內 周圍的人都能聽到聲音 聲音的傳播路徑,手機(聲源)→空氣→玻璃→空氣→耳朵 聲音能夠通過氣體和固體傳播
把正在發聲的手機懸掛在瓶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然后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瓶中 抽氣過程中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空氣在漸漸進入評論的過程中,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大 推理:如果沒有空氣,聲音將不能傳播 真空不能傳聲
大量實驗表明: 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三、聲音是一種波
1、聲波
聲音在物質中是以波的形式進行傳播的,我們把它叫做聲波。
2、聲能
聲波能使燭焰晃動,強大的聲波沖擊會破壞堅硬的物體,這些都說明聲音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做聲能。
3、聲能的利用:生活中利用超聲波清洗精密儀器,醫學上利用超聲波擊碎人體內的結石等。
四、聲速
1、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較大,在液體中傳播的速度次之,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較小。通常情況下,空氣中的聲速約為340m/s
2、聲音傳播的速度除了與傳播聲音的介質有關外,還與介質的溫度有關。一般來說,介質的溫度越高,聲音傳播的速度越大。
3、回聲:聲波在傳播過程中,當遇到障礙物時會被反射回來,形成回聲。
人耳能分辨回聲與原聲的條件:當反射回來的聲音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秒以上時,人耳能將原聲與回聲區分開來,既能聽到原聲,也能聽到回聲。當障礙物離人耳太近時,原聲與回聲混在一起,使原聲加強,聽起來更響亮。
考點一:聲音的產生
例1.確定聲源:弦樂是______的振動產生的;管樂是______的振動產生的;打擊樂是由被打擊______的振動產生的等。
考點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例2.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  )
A.我們聽到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 B.將要上鉤的魚被岸邊的說話聲嚇跑
C.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 D.人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
考點三:聲速
例3.閱讀下面數據回答問題:
幾種物質中的聲速/(m/s)
空氣(15℃)340空氣(25℃) 346 空氣(35℃)352 煤油(25℃)1324 蒸餾水(25℃)1497 海水(25℃)1531銅(棒)3750 大理石3810 鉛(棒)5000 鐵(棒)5200
(1)空氣中的聲速是___________m/s(當時的溫度為15℃);空氣中的聲速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由上面的表格可得出:一般情況下,固體中聲音傳播的速度 ___________液體中聲音傳播的速度,氣體中聲音傳播的速度___________液體中聲音傳播的速度(選填大于或小于);
(3)以上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____。真空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傳聲;
(4)甲同學把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乙同學在鐵管的另一端敲擊鐵管,甲同學會聽到___________次聲音。
1.(2022.山東泰安)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發現小球被多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  )
A.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B.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C.把聲音的振動時間延遲 D.使聲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聲
2.(2022.廣東深圳)以下幾個現象能說明聲音產生的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把玻璃鐘罩內的空氣抽出一些后,鐘聲明顯減弱
B.把正在發聲的收音機放在塑料袋里后沒入水中,仍能聽到收音機發出的聲音
C.拉小提琴時,在隔壁房間里也能聽到悠揚的琴聲
D.撥動吉他的琴弦發出聲音時,放在弦上的小紙片會被琴弦彈開
3.(2022.江蘇無錫)若太空隕石撞擊在月球表面,繞月球飛行的宇航員不能聽到撞擊的爆炸聲,是因為(  )
A.隕石撞擊在月球表面,但沒有產生振動 B.隕石撞擊在月球表面,但振動微小,導致聲音太小
C.隕石撞擊在月球表面,但真空不能傳聲 D.以上原因均不是
4.下表是聲音在各種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根據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介質 水(0oC) 水(15oC) 水(20oC) 冰(0oC) 軟橡膠 軟木 鐵棒
v/(m/s) 1440 1470 1480 3230 45 500 5200
A.水中聲速大小跟水的溫度有關 B.水中聲速大小跟水的狀態有關
C.固態介質中聲速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 D.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
5.(2022.廣西玉林)抗日戰爭時期,歌曲《黃河大合唱》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歌中唱到:“風在吼,黃河在咆哮”,這里面涉及到的聲源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2.重慶)疫情期間,國家大劇院推出了線上音樂會,同學們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優質演出。優美的琴聲來自琴弦的 _____,聲音是以 _____的形式傳播的。
