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用水計量時間教學課件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目錄新課導入新課教學課堂小結典型習題課外延伸01020304051.新課導入想一想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古人為了計時想了很多方法,他們利用太陽的影子、燃燒線香、燃燒蠟燭等方法計量時間。除了這些方法之外,古人還想到用什么方法來計量時間呢?用水來計量時間。想一想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人們是怎樣設計水鐘這種計時工具的呢?又是怎樣利用水鐘來計時的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這個問題。2.新課教學活動探討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活動一:觀察水流的速度提出要求:把一個透明塑料飲料瓶去掉瓶底倒過來盛一些水,在瓶蓋上扎一個小孔,讓水可以從小孔中緩緩流出。注意仔細觀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勻。活動探討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在水流的過程中,切不可用手擠壓塑料瓶,而是要讓水自然的流出來,同時要仔細觀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勻。活動探討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通過仔細觀察,我們可以發現水流的速度是保持均勻的。活動中觀察到的現象:活動探討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活動二:測量水流速度的變化鐵架臺、燒杯、量桶、塑料瓶(去掉底部,在瓶蓋上扎一個小孔)、鐵圈(用來固定塑料瓶)、計時器、自來水等等。活動材料:活動探討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①按照圖中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活動方法:②用剛才的瓶子裝200毫升的水,同樣讓水從瓶蓋的小孔中流出,并用量杯接住從瓶中流出的水。活動探討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④利用同樣的方法測一測積聚到100毫升、150毫升的水分別需要多長時間。③用計時器測量量杯里的水集聚到50毫升時用了多長時間?記錄在實驗記錄表上。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活動探討再預測集聚到100毫升、150毫升時需要多長時間?實驗預測先杯子里的水集聚到50毫升時需要多長時間?把預測結果記錄在水流速度記錄表中。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活動探討水流速度記錄表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活動探討杯子中的水集聚到150毫升時,所需的時間是50毫升水的大概三倍。在活動中,水流動的速度是均勻的,不存在忽快忽慢的現象。活動現象我們發現杯子中的水每增加50毫升,需要的時間基本是相同的,換一句話說,杯子中集聚50毫升的水,所需的時間都是基本相同的。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活動探討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已經發現了水流的速度是均勻的,沒有出現忽快忽慢的現象。每集聚50毫升的水所需的時間也是基本相同的。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活動探討活動三:觀察古代水鐘古代水鐘的外部形態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活動探討古代水鐘的內部結構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活動探討盛水漏斗中的錐體是用來控制流水孔的大小的。盛水漏斗邊上的泄水孔是用來保持水位高低的。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活動探討等時性原理:找一個空酒瓶子,灌滿水以后,倒立過來,讓水流出去。反復做幾次,水流完的時間總是一定的;第一次用幾秒鐘,第二次還是幾秒鐘。這就是等時性原理。水鐘的工作原理是等時性原理。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活動探討古人為了計量時間真是想出了無數的辦法,水鐘的發明體現了古人的聰明才智。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創造精神。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活動探討問題1:水流的速度是均勻的嗎?怎樣才能讓水以均勻的速度往下流?水流的速度是均勻的。水的流速快慢主要受水鐘水壓大小的影響,也就是水的多少。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就要做到保證水壓的平穩,可以給水鐘進水中加一個分水槽,讓多余的水流到分水槽內,并保持一致呈加水狀態。也可以給水鐘加一個調節水速的開關,例如我們在醫院輸液時的那種開關。另外,水鐘滴孔要小,水量要相等。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活動探討問題2:古代的水鐘用水滴有什么好處?人們是怎樣控制水以均勻的速度往下滴的?水流具有等時性原理。因為水的流動和香的燃燒都是一種運動,時間和運動有密切的關系,只有通過運動才能表現出流逝的時間。因此,量度時間離不開運動。在貯水壺上部一側有個小孔,多余的水可以從這個小孔溢出,這樣就能保持固定的水平面,保持恒定的壓力。水從貯水壺下部的小孔流出,注入受水壺,這個孔非常小,可以使水以均勻的速度往下滴。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科學知識因為水流具有等時性原理。所以人們利用這一原理制作出了水鐘,用來計量時間。水鐘的發明體現了古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3.典型習題判斷題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1.經過研究,我們認為滴漏的滴水速度與( )無關。A.漏水孔的大小 B.容器的顏色C.滴漏中的水位 D.盛水容器的形狀2.往塑料瓶里裝上100毫升水,觀察并記錄從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的時間,重復幾次實驗后發現( )A.每次漏完所用時間完全不同 B.每次漏完時間完全相同C.每次漏完時間比較接近 D.越來越快BC4.課堂小結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通過學習知道在古代人們曾經利用水來計時。為了計量時間,他們利用水的等時性原理設計出了水鐘。5.課外延伸新課導入新課教學典型習題課外延伸課堂小結保護水資源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潤了萬物,哺育了生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是被水覆蓋著,而其中百分之九十七為海水,與我們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淡水呢,只有百分之三,而淡水中又有百分之七十八為冰川淡水,很難利用。因此,我們能利用的淡水資源是十分有限的,并且受到污染的威脅。農業、工業和城市供水需求量不斷提高導致了有限的淡水資源更為緊張。為了避免水危機,我們必須保護水資源。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