7.如圖所示,是同學們在進行探究聲音傳播的實驗。他們將一只電鈴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接通電路,可清楚地聽到鈴聲。用抽氣機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將會發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這時聲音會___________,同學們進行了進一步的思考,得出了實驗的結論是____。
8.(2023.湖南岳陽)下列表格給出了聲音在某些介質中的速度v
介質 v/(m·s-1) 介質 v/(m·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軟橡膠(常溫) 40——50
水(20℃) 1480 軟木 500
海水(25℃) 1531 鐵(棒) 5200
分析表格給出的信息,能夠知道聲速大小可能和______有關,聲速大小還可能和_______有關。若海水溫度為25℃,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射聲波,經過2s后收到回波,海水深度為_____m。
9.(2022.江蘇無錫)聲波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物,會在障礙物的表面發生__________形成回聲。人耳能夠聽到回聲的條件是:原聲和回聲的時間差在__________秒以上。
1.鑼發聲的時候用手按住鑼面,鑼就停止發聲了,這是因為(  )
A.手吸收了聲音 B.手不能傳播聲音
C.手反射了聲音 D.鑼面停止振動
2.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  )
A.我們聽到雨滴打在傘上嗒嗒聲 B.我們聽樹枝上小鳥的唧喳聲
C.將要上鉤的魚被岸上的說話聲嚇跑 D.人在小溪邊聽到空中的飛機聲音
3.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向正在發聲的水平放置的鼓面上撒些碎紙屑,碎紙屑不停地跳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
A.使聲音的振動時間延長 B.把鼓面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C.使鼓面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D.使聲波多次反射形成回聲
4.下列的實驗實例中,能說明聲音的傳播條件的一組是(  )
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
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有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
丙:宇航員在飛船艙外工作時,他們之間的對話必須借助電子通訊設備才能進行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5.古詩《小兒垂釣》中有“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面對路人詢問,只是招招手卻不作聲,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角度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波從空氣傳入水中后,傳播速度不變
B.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不能在水中傳播
C.小兒回答路人的詢問聲能在水中傳播,會驚跑魚兒
D.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
6.在敲響大古鐘時,有同學發現停止對大鐘的撞擊后,大鐘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鐘聲的回音 B.大鐘還在振動
C.鐘停止振動,空氣還在振動 D.人的聽覺發生“延長”
7.陶塤,陶笛,阿烏是中國最古老的閉口吹奏樂器,他們都是通過_____振動而發聲。
8.人耳能區分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______以上時,人耳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原聲和回聲(當聲速為340m/s時,障礙物距人耳至少為______)。
9.如圖所示,用橡皮錘去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能發聲,并把泡沫塑料小球彈起。若在月球上做這個實驗,泡沫塑料小球______(選填“會”或“不會”)被彈起,作出這樣判斷的依據是______。
10.操場上有一根裝滿水的長鐵管,一名同學在一端敲了一下,另一端的同學能聽到___________次聲音;其中,第一次聲音是通過___________傳播的,這個現象說明___________。
11.地震中被困在建筑廢墟中的人用石塊敲擊水管向外而求救,這是利用___________能傳播聲音。而聲音能傳遞_________,聽到求救的救援人員會快速組織救援;故困在雪山的人不能高聲求救,這是因為聲音能傳遞_________容易引起雪崩。
12.小明同學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做了下面的實驗。
(1)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這說明了______;
(2)如圖乙所示,將正在發聲的小電鈴懸空放在連通于抽氣機的密閉玻璃罩內,在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的過程中,所聽到的聲音將會逐漸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不能傳聲;
(3)將正在響鈴的鬧鐘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聽到鈴聲,說明水可以_______。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01講 聲音是什么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知道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3.了解聲音是一種波,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
4.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知道通常情況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速。
一、聲音的產生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1、聲音產生的原因
2、演示實驗:
用小錘先敲響音叉,然后靠近靜止懸掛乒乓球,我們能夠觀察到乒乓球被發聲的音叉彈開。
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轉換法:將不容易直接觀察到的細微現象,通過某種方式形象直觀地顯現出來。
本實驗:被彈開的乒乓球,放大了音叉細微的振動。
3、聲源 正在振動的物體 叫作聲源。
典例:如圖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紙屑,敲一下鼓面,在聽到鼓聲的同時會觀察到紙屑________。這一現象說明,發聲的物體在_______,將敲響的鼓面用手按住,響聲會消失,這是因為___________。
解析:鼓面振動時引起了鼓面上紙屑地跳動,反過來紙屑地跳動,說明鼓面在振動,如果用手按住鼓面的振動停止,所以聲音會消失。
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情景 現象 分析 結論
某人的手機響起 本人和周圍的人都能聽到聲音 聲音的傳播路徑,手機(聲源)→空氣→耳朵 聲音能夠通過空氣傳播
把正在發聲的手機放在玻璃罩內 周圍的人都能聽到聲音 聲音的傳播路徑,手機(聲源)→空氣→玻璃→空氣→耳朵 聲音能夠通過氣體和固體傳播
把正在發聲的手機懸掛在瓶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然后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瓶中 抽氣過程中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空氣在漸漸進入評論的過程中,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大 推理:如果沒有空氣,聲音將不能傳播 真空不能傳聲
大量實驗表明: 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三、聲音是一種波
1、聲波
聲音在物質中是以波的形式進行傳播的,我們把它叫做聲波。
2、聲能
聲波能使燭焰晃動,強大的聲波沖擊會破壞堅硬的物體,這些都說明聲音具有能量,這種能量叫做聲能。
3、聲能的利用:生活中利用超聲波清洗精密儀器,醫學上利用超聲波擊碎人體內的結石等。
四、聲速
1、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較大,在液體中傳播的速度次之,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較小。通常情況下,空氣中的聲速約為340m/s
2、聲音傳播的速度除了與傳播聲音的介質有關外,還與介質的溫度有關。一般來說,介質的溫度越高,聲音傳播的速度越大。
3、回聲:聲波在傳播過程中,當遇到障礙物時會被反射回來,形成回聲。
人耳能分辨回聲與原聲的條件:當反射回來的聲音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秒以上時,人耳能將原聲與回聲區分開來,既能聽到原聲,也能聽到回聲。當障礙物離人耳太近時,原聲與回聲混在一起,使原聲加強,聽起來更響亮。
考點一:聲音的產生
例1.確定聲源:弦樂是______的振動產生的;管樂是______的振動產生的;打擊樂是由被打擊______的振動產生的等。
【答案】 琴弦 空氣柱 樂器
【詳解】[1][2][3]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所以弦樂是琴弦的振動產生的;管樂是空氣柱的振動產生的;打擊樂是由被打擊樂器的振動產生的。
考點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例2.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  )
A.我們聽到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 B.將要上鉤的魚被岸邊的說話聲嚇跑
C.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 D.人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
【答案】B
【詳解】A.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的,故A不符合題意;
B.因為聲音可以通過水進行傳播,所以魚會被岸上的說話聲嚇跑,故B符合題意;
C.小鳥的“唧唧”聲也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的,故C不符合題意;
D.人聽到流水的“嘩嘩”聲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考點三:聲速
例3.閱讀下面數據回答問題:
幾種物質中的聲速/(m/s)
空氣(15℃)340空氣(25℃) 346 空氣(35℃)352 煤油(25℃)1324 蒸餾水(25℃)1497 海水(25℃)1531銅(棒)3750 大理石3810 鉛(棒)5000 鐵(棒)5200
(1)空氣中的聲速是___________m/s(當時的溫度為15℃);空氣中的聲速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由上面的表格可得出:一般情況下,固體中聲音傳播的速度 ___________液體中聲音傳播的速度,氣體中聲音傳播的速度___________液體中聲音傳播的速度(選填大于或小于);
(3)以上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____。真空_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傳聲;
(4)甲同學把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乙同學在鐵管的另一端敲擊鐵管,甲同學會聽到___________次聲音。
【答案】 340 增大 大于 小于 介質 不能 2
【詳解】(1)[1]由表格數據可知,當溫度為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
[2]由表格數據可知,當溫度為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當溫度為2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6m/s;當溫度為3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52m/s。由此可得,空氣中的聲速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3][4]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在固體中最快,其次是液體中,最后是在氣體中。
(3)[5][6]根據聲音的傳播特性以及以上分析可得,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4)[7]甲同學把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乙同學在鐵管的另一端敲擊鐵管,甲同學會聽到2次聲音,一次是鐵管傳播過來的,一次是空氣傳播過來的。
1.如圖所示,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發現小球被多次彈開。這樣做是為了(  )
A.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B.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C.把聲音的振動時間延遲 D.使聲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聲
【答案】A
【詳解】用小錘敲擊音叉,音叉振動發聲,但振幅較小,難以觀察。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輕質小球,小球被振動的音叉彈開,幅度較大,現象明顯,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2.以下幾個現象能說明聲音產生的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把玻璃鐘罩內的空氣抽出一些后,鐘聲明顯減弱
B.把正在發聲的收音機放在塑料袋里后沒入水中,仍能聽到收音機發出的聲音
C.拉小提琴時,在隔壁房間里也能聽到悠揚的琴聲
D.撥動吉他的琴弦發出聲音時,放在弦上的小紙片會被琴弦彈開
【答案】D
【詳解】A.放在玻璃鐘罩內的電鈴正在發聲,把玻璃鐘罩內空氣抽去一些后,鐘聲明顯減弱,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A不符合題意;
B.把正在發音的收音機密封在塑料袋內,然后放入水中,人們能聽到收音機發出的聲音,說明聲音可知在空氣和水中傳播,故B不符合題意;
C.拉小提琴時,在隔壁房間里也能聽到悠揚的琴聲,說明聲音可知在空氣和固體中傳播,故C不符合題意;
D.撥動吉他的琴弦發出聲音時,琴弦振動,把紙片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3.若太空隕石撞擊在月球表面,繞月球飛行的宇航員不能聽到撞擊的爆炸聲,是因為(  )
A.隕石撞擊在月球表面,但沒有產生振動
B.隕石撞擊在月球表面,但振動微小,導致聲音太小
C.隕石撞擊在月球表面,但真空不能傳聲
D.以上原因均不是
【答案】C
【詳解】若太空隕石撞擊在月球表面,有振動產生,但繞月球飛行的宇航員不能聽到撞擊的爆炸聲,因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真空中聲音不能傳播。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4.下表是聲音在各種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根據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介質 水(0oC) 水(15oC) 水(20oC) 冰(0oC) 軟橡膠 軟木 鐵棒
v/(m/s) 1440 1470 1480 3230 45 500 5200
A.水中聲速大小跟水的溫度有關 B.水中聲速大小跟水的狀態有關
C.固態介質中聲速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 D.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
【答案】D
【詳解】A.聲音在0℃、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說明水中聲速大小跟水的溫度有關,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
B.水和冰是同一種物質,不同狀態,由表可知,聲音的傳播速度不同,說明水中聲速大小跟水的狀態有關,故B正確,B不符合題意;
C.聲音在冰、軟橡膠、軟木、鐵棒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固態介質中聲速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故C正確,C不符合題意;
D.因為聲音傳播需要介質,所以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但表中不能得出,故D錯誤,D符合題意。
故選D。
5.抗日戰爭時期,歌曲《黃河大合唱》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歌中唱到:“風在吼,黃河在咆哮”,這里面涉及到的聲源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空氣 水
【詳解】[1][2]風是空氣流動形成的,“風在吼”涉及到的聲源是空氣;“黃河在咆哮”涉及到的聲源是黃河水。
6.疫情期間,國家大劇院推出了線上音樂會,同學們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優質演出。優美的琴聲來自琴弦的 _____,聲音是以 _____的形式傳播的。
【答案】 振動 聲波
【詳解】[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優美的琴聲來自琴弦的振動。
[2]聲音在介質中以聲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
7.如圖所示,是同學們在進行探究聲音傳播的實驗。他們將一只電鈴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接通電路,可清楚地聽到鈴聲。用抽氣機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將會發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這時聲音會___________,同學們進行了進一步的思考,得出了實驗的結論是____。
【答案】 聽到聲音逐漸變小 逐漸變大 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詳解】[1]因為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進行傳播,所以當用抽氣機逐漸抽去玻璃罩內的空氣時,因為罩內空氣稀薄,所以聲音會越來越小。
[2]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聽到的鈴聲逐漸變大。
[3]此實驗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是不能傳播聲音的。
8.下列表格給出了聲音在某些介質中的速度v
介質 v/(m·s-1) 介質 v/(m·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軟橡膠(常溫) 40——50
水(20℃) 1480 軟木 500
海水(25℃) 1531 鐵(棒) 5200
分析表格給出的信息,能夠知道聲速大小可能和______有關,聲速大小還可能和_______有關。若海水溫度為25℃,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射聲波,經過2s后收到回波,海水深度為_____m。
【答案】 溫度 介質種類 1531
【詳解】[1][2]從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水的不同溫度下,聲音在水中傳播速度不同,說明聲速與溫度有關;聲音在不同物質傳播速度不同,說明和介質種類有關。
[3]2s時間內,聲音在海水中傳播的距離為s=vt=1531m/s×2s=3062m
則海水深度為
9.聲波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物,會在障礙物的表面發生__________形成回聲。人耳能夠聽到回聲的條件是:原聲和回聲的時間差在__________秒以上。
【答案】 反射 0.1
【詳解】[1]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里,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回音壁)。
[2]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教師里聽不見老師說話的回聲、狹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使原聲加強)。
1.鑼發聲的時候用手按住鑼面,鑼就停止發聲了,這是因為(  )
A.手吸收了聲音 B.手不能傳播聲音
C.手反射了聲音 D.鑼面停止振動
【答案】D
【詳解】物體振動發聲,鑼發聲的時候用手按住鑼面,鑼面停止振動,鑼就停止發聲。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2.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  )
A.我們聽到雨滴打在傘上嗒嗒聲 B.我們聽樹枝上小鳥的唧喳聲
C.將要上鉤的魚被岸上的說話聲嚇跑 D.人在小溪邊聽到空中的飛機聲音
【答案】C
【詳解】A.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的,故B不符合題意;
C.因為聲音可以通過水進行傳播,所以魚會被岸上的說話聲嚇跑,故C符合題意;
D.人在小溪邊聽到空中的飛機聲音,是通過空氣進行傳播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在探究“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實驗中,向正在發聲的水平放置的鼓面上撒些碎紙屑,碎紙屑不停地跳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  )
A.使聲音的振動時間延長 B.把鼓面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C.使鼓面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D.使聲波多次反射形成回聲
【答案】B
【詳解】在正在發聲的水平放置的鼓面上撒些碎紙屑,碎紙屑不停地跳動,通過紙屑的跳動把鼓面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4.下列的實驗實例中,能說明聲音的傳播條件的一組是(  )
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
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有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
丙:宇航員在飛船艙外工作時,他們之間的對話必須借助電子通訊設備才能進行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答案】C
【詳解】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紙屑,敲鼓時可觀察到紙屑在不停地跳動,能夠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說明聲音的產生的條件,故甲不符合題意;
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機,當有來電時,只見指示燈閃爍,聽不見鈴聲,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說明聲音的傳播條件,故乙符合題意;
丙.宇航員在飛船艙外工作時,他們之間的對話必須借助電子通訊設備才能進行,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說明聲音的傳播條件,故丙符合題意。
故選C。
5.古詩《小兒垂釣》中有“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小兒面對路人詢問,只是招招手卻不作聲,從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角度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波從空氣傳入水中后,傳播速度不變
B.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不能在水中傳播
C.小兒回答路人的詢問聲能在水中傳播,會驚跑魚兒
D.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
【答案】C
【詳解】AD.聲波從空氣傳入水中后,傳播速度變大,故AD錯誤;
B.因為人的聲音先經空氣傳播到水中,然后再經水傳播而被魚聽到,所以聲音能在水中傳播,故B錯誤;
C.因為人的聲音先經空氣傳播到水中,然后再經水傳播而被魚聽到,就可能嚇跑將要上鉤的魚,故C正確;
故選C。
6.在敲響大古鐘時,有同學發現停止對大鐘的撞擊后,大鐘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鐘聲的回音 B.大鐘還在振動
C.鐘停止振動,空氣還在振動 D.人的聽覺發生“延長”
【答案】B
【詳解】對大鐘的撞擊后,大鐘的振動會持續一段時間,所以大鐘也會“余音未止”,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陶塤,陶笛,阿烏是中國最古老的閉口吹奏樂器,他們都是通過_____振動而發聲。
【答案】空氣柱
【詳解】陶塤,陶笛,阿烏是中國最古老的閉口吹奏樂器,閉口吹奏樂器是由樂器內空氣柱的振動產生聲音的。
8.人耳能區分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______以上時,人耳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原聲和回聲(當聲速為340m/s時,障礙物距人耳至少為______)。
【答案】 0.1s 17m
【詳解】[1][2]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發生反射形成回聲,而要區分回聲和原聲,兩者到達人耳時間需要間隔0.1s以上才能區分開。即當聲速為340m/s時,障礙物距人耳的距離至少為
9.如圖所示,用橡皮錘去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能發聲,并把泡沫塑料小球彈起。若在月球上做這個實驗,泡沫塑料小球______(選填“會”或“不會”)被彈起,作出這樣判斷的依據是______。
【答案】 不會 真空不能傳聲
【詳解】[1][2]在月球上敲擊右邊的音叉可以振動,但由于月亮上是真空環境,沒有空氣,右邊音叉無法將振動傳出去,所以左邊的音叉不會振動,泡沫塑料小球就不會被彈開。
10.操場上有一根裝滿水的長鐵管,一名同學在一端敲了一下,另一端的同學能聽到___________次聲音;其中,第一次聲音是通過___________傳播的,這個現象說明___________。
【答案】 3 鐵 聲速跟介質的種類有關
【詳解】[1][2]在裝滿水的長鐵管的一端敲一下,在鐵管的另一端聽到3次響聲,第一次是通過鐵管傳來的,第二次是通過水傳來的,第三次是通過空氣傳來的。
[3]該現象表明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或者說聲速跟介質的種類有關)。
11.地震中被困在建筑廢墟中的人用石塊敲擊水管向外而求救,這是利用___________能傳播聲音。而聲音能傳遞_________,聽到求救的救援人員會快速組織救援;故困在雪山的人不能高聲求救,這是因為聲音能傳遞_________容易引起雪崩。
【答案】 固體 信息 能量
【詳解】[1]困在建筑物廢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辦法之一是用石塊敲擊鐵管,這是利用聲音可以固體(鐵管)中傳播的效果好,使外界的人更有可能聽到聲音。
[2]求救的救援人員聽到聲音得到信息會快速組織救援,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
[3]困在雪山的人不能高聲求救,否則有引起雪崩的危險,這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12.小明同學在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做了下面的實驗。
(1)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這說明了______;
(2)如圖乙所示,將正在發聲的小電鈴懸空放在連通于抽氣機的密閉玻璃罩內,在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的過程中,所聽到的聲音將會逐漸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不能傳聲;
(3)將正在響鈴的鬧鐘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聽到鈴聲,說明水可以_______。
【答案】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變小 真空 傳聲
【詳解】(1)[1]音叉的振動不易直接觀察。乒乓球在實驗中的作用是把音叉的振動放大,把不容易看到的現象轉換成便于觀察的現象。如圖甲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可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這說明了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2][3]用抽氣機將瓶內的空氣抽出,在抽氣機向外抽氣的過程中,能傳播聲音的空氣越來越少,所以聲音會逐漸變小,據此推理,當沒有空氣時,就無法傳出聲音,故可知真空不能傳聲。
(3)[4]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將正在響鈴的鬧鐘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聽到鈴聲,說明水可以傳聲。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收藏| 阿鲁科尔沁旗| 固原市| 望都县| 永顺县| 佛学| 和田县| 友谊县| 平和县| 康定县| 平阳县| 镇安县| 巴中市| 扶余县| 水城县| 饶阳县| 长葛市| 康乐县| 延寿县| 若尔盖县| 临桂县| 芷江| 定边县| 通州区| 宁晋县| 抚顺县| 富宁县| 银川市| 永仁县| 平舆县| 永济市| 神农架林区| 建宁县| 通渭县| 固镇县| 鄢陵县| 潍坊市| 南康市| 新建县| 永定县|